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天保专利>正文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护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0985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护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连接有支撑块,且支撑块之间轴承连接有轴杆,所述轴杆贯穿支撑管和连接块,且支撑管设置于连接块之间,所述支撑管连接于壳体上,且支撑管的内侧通过扭簧与轴杆相连接,并且扭簧嵌套于轴杆的外侧,所述连接块连接于盖体上。该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护壳能便于快速的拆装,从而能便于提高工作人员安装该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护壳的效率,有利于该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护壳的普及,且该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护壳能便于遮挡阳光,有利于使用者在强烈阳光下看清新能源充电桩显示屏上的内容,并且能便于使用者使用新能源充电桩上的急停功能,有利于保证新能源充电桩使用的安全。

A new energy vehicle charging pile protective sh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护壳
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桩相关
,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护壳。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被生产出来,新能源汽车主要使用电能驱动,所以其必然进行充电,新能源充电桩就是一种能便于快速充满新能源汽车蓄电池的装置,现在新能源充电桩在城市中已经较为常见,新能源充电桩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受到日晒雨淋,从而不利于提高其使用寿命,为了提高其使用寿命,研制出了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护壳,其能避免新能源充电桩遭受日晒雨淋,进而能便于提高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寿命。但是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护壳在使用时,还存在以下的一些问题:1)、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护壳在使用时,不便于快速的拆装,进而不利于工作人员安装或拆卸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护壳的效率,不利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护壳的普及;2)、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护壳在使用时,不便于遮挡阳光,由于在阳光下观察新能源充电桩上的显示屏时,不能够清晰的看清其显示的内容,固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护壳不便于使用者使用;综上所述,现设计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护壳,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护壳,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护壳不便于快速的拆装,且不利于遮挡阳光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护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连接有支撑块,且支撑块之间轴承连接有轴杆,所述轴杆贯穿支撑管和连接块,且支撑管设置于连接块之间,所述支撑管连接于壳体上,且支撑管的内侧通过扭簧与轴杆相连接,并且扭簧嵌套于轴杆的外侧,所述连接块连接于盖体上,且盖体通过遮阳片与收束槽相连接,所述收束槽预留于通槽上,且通槽设置于壳体的前表面,并且通槽的最内侧安装有密封橡胶条,所述壳体的侧边预留有通孔,且通孔的上下两端均通过第二复位转轴连接有挡板,所述通孔处的壳体上设置有挡雨檐,且挡雨檐设置于通孔的上方,所述壳体的后侧面预留有散热口,且壳体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支撑罩,所述支撑罩上贯穿有齿杆,且齿杆啮合连接于传动齿轮上,所述传动齿轮键连接于螺纹杆,且螺纹杆轴承连接于支撑罩的内侧,所述螺纹杆贯穿贯穿孔伸入固定管内,且贯穿孔预留于壳体的左右两侧,所述壳体同侧的齿杆之间通过连接杆相连接,且齿杆的下端均连接于下连接框上。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上表面为三棱柱形,且壳体的下端为开口结构,并且壳体的下端开口处于下连接框的内侧。优选的,所述支撑罩于齿杆为活动连接,且支撑罩与壳体一体化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下连接框和连接杆均与齿杆为一体化结构设置,且齿杆的下端连接于下连接框的下端四角处。优选的,所述通槽的剖面为阶梯型,且通槽与盖体的结构形状相吻合。优选的,所述遮阳片之间通过第一复位转轴相连接,且最外侧的遮阳片通过第一复位转轴分别连接于盖体和收束槽内,并且相邻第一复位转轴之间交错设置,同时遮阳片的结构形状为扇形。优选的,所述固定管与贯穿孔连接的部分和贯穿孔为相互吻合的棱柱形结构,且固定管不与贯穿孔连接的部分为橡胶材质。优选的,所述散热口和通孔的机构形状均为偏心棱柱,且散热口和通孔的外侧开口均朝下设置,并且散热口均匀的分布于壳体的后侧面。优选的,所述连接块采用键连接的方式与轴杆相连接,且连接块与盖体为一体化结构设置。