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安全碾压折叠的防撞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33643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8: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安全碾压折叠的防撞锥,包括底座和加注口,所述底座底部粘贴有防滑垫,且底座内部开设有固定凹槽,同时底座为圆形,底座四周焊接有固定块,第一锥片通过合页与第二锥片铰接在一起,且合页设置为两组,同时第二锥片与第一实心底板一体成型,第二锥片上粘贴有荧光片,且荧光片上侧粘贴有反光片,同时第二锥片通过合页与第三锥片相固定,反光片与荧光片交替设置,第三锥片上焊接有第一连接件,且第一连接件与卡块一体成型,同时第一连接件设置为两组。该可安全碾压折叠的防撞锥,容易收纳,并且具有利于携带的特点,避免高速行驶的车辆碾压硬性防撞锥导致交通事故的情况发生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安全碾压折叠的防撞锥
本技术涉及道路安全设备科技
,具体为一种可安全碾压折叠的防撞锥。
技术介绍
在公共市政施工或交通管理的时候,通常采用防撞锥等方式对路人和车辆进行提醒和保护,而现有的防撞锥,由于自身重量过轻、本身结构不足、或者道路不平,常被风、行人、或者车辆撞倒,撞到后的路障,由于位置不够明显,就无法及时对过往的行人和车辆给以警示,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车速快,可能会因没及时看到路障而发生交通事故;现有的路障通常是一体结构,运输时不仅占空间,而且麻烦,高速行驶的车辆碾压硬性防撞锥导致交通事故的情况发生。为了解决目前市场上所存在的缺点,急需改善防撞锥装置的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现有的路障通常是一体结构,运输时占空间,高速行驶的车辆碾压硬性防撞锥导致交通事故的情况发生等缺陷,提供一种可安全碾压折叠的防撞锥。所述第一锥片、第二锥片和第三锥片具有避免高速行驶的车辆碾压硬性防撞锥导致交通事故的情况发生等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安全碾压折叠的防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安全碾压折叠的防撞锥,包括底座(1)和加注口(1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底部粘贴有防滑垫(4),且底座(1)内部开设有固定凹槽(14),同时底座(1)为圆形,底座(1)四周焊接有固定块(9),第一锥片(2)通过合页(10)与第二锥片(5)铰接在一起,且合页(10)设置为两组,同时第二锥片(5)与第一实心底板(3)一体成型,第二锥片(5)上粘贴有荧光片(6),且荧光片(6)上侧粘贴有反光片(7),同时第二锥片(5)通过合页(10)与第三锥片(8)相固定,反光片(7)与荧光片(6)交替设置,第三锥片(8)上焊接有第一连接件(17),且第一连接件(17)与卡块(20)一体成型,同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安全碾压折叠的防撞锥,包括底座(1)和加注口(1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底部粘贴有防滑垫(4),且底座(1)内部开设有固定凹槽(14),同时底座(1)为圆形,底座(1)四周焊接有固定块(9),第一锥片(2)通过合页(10)与第二锥片(5)铰接在一起,且合页(10)设置为两组,同时第二锥片(5)与第一实心底板(3)一体成型,第二锥片(5)上粘贴有荧光片(6),且荧光片(6)上侧粘贴有反光片(7),同时第二锥片(5)通过合页(10)与第三锥片(8)相固定,反光片(7)与荧光片(6)交替设置,第三锥片(8)上焊接有第一连接件(17),且第一连接件(17)与卡块(20)一体成型,同时第一连接件(17)设置为两组;
所述加注口(11)与空腔(13)相连通,且加注口(11)通过密封帽(12)进行密封,第一锥片(2)与第二实心底板(15)一体成型,且第三锥片(8)与第三实心底板(16)一体成型,第一锥片(2)上焊接有第二连接件(18),且第二连接件(18)与卡槽(19)一体成型,同时第二连接件(18)设置为两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安全碾压折叠的防撞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片(2)、第二锥片(5)和第三锥片(8)均是由聚氨酯塑料材质做成的锥形装置,且第一锥片(2)、第二锥片(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正燕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卓坤新型环保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