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端子及动端子的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1887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端子及动端子的安装结构,包括动接触片、基座以及插接柱,插接柱上设有动接触片安装面,基座上设有笼式弹簧接线端子安装槽,笼式弹簧接线端子安装槽通过绝缘槽道连通至动接触片安装面处,在动接触片安装面上设有止挡凸台,在插接柱上设有钩槽,动接触片上设有弯钩;弯钩沿插接柱厚度方向侧向卡入钩槽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动端子,为了满足笼式弹簧接线端子的使用与安装需要,摒弃了以往动接触片沿插接柱长度方向上下安装的形式,而是采用了侧向安装的方式,保证了动接触片不会晃动,不会脱离动接触片安装面,也就提高了使用寿命以及使用安全性。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动端子的安装结构,实现中心距定位,消除累积误差。

A moving terminal and its installation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端子及动端子的安装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断路器
,特别涉及一种动端子及动端子的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断路器的向着外形尺寸减小的趋势在发展,具体来说是体积小,回路多的断路器是目前发展的趋势;同时,为了在体积小的基础上确保可断路器工作时靠性,一般采用动、静端子面面接触的方式,而现在大多数的动端子是一体式的,当动接触片在上、下单方向安装时,动接触片单边卡在动端子上,这样设计虽然能满足要求,但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动接触片很容易脱出,造成断路器工作异常。再有,现在一些生产厂家为了接线方便,且快速可靠,设置了笼式夹子,但是为了满足安装笼式夹子的需要,通过动接触片的延伸连接笼式夹子;延伸以后有弯曲,为了安装这样形状的动接触件,采用上下单方向明显不适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动端子,采用了侧向安装的方式,保证了动接触片不会晃动,不会脱离动接触片安装面,提高了使用寿命以及使用安全性。再进一步说,本专利技术同时又提供了动端子的安装结构,实现前、后方中心距定位,从而减少或避免了动端子的晃动,消除了累积误差;再进一步说,卡块与卡扣的配合还实现了上下方向的定位,防止动端子脱出动端子座。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动端子,包括动接触片、基座以及插接柱,插接柱具有根部与头部,插接柱的根部附接于基座上,插接柱上设有对称设置的内外两个动接触片安装面,基座的正反两表面上各设有一个笼式弹簧接线端子安装槽,笼式弹簧接线端子安装槽通过绝缘槽道连通至动接触片安装面处,所述的动接触片包括竖直段与弯曲段,所述的弯曲段处在绝缘槽道内并延伸至笼式弹簧接线端子安装槽中,在动接触片安装面上固定设有用于限制动接触片脱离绝缘槽道的止挡凸台,在插接柱的头部沿插接柱厚度方向设有未贯通的钩槽,竖直段远离弯曲段的这端设有弯钩;弯曲段置入绝缘槽道内时,弯钩沿插接柱厚度方向侧向卡入钩槽内,同时竖直段发生弹性形变跨越止挡凸台至贴附于动接触片安装面上恢复形变。本实用为了满足笼式弹簧接线端子的使用与安装需要,摒弃了以往动接触片沿插接柱长度方向上下安装的形式,而是采用了侧向安装的方式,动接触片的弯曲段沿大致垂直于基座表面方向放入绝缘槽道时,将弯钩卡入钩槽内,而竖直段则被迫发生弹性形变跃过止挡凸台,以至与动接触片安装面进行贴合,贴合后恢复形变,这样的话,动接触片的竖直段在侧向方向被止挡凸台与未贯通的钩槽所止挡,限制了其在侧向方向的移动;而在插接柱长度方向,竖直段的移动被钩槽以及弯曲段所处的绝缘槽道所限制,这样保证了动接触片不会晃动,不会脱离动接触片安装面,也就提高了使用寿命以及使用安全性;再进一步说,弯钩的设置一来可以保证动接触片的竖直段贴紧动接触片安装面,二来又可以确保内外两个动接触片竖直段距离保持一致。作为优选,所述的止挡凸台高出动接触片安装面2-4mm。止挡凸台设置此高度使得既符合竖直段的变形要求,又在动端子正常使用时,限制了竖直段侧向移动。作为优选,沿插接柱的长度方向,所述的止挡凸台设置在动接触片安装面的中间位置,止挡凸台的长度为8-15mm。止挡凸台处在插接柱根部、头部的中间位置,使得竖直段在跨越止挡凸台时,有一定的变形空间,方便操作。作为优选,沿插接柱的厚度方向,钩槽具有敞开端与封闭端,所述的敞开端与止挡凸台处于插接柱的同一侧边上。弯钩只能沿侧向从敞开端进入钩槽,而不能从封闭端脱出,从而限定了弯钩位置。作为优选,止挡凸台处在插接柱的一侧边处,且止挡凸台的厚度为1-2mm。这样的设计,使得止挡凸台不过多占用动接触片安装面的面积,将更多空间留给动接触片的竖直段。作为优选,至少基座一表面上的绝缘槽道是沿着基座边缘设置的,在这一表面上,所述的绝缘槽道为下沉式设计,在靠近插接柱的根部的部分绝缘槽道上方还设有较宽的扣槽,扣槽与其下方的绝缘槽道之间形成台阶,在扣槽内设有盖板,盖板与台阶接触配合,盖板的外端面与基座表面处于同一面上。在靠近插接座根部位置处,设置了较浅且较宽的扣槽,动接触片的弯曲段处于更深的绝缘槽道内,在扣槽内覆盖盖板,增加了爬电距离,在动端子两两邻接具体应用时,保证了使用安全性。作为优选,扣槽以外的绝缘槽道的深度大于弯曲段的高度。这样使得弯曲段藏于绝缘槽道中下部分,增加爬电距离,保证使用安全。