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式喷淋冷却塔及酸再生烟气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80137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1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体式喷淋冷却塔,包括左右排布的第一塔体和第二塔体,第一塔体底部位于第二塔体底部上方,第一塔体和第二塔体内均设有喷淋单元;第一塔体上部设有烟气入口且下部设有物料出口,第二塔体底部设有集液池、顶部设有烟气出口且中部设有物料入口,物料入口与物料出口之间通过塔间过渡管连通,塔间过渡管与第二塔体切向连接。还涉及一种酸再生烟气处理系统,包括通过烟气管路依次连接的吸收塔、第一级洗涤塔、上述分体式喷淋冷却塔和第二级洗涤塔。该分体式喷淋冷却塔对液体、气体的冷却效果较好,分配水量更有利;气液反应时间较长,冷却效果更好。该酸再生烟气处理系统流程合理,处理后的烟气能够达到较为优良的排放指标。

Separate spray cooling tower and acid regeneration flue gas treatment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plit type spray cooling tower,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tower body and a second tower body arranged left and right. The bottom of the first tower body is above the bottom of the second tower body, and the first tower body and the second tower body are provided with spray units; the upper part of the first tow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lue gas inlet and the lower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material outlet, the bottom of the second tow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liquid collecting pool, the top is provided with a flue gas outlet and the middle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flue gas outlet There is a material inlet, the material inlet and material outlet are connected through the transition pipe between towers, and the transition pipe between towers is tangent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tower body. The utility model also relates to an acid regeneration flue gas treatment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n absorption tower, a first stage washing tower, a split type spray cooling tower and a second stage washing tower successively connected through a flue gas pipeline. The separated spray cooling tower has better cooling effect on liquid and gas, more favorable water distribution, longer gas-liquid reaction time and better cooling effect. The process of the acid regeneration flue gas treatment system is reasonable, and the treated flue gas can reach a better emission inde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体式喷淋冷却塔及酸再生烟气处理系统
本技术属于盐酸废液再生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分体式喷淋冷却塔及包括有该分体式喷淋冷却塔的酸再生烟气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盐酸是一种重要的工业生产用品,广泛应用于钢铁行业冷轧机组、制管行业酸洗段、化工行业的酸浸系统、蚀刻行业等。盐酸废液耗量较大时,一般采用喷雾焙烧法或者流化床法进行处理。其原理均为:在焙烧炉(或其他焙烧设备,如回转窑等)高温区域喷入浓缩后的废酸液体,经过高温化学热处理后,高温焙烧烟气经过文丘里预浓缩器(或者他设备)进行降温,烟气温度降温至95℃左右,进入吸收塔进行HCl的吸收,后续工艺会根据需要采取不同的工艺线路。常规工艺流程为吸收塔-废气风机-二级洗涤塔,经过吸收塔后的烟气仍含有较高浓度的HCl和粉尘,腐蚀气体会直接腐蚀废气风机及叶轮;且常规工艺已经无法满足国家即将执行的超低排放标准了。而经过调研,目前国内外运行较好的酸再生工艺粉尘排放指标一般在15-30mg/Nm3,有些运行状态不好的酸再生系统排放指标甚至超过了50mg/Nm3。另外,由于喷雾焙烧法盐酸再生系统需要定期清洗酸枪,在清洗酸枪时,需要提枪、降枪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会对焙烧炉内的气流状态产生波动,从而影响烟囱中排放的粉尘污染物浓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一种分体式喷淋冷却塔及包括有该分体式喷淋冷却塔的酸再生烟气处理系统,至少可解决现有技术的部分缺陷。本技术实施例涉及一种分体式喷淋冷却塔,包括均为圆柱形且左右排布的第一塔体和第二塔体,所述第一塔体被底座支撑于地面上从而其底部位于所述第二塔体底部上方,所述第一塔体和所述第二塔体内均设有喷淋单元;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第一塔体上部设有烟气入口且下部设有物料出口,所述第二塔体底部设有集液池、顶部设有烟气出口且中部设有物料入口,所述物料入口与所述物料出口之间通过塔间过渡管连通,所述塔间过渡管与所述第二塔体切向连接。作为实施例之一,自物料入口向物料出口方向,所述塔间过渡管的截面积逐渐减小。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第一塔体内的喷淋单元布置于其顶部,包括第一喷嘴,所述第一喷嘴为15°喷嘴。