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动力电动池组二次电源模块的壳体散热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0409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13:16
一种用于动力电动池组二次电源模块的壳体散热机构,属于新型动力电池(组)与储能电池技术‑动力电池(组)技术、电池管理系统技术领域,包括外壳、一组电池电芯和散热装置;其中,所述散热装置包括第一进液管、第一出液管、一组电池冷却管和冷却液罐体,第一进液管和第一出液管的一端均与冷却液罐体连接,所述一组电池冷却管的一端分别与第一进液管连接,并且一组电池冷却管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出液管连接,所述电池冷却管设置在一组电池电芯之间,所述第一进液管、第一出液管、一组电池冷却管和冷却液罐体内均设有冷却液。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一组电池电芯之间设置电池冷却管,能够快速进行电池电芯的降温,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工作稳定可靠。

A shell cooling mechanism for the secondary power module of the power electric pool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hell heat dissipation mechanism for a secondary power supply module of a power electric pool group,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 new power battery (Group) and an energy storage battery (Group) and a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including a shell, a set of battery cells and a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wherein the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comprises a first liquid inlet pipe, a first liquid outlet pipe, a set of battery cooling pipes and a coolant tank One end of the first liquid inlet pipe and the first liquid outlet pipe are connected with the coolant tank body, one end of the battery cooling pipe is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liquid inlet pipe,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battery cooling pipe is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liquid outlet pipe, the battery cooling pipe is arranged between a set of battery cells, the first liquid inlet pipe, the first liquid outlet pipe, the battery cooling pipe and the cooling pipe The liquid tank is equipped with coolant. The utility model can quickly cool the battery cell by setting a battery cooling pipe between a group of battery cells, prolong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battery, and work stably and relia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动力电动池组二次电源模块的壳体散热机构
本技术属于新型动力电池(组)与储能电池技术-动力电池(组)技术、电池管理系统
,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动力电动池组二次电源模块的壳体散热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于自然能源的耗费也越来越大,从而对自然环境造成了破坏,因此新能源应势而生。而汽车作为人们日常出行的重要的交通工具,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量尤其巨大,故而国家对传统燃油汽车排放及油耗的限制要求越来越高;综合考虑整车成本、整车降油耗先进技术的成熟度,由新能源作为汽车动力的电动汽车技术将成为未来汽车发展主要趋势之一。电池在使用的过程中常常会发热,如果不能及时的散热,电池的温度升高,即会造成电池效率和实用寿命降低等问题,甚至会因为电池温度过高而导致电池或其他设备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动力电动池组二次电源模块的壳体散热机构,解决了动力电动池组的热量有效发散的问题,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动力电动池组二次电源模块的壳体散热机构,包括外壳、一组电池电芯和散热装置,所述一组电池电芯平行竖直设置在外壳内,所述散热装置的一端设置在一组电池电芯之间,并且散热装置的另一端设置在外壳外部;其中,所述散热装置包括第一进液管、第一出液管、一组电池冷却管和冷却液罐体,所述第一进液管和第一出液管的一端均与冷却液罐体连接,所述一组电池冷却管的一端分别与第一进液管连接,并且一组电池冷却管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出液管连接,所述电池冷却管设置在一组电池电芯之间,所述冷却液罐体设置在外壳外部,所述第一进液管、第一出液管、一组电池冷却管和冷却液罐体内均设有冷却液。本技术的用于动力电动池组二次电源模块的壳体散热机构,通过在一组电池电芯之间设置电池冷却管,能够快速进行电池电芯的降温,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工作稳定可靠。进一步的,上述的用于动力电动池组二次电源模块的壳体散热机构,所述冷却液罐体包括冷却液罐本体、进液口、出液口、冷却盘管、第一转接头和第二转接头,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设置在冷却液罐体的上下端,所述冷却盘管设置在冷却液罐本体内,所述第一转接头和第二转接头均设置在冷却液罐本体上,所述第一进液管伸出外壳的端部通过第一转接头与冷却盘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出液管伸出外壳的端部通过第二转接头与冷却盘管的另一端连接。通过外设的冷却液罐本体能够将使用过的电池冷却管内的冷却液进行降温。进一步的,上述的用于动力电动池组二次电源模块的壳体散热机构,所述冷却盘管呈螺旋状设置在冷却液罐本体内,所述电池冷却管来回弯曲结构,并且电池冷却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进液管和第一出液管连接,所述一组电池冷却管并联设置在第一进液管和第一出液管之间。来回弯曲结构增加了电池冷却管的散热面积,螺旋状的冷却盘管能有效进行冷却液降温。