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邱为铎专利>正文

新型聚乙烯(PE)管接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2062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新型的用于连接聚乙烯(PE)管的接头装置。分成一个管节和两个紧箍共三个部件。它改变了目前普遍采用的铁丝捆绑连接的原始方式,也比国外同类型产品,简单实用价廉。美观而又消除了铁丝锈蚀后造成脱接的隐患。(*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连接聚乙烯(PE)管的接头装置。现有的聚乙烯(PE)管接头,两端为均匀直径,各有2~3道齿坎,俗称“马牙”。使用时,先将待接管端头加热,然后将接头插入管内,仍后在管外壁相应齿坎的位置上,趁管壁尚热软之际,用10#铁丝捆绑。另一端也用同样方法处理。这种连接方法的优点是简单和价廉,但缺点也是明显的①管道长年埋于地下,年久铁丝锈蚀,有可能造成接头的松脱。②外观形象差,用铁丝“五花大绑”,给人以凑合的感觉。国外的聚乙烯(PE)管接头,虽已摒弃了铁丝捆绑,但是其接头结构复杂。由七个部件组成。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设计出一种既不用铁丝捆绑,又要尽可能简便实用的聚乙烯(PE)管的连接装置。它是通过以下的设计形式来实现的。现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细节。附图为一新型聚乙烯(PE)管接头装置的侧剖面图,它由一个管节1和两个紧箍2共三个部件组成。1和2用螺纹连接。图中可以看到聚乙烯(PE)管3通过加热后紧套在管节1的锥形齿坎上,紧箍2通过内壁的螺纹与管节1连接,因而紧箍2沿管节1的锥面推进,使紧箍2和管节1的间隙,由大变小,并用内套边沿的突肋,将聚乙烯(PE)管3与管节1紧密连接成一体。权利要求用于连接聚乙烯(PE)管的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①管节两端呈园锥形,齿坎分布在锥体上。②紧箍内壁的园套部分有螺纹与管节连接,并通过锥形内套的突肋,将待接聚乙烯(PE)管头紧夹在管节的齿坎上。专利摘要一种新型的用于连接聚乙烯(PE)管的接头装置。分成一个管节和两个紧箍共三个部件。它改变了目前普遍采用的铁丝捆绑连接的原始方式,也比国外同类型产品,简单实用价廉。美观而又消除了铁丝锈蚀后造成脱接的隐患。文档编号F16L19/00GK2190729SQ9421455公开日1995年3月1日 申请日期1994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1994年6月18日专利技术者邱为铎 申请人:邱为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连接聚乙烯(PE)管的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①管节两端呈园锥形,齿坎分布在锥体上。②紧箍内壁的园套部分有螺纹与管节连接,并通过锥形内套的突肋,将待接聚乙烯(PE)管头紧夹在管节的齿坎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为铎
申请(专利权)人:邱为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