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贺虎珊专利>正文

快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1203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管线间快速连接与分离的快接头,由外管箍、内管箍及键销箍构成,外管箍和内管箍分别在端部开有若干数目相等、结构相同的键槽,键销箍的键销插入键槽,使三者之间形成键连接的快接头实体。这种结构简化了管线间的连接与分离过程,另外由于直径较小,因此空间范围不受限制。(*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管线间快速连接与分离的接头。现有技术中通用的快速接头由三部分组成,两端的管箍分别与管线相连,中部的连接件与管箍间采用螺纹连接方式,连接与分离较为繁琐,此外,这种快速接头体积较大,应用空间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在油井井筒中,钻杆或油管间的连接就无法使用。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快速简便并可在较小空间范围内使用的快接头。本技术包括内管箍和外管箍,其特征在于内管箍与外管箍分别在端部开有若干数目相等、结构相同的键槽,这两部分键槽相互衔接;内管箍和外管箍之间由键销箍固定,键销箍由环形底座及键销构成,键销插入内管箍与外管箍的键槽内,外管箍与内管箍之间套有密封圈。由于本技术采用管箍间键连接形式,因此管线间的连接与分离只需将键销插入键槽或从键槽中取出便可完成,减轻了劳动强度,并节省了时间;此外该结构直径较小,应用空间不受局限。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图;图2为图1的A-A截面图;图3为图1的B-B截面图。本技术包括外管箍2和内管箍3,两者的两端分别与管线相连,且分别在端部开有若干数目相等、结构相同的键槽,两部分键槽正好相互衔接,外管箍2与内管箍3之间由键销箍1固定,键销箍1由环形底座及键销构成。使用时,先将内管箍3插入外管箍2中,旋转一定角度,使内、外管箍的键槽相通,这时,将键销插入内管箍3与外管箍2的键槽内,完成管线间的相互连接;抽出键销,将内管箍3旋转一定角度,并从外管箍2中拔出,便可实现管线间的分离。外管箍2与内管箍3之间套有密封圈。权利要求1.一种快接头,包括内管箍(3)、外管箍(2),两者的两端分别与管线相连,其特征在于内管箍(3)与外管箍(2)分别在端部开有若干数目相等的键槽,这两部分键槽相互衔接,键销箍(1)由环形底座及键销构成,键销插入内管箍(3)与外管箍(2)的键槽内,使外管箍(2)与内管箍(3)固定连接,在外管箍(2)与内管箍(3)之间有密封圈(4)。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管线间快速连接与分离的快接头,由外管箍、内管箍及键销箍构成,外管箍和内管箍分别在端部开有若干数目相等、结构相同的键槽,键销箍的键销插入键槽,使三者之间形成键连接的快接头实体。这种结构简化了管线间的连接与分离过程,另外由于直径较小,因此空间范围不受限制。文档编号F16L37/00GK2247264SQ9621276公开日1997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1996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1996年5月29日专利技术者贺虎珊 申请人:贺虎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快接头,包括内管箍(3)、外管箍(2),两者的两端分别与管线相连,其特征在于内管箍(3)与外管箍(2)分别在端部开有若干数目相等的键槽,这两部分键槽相互衔接,键销箍(1)由环形底座及健销构成,键销插入内管箍(3)与外管箍(2)的健槽内,使外管箍(2)与内管箍(3)固定连接,在外管箍(2)与内管箍(3)之间有密封圈(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虎珊
申请(专利权)人:贺虎珊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5[中国|新疆]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