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第二塔体内的喷淋单元布置于其上部,包括第二喷嘴,所述第二喷嘴为90°喷嘴。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集液池连接有循环液管路,所述循环液管路分别与两所述喷淋单元连接。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循环液管路上设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连接有冷却介质管路。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烟气入口处连接有烟气入口管,所述烟气入口管的轴线自其入口侧向其出口侧向下倾斜。本技术实施例涉及一种酸再生烟气处理系统,包括通过烟气管路依次连接的吸收塔、第一级洗涤塔和第二级洗涤塔,所述第一级洗涤塔与所述第二级洗涤塔之间还布置有如上所述的分体式喷淋冷却塔。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吸收塔与所述第一级洗涤塔之间还布置有废酸洗涤塔,所述废酸洗涤塔中设有废酸喷淋单元。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分体式喷淋冷却塔与所述第二级洗涤塔之间布置有废气风机和水平液滴分离器,所述第二级洗涤塔顶部连接有排放烟囱。本技术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分体式喷淋冷却塔,采用两个塔体左右排布的结构,其循环流量分两部分向塔体内喷淋,对烟气进行两次喷淋冷却,对液体、气体的冷却效果较好,分配水量更有利;气液反应时间较长,冷却效果更好。由于塔间过渡管与第二塔体切向连接,烟气切向进入第二塔体内,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可以实现气液分离,以及可以起到一定的除尘作用。本技术提供的酸再生烟气处理系统,采用吸收塔-第一级洗涤塔-分体式喷淋冷却塔-第二级洗涤塔的塔器组合对酸再生烟气进行处理,流程合理,处理后的烟气能够达到较为优良的排放指标,而且排放的烟气达到了“消白”的效果,消除了传统烟囱对民众产生的心理不悦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分体式喷淋冷却塔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分体式喷淋冷却塔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酸再生烟气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分体式喷淋冷却塔4,包括左右排布的第一塔体401和第二塔体402(即二者沿水平方向排列),所述第一塔体401被底座支撑于地面上,则该第一塔体401底部位于第二塔体402底部上方;所述第一塔体401和所述第二塔体402内均设有喷淋单元;所述第一塔体401上部设有烟气入口,下部设有物料出口,该物料出口底端优选为与第一塔体401内腔底端平齐,从而该物料出口可作为该第一塔体401的烟气出口及喷淋液出口;所述第二塔体402底部设有集液池且顶部设有烟气出口,第二塔体402上还设有物料入口,该物料入口位于集液池与烟气出口之间,物料入口与物料出口之间通过塔间过渡管403连通;一般地,第一塔体401和第二塔体402均为圆柱形塔体;优选地,该塔间过渡管403与第二塔体402切向连接。烟气从第一塔体401上的烟气入口进入,通过第一塔体401内的喷淋单元可对烟气进行第一次除尘降温处理,烟气下行经第一塔体401上的物料出口、塔间过渡管403及第二塔体402上的物料入口进入第二塔体402内,通过第二塔体402内的喷淋单元对烟气进行第二次除尘降温处理。第一塔体401内喷淋的喷淋液可经第一塔体401上的物料出口、塔间过渡管403及第二塔体402上的物料入口进入第二塔体402内,并被集液池收集,可循环处理,即循环进入两个喷淋单元。本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喷淋冷却塔4,采用两个塔体左右排布的结构,其循环流量分两部分向塔体内喷淋,对烟气进行两次喷淋冷却,对液体、气体的冷却效果较好,分配水量更有利;气液反应时间较长,冷却效果更好。由于塔间过渡管403与第二塔体402切向连接,烟气切向进入第二塔体402内,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可以实现气液分离,以及可以起到一定的除尘作用。进一步优选地,如图2,自物料入口向物料出口方向,塔间过渡管403的截面积逐渐减小,即该塔间过渡管403呈渐缩状结构,该塔间过渡管403与第二塔体402配合可构成一文丘里结构,一方面增加烟气切向进入第二塔体402的速度,更好地实现气液分离及除尘,另一方面,在文丘里效应下,烟气进入第二塔体402后的弥散程度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体式喷淋冷却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均为圆柱形且左右排布的第一塔体和第二塔体,所述第一塔体被底座支撑于地面上从而其底部位于所述第二塔体底部上方,所述第一塔体和所述第二塔体内均设有喷淋单元;/n所述第一塔体上部设有烟气入口且下部设有物料出口,所述第二塔体底部设有集液池、顶部设有烟气出口且中部设有物料入口,所述物料入口与所述物料出口之间通过塔间过渡管连通,所述塔间过渡管与所述第二塔体切向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喷淋冷却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均为圆柱形且左右排布的第一塔体和第二塔体,所述第一塔体被底座支撑于地面上从而其底部位于所述第二塔体底部上方,所述第一塔体和所述第二塔体内均设有喷淋单元;
所述第一塔体上部设有烟气入口且下部设有物料出口,所述第二塔体底部设有集液池、顶部设有烟气出口且中部设有物料入口,所述物料入口与所述物料出口之间通过塔间过渡管连通,所述塔间过渡管与所述第二塔体切向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喷淋冷却塔,其特征在于:自物料入口向物料出口方向,所述塔间过渡管的截面积逐渐减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喷淋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塔体内的喷淋单元布置于其顶部,包括第一喷嘴,所述第一喷嘴为15°喷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喷淋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塔体内的喷淋单元布置于其上部,包括第二喷嘴,所述第二喷嘴为90°喷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喷淋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勤学赵金标吴宗应王军郭金仓赵海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