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组件及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0385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1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开关,尤其是先通后断型开关产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接触组件,包括包括至少二连接端子、至少二弹簧触指和一导电轴,所述连接端子包括有用于套入插接导电轴的套筒部分,所述连接端子的套筒部分的内表面和导电轴的外表面之间通过该弹簧触指实现物理接触和电连通连接,所述弹簧触指的绕线线圈是采用非对称的形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开关,包括如上所述的接触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不中断电子系统的供电的场合使用。

Contact components and switche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witch, in particular to a on-off type switch produc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ontact component, which includes at least two connection terminals, at least two spring contact fingers and a conductive shaft. The connection terminal includes a sleeve part for inserting the conductive shaft.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sleeve part of the connection terminal and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conductive shaft realize physical contact and electrical connection through the spring contact finger. The winding of the spring contact finger The wire coil is of asymmetrical shape. The utility model also provides a switch, which comprises a contact component as described above. The utility model is used in the occasion of uninterrupted power supply of the electronic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接触组件及开关
本技术涉及开关,尤其是先通后断型的开关产品,更加是涉及开关的接触部分的结构改进。
技术介绍
在一些应用领域,电子系统的可靠性十分重要,为了不中断电子系统的供电,会应用先通后断型的开关产品。例如,CN107910213A和CN107818898A均是提出用于此类开关的技术方案。二者的开关中虽均采用弹簧触指来实现接触部分的可靠连接,但依然存在一些技术不足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开关的技术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故有以下技术方案提出:作为本技术目的之一,提出一种接触组件,包括包括至少二连接端子、至少二弹簧触指和一导电轴,所述连接端子包括有用于套入插接导电轴的套筒部分,所述连接端子的套筒部分的内表面和导电轴的外表面之间通过该弹簧触指实现物理接触和电连通连接,所述弹簧触指的绕线线圈是采用非对称的形状。作为本技术目的之二,提出一种开关,包括如上所述的接触组件。本技术采用如上技术方案,具有技术效果:1、接触应力恒定,电动性能稳定。2、具有自清洁功能、动作寿命长。3、容易制造,装配工艺简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正视图;图2是该实施例的侧视图;图3是该实施例沿图1的A-A线剖视图;图4a是该实施例的弹簧触指的正视图;图4b是该实施例的弹簧触指的侧视图;图5a是该实施例的弹簧触指的其中一个绕线线圈的第一种形态的示意图;图5b是该实施例的弹簧触指的其中一个绕线线圈的第二种形态的示意图;图5c是该实施例的弹簧触指的其中一个绕线线圈的第三种形态的示意图;图6是该实施例进行切换时处于状态一的示意图;图7是该实施例进行切换时处于状态二的示意图;图8是该实施例进行切换时处于状态三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参阅图1-3,该实施例揭示一种接触组件,包括连接端子1、弹簧触指2和导电轴3,该实施例中连接端子1的数量有3个,连接端子1包括有用于套入插接导电轴3的套筒部分11和用来连接的引出端部分12;其中,连接端子1的套筒部分11的内表面和导电轴3的外表面之间通过该弹簧触指2实现物理接触和电连通连接。当然了,该连接端子1、弹簧触指2和导电轴3的材质均是能够满足可靠导通的导体制成的。为了达到良好的导电能力,连接端子1和导电轴3可以选用金属铜或铜合金制成;在特定场合应用下,还可以在其接触表面镀银层或金层以进一步增强其导电能力。