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革兰染色用染色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0213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12:16
一种革兰染色用染色架,包括:染色容器(1)、第一支撑棒(2)和第二支撑棒(3);所述第一支撑棒(2)和第二支撑棒(3)分别贯穿于所述染色容器(1)相对的两端;所述第一支撑棒(2)和所述第二支撑棒(3)之间的距离小于载玻片(4)的长度,以支撑所述载玻片(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染色架结构简单,通过两个支撑棒将载玻片中过多的染液流下,可防染液飞溅。染色架大部分采用玻璃制作,易清洗,抗腐蚀,在染色容器侧边设置有染料架,方便染色。

A dyeing frame for gram dyeing

A dyeing frame for gram dyeing includes a dyeing container (1), a first supporting rod (2) and a second supporting rod (3); the first supporting rod (2) and the second supporting rod (3) are respectively penetrated through the opposite ends of the dyeing container (1);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first supporting rod (2) and the second supporting rod (3) is less than the length of the slide (4) to support the slide (4). The dyeing frame provided by the embodim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a simple structure and can prevent splashing of dyeing liquid by flowing too much dyeing liquid in the glass slide through two support rods. Most of the dyeing racks are made of glass, easy to clean and corrosion-resistant. Dye racks are arranged on the side of the dyeing containers for dye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革兰染色用染色架
本技术涉及实验教学用具,尤其是涉及一种革兰染色用染色架。
技术介绍
革兰氏染色法是细菌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鉴别染色法。革兰氏染色法一般包括初染、媒染、脱色、复染等四个步骤。其主要原理是将待染色菌种依次通过结晶紫初染和碘液媒染后,在细胞壁内形成了不溶于水的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革兰氏阳性菌在遇脱色剂后仍呈紫色;革兰氏阴性菌在遇脱色剂后呈无色,再经沙黄等红色染料复染后呈红色。革兰染色法对医学类,生物类学生是非常重要的实验内容,涉及到的染色架也十分重要。传统的染色架为塑料材质,多个卡槽,可以竖着插入多张固定好菌种的载玻片,并将染色架插入装满染液的容器内,使得染液的液面高于载玻片的涂菌处,染色时放入载玻片计时,染好后拿出载玻片,用水龙头水洗或蒸馏水瓶水洗,反复3次。现有的染色架存在以下的缺陷:(1)传统的染色架为塑料结构,不耐腐蚀,往往使用一学期后,需要更换新的染色架,成本比较高。并且,在染色时,由于染液的液面高于载玻片的涂菌处,因此,染液比较浪费。(2)由于染色架有多个卡槽,在使用结束后,需要清洗多个卡槽,对于卡槽的清洗时间较长。且在水洗过程中容易飞溅,清洗难度大,给使用者造成了麻烦。(3)通常在教学的过程中,染色架在使用过程中,染色的每一步骤都需要同时开始,需要每个学生都完成相应的步骤才能进行下一步,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学生互相等候,浪费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革兰染色用染色架,设置有染色容器、第一支撑棒和第二支撑棒,第一支撑棒和第二支撑棒贯穿设置在染色容器的两端,用以支撑载玻片,方便染色。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革兰染色用染色架,包括:染色容器、第一支撑棒和第二支撑棒;第一支撑棒和第二支撑棒分别贯穿于染色容器相对的两端;第一支撑棒和第二支撑棒之间的距离小于载玻片的长度,以支撑载玻片。进一步地,第一支撑棒和第二支撑棒的上表面具有一定的曲率。进一步地,第一支撑棒和第二支撑棒为圆柱形;或者第一支撑棒和第二支撑棒为半圆柱。进一步地,第一支撑棒和第二支撑棒为玻璃棒。进一步地,染色容器由玻璃制成。进一步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均为凹槽,设置在染色容器相对的两端的上表面。进一步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均为通孔,设置在染色容器相对的两端的中部。进一步地,还包括染料架;染料架固定设置于染色容器外部的一面上。进一步地,还包括排液装置;排液装置设置在染色容器的底部,以将染色容器内的液体排出。进一步地,排液装置包括排液口和与排液口连通的导液管。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染色架结构简单,可防染液飞溅,易清洗,抗腐蚀,方便染色。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染色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染色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三实施方式提供的染色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染色容器;2:第一支撑棒;3:第二支撑棒;4:载玻片;5:第一固定部;6:第二固定部;7:染料架;71:染料瓶;8:排液装置;81:排液口;82:导液管;9:垫片;10:显微镜镜头;11:镜头固定架;111:第一导轨;112:第二导轨;113:第一移动部件;114:第二移动部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染色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革兰染色用染色架包括:染色容器1、第一支撑棒2和第二支撑棒3;第一支撑棒2和第二支撑棒3分别贯穿于染色容器1相对的两端;第一支撑棒2和第二支撑棒3之间的距离小于载玻片4的长度,以支撑载玻片4。