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冻型冷却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7165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7 1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冻型冷却塔,属于冷却设备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塔体,所述塔体内设置有冷凝盘管,所述冷凝盘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和进水管均穿过塔体延伸至外侧,所述进水管位于出水管的上方,所述进水管连接有负压阀,所述负压阀朝向进水管内腔导通,所述塔体连接有降温机构,所述降温机构包括水泵、喷淋管和喷淋头,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与喷淋管的一端固定,所述喷淋管的另一端与喷淋头连接,所述喷淋头位于冷凝盘管上端且其喷口朝向冷凝盘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机构合理,利用负压阀使冷凝盘管内的水自动排出,从而使冷凝盘管不会本冻裂。

An antifreeze cooling tow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ntifreeze cooling tower,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cooling equipment. The key points of the technical scheme are: the tower body is included, the tow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condensation coil, the two ends of the condensation coil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a water inlet pipe and a water outlet pipe, the water outlet pipe and the water inlet pipe pass through the tower body and extend to the outside, the water inlet pipe is located above the water outlet pipe, and the water inlet pipe is connected There is a negative pressure valve, the negative pressure valve is conductive towards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water inlet pipe, the tower body is connected with a cooling mechanism, the cooling mechanism includes a water pump, a spray pipe and a spray head, the water outlet of the water pump is fixed with one end of the spray pipe, the other end of the spray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pray head, the spray head is located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condensation coil and the spray port is toward the condensation coil. The mechanism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reasonable, and the negative pressure valve is used to automatically discharge the water in the condensation coil, so that the condensation coil will not freeze and cra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冻型冷却塔
本技术属于冷却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防冻型冷却塔。
技术介绍
湿冷机组运行过程中,冷却塔在环境温度较低时经常出现严重的结冰和积冰现象,特别是在严寒地区,导致冷却塔的冷却效果较差,更为严重时会导致水塔中填料及梁柱坠毁下落,威胁发电机组的安全运行目前,冷却塔防冻措施主要包括:加设挡风板、设置挡水檐和防冻环。考虑到发电机组运行工况的多变性,多数电厂采用挡风板防冻。挡风板位于冷却塔的外围,且挡风板的大小是固定的。但是,由于环境温度和风向时刻改变,需要拆装挡风板以满足防冻需求,拆装过程较繁琐,使得调节时间较长,导致安全隐患较大,防冻可靠性较差。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冻型冷却塔,使冷却塔防冻的过程更加方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冻型冷却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内设置有冷凝盘管,所述冷凝盘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和进水管均穿过塔体延伸至外侧,所述进水管位于出水管的上方,所述进水管连接有负压阀,所述负压阀朝向进水管内腔导通,所述塔体连接有降温机构,所述降温机构包括水泵、喷淋管和喷淋头,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与喷淋管的一端固定,所述喷淋管的另一端与喷淋头连接,所述喷淋头位于冷凝盘管上端且其喷口朝向冷凝盘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停机时,进水管不再向盘管内通入水,此时冷凝盘管内的水会受到重力的作用向下移动,此时会使进水管的气压小于外界的大气压,从而使负压阀开启使进水管内外连通,此时冷凝盘管内的水可完全排出,在温度降低时冷凝盘管不会因为水结冰而破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凝盘管的上投影视图呈涡卷状,所述冷凝盘管的进水端高于其出水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冷凝盘管的上投影面积,从而增加了与冷凝水的接触面积,增加了热交换的速度,从而增加了冷凝盘管内热水的冷却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塔体下端设置有积水盘,所述水泵的进水口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位于积水盘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积水盘将冷却水进行收集,之后供给冷却机构使用,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塔体上端贯穿有出风口,所述塔体侧壁