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油污收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83253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7: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河道油污收集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河道油污清理复杂、清理不彻底的问题。该河道油污收集系统包括设置在船体上的收集槽,所述收集槽的开口朝向与所述船体的行进方向一致;所述收集槽的上部通过导管连通有油水分离器,用于将收集到的油污输送至油水分离器内;所述油水分离器的上部通过导油管连通有储油槽,用于将分离后的油污输送至储油槽内存储;所述油水分离器的下部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收集槽的下部与排水管之间还通过导水管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河道油污收集系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对河道表面的油污进行彻底清理,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River oil pollution collec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河道油污收集系统
本技术涉及河道清理设备
,特别是指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河道油污收集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河道油污清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主要的清理方式有通过真空泵将河道表面的油污吸入船舱之中再由吸油毡吸附,经压轮挤压入油槽之中,剩余的河水经导管排出船体。或直接由链轮带动油毡滚动,不断将河道表面的油污吸入油毡之中,在经挤压轮挤压入油槽之中,这种方法会将吸油毡中的水也一并挤压入油槽,会降低油槽的储油容量。或者经在滚筒上贴附一层吸油膜,当滚筒转动时将油吸附到滚筒表面,再经刮油板将油刮入到油槽之中,这种方法很难将滚筒表面的油污全部刮入到油槽之中,清理不干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河道油污收集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河道油污清理复杂、清理不彻底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河道油污收集系统,包括设置在船体上的收集槽,所述收集槽的开口朝向与所述船体的行进方向一致;所述收集槽的上部通过导管连通有油水分离器,用于将收集到的油污输送至油水分离器内;所述油水分离器的上部通过导油管连通有储油槽,用于将分离后的油污输送至储油槽内存储;所述油水分离器的下部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收集槽的下部与排水管之间还通过导水管连通。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收集槽的上方设有固定在船体上的竖直液压缸,所述竖直液压缸的下端通过销轴和连接块与所述收集槽连接;所述船体上还设置有上下延伸的导杆,所述收集槽与所述导杆配合,并在竖直液压缸的驱动下沿导杆往复直线运动。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竖直液压缸连接在收集槽的中间位置,所述导杆的个数为两根并对称分布在所述竖直液压缸的两侧。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收集槽的两侧边缘处通过连杆还铰接有挡板,所述连杆的上端连接有摆动式液压马达,所述摆动式液压马达驱动挡板旋转,改变收集槽的收集范围。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收集槽的开口位于水面以上。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河道油污收集系统可以通过收集槽对油污进行初步收集,此过程不需要动力输入,船在前行时,河道表面的油污将自动流入收集槽。流入收集槽中的油水混合物,其中油污分布在上层,水在下层,下层的水可以经导水管排入河道,上层的油污中还有少量的水,经导管输入到油水分离器中,进一步进行分离。随着船体吃水深度的变化,收集槽可以由竖直液压缸驱动上下移动,从而使收集槽入口一直保持在水面之上。挡板的摆动增加了收集宽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示意图;图中:1-船体;2-收集槽;3-导管;4-油水分离器;5-导油管;6-储油槽;7-排水管;8-导水管;9-竖直液压缸;10-销轴;11-连接块;12-导杆;13-连杆;14-挡板;15-摆动式液压马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技术河道油污收集系统的一种实施例,其包括设置在船体1上的收集槽2,所述收集槽2的开口朝向与所述船体1的行进方向一致(如图1中箭头方向所示);所述收集槽2的上部通过导管3连通有油水分离器4,用于将收集到的油污输送至油水分离器4内;所述油水分离器4的上部通过导油管5连通有储油槽6,用于将分离后的油污输送至储油槽6内存储;在油水分离器4的下部连接有排水管7,所述收集槽2的下部与排水管7之间还通过导水管8连通。收集油污时,船体1按照箭头方向运动,河道表面的油污将自动流入收集槽2内,导管3将收集槽2初步收集的油水混合物中上层的大部分油污输入到油水分离器4中,进一步分离后油污经导油管5输送到储油槽6中,导水管8与排水管7相连,将收集槽2下部的水和油水分离器4中的多余水分一起排入到河道中。再次过程中,需保证收集槽2的开口略高于水面,在船体1行驶过程中,河道表面的油水混合物便会进入收集槽2,对油污进行初步清理。在收集槽2的上方设有固定在船体1上的竖直液压缸9,所述竖直液压缸9的下端通过销轴10和连接块11与所述收集槽2的中间位置连接;所述船体1上还设置有上下延伸的两根导杆12,这两根导杆12对称分布在竖直液压缸9的两侧,且收集槽2与所述导杆12配合,并在竖直液压缸9的驱动下沿导杆12往复直线运动,以适应不同的吃水深度。在收集槽2的两侧边缘处通过连杆13还铰接有挡板14,所述连杆13的上端连接有摆动式液压马达15,所述摆动式液压马达15驱动挡板14旋转,改变收集槽2的收集范围,增大收集宽度,当运输时可以使挡板14紧贴船体1的表面,便于运输。本技术的河道油污收集系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对河道表面的油污进行彻底清理,具有很好的实用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河道油污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船体上的收集槽,所述收集槽的开口朝向与所述船体的行进方向一致;/n所述收集槽的上部通过导管连通有油水分离器,用于将收集到的油污输送至油水分离器内;/n所述油水分离器的上部通过导油管连通有储油槽,用于将分离后的油污输送至储油槽内存储;/n所述油水分离器的下部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收集槽的下部与排水管之间还通过导水管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河道油污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船体上的收集槽,所述收集槽的开口朝向与所述船体的行进方向一致;
所述收集槽的上部通过导管连通有油水分离器,用于将收集到的油污输送至油水分离器内;
所述油水分离器的上部通过导油管连通有储油槽,用于将分离后的油污输送至储油槽内存储;
所述油水分离器的下部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收集槽的下部与排水管之间还通过导水管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油污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槽的上方设有固定在船体上的竖直液压缸,所述竖直液压缸的下端通过销轴和连接块与所述收集槽连接;
所述船体上还设置有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朋刘贵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