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用分段移位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3092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7: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船用分段移位小车,包括车体、转动轮,转动轮转动设置在车体的下端,车体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支撑架,车体的前端固定设置有锁紧装置,车体的后端固定设置有与锁紧装置相配合的锁扣装置,锁扣装置内设置有锁止腔,锁止腔内活动设置有锁舌,锁舌与锁扣装置相铰接,锁扣装置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一锁止孔,锁舌上设置有与第一锁止孔相对于的第二锁止孔,车体的后端活动设置有用于插入第二锁孔内的锁轴;优点在于第一锁止孔的上方设置有锁轴,当锁紧装置与锁扣装置相锁定时,锁轴自动下落滑入孔内进行锁定,从而起到锁定作用;在方便使用的同时,也将传统的整体式小车转换成分段式移位小车,节约了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用分段移位小车
本技术涉及移动小车,具体涉及一种船用分段移位小车。
技术介绍
随着制造业以及工业的发展,船舶的吨量也越来越大,因此在将船舶从干船坞内运输到海里,或者将船舶从海里运输到干船坞内维修时,一般采取龙门吊的形式进行运输,但由于龙门吊的移动行程有限,由于船体较大移动不方便,所以需要移位小车进行船体的运输,先用龙门吊将船体移动到移位小车上,后通过引车来牵引移位小车从而对船体进行移动,在船坞内船体的移动较为缓慢且无需较大角度的转向。现有的移位小车为无法分开的整体式移位小车,整体式移位小车的缺陷在于小车不能分离且占用空间、面积较大,且整体式移位小车的生产消耗大量材料导致造价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可分离或组合、成本较低、占用空间较小且使用范围更广的船用分段移位小车。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船用分段移位小车,包括车体、转动轮,所述的转动轮转动设置在所述的车体的下端,所述的车体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支撑架,所述的车体的前端固定设置有锁紧装置,所述的锁紧装置的前端为G型,所述的车体的后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的锁紧装置相配合的锁扣装置,所述的锁扣装置的前端为U型,所述的锁扣装置内设置有锁止腔,所述的锁止腔内活动设置有锁舌,所述的锁舌与所述的锁扣装置相铰接,所述的锁扣装置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一锁止孔,所述的锁舌上设置有与第一锁止孔相对于的第二锁止孔;当锁舌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的第一锁止孔与所述的第二锁止孔相对齐,所述的锁紧装置与所述的锁扣装置相扣接,所述的车体的后端活动设置有用于插入第二锁孔内的锁轴。优选地,所述的车体的前端的两侧固定设置有用于牵引的牵引耳。优选地,所述的车体内部的支撑架为相互垂直固定的钢架构成。优选地,所述的锁舌为U型。优选地,所述的船用分段移位小车可单独使用或者多个配合使用。优选地,所述的锁轴竖直活动设置在所述的车体上且与所述的第一锁止孔对齐,所述锁轴上端部通过链条与车体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的优点在于车体的前后端本别固定设置有相互配合的锁紧装置和锁扣装置,同时第一锁止孔的上方还设置有锁轴,当锁紧装置与锁扣装置相锁定即第一锁止孔与第二锁止孔相对齐时,锁轴自动下落滑入孔内进行锁定,从而起到锁定作用;在方便使用的同时,也将传统的整体式小车转换成分段式移位小车,节约了制造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车体后端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的仰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锁紧装置与锁扣装置相锁定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锁扣装置处于解锁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锁扣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附图所示,一种船用分段移位小车,包括车体1、转动轮2,转动轮2转动设置在车体1的下端,车体1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支撑架3,且车体1内部的支撑架3为相互垂直固定的钢架构成,车体1的前端的下端面通过螺栓或焊接固定设置有锁紧装置4,锁紧装置的前端为G型,车体1的后端的下端面固定设置有与锁紧装置4相配合的锁扣装置5,锁紧装置4与锁扣装置5处于同一平面,且锁扣装置5的前端为U型,锁扣装置5内设置有锁止腔6,锁止腔6内活动设置有U型的锁舌7,锁舌7与锁扣装置U型的一端相铰接,锁扣装置5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一锁止孔8,锁舌7上设置有与第一锁止孔8相对于的第二锁止孔9;当锁舌7处于锁定状态时,第一锁止孔8与第二锁止孔9相对齐,锁紧装置4与锁扣装置5相扣接,车体1的后端活动设置有用于插入第二锁孔9内的锁轴10,锁轴10通过与车体相固定的套筒竖直活动设置在车体1上且与第一锁止孔8对齐,所述锁轴10上端部通过链条与车体1连接。车体1的前端的两侧固定设置有用于牵引的牵引耳11,船用分段移位小车可单独使用或者多个配合使用。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当小车与牵引车配合使用时,牵引车通过车体1前端设置的牵引耳11牵引;当多个小车首尾配合使用时,将锁紧装置4与锁扣装置5相对齐,此时锁舌7处于解锁状态,锁轴10与锁舌7的上端面相抵,而后锁舌7滑入锁紧装置前端G型腔体的内部,同时第二锁止孔9与所述的第一锁止孔8相对齐,锁轴10滑入第一锁止孔8、第二锁止孔9内且,此时锁轴10的下端部与锁扣装置5下端相抵,此时完成锁舌7的锁定,锁舌7与锁紧装置4相扣接;当需要将小车分开时,将锁轴10向上提起,此时锁舌7处于解锁状态,移动小车,锁舌7在锁止腔内转动并从锁紧装置4内滑出。同时当锁舌7转动一定角度后,锁舌7的后端在锁止腔6内与锁扣装置5相抵,防止锁舌7转动过度。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任何对本技术做出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替换、变形、改进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用分段移位小车,包括车体、转动轮,所述的转动轮转动设置在所述的车体的下端,所述的车体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体的前端固定设置有锁紧装置,所述的锁紧装置的前端为G型,所述的车体的后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的锁紧装置相配合的锁扣装置,所述的锁扣装置的前端为U型,所述的锁扣装置内设置有锁止腔,所述的锁止腔内活动设置有锁舌,所述的锁舌与所述的锁扣装置相铰接,所述的锁扣装置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一锁止孔,所述的锁舌上设置有与第一锁止孔相对于的第二锁止孔;当锁舌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的第一锁止孔与所述的第二锁止孔相对齐,所述的锁紧装置与所述的锁扣装置相扣接,所述的车体的后端活动设置有用于插入第二锁孔内的锁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用分段移位小车,包括车体、转动轮,所述的转动轮转动设置在所述的车体的下端,所述的车体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体的前端固定设置有锁紧装置,所述的锁紧装置的前端为G型,所述的车体的后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的锁紧装置相配合的锁扣装置,所述的锁扣装置的前端为U型,所述的锁扣装置内设置有锁止腔,所述的锁止腔内活动设置有锁舌,所述的锁舌与所述的锁扣装置相铰接,所述的锁扣装置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一锁止孔,所述的锁舌上设置有与第一锁止孔相对于的第二锁止孔;当锁舌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的第一锁止孔与所述的第二锁止孔相对齐,所述的锁紧装置与所述的锁扣装置相扣接,所述的车体的后端活动设置有用于插入第二锁孔内的锁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雄张里军王富强席敬波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明江船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