下端贯穿有进风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塔内的热空气可通过出风口向外流动,从而使冷空气可从下方的进风口进入塔内,从而使塔内的温度不会过高,不会对冷凝盘管的冷却效率产生影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风口内设置有驱动气体朝向塔体外移动的冷却风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冷却风机驱动塔体内的空气朝向塔体外移动,从而增加了塔体内外的空气交换的速度,降低了塔体内部空气的温度,增加了冷凝盘管内水温降低的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风口内设置有若干呈水平设置的格栅,所述格栅靠近塔体内腔的一端向下倾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格栅对冷却水的移动进行导向,使冷却水不会通过进风口从塔体内流出,从而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塔体内固定连接有若干呈竖直设置的散热填料,相邻散热填料之间留有间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散热填料吸收冷却水内的热量,使冷却水的温度降低,之后散热填料将热量散失至温度更低的空气中,从而使冷却水的温度降低速度更快,从而对冷凝盘管的冷却效率不会受到影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填料包括若干散热板,相邻所述散热板之间形成夹角,呈间隔设置的所述散热板平行。所述散热填料包括若干散热板,相邻所述散热板之间形成夹角,呈间隔设置的所述散热板平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增加冷却水与散热填料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冷却水可进行更长时间的热交换,从而使冷却水的温度下降更多,进而使冷却水对冷凝盘管的冷却效果更好。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利用负压阀使冷凝盘管内的水可自动排出,从而使冷凝盘管不会冻裂,增加了冷却塔使用时的稳定性;2、通过设置进风口和出风口使塔体内外空气流动,使塔体内的温度不会过高,从而减少对冷凝盘管冷却效率的影响;3、通过设置散热填料对冷却水进行冷却,使冷却水的温度不会过高而无法对冷凝盘管内的水冷却。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施例用于展示冷却塔内部结构的示意图。附图说明:1、塔体;11、冷凝盘管;12、进水管;13、出水管;14、负压阀;15、出风口;16、进风口;17、冷却风机;18、格栅;2、降温机构;21、水泵;22、喷淋管;221、冷却管;23、喷淋头;24、积水盘;25、散热填料;251、散热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一种防冻型冷却塔,如图1所示,包括呈矩形的且中空设置的塔体1,塔体1内设置有冷凝盘管11(见图2),冷凝盘管11的两端分别焊接有进水管12和出水管13,进水管12和出水管13均穿过塔体1延伸至塔体1外侧,且进水管12位于出水管13的上方。进水管12呈水平设置,其上端使用螺栓连接有负压阀14,负压阀14朝向进水管12内腔导通。塔体1内连接有降温机构2(见图2),降温机构2包括水泵21、喷淋管22和喷淋头23。水泵21使用螺栓固定于塔体1外侧壁,其出水口使用螺栓与喷淋管22的端面固定,喷淋管22的另一端使用螺栓与喷淋头23连接,喷淋头23位于冷凝盘管11上方且其喷口朝向冷凝盘管11。在停机时,进水管12不再向盘管内通入水,此时冷凝盘管11内的水会受到重力的作用向下移动,此时会使进水管12的气压小于外界的大气压,从而使负压阀14开启使进水管12内外连通,此时冷凝盘管11内的水可完全排出,在温度降低时冷凝盘管11不会因为水结冰而破裂。为了增加冷凝盘管11与冷却水的接触面积,增加冷凝盘管11内水的冷却效率。如图2所示,冷凝盘管11的上投影视图呈涡卷状,其进水端高于出水端。增加了冷凝盘管11的上投影面积,从而增加了与冷凝水的接触面积,增加了热交换的速度,从而增加了冷凝盘管11内热水的冷却效率。为了在冷却水对冷凝盘管11冷却之后,可对冷却水进行再利用。如图2所示,塔体1内腔下端使用螺栓连接有积水盘24,水泵21的进水口使用螺栓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的另一端置于积水盘24内。利用积水盘24将冷却水进行收集,之后供给冷却机构使用,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如图1所示,冷凝盘管11内的热水会使塔体1内的温度上升,当塔体1内的温度过高时会影响冷凝盘管11的冷却效率。因此塔体1上端贯穿有出风口15,塔体1四个侧壁下端均贯穿有进风口16,此时塔内的热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冻型冷却塔,包括塔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内设置有冷凝盘管(11),所述冷凝盘管(1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进水管(12)和出水管(13),所述出水管(13)和进水管(12)均穿过塔体(1)延伸至外侧,所述进水管(12)位于出水管(13)的上方,所述进水管(12)连接有负压阀(14),所述负压阀(14)朝向进水管(12)内腔导通,所述塔体(1)连接有降温机构(2),所述降温机构(2)包括水泵(21)、喷淋管(22)和喷淋头(23),所述水泵(21)的出水口与喷淋管(22)的一端固定,所述喷淋管(22)的另一端与喷淋头(23)连接,所述喷淋头(23)位于冷凝盘管(11)上端且其喷口朝向冷凝盘管(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冻型冷却塔,包括塔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内设置有冷凝盘管(11),所述冷凝盘管(1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进水管(12)和出水管(13),所述出水管(13)和进水管(12)均穿过塔体(1)延伸至外侧,所述进水管(12)位于出水管(13)的上方,所述进水管(12)连接有负压阀(14),所述负压阀(14)朝向进水管(12)内腔导通,所述塔体(1)连接有降温机构(2),所述降温机构(2)包括水泵(21)、喷淋管(22)和喷淋头(23),所述水泵(21)的出水口与喷淋管(22)的一端固定,所述喷淋管(22)的另一端与喷淋头(23)连接,所述喷淋头(23)位于冷凝盘管(11)上端且其喷口朝向冷凝盘管(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冻型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盘管(11)的上投影视图呈涡卷状,所述冷凝盘管(11)的进水端高于其出水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冻型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下端设置有积水盘(24),所述水泵(21)的进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钢王强
申请(专利权)人:柯泠机电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