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付云专利>正文

三囊四腔防漏灌肠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71787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3 0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是一种三囊四腔的防漏灌肠管,由3个气囊和4个管腔组成,管的头部园钝,管壁上有多个大小不等的进液侧孔(8),管外壁有刻度显示,三个气囊由球囊和充气管组成,第一气囊(3)、第二气囊(4)包裹于管外,第三气囊(5)在出液管腔内,第一气囊(3)、第二气囊(4)与第一充气管(6)连接,第三气囊(5)与第二充气管(7)连接,2个充气管游离端均有充气阀(10),四腔是进液管(1),出液管(2),第一充气管(6)、第二充气管(7),进液管与出液管尾部呈分叉状,末端有阀门(9),进液管细,出液管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乙状结肠内大便滞留难以排出的难题,避免反复灌肠对肠粘膜的刺激,防止肠液及粪液外漏污染床单,减轻患者的痛苦和医务人员的负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有三个气囊四个管腔的防漏灌肠管。
技术介绍
目前,临床上灌肠过程中存在一边灌肠一边肠液、粪便流出,污染床单位,而且排出的大便大多为直肠内储存的,灌肠液在乙状结肠内停留时间很短,造成不能彻底解决便秘问题,甚至造成不完全肠梗阻和完全肠梗阻,所以需要多次灌肠,不仅损伤肠粘膜,而且反复插入灌肠管增加对直肠刺激而产生便意,影响灌肠的进行。为了克服灌肠中肠液、粪便外漏及因乙状结肠部位灌肠液滞留时间短而难以排出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三囊四腔灌肠管,不仅防止肠液外漏,而且还能解决直肠以上达乙状结肠内灌肠液滞留时间短难题,可分阶段使灌肠液保留不同时间,直肠内灌肠液停留时间短些或反复灌肠先排出直肠内粪便,清除直肠内粪便后,再排出乙状结肠内粪便会更顺利,能彻底清洁肠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囊四腔防漏灌肠管,由三个囊四个腔组成,三个囊是第一气囊3、第二气囊4、第三气囊5,第一气囊3和第二气囊4包裹管腔外,第三气囊5在出液管2里面,四个腔是进液管1、出液管2、第一充气管6、第二充气管7,进液管1与出液管2末端呈分叉状,第一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漏三囊四腔灌肠管,由三个囊四个腔组成,其特征是:三个囊是第一气囊(3)、第二气囊(4)、第三气囊(5),第一气囊(3)和第二气囊(4)包裹管腔外,第三气囊(5)在出液管(2)里面,四个腔是进液管(1)、出液管(2)、第一充气管(6)、第二充气管(7),进液管(1)与出液管(2)末端呈分叉状,第一充气管(6)与进液管(1)贴近,第二充气管(7)与出液管(2)贴近,灌肠管头部圆钝,灌肠管头部和贴近第三气囊(5)外有多个侧孔(8),管外壁有刻度显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付云李瑾赵华张春枝侯佳娴秦凤婷
申请(专利权)人:李付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