具体的,该实施例中在导电轴3上分别加工出4个环形凹槽31,4个弹簧触指2均分别套于这4个环形凹槽31内,并略有外露而高于导电轴3的外表面,以保障与连接端子1的套筒部分11的内表面可靠接触。参阅图4a和图4b所示,该弹簧触指2为绕线弹簧尾首封闭连接形成的圆环形,其中该弹簧触指2采用具有导电性的弹性材质制成,优选是金属材质;更佳的,为了兼顾导电性和弹性,该弹簧触指2可以选用为铍青铜丝、或钴铍铜丝、或锆青铜丝等制成。本实施例中,导电轴3上的环形凹槽31其截面可以是弧形、V型、楔形等形状,只要满足在截面上对于弹簧触指2有至少2点支撑的外形均是合适的,环形凹槽31的目的是使弹簧触指2在凹型槽内受到至少2个作用力的支撑,且这些支撑的支撑力朝向是汇拢地朝向于该弹簧触指2的绕线线圈21的中间,配合弹簧触指2的绕线线圈21结构,可以更加良好保持其稳定性。其中,该实施例的该弹簧触指2是不同于如CN107910213A和CN107818898A中所采用的常规的圆形绕线线圈的弹簧触指(常规的弹簧触指是指普通的圆形绕线线圈的线弹簧尾首相接成封闭的环形或者以螺旋缠绕进行布置),该实施例的该弹簧触指2的绕线线圈21是非对称的形状,即该形状的外周距离中心并非处处相等。补充说明的是,该实施例这里的弹簧触指2的绕线线圈21的非对称的形状是指绕线线圈21的初始状态下的原始形状,而非受压下形变导致的外形。参阅图5a-5c所示,例如该实施例优选是采用椭圆的,以满足当受到连接端子1和导电轴3二者压缩时,至少会有绕线线圈发生变形,以更好地抵触在连接端子1和导电轴3之间,保障导电连接的可靠性。更优选的,是采用图5b和5c所示的倾斜设置的椭圆的绕线线圈21,这样,因为采用椭圆的绕线线圈,每个绕线线圈将产生单独变形,无论哪一圈的哪一部分产生变形,由于倾斜设置的缘故,且椭圆的绕线线圈是一种非对称的形状,该圈的绕线线圈受力朝向就不会朝向绕线线圈的中心,而是偏斜的施力的,该圈的绕线线圈的偏斜的施力就会使该圈绕线线圈的扭力向其两端相邻的绕线线圈进行力传递,从而使得整个弹簧触指2都将进行连锁反应,从而最终实现在每个接触点上的负载一致,具有自调整纠正效果,使连接端子1和导电轴3之间的导电连接变得十分可靠。需要说明的是,根据连接端子1和导电轴3之间所加载的电流负载不同,弹簧触指2和对应的环形凹槽31的尺寸大小可以进行相应调整和改变,以匹配性能要求。该实施例中,通过弹簧触指2连接导电轴3和导线端子1,可以保障导电轴3与导线端子1之间接触点多、接触性能小,导电性能好、电压降很小,允许通过的电流密度高;同时,由于接触点多,该实施例具有高电流容量、电动及热稳定性高、电场分布均可、接触应力恒定、磨损小、使用周期长、可插拔数千次的技术优点。此外,该实施例的结构零件简单,装配工艺简洁,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参阅图3所示,该实施例中,在导电轴3上的4个环形凹槽31是以等间隔的相互平行排列设置的,相邻间距为L1,而3个连接端子1的长度L2均是大于L1的。参阅图6-图8,示出该实施例进行切换时处于三种状态,可以看出:该实施例可以通过4个弹簧触指的合理排列,实现2个连接端子导通和3个连接端子的三点通功能。该实施例实现切换时间最短,且三点连通最可靠。补充说明的是,该实施例中导电轴3上的4个环形凹槽31是以等间隔的相互平行排列设置的,但在其他场合设计下,也可以采用非等间隔的和/或非平行的排列设置,只要满足这些连接端子中最短的那个连接端子的长度是大于导电轴上的相邻环形凹槽的最大间隔间距,也能够实现上述电功能。再次参阅图1和图2所示,不同于CN107910213A和CN107818898A中同侧的排列方式,该实施例中,套入插接于该导电轴3上的3个连接端子1的引出端部分12可以分别处于不同侧面,相互避开,以具有更大的连接空间,使用上更便利。实施例2:该实施例2与上述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导电轴为光滑平整的,未开设环形凹槽,而取而代之的是在连接端子的内壁面开设供弹簧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触组件,包括至少二连接端子、至少二弹簧触指和一导电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子包括有用于套入插接导电轴的套筒部分,所述连接端子的套筒部分的内表面和导电轴的外表面之间通过该弹簧触指实现物理接触和电连通连接,所述弹簧触指的绕线线圈是采用非对称的形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触组件,包括至少二连接端子、至少二弹簧触指和一导电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子包括有用于套入插接导电轴的套筒部分,所述连接端子的套筒部分的内表面和导电轴的外表面之间通过该弹簧触指实现物理接触和电连通连接,所述弹簧触指的绕线线圈是采用非对称的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触指的绕线线圈是椭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接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触指是倾斜设置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轴上设置对应所述弹簧触指数量的环形凹槽,所述弹簧触指套于所述环形凹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触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连接端子中最短的那个连接端子的长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世忠周翔马兴斌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宏发密封继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