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树岳专利>正文

一种水管接头防漏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3230 阅读:3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水管接头防漏结构,是在接头本体的内螺纹底面预留一凹环槽,并于该凹环槽内套装一垫片及防水圈,以使水管旋入接头内时,压紧垫片及防水圈,达到防漏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加工制造容易,成本低,安装使用方便,能有效地提高工人操作速度,降低劳动强度,适于使用在各种规格水管连接处作防漏装置。(*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管接头防漏结构。习用的水管接头与水管螺接时的防漏设计,一般是在水管螺纹面上环绕软质带,以使接头螺接于水管上时,压迫软质带而嵌挤于螺纹面上,达到防漏的目的,这种防漏方式,在安装时,其松紧程度不易掌握,完全依赖于操作工人的技术,因此,防漏效果不佳,特别是安装水龙头时,因水龙头出水位置有要求,当将接头旋入至最紧位置时,可能出水方向不在最佳位置,此时,必须重新旋出水龙头,重新旋绕软质带,以达到最佳出水位置,因此,安装时费时、费力,对于现代化的施工而言,上述结构的防漏结构,实有改进的必要。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安装使用方便、防漏效果良好的水管接头防漏结构。本技术是采用下述方案实现的它在接头本体的内螺纹底面预留一凹环槽,并于该凹环槽内套装一垫片及防水圈,以使水管旋入接头内时,压紧垫片及防水圈,达到防漏的目的。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加工制造容易,成本低,安装使用方便,能有效地提高工人操作速度,降低劳动强度,适于使用在各种规格水管连接处作防漏装置。本技术的具体结构,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分解图附图2为本技术主剖视图见附图1,2,本技术由接头本体(10)、垫圈(13)、防水圈(14)组成,所述接头本体(10)两端没有内螺纹面(11),在内螺纹面(11)底部设有一凹环槽(12),垫圈(13)、防水圈(14)嵌装于凹环槽(12)中。本技术的使用方法简述于下,当需作水管连接时,只需将水管端头(20)旋入接头本体(10)内,压紧垫圈(13)、防水圈(14),即可达到防漏的目的,由于采用上述结构的防漏结构,因此,安装时非常方便,不至于依赖于人的技术熟练程度,有效地提高了工人的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适于现代化施工中使用。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加工制造容易,防漏性能良好,安装使用方便,适于现代化施工中使用,适于作为各种规格水管连接时作防漏装置用。权利要求一种水管接头防漏结构,包括接头本体(10)、垫圈(13)、防水圈(14),所述接头本体(10)两端没有内螺纹面(11),其特征在于在内螺纹面(11)底部设有一凹环槽(12),垫圈(13)、防水圈(14)嵌装于凹环槽(12)中。专利摘要一种水管接头防漏结构,是在接头本体的内螺纹底面预留一凹环槽,并于该凹环槽内套装一垫片及防水圈,以使水管旋入接头内时,压紧垫片及防水圈,达到防漏的目的。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加工制造容易,成本低,安装使用方便,能有效地提高工人操作速度,降低劳动强度,适于使用在各种规格水管连接处作防漏装置。文档编号F16L15/04GK2239558SQ9523781公开日1996年11月6日 申请日期1995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1995年10月20日专利技术者谢树岳 申请人:谢树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管接头防漏结构,包括接头本体(10)、垫圈(13)、防水圈(14),所述接头本体(10)两端没有内螺纹面(11),其特征在于在内螺纹面(11)底部设有一凹环槽(12),垫圈(13)、防水圈(14)嵌装于凹环槽(12)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树岳
申请(专利权)人:谢树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