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牛蒡果实粉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2638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6: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种牛蒡果实粉碎装置,包括机体,机体的内侧转动安装有第一粉碎滚轮与第二粉碎滚轮,第一粉碎滚轮与第二粉碎滚轮的下方机体的内侧设置有二次粉碎平台,第二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在二次粉碎平台的下表面,第二电机的转动轴通过法兰连接有延长杆,延长杆的表面设置有粉碎刀。该种牛蒡果实粉碎装置,从长条形进料口放入牛蒡,通过第一电机联动带动第一粉碎滚轮转动,因为第一粉碎滚轮啮合连接第二粉碎滚轮,所以放入后的牛蒡经第一粉碎滚轮及第二粉碎滚轮的转动下进行粉碎落入二次粉碎平台的表面,然后通过第二电机带动延长杆表面的粉碎刀高速转动对落入二次粉碎平台表面牛蒡进行再次切割粉碎,以此提高粉碎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牛蒡果实粉碎装置
本技术涉及粉碎装置
,具体为一种牛蒡果实粉碎装置。
技术介绍
牛蒡又名:恶实、大力子、东洋参,又名东洋牛鞭菜等。一千多年前日本从中国引进并改良成食物,在日本占据台湾时曾在台南要求当地农民大量种植,主要原因是台南有曾文溪畔松沙土质、北回归线气候加上有名的阿里山延脉造就其当地牛蒡得天独厚的珍贵性,在台湾已作为蔬菜食用多年,有牛蒡发祥地之称。属桔梗目,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基生叶宽卵形,长达30厘米,宽达21厘米,头状花序多数或少数在成伞房花序或圆锥状伞房花序,瘦果倒长卵形或偏斜倒长卵形,两侧压扁,浅褐色。花果期6-9月。主要分布于中国、西欧、克什米尔地区、欧洲等地。中国牛蒡的种植主要产地分布于江苏省和山东省,江苏省的徐州丰县、沛县,山东省的苍山种植历史悠久,面积规模较大。但是现有的粉碎机所采用的粉碎制浆设备通常是直接用高速旋转的刀片完成,但是粉碎的效果并不理想,存在较大的果肉粒,而且造成原料的浪费,对于需要进一步加工的牛蒡产品,粉碎质量也会影响到后期成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牛蒡果实粉碎装置,以解决牛蒡粉碎效果不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牛蒡果实粉碎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内侧转动安装有第一粉碎滚轮与第二粉碎滚轮,所述第一粉碎滚轮与第二粉碎滚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一粉碎滚轮的转动轴安装有第一皮带盘,所述机体的外侧通过固定架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安装有第二皮带盘,所述第二皮带盘通过皮带连接有第一皮带盘,所述第一粉碎滚轮与第二粉碎滚轮的下方机体的内侧设置有二次粉碎平台,所述二次粉碎平台的表面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侧安装有第二电机的输出轴,所述第二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在二次粉碎平台的下表面,所述第二电机的转动轴通过法兰连接有延长杆,所述延长杆的表面设置有粉碎刀。所述二次粉碎平台的表面设置有下料孔。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机一周设置有圆台防护罩,圆台防护罩上端焊接在二次粉碎平台的下表面,圆台防护罩的下端内侧设置有防尘网。优选的,所述第一粉碎滚轮与第二粉碎滚轮的上方机体的上表面设置有长条形进料口,所述机体的下端设置有出料口。优选的,所述机体的表面固定有开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牛蒡果实粉碎装置通过开关开启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运转,然后从长条形进料口向机体内放入牛蒡,通过第一电机联动带动第一粉碎滚轮转动,因为第一粉碎滚轮啮合连接第二粉碎滚轮,所以放入后的牛蒡经第一粉碎滚轮及第二粉碎滚轮的转动下进行粉碎落入二次粉碎平台的表面,然后通过第二电机带动延长杆表面的粉碎刀高速转动对落入二次粉碎平台表面牛蒡进行再次切割粉碎,以此提高粉碎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的机体第一粉碎滚轮与第二粉碎滚轮处切面图;图3为本技术的机体二次粉碎平台处拆去延长杆、粉碎刀的横切面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粉碎滚轮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电路图。