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凝器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0114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11:49
一种冷凝器连接结构,主要用于解决方便安装的问题,包括有集流管、以模具冲压方式开设在该集流管管壁上的隔板槽和卡接在该隔板槽内的圆隔板;边板,所述边板连接在所述集流管上与所述圆隔板相对的另一侧,该边板位于所述集流管端部且该边板与所述集流管卡接固定;出液管、设于所述集流管上且与所述出液管连接的接头,所述出液管一端与所述集流管连通,该出液管另一端插入所述接头内,所述出液管周向外壁上设有凸环,该凸环靠近所述接头,该凸环与所述接头之间填充有钎焊后的钎焊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传统结构上改进简单,安装方便,主要用于冷凝器中边板、集流管和出液管的安装。

A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condenser

A condenser connection structure is mainly use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including a collecting pipe, a baffle groove arranged on the collecting pipe wall by die stamping and a circular baffle plate clamped in the baffle groove; an edge plate is connected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collecting pipe opposite to the circular baffle plate, the edge plate is located at the end of the collecting pipe and the edge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llecting pipe The pipe is clamped and fixed; the liquid outlet pipe, a joint arranged on the collecting pipe and connected with the liquid outlet pipe, one end of the liquid outlet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llecting pipe, the other end of the liquid outlet pipe is inserted into the joint, and the outer wall of the liquid outlet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convex ring, which is close to the joint, and between the convex ring and the joint is filled with a brazed brazing ring. The utility model is applied to the traditional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improvement and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and is mainly used for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side plate, the collecting pipe and the liquid outlet pipe of the condens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凝器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铝制热交换器