进一步的,上述的用于动力电动池组二次电源模块的壳体散热机构,所述外壳内的底板上设有一组电池电芯放置槽,所述电池电芯的下端部设置在电池电芯放置槽内。设置的电池电芯放置槽便于进行电池电芯的放置。进一步的,上述的用于动力电动池组二次电源模块的壳体散热机构,所述电池电芯放置槽为矩形槽,并且电池电芯放置槽的四个角部上设有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第三活动块和第四活动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设置在电池电芯放置槽相邻的角部上,所述第三活动块和第四活动块设置在电池电芯放置槽相邻的角部上,所述第三活动块和第四活动块可将电池电芯压紧在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上。通过设置的第三活动块和第四活动块可灵活调节电池电芯放置槽的大小,第三活动块和第四活动块可将电池电芯压紧固定在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上。进一步的,上述的用于动力电动池组二次电源模块的壳体散热机构,所述第三活动块和第四活动块包括基座、活动块本体、弹簧、转接块和转接板,所述述外壳内的底板上设有滑槽,所述基座设置在外壳底板的滑槽内,所述活动块本体设置在电池电芯放置槽内,并且活动块本体的下端部与转接板连接,所述转接块设置在转接板的下端面上,所述弹簧设置在转接块和基座之间,所述转接板可在滑槽内移动。通过弹簧推动活动块本体将电池电芯压紧固定,活动的活动块本体结构,可调节电池电芯放置槽的大小,便于放入电池电芯。进一步的,上述的用于动力电动池组二次电源模块的壳体散热机构,所述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和活动块本体均为直角板结构。采用直角板结构能够与电池电芯的外形配合,从而稳定的进行电池电芯的夹紧固定。进一步的,上述的用于动力电动池组二次电源模块的壳体散热机构,所述第一进液管、第一出液管、进液口和出液口上均设有电磁阀。设置的电磁阀便于控制冷却液的通断。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用于动力电动池组二次电源模块的壳体散热机构,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应用成本低,适应性好,通过在电池电芯之间设置的电池冷却管,能够不断带走电池电芯的热量,并且外置设置的冷却液罐体能够不断循环进行电池冷却管内冷却液的降温,本申请还设置了电池电芯的固定结构,在外壳内部底板上设置固定块和活动块,通过活动块将电池电芯压紧在固定块上,能够提高电池电芯的稳定性,避免电池电芯晃动,提高了电池整体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用于动力电动池组二次电源模块的壳体散热机构实施例一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用于动力电动池组二次电源模块的壳体散热机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电池冷却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用于动力电动池组二次电源模块的壳体散热机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所述第三活动块和第四活动块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所述用于动力电动池组二次电源模块的壳体散热机构实施例二的俯视图;图7为本技术所述用于动力电动池组二次电源模块的壳体散热机构应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外壳1、电池电芯放置槽11、第一固定块12、第二固定块13、第三活动块14、基座141、活动块本体142、弹簧143、转接块144、转接板145、第四活动块15、电池电芯2、散热装置3、第一进液管31、第一出液管32、电池冷却管33、冷却液罐体34、冷却液罐本体341、进液口342、出液口343、冷却盘管344、第一转接头345、第二转接头34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动力电动池组二次电源模块的壳体散热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一组电池电芯(2)和散热装置(3),所述一组电池电芯(2)平行竖直设置在外壳(1)内,所述散热装置(3)的一端设置在一组电池电芯(2)之间,并且散热装置(3)的另一端设置在外壳(1)外部;/n其中,所述散热装置(3)包括第一进液管(31)、第一出液管(32)、一组电池冷却管(33)和冷却液罐体(34),所述第一进液管(31)和第一出液管(32)的一端均与冷却液罐体(34)连接,所述一组电池冷却管(33)的一端分别与第一进液管(31)连接,并且一组电池冷却管(33)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出液管(32)连接,所述电池冷却管(33)设置在一组电池电芯(2)之间,所述冷却液罐体(34)设置在外壳(1)外部,所述第一进液管(31)、第一出液管(32)、一组电池冷却管(33)和冷却液罐体(34)内均设有冷却液。/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动力电动池组二次电源模块的壳体散热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一组电池电芯(2)和散热装置(3),所述一组电池电芯(2)平行竖直设置在外壳(1)内,所述散热装置(3)的一端设置在一组电池电芯(2)之间,并且散热装置(3)的另一端设置在外壳(1)外部;
其中,所述散热装置(3)包括第一进液管(31)、第一出液管(32)、一组电池冷却管(33)和冷却液罐体(34),所述第一进液管(31)和第一出液管(32)的一端均与冷却液罐体(34)连接,所述一组电池冷却管(33)的一端分别与第一进液管(31)连接,并且一组电池冷却管(33)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出液管(32)连接,所述电池冷却管(33)设置在一组电池电芯(2)之间,所述冷却液罐体(34)设置在外壳(1)外部,所述第一进液管(31)、第一出液管(32)、一组电池冷却管(33)和冷却液罐体(34)内均设有冷却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动力电动池组二次电源模块的壳体散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罐体(34)包括冷却液罐本体(341)、进液口(342)、出液口(343)、冷却盘管(344)、第一转接头(345)和第二转接头(346),所述进液口(342)和出液口(343)分别设置在冷却液罐体(34)的上下端,所述冷却盘管(344)设置在冷却液罐本体(341)内,所述第一转接头(345)和第二转接头(346)均设置在冷却液罐本体(341)上,所述第一进液管(31)伸出外壳(1)的端部通过第一转接头(345)与冷却盘管(34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出液管(32)伸出外壳(1)的端部通过第二转接头(346)与冷却盘管(344)的另一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动力电动池组二次电源模块的壳体散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盘管(344)呈螺旋状设置在冷却液罐本体(341)内,所述电池冷却管(33)来回弯曲结构,并且电池冷却管(3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进液管(31)和第一出液管(32)连接,所述一组电池冷却管(33)并联设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耀华
申请(专利权)人:晶学苏州金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