优选的,所述螺纹杆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与固定管相连接,且螺纹杆与贯穿孔轴承连接,并且螺纹杆与齿杆异面垂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护壳能便于快速的拆装,从而能便于提高工作人员安装该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护壳的效率,有利于该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护壳的普及,且该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护壳能便于遮挡阳光,有利于使用者在强烈阳光下看清新能源充电桩显示屏上的内容,并且能便于使用者使用新能源充电桩上的急停功能,有利于保证新能源充电桩使用的安全:1、通过上拉连接杆或者下拉下连接框,能便于带动齿杆上移或下移,以便于带动螺纹杆正反转,进而带动相对的固定管相互远离或相互靠近,进而能便于快速的将该防护壳从新能源充电桩上拆下或将该防护壳安装在新能源充电桩上,从而能便于提高工作人员安装该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护壳的效率,有利于该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护壳的普及;2、通过上拉盖体,能带动遮挡片移动,使得遮挡片之间被拉成扇形结构,从而能便于从侧面遮挡阳光,从而能避免强烈的阳光致使使用者不能看清新能源充电桩显示屏上显示的内容,能便于使用者使用新能源充电桩进行充电;3、通过挡雨檐和偏心棱柱形的通孔,能避免水渍进入该防护壳的内部,且能通过第二复位转轴使得挡板始终保持闭合通孔的状态,当需要急停新能源充电桩时,可直接穿过通孔按在急停旋钮上,进而能便于使用新能源充电桩上的急停功能,有利于保证新能源充电桩使用的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壳体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壳体与遮阳片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4中A点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支撑管和轴杆连接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支撑罩剖视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支撑块;3、轴杆;4、支撑管;5、盖体;6、挡雨檐;7、支撑罩;8、齿杆;9、下连接框;10、连接杆;11、通槽;12、收束槽;13、密封橡胶条;14、第一复位转轴;15、遮阳片;16、固定管;17、散热口;18、通孔;19、第二复位转轴;20、挡板;21、扭簧;22、连接块;23、贯穿孔;24、螺纹杆;25、传动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护壳,包括壳体1、支撑块2、轴杆3、支撑管4、盖体5、挡雨檐6、支撑罩7、齿杆8、下连接框9、连接杆10、通槽11、收束槽12、密封橡胶条13、第一复位转轴14、遮阳片15、固定管16、散热口17、通孔18、第二复位转轴19、挡板20、扭簧21、连接块22、贯穿孔23、螺纹杆24和传动齿轮25,壳体1上连接有支撑块2,且支撑块2之间轴承连接有轴杆3,轴杆3贯穿支撑管4和连接块22,且支撑管4设置于连接块22之间,支撑管4连接于壳体1上,且支撑管4的内侧通过扭簧21与轴杆3相连接,并且扭簧21嵌套于轴杆3的外侧,连接块22连接于盖体5上,且盖体5通过遮阳片15与收束槽12相连接,收束槽12预留于通槽11上,且通槽11设置于壳体1的前表面,并且通槽11的最内侧安装有密封橡胶条13,壳体1的侧边预留有通孔18,且通孔18的上下两端均通过第二复位转轴19连接有挡板20,通孔18处的壳体1上设置有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护壳,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连接有支撑块(2),且支撑块(2)之间轴承连接有轴杆(3),所述轴杆(3)贯穿支撑管(4)和连接块(22),且支撑管(4)设置于连接块(22)之间,所述支撑管(4)连接于壳体(1)上,且支撑管(4)的内侧通过扭簧(21)与轴杆(3)相连接,并且扭簧(21)嵌套于轴杆(3)的外侧,所述连接块(22)连接于盖体(5)上,且盖体(5)通过遮阳片(15)与收束槽(12)相连接,所述收束槽(12)预留于通槽(11)上,且通槽(11)设置于壳体(1)的前表面,并且通槽(11)的最内侧安装有密封橡胶条(13),所述壳体(1)的侧边预留有通孔(18),且通孔(18)的上下两端均通过第二复位转轴(19)连接有挡板(20),所述通孔(18)处的壳体(1)上设置有挡雨檐(6),且挡雨檐(6)设置于通孔(18)的上方,所述壳体(1)的后侧面预留有散热口(17),且壳体(1)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支撑罩(7),所述支撑罩(7)上贯穿有齿杆(8),且齿杆(8)啮合连接于传动齿轮(25)上,所述传动齿轮(25)键连接于螺纹杆(24),且螺纹杆(24)轴承连接于支撑罩(7)的内侧,所述螺纹杆(24)贯穿贯穿孔(23)伸入固定管(16)内,且贯穿孔(23)预留于壳体(1)的左右两侧,所述壳体(1)同侧的齿杆(8)之间通过连接杆(10)相连接,且齿杆(8)的下端均连接于下连接框(9)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护壳,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连接有支撑块(2),且支撑块(2)之间轴承连接有轴杆(3),所述轴杆(3)贯穿支撑管(4)和连接块(22),且支撑管(4)设置于连接块(22)之间,所述支撑管(4)连接于壳体(1)上,且支撑管(4)的内侧通过扭簧(21)与轴杆(3)相连接,并且扭簧(21)嵌套于轴杆(3)的外侧,所述连接块(22)连接于盖体(5)上,且盖体(5)通过遮阳片(15)与收束槽(12)相连接,所述收束槽(12)预留于通槽(11)上,且通槽(11)设置于壳体(1)的前表面,并且通槽(11)的最内侧安装有密封橡胶条(13),所述壳体(1)的侧边预留有通孔(18),且通孔(18)的上下两端均通过第二复位转轴(19)连接有挡板(20),所述通孔(18)处的壳体(1)上设置有挡雨檐(6),且挡雨檐(6)设置于通孔(18)的上方,所述壳体(1)的后侧面预留有散热口(17),且壳体(1)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支撑罩(7),所述支撑罩(7)上贯穿有齿杆(8),且齿杆(8)啮合连接于传动齿轮(25)上,所述传动齿轮(25)键连接于螺纹杆(24),且螺纹杆(24)轴承连接于支撑罩(7)的内侧,所述螺纹杆(24)贯穿贯穿孔(23)伸入固定管(16)内,且贯穿孔(23)预留于壳体(1)的左右两侧,所述壳体(1)同侧的齿杆(8)之间通过连接杆(10)相连接,且齿杆(8)的下端均连接于下连接框(9)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上表面为三棱柱形,且壳体(1)的下端为开口结构,并且壳体(1)的下端开口处于下连接框(9)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罩(7)于齿杆(8)为活动连接,且支撑罩(7)与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陈天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