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华侨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装配式RC框架结构耗能柱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3418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8:14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新型装配式RC框架结构耗能柱脚,包括核心钢管柱和主要由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地梁,所述核心钢管柱包括采用混凝土浇筑的方式固定相连的可更换柱脚和RC柱段,所述RC柱段包括混凝土柱、竖直布设在所述混凝土柱内的钢筋以及多个沿竖直方向依次固定连接在所述钢筋上的箍筋,所述钢筋的下端从所述混凝土柱中穿出,所述可更换柱脚包括核心钢管和可更换耗能软钢,所述可更换耗能软钢嵌入在所述核心钢管。RC柱段内的钢筋与箍筋紧配合,充分发挥钢筋节点易于装配的优势,易修复;装配时通过螺杆与螺母的配合连接预制的可更换柱脚与地梁,节点拼装效率高,满足装配式节点需求,可更换耗能软钢的含碳量较低、硬度低、加工成形性及焊接性好。

A new type of energy dissipation column base of assembled RC fram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装配式RC框架结构耗能柱脚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装配式RC框架结构耗能柱脚。
技术介绍
近二十年来,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建筑结构进入产业化、工业化发展的一种重要结构形式,其中装配式混凝土框架体系是应用最广泛的装配式结构体系。目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装配方式主要有套筒灌浆连接和浆锚搭接连接,即将钢筋通过套筒或金属波纹管等方式进行连接,均为湿连接形式。根据以往的震害发现,引起结构倒塌的主要原因是预制构件间的连接处先发生的破坏。因此,保证结构抗震性能的关键环节就在于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的连接方式。而在破坏的众多节点中,又尤其以柱脚节点出现破坏最为普遍,破坏后导致的后果最为严重。现有装配方式的柱脚存在以下问题:传统的柱脚拼装节点没有考虑到设置耗能段和震后的快速修复、装配施工繁琐、震后可修复性能差等问题。鉴于此,本案专利技术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施工便捷、震后可修复性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装配式RC框架结构耗能柱脚,其特征在于:包括核心钢管柱和主要由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地梁,所述地梁上设有竖直布置的螺杆,所述核心钢管柱通过螺母与所述螺杆的配合固定在所述地梁上,所述核心钢管柱包括采用混凝土浇筑的方式固定相连的可更换柱脚和RC柱段,所述RC柱段包括混凝土柱、竖直布设在所述混凝土柱内的钢筋以及多个沿竖直方向依次固定连接在所述钢筋上的箍筋,所述钢筋的下端从所述混凝土柱中穿出,所述可更换柱脚包括核心钢管和可更换耗能软钢,所述可更换耗能软钢嵌入在所述核心钢管,所述核心钢管开设有上下贯通的固定孔、以及同轴布置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钢筋的位置同轴布置,所述固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装配式RC框架结构耗能柱脚,其特征在于:包括核心钢管柱和主要由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地梁,所述地梁上设有竖直布置的螺杆,所述核心钢管柱通过螺母与所述螺杆的配合固定在所述地梁上,所述核心钢管柱包括采用混凝土浇筑的方式固定相连的可更换柱脚和RC柱段,所述RC柱段包括混凝土柱、竖直布设在所述混凝土柱内的钢筋以及多个沿竖直方向依次固定连接在所述钢筋上的箍筋,所述钢筋的下端从所述混凝土柱中穿出,所述可更换柱脚包括核心钢管和可更换耗能软钢,所述可更换耗能软钢嵌入在所述核心钢管,所述核心钢管开设有上下贯通的固定孔、以及同轴布置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钢筋的位置同轴布置,所述固定孔与所述螺杆同轴布置,所述RC柱段通过依次插入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并与所述核心钢管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装配式RC框架结构耗能柱脚,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钢管包括上端板、下端板和多个的侧围板,多个的所述侧围板焊接或一体成型在所述下端板上,且所述侧围板在所述下端板上围成一个半封闭的槽体,所述上端板开设有与所述槽体的开口大小和形状均相一致的浇筑孔,所述上端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雅莉黄群贤刘峰
申请(专利权)人:华侨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