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法脱硫用油水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3253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7: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氨法脱硫用油水分离装置,包括底座和储水室,所述底座的内部嵌入设置有储水室,且底座的内壁底端固定安装有电动机,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分离室,所述第一分离室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进料口,且第一分离室的内侧壁呈线性等距的固定连接有分离板,所述第一分离室的上端贯通连接有第一输送管,且第一分离室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分离室,所述第二分离室与第一分离室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输送泵,所述第一输送泵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输送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油珠颗粒被分离板迅速捕获,即会聚集在分离板上,并与水分离开来,利用水和油的沸点不同,将第一分离室内中集油层中含有的水分进行蒸发,提高了油水分离的效率和速度。

An oil-water separation device for ammonia desulfuriz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氨法脱硫用油水分离装置
本技术涉及废水回收
,尤其涉及一种氨法脱硫用油水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越来越倡导资源有效回收,发展循环经济,以实现能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氨法脱硫装置可用于废水中回收硫铵,以其脱硫效率高,运行费用低,将回收的二氧化硫、氨全部转化为硫铵产品,不产生任何废水、废液和废渣避免二次污染,符合循环经济理念等优点被广泛应用,氨法脱硫装置的脱硫工艺主要是:集吸收、氧化、浓缩、塔内结晶。现有的油水分离装置,在进行油水分离时,油水分离的纯度不是很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氨法脱硫用油水分离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氨法脱硫用油水分离装置,包括底座和储水室,所述底座的内部嵌入设置有储水室,且底座的内壁底端固定安装有电动机,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分离室,所述第一分离室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进料口,且第一分离室的内侧壁呈线性等距的固定连接有分离板,所述第一分离室的上端贯通连接有第一输送管,且第一分离室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分离室,所述第二分离室与第一分离室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输送泵,所述第一输送泵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输送管,所述储水室的侧壁贯通连接有进水口,所述电动机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传动轴,且电动机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输送泵,所述第二输送泵固定安装在底座的内壁底端,且第二输送泵的两侧均贯通连接有第二输送管,所述传动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十字形固定架,所述十字形固定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加热管,所述第二分离室的上端贯通连接有排气口,且第二分离室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油液出料口,所述油液出料口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阀门。优选的,所述第二分离室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导热板,导热板与第二分离室内侧壁的夹角为60度。优选的,所述传动轴和电动机之间设置有转轴,且传动轴和电动机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储水室和第二分离室通过第二输送管和第二输送泵贯通连接。优选的,所述分离板是一种聚丙烯波纹材质的构件,且分离板采用水平安装叠加起来的,总叠加层数有100多层,其板间距约为12mm。优选的,所述第一输送泵、、加热管、电动机和第二输送泵的输入端均与油液分离器的电源输出端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通过电动机带动加热管转动,使第二分离室侧壁固定连接的导热板下方的水沸腾,此时将油水混合物从进料口将油水混合液输送至第一分离室内,当含油水流过分离板时,油珠颗粒被分离板迅速捕获,即会聚集在分离板上,并与水分离开来,油珠颗粒将会迅速上升并聚合成较大的油珠颗粒,合聚集在分离板隆起部分的顶部,又形成更大的油珠颗粒,分离板顶部开着小孔,通过这些小孔把油聚集起来,送往上部集油层,然后通过第一输送泵将第一分离室上部的集油层的油液抽到第二分离室内,利用水和油的沸点不同,将第一分离室内中集油层中含有的水分进行蒸发,提高了油水分离的效率和速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十字形架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储水室;3、进水口;4、进料口;5、分离板;6、第一分离室;7、第一输送管;8、第一输送泵;9、第二输送管;10、排气口;11、第二分离室;12、阀门;13、油液出料口;14、加热管;15、十字形固定架;16、传动轴;17、电动机;18、第二输送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一种氨法脱硫用油水分离装置,包括底座1和储水室2,底座1的内部嵌入设置有储水室2,且底座1的内壁底端固定安装有电动机17,底座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分离室6,第一分离室6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进料口4,且第一分离室6的内侧壁呈线性等距的固定连接有分离板5,第一分离室6的上端贯通连接有第一输送管7,且第一分离室6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分离室11,第二分离室11与第一分离室6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输送泵8,第一输送泵8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输送管7,储水室2的侧壁贯通连接有进水口3,电动机17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传动轴16,且电动机17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输送泵18,第二输送泵18固定安装在底座1的内壁底端,且第二输送泵18的两侧均贯通连接有第二输送管9,传动轴1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十字形固定架15,十字形固定架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加热管14,第二分离室11的上端贯通连接有排气口10,且第二分离室1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油液出料口13,油液出料口13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阀门12。