图中:1机体、11第一粉碎滚轮、12第二粉碎滚轮、13第一皮带盘、14第一电机、15第二皮带盘、2二次粉碎平台、21轴承、22下料孔、23第二电机、24圆台防护罩、25延长杆、26粉碎刀、28防尘网、3长条形进料口、4出料口、5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一种牛蒡果实粉碎装置,包括机体1,机体1的内侧转动安装有第一粉碎滚轮11与第二粉碎滚轮12,第一粉碎滚轮11与第二粉碎滚轮12啮合连接,请参阅图2,第一粉碎滚轮11的转动轴安装有第一皮带盘13,机体1的外侧通过固定架安装有第一电机14,第一电机14型号:TC7116,第一电机14的输出轴安装有第二皮带盘15,第二皮带盘15通过皮带连接有第一皮带盘13;第一粉碎滚轮11与第二粉碎滚轮12的下方机体1的内侧设置有二次粉碎平台2,二次粉碎平台2的表面设置有轴承21,轴承21减轻第二电机23转动轴与二次粉碎平台2表面的摩擦力,轴承21的内侧安装有第二电机23的输出轴,第二电机23型号:5M40GN-CC,第二电机23通过螺栓固定在二次粉碎平台2的下表面,第二电机23的转动轴通过法兰连接有延长杆25,延长杆25的表面设置有粉碎刀26。请参阅图1,第二电机23一周设置有圆台防护罩24,圆台防护罩24对第二电机23进行防护,圆台防护罩24上端焊接在二次粉碎平台2的下表面,圆台防护罩24的下端内侧设置有防尘网28,防止第二电机23内部进入牛蒡粉尘。请参阅图3,二次粉碎平台2的表面设置有下料孔22,通过下料孔22将符合标准的牛蒡粉碎颗粒排入机体1的下端进行收集。请参阅图1,第一粉碎滚轮11与第二粉碎滚轮12的上方机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长条形进料口3,长条形进料口3的高度大于牛蒡果实的长度,只要将牛蒡果实放入长条形进料口3内就不用用手进行扶持,机体1的下端设置有出料口4。请参阅图5,机体1的表面固定有开关5,将开关5与第一电机14串联到电源电路,将第二电机23并联到第一电机14。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牛蒡粉碎时,通过开关5开启第一电机14与第二电机23运转,然后向长条形进料口3放入牛蒡,牛蒡就会从长条形进料口3落入第一粉碎滚轮11与第二粉碎滚轮12之间,因为第一电机14转动轴表面的第二皮带盘15通过皮带连接第一粉碎滚轮11转动轴表面的第一皮带盘13,因此第一电机14转动也就带动了第一粉碎滚轮11转动,因为第一粉碎滚轮11啮合连接第二粉碎滚轮12,所以放入后的牛蒡经第一粉碎滚轮11及第二粉碎滚轮12的转动下进行粉碎,然后落入二次粉碎平台2的表面,因为二次粉碎平台2下表面安装有第二电机23,且第二电机23通过法兰连接的延长杆25在二次粉碎平台2的上表面,且延长杆25表面设置有粉碎刀26,通过第二电机23带动延长杆25表面的粉碎刀26高速转动对落入二次粉碎平台2表面的牛蒡再次切割粉碎,达到标准的牛蒡碎料在第二电机23转动时离心率的作用下从二次粉碎平台2表面的下料孔22落入机体1的下端完成粉碎收集,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粉碎质量。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形,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牛蒡果实粉碎装置,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内侧转动安装有第一粉碎滚轮(11)与第二粉碎滚轮(12),所述第一粉碎滚轮(11)与第二粉碎滚轮(12)啮合连接,所述第一粉碎滚轮(11)的转动轴安装有第一皮带盘(13),所述机体(1)的外侧通过固定架安装有第一电机(14),所述第一电机(14)的输出轴安装有第二皮带盘(15),所述第二皮带盘(15)通过皮带连接有第一皮带盘(13):/n所述第一粉碎滚轮(11)与第二粉碎滚轮(12)的下方机体(1)的内侧设置有二次粉碎平台(2),所述二次粉碎平台(2)的表面设置有轴承(21),所述轴承(21)的内侧安装有第二电机(23)的输出轴,所述第二电机(23)通过螺栓固定在二次粉碎平台(2)的下表面,所述第二电机(23)的转动轴通过法兰连接有延长杆(25),所述延长杆(25)的表面设置有粉碎刀(26);/n所述二次粉碎平台(2)的表面设置有下料孔(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牛蒡果实粉碎装置,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内侧转动安装有第一粉碎滚轮(11)与第二粉碎滚轮(12),所述第一粉碎滚轮(11)与第二粉碎滚轮(12)啮合连接,所述第一粉碎滚轮(11)的转动轴安装有第一皮带盘(13),所述机体(1)的外侧通过固定架安装有第一电机(14),所述第一电机(14)的输出轴安装有第二皮带盘(15),所述第二皮带盘(15)通过皮带连接有第一皮带盘(13):
所述第一粉碎滚轮(11)与第二粉碎滚轮(12)的下方机体(1)的内侧设置有二次粉碎平台(2),所述二次粉碎平台(2)的表面设置有轴承(21),所述轴承(21)的内侧安装有第二电机(23)的输出轴,所述第二电机(23)通过螺栓固定在二次粉碎平台(2)的下表面,所述第二电机(23)的转动轴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志
申请(专利权)人:元谋聚元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