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叉车起重系统及叉车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
,特别涉及一种叉车起重系统及叉车。
技术介绍
叉车的起重系统中,挡货架与内门架以及内门架与外门架之间通过侧滚轮来进行滑动限位。由于侧滚轮的表面硬度大于内门架以及外门架的表面硬度,且表面接触为线接触,当货叉进行升起或落下作业时,侧滚轮会在内门架以及外门架上产生较大的应力,当进行长时间的作业后,会导致内门架以及外门架磨损严重,使得的与侧滚轮的间隙变大,进而在使用时会产生晃动,降低叉车的安全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要达到的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叉车起重系统及叉车,用以解决当前在起重系统中应用的侧滚轮易使门架产生磨损,导致工作时容易产生晃动,进而降低叉车安全稳定性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叉车起重系统,包括:外门架,外门架的两个侧壁之间形成有第一容置空间;插设于第一容置空间中且与外门架可滑动连接的内门架,内门架的两个侧壁之间形成有第二容置空间;插设于第二容置空间中且与内门架可滑动连接的挡货架;其中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叉车起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门架(1),所述外门架(1)的两个侧壁之间形成有第一容置空间;/n插设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中且与所述外门架(1)可滑动连接的内门架(2),所述内门架(2)的两个侧壁之间形成有第二容置空间;/n插设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中且与所述内门架(2)可滑动连接的挡货架(3);/n其中,所述内门架(2)的侧壁与所述外门架(1)的侧壁之间、所述内门架(2)的侧壁与所述挡货架(3)的侧壁之间分别设置有滑块(4),且所述滑块(4)与所述内门架(2)和所述外门架(1)之间为面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叉车起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门架(1),所述外门架(1)的两个侧壁之间形成有第一容置空间;
插设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中且与所述外门架(1)可滑动连接的内门架(2),所述内门架(2)的两个侧壁之间形成有第二容置空间;
插设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中且与所述内门架(2)可滑动连接的挡货架(3);
其中,所述内门架(2)的侧壁与所述外门架(1)的侧壁之间、所述内门架(2)的侧壁与所述挡货架(3)的侧壁之间分别设置有滑块(4),且所述滑块(4)与所述内门架(2)和所述外门架(1)之间为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车起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4)形成为长方体,且所述内门架(2)的侧壁以及所述外门架(1)的侧壁的表面硬度均大于所述滑块(4)的表面硬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叉车起重系统,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内门架(2)的侧壁与所述外门架(1)的侧壁之间的所述滑块(4)包括:
第一滑块(401),安装在所述内门架(2)朝向所述外门架(1)的第一侧壁上,且所述第一滑块(401)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沿预设滑动方向的前端,所述第一滑块(401)远离所述第一侧壁的端面与所述外门架(1)面接触;
第二滑块(402),安装在所述外门架(1)朝向所述内门架(2)的第二侧壁上,且所述第二滑块(402)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壁沿所述预设滑动方向的后端,所述第二滑块(4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强,左延国,付镭,王涛,厉超,马玉成,孙永波,史传福,于洁,
申请(专利权)人:斗山叉车烟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