动端子的安装结构,包括动端子座及所述的动端子,所述的动端子座包括底板以及由底板前后两侧向上延伸的前板、后板,在前、后板之间形成有多个动端子安装位,每个动端子安装在对应的动端子安装位处;沿动端子座长度方向在动端子座的后板上端面设有多个卡槽,动端子的基座后端设置有卡钩;沿动端子座长度方向在动端子座的前板上设有多个卡口,在基座前端对应设置有卡块;动端子由上往下装入动端子安装位时,卡钩卡入卡槽内,同时卡块下压时迫使前板外移,当卡块卡入卡口时,前板恢复原来状态。动端子上卡钩与动端子座后板上卡槽的扣合实现后方中心距定位,动端子上卡块与动端子座前板上卡口的卡合又实现了前方的中心距定位,卡块与卡钩的配合实现了动端子左右方向的双重中心距定位,减少或避免了动端子的晃动,消除了累积误差;再进一步说,卡块与卡扣的配合还实现了上下方向的定位,防止动端子脱出动端子座。作为优选,所述的卡块为凸出于基座前端的凸点,动端子座的前板上设有多个与动端子安装位对应的接线窗,所述的卡口形成于接线窗的上沿处。卡块为凸点,成型方便,接线窗既发挥接线作用,又作为卡块的卡接口,卡口无需另行设置,一举两得。作为优选,卡槽的两侧形成挡块,所述的卡钩凸出于基座后端,并且所述的卡钩由基座后端向外再向下延伸而成,卡钩在横跨卡槽内并且卡钩与后板上端外侧面相抵,卡钩两侧被挡块所止挡。这样的设计使得卡钩起到加强作用,卡钩与基座配合抱牢在后板上,不仅限制了动端子在前后方向的移动,在动端子与静端子连接时,受到反推力的情况下,可以防止发生变形,使动端子安装结构更稳定牢固。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本专利技术的设计出发点、理念及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动端子,为了满足笼式弹簧接线端子的使用与安装需要,摒弃了以往动接触片沿插接柱长度方向上下安装的形式,而是采用了侧向安装的方式,动接触片的弯曲段沿大致垂直于基座表面方向放入绝缘槽道时,将弯钩卡入钩槽内,而竖直段则被迫发生弹性形变跃过止挡凸台,以至与动接触片安装面进行贴合,贴合后恢复形变,这样的话,动接触片的竖直段在侧向方向被止挡凸台与未贯通的钩槽所止挡,限制了其在侧向方向的移动;而在插接柱长度方向,竖直段的移动被钩槽以及弯曲段所处的绝缘槽道所限制,这样保证了动接触片不会晃动,不会脱离动接触片安装面,也就提高了使用寿命以及使用安全性。再进一步说,弯钩的设置一来可以保证动接触片的竖直段贴紧动接触片安装面,二来又可以确保内外两个动接触片竖直段距离保持一致。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动端子的安装结构,动端子上卡钩与动端子座后板上卡槽的扣合实现后方中心距定位,动端子上卡块与动端子座前板上卡口的卡合又实现了前方的中心距定位,卡块与卡钩的配合实现了动端子左右方向的双重中心距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动接触片、基座以及插接柱,插接柱具有根部与头部,插接柱的根部附接于基座上,插接柱上设有对称设置的内外两个动接触片安装面,基座的正反两表面上各设有一个笼式弹簧接线端子安装槽,笼式弹簧接线端子安装槽通过绝缘槽道连通至动接触片安装面处,所述的动接触片包括竖直段与弯曲段,所述的弯曲段处在绝缘槽道内并延伸至笼式弹簧接线端子安装槽中,在动接触片安装面上固定设有用于限制动接触片脱离绝缘槽道的止挡凸台,在插接柱的头部沿插接柱厚度方向设有未贯通的钩槽,竖直段远离弯曲段的这端设有弯钩;弯曲段置入绝缘槽道内时,弯钩沿插接柱厚度方向侧向卡入钩槽内,同时竖直段发生弹性形变跨越止挡凸台至贴附于动接触片安装面上恢复形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动接触片、基座以及插接柱,插接柱具有根部与头部,插接柱的根部附接于基座上,插接柱上设有对称设置的内外两个动接触片安装面,基座的正反两表面上各设有一个笼式弹簧接线端子安装槽,笼式弹簧接线端子安装槽通过绝缘槽道连通至动接触片安装面处,所述的动接触片包括竖直段与弯曲段,所述的弯曲段处在绝缘槽道内并延伸至笼式弹簧接线端子安装槽中,在动接触片安装面上固定设有用于限制动接触片脱离绝缘槽道的止挡凸台,在插接柱的头部沿插接柱厚度方向设有未贯通的钩槽,竖直段远离弯曲段的这端设有弯钩;弯曲段置入绝缘槽道内时,弯钩沿插接柱厚度方向侧向卡入钩槽内,同时竖直段发生弹性形变跨越止挡凸台至贴附于动接触片安装面上恢复形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挡凸台高出动接触片安装面2-4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端子,其特征在于:沿插接柱的长度方向,所述的止挡凸台设置在动接触片安装面的中间位置,止挡凸台的长度为8-1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端子,其特征在于:沿插接柱的厚度方向,钩槽具有敞开端与封闭端,所述的敞开端与止挡凸台处于插接柱的同一侧边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端子,其特征在于:止挡凸台处在插接柱的一侧边处,且止挡凸台的厚度为1-2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端子,其特征在于:至少基座一表面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超杰马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慈溪市铄博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