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棒2和第二支撑棒3的上表面具有一定的曲率,一方面,可以使得滴加在第一支撑棒2上的液体,可以通过曲面滑落到染色容器1内。另一方面,当在载玻片4上的液体过多时,液体会顺着载玻片4的边缘通过第一支撑棒2或第二支撑棒3流到染色容器1内,一方面,通过第一支撑棒2或第二支撑棒3的弧度流到染色容器1,不会飞溅,并且,相比于现有技术,可以防止由于染液过多导致污染周围环境。需要说明的是,载玻片4通过第一支撑棒2和第二支撑棒3支撑,可以通过滴加染料的方式,对载玻片中的待染色菌种染色,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必须要高过涂菌处,能够节省染液。可选的,第一支撑棒2和第二支撑棒3为圆柱形;或者第一支撑棒2和第二支撑棒3为半圆柱。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棒2和第二支撑棒3为玻璃棒。玻璃棒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使用玻璃棒来支撑载玻片,能够防止染液对支撑棒腐蚀。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染色容器1由玻璃制成。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革兰染色用染色架还包括至少2个第一固定部5和至少两个第二固定部6;2个第一固定部5分别设置在染色容器1相对的两端,用于容纳第一支撑棒2;2个第二固定部6分别设置在染色容器1相对的两端,用于容纳第二支撑棒3;第一固定部5的中心与第二固定部6的中心的距离小于载玻片的长度,以使得载玻片能够放在第一支撑棒2和第二支撑棒3之间。可选的,还可以设置多组第一支撑棒2和多组第二支撑棒3,以容纳多个载玻片4,可以同时供不同的学生同时做革兰染色的实验,学生之间无需互相等候,可以各自进行实验,互不影响,提高了效率。可选的,第一固定部5和第二固定部6均为通孔,设置在染色容器1相对的两端的中部。第一支撑棒2贯穿两个第一固定部5,第二支撑棒3贯穿两个第二固定部6,以确定第一支撑棒和第二支撑棒3的距离。可选的,第一固定部5和第二固定部6的中心高度相同。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革兰染色用染色架还包括染料架7;染料架7固定设置于染色容器1外部的一面上。可选的,染料架7上固定有染料瓶71,便于使用,燃料瓶71可以是玻璃滴瓶。染料瓶71的个数优选为4个,分别为草酸铵结晶紫、蒸馏水、碘液95%酒精、蕃红染色液。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革兰染色用染色架还包括排液装置8;排液装置8设置在染色容器1的底部,以将染色容器1内的液体排出。可选的,排液装置8包括排液口81和与排液口81连通的导液管82,染色容器1内的染液或者洗液或者蒸馏水可通过导液管82流到下水处,方便清洗,能够免去实验后大量的清洁工作。并且,染色容器1没有类似卡槽的结构,不会存在飞溅或者清洗不干净的情况。可选的,上述革兰染色用染色架还包括垫片9。垫片9将染色容器1抬高,以便于染色容器1的底部能够放置导液管8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染色架结构简单,通过两个支撑棒将载玻片中过多的染液流下,可防染液飞溅。染色架大部分采用玻璃制作,易清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革兰染色用染色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染色容器(1)、第一支撑棒(2)、第二支撑棒(3)、至少2个第一固定部(5)和至少2个第二固定部(6);/n所述第一支撑棒(2)和第二支撑棒(3)分别贯穿于所述染色容器(1)相对的两端;/n所述第一支撑棒(2)和所述第二支撑棒(3)之间的距离小于载玻片(4)的长度,以支撑所述载玻片(4);/n2个所述第一固定部(5)分别设置在所述染色容器(1)相对的两端,用于容纳所述第一支撑棒(2);/n2个所述第二固定部(6)分别设置在所述染色容器(1)相对的两端,用于容纳所述第二支撑棒(3);/n所述第一固定部(5)的中心与所述第二固定部(6)的中心的距离小于所述载玻片的长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革兰染色用染色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染色容器(1)、第一支撑棒(2)、第二支撑棒(3)、至少2个第一固定部(5)和至少2个第二固定部(6);
所述第一支撑棒(2)和第二支撑棒(3)分别贯穿于所述染色容器(1)相对的两端;
所述第一支撑棒(2)和所述第二支撑棒(3)之间的距离小于载玻片(4)的长度,以支撑所述载玻片(4);
2个所述第一固定部(5)分别设置在所述染色容器(1)相对的两端,用于容纳所述第一支撑棒(2);
2个所述第二固定部(6)分别设置在所述染色容器(1)相对的两端,用于容纳所述第二支撑棒(3);
所述第一固定部(5)的中心与所述第二固定部(6)的中心的距离小于所述载玻片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革兰染色用染色架,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撑棒(2)和第二支撑棒(3)的上表面具有预定的曲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革兰染色用染色架,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撑棒(2)和第二支撑棒(3)为圆柱形;或者所述第一支撑棒(2)和第二支撑棒(3)为半圆柱。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革兰染色用染色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棒(2)和第二支撑棒(3)为玻璃棒,和/或,所述染色容器(1)由玻璃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革兰染色用染色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微镜镜头(10)及镜头固定架(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佳音李雪松宋波胡芳杜凤霞徐晨
申请(专利权)人:齐齐哈尔医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