为了将温度更好地传送到导热板上,第二分离室1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导热板,导热板与第二分离室11内侧壁的夹角为60度;为了让电动机17带动传动轴16转动,传动轴16和电动机17之间设置有转轴,且传动轴16和电动机17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为了将储水室2内的水输送到第二分离室11内,储水室2和第二分离室11通过第二输送管9和第二输送泵18贯通连接;为了使分离板5具有亲油而不粘油和抗老化的功能,分离板5是一种聚丙烯波纹材质的构件,且分离板5采用水平安装叠加起来的,总叠加层数有100多层,其板间距约为12mm;为了让使用者更好地控制油液分离器,第一输送泵8、、加热管14、电动机17和第二输送泵18的输入端均与油液分离器的电源输出端电性连接。工作原理:通过电动机17带动加热管14转动,使第二分离室11侧壁固定连接的导热板下方的水沸腾,此时将油水混合物从进料口4将油水混合液输送至第一分离室6内,当含油水流过分离板5时,油珠颗粒被分离板5迅速捕获,即会聚集在分离板5上,并与水分离开来,油珠颗粒将会迅速上升并聚合成较大的油珠颗粒,合聚集在分离板隆起部分的顶部,又形成更大的油珠颗粒,分离板5顶部开着小孔,通过这些小孔把油聚集起来,送往上部集油层,然后通过第一输送泵8将第一分离室6上部的集油层的油液抽到第二分离室11内,利用水和油的沸点不同,将第一分离室6内中集油层中含有的水分进行蒸发,提高了油水分离的效率和速度。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氨法脱硫用油水分离装置,包括底座(1)和储水室(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嵌入设置有储水室(2),且底座(1)的内壁底端固定安装有电动机(17),所述底座(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分离室(6),所述第一分离室(6)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进料口(4),且第一分离室(6)的内侧壁呈线性等距的固定连接有分离板(5),所述第一分离室(6)的上端贯通连接有第一输送管(7),且第一分离室(6)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分离室(11),所述第二分离室(11)与第一分离室(6)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输送泵(8),所述第一输送泵(8)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输送管(7),所述储水室(2)的侧壁贯通连接有进水口(3),所述电动机(17)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传动轴(16),且电动机(17)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输送泵(18),所述第二输送泵(18)固定安装在底座(1)的内壁底端,且第二输送泵(18)的两侧均贯通连接有第二输送管(9),所述传动轴(1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十字形固定架(15),所述十字形固定架(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加热管(14),所述第二分离室(11)的上端贯通连接有排气口(10),且第二分离室(1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油液出料口(13),所述油液出料口(13)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阀门(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氨法脱硫用油水分离装置,包括底座(1)和储水室(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嵌入设置有储水室(2),且底座(1)的内壁底端固定安装有电动机(17),所述底座(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分离室(6),所述第一分离室(6)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进料口(4),且第一分离室(6)的内侧壁呈线性等距的固定连接有分离板(5),所述第一分离室(6)的上端贯通连接有第一输送管(7),且第一分离室(6)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分离室(11),所述第二分离室(11)与第一分离室(6)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输送泵(8),所述第一输送泵(8)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输送管(7),所述储水室(2)的侧壁贯通连接有进水口(3),所述电动机(17)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传动轴(16),且电动机(17)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输送泵(18),所述第二输送泵(18)固定安装在底座(1)的内壁底端,且第二输送泵(18)的两侧均贯通连接有第二输送管(9),所述传动轴(1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十字形固定架(15),所述十字形固定架(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加热管(14),所述第二分离室(11)的上端贯通连接有排气口(10),且第二分离室(1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油液出料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东王文举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华仕低碳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