,具体涉及一种方便冷凝器组装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冷凝器是制冷系统的机件,从用途方面来说属于换热器的一种,随着生产生活的需要,冷凝器等制冷机件也被大量生产使用,可以说冷凝器等制冷机件在结构及用途方面都有相当成熟的技术支持,然而从以下方面来看,制冷器在结构上仍然有一定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其一:隔板槽加工一致性差,隔板装配效率低。装配过程中,通常是在两根集流管之间安装扁管,将扁管布满两根集流管之间,隔板一般是安装在集流管上的隔板槽内,并配合集流管将两根集流管之间的扁管分割成不同的工作区域,然而不足的是,传统在集流管上加工隔板槽时大多采用铣刀铣削或者切割刀切割的方式完成,使得隔板槽尺寸一致性较差,并且相邻隔板槽之间的间距尺寸难以掌握,导致后期装配隔板的效率降低。其二:传统安装完成两根集流管及两根集流管之间的扁管之后,开始安装边板,边板一般安装在两根集流管之间且在集流管的端部,传统的安装方法是直接采用焊接的方式将边板焊接在两根集流管之间,然而在焊接过程中由于操作面较小,将边板点焊在集流管上固定时点焊操作困难,易造成边板与集流管焊接安装之后外观较差。其三:集流管上连通有出液管,出液管要连接在接头上,传统的做法是将出液管的端头插接在接头上,之后在靠近接头的出液管与接头之间采用钎焊的方式固定连接出液管、接头,然而不足的是,在钎焊时,熔化之后的钎焊料不能充分填充在出液管与接头之间连接处的缝隙中,钎焊泄露率较高,导致后期返修甚至报废重做,严重制约了出液管与接头之间连接的密封性和稳固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推出一种冷凝器的连接结构,不仅方便安装,而且可有效地保障出液管与接头之间安装的密封性、稳固性。二、具体技术方案实现原理:一种冷凝器连接结构,包括有集流管、设于该集流管外侧且与该集流管连通的出液管、设于该集流管外侧且与所述出液管连接的接头、从该集流管外侧卡接在该集流管管腔内的圆隔板、分别位于所述集流管内侧的两端且与该集流管连接的两块边板;所述集流管外侧管壁上设有以模具冲压方式开设的隔板槽,该隔板槽沿所述集流管轴线方向分布,该隔板槽内卡接有所述圆隔板,该圆隔板部分卡接在所述集流管管腔内且该部分与所述集流管管腔内壁抵接,该圆隔板另一部分露出所述集流管管腔外;所述边板端部与所述集流管内侧卡接固定;所述出液管一端与所述集流管连通,该出液管另一端插入所述接头内,该出液管周向外壁上设有凸环,该凸环靠近所述接头,该凸环与所述接头之间填充有钎焊后的钎焊环。工作原理:所述隔板槽是以模具冲压的方式开设,首先保证了该隔板槽在所述集流管上开设位置和尺寸的准确性,之后将所述圆隔板一一对应卡接安装在所述隔板槽内;之后安装所述边板,将所述边板端部卡接在所述集流管上,不仅安装较快,并且保证了所述集流管与所述边板之间连接的牢固性,避免传统的钎焊固定连接;最后安装所述出液管,将该出液管的端部插进所述接头内,此时所述凸环靠近所述接头,在该凸环与接头之间钎焊,由于所述凸环的限位,钎焊中熔化的钎焊料会熔进所述出液管与所述接头连接处的缝隙,保证了钎焊质量,同时保证了所述出液管与所述接头处的密封性。作为优选:所述隔板槽为圆弧形缺口结构,该隔板槽两端边沿均向所述集流管管腔外曲翘形成包裹边。将所述隔板槽设为圆弧形结构,主要是为了适应对所述圆隔板的安装,在将所述圆隔板安装在所述隔板槽内之后,将该隔板槽两端处的包裹边压紧贴合在所述圆隔板露出所述集流管管腔外的部分,此时所述圆隔板被限位牢固,这种方式可以方便对所述圆隔板的安装,对所述圆隔板的组装更加简易、更加可靠。作为优选:所述边板端部固定有凸块,所述集流管端部开有凹槽,所述凸块与所述凹槽卡接。采用所述凹槽配合所述凸块的卡接安装方式,这种卡接方式简单,卡接操作简便,可以实现将所述边板快速安装在所述集流管上,提高了对所述边板的安装效率。作为优选:所述凸块在靠近所述边板处最宽,随着与所述边板距离的增加,所述凸块的宽度逐渐减小。将所述凸块设为此种结构,目的之一是在安装所述边板时,可以快速地将所述凸块穿设在所述凹槽内,提高了安装效率,目的之二是所述凸块穿设在所述凹槽内之后更容易与所述凹槽卡合,提高了所述凸块与凹槽之间卡合配合的吻合性。作为优选:所述凸环与所述出液管为同材料的一体成形结构。在所述出液管上且在出液管、接头之间进行钎焊时,熔化后的钎焊料会与所述凸环、出液口和接头接触并将三者固定在一起,若所述凸环与所述出液管材料不同,则熔化后的钎焊料将同时接触三种材料,从而增大了钎焊处的应力,不利于保证钎焊处的质量,为此将所述凸环设为与所述出液管同材料的一体结构,降低了钎焊处的应力,有利于保证钎焊处的焊接质量,提高了焊接的密封程度。作为优选:所述凸环在靠近所述接头的侧面为平滑的弧形曲面。将所述凸环靠近所述接头的侧面设为平滑的弧形曲面主要是起到一定的导料作用,当在所述凸环与所述接头之间进行焊接时,所述凸环一方面限位熔化后的钎焊料,另一方面,熔化后的钎焊料将通过所述凸环的弧形曲面进行流动,可以更加充分地将熔化后的钎焊料导流至所述出液管与所述接头连接处的缝隙,因此提高了钎焊质量,进一步提高了所述出液管、接头之间连接的密封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采用模具冲压的方式开设所述隔板槽,保证了该隔板槽开设尺寸及位置的准确性,并且将所述隔板槽设为弧形开口,有利于配合安装所述圆隔板,所述包裹边的设置,将所述圆隔板安装在隔板槽之内后,压紧所述包裹边使该包裹边将所述圆隔板限位牢固,因此提高了对所述圆隔板安装的简易性和可靠性。2、在所述集流管上安装边板时,可以借助所述凸块、凹槽配合卡接的方式安装,避免了传统安装中将所述边板焊接在所述集流管上的安装工艺,简化了在所述集流管上安装所述边板的安装工序,提高了安装效率。3、在对所述出液管与接头的连接处进行钎焊时,可借助所述凸环对熔化后的钎焊料进行限位和导料,保证钎焊料将所述出液管、接头连接处的缝隙填充密室,保证了钎焊质量,并且保证了钎焊处的密封性。4、本技术结构简单,在传统结构基础上改进点较为简单,实现了对所述圆隔板的快速、准确安装;将所述集流管、边板之间传统的钎焊连接改为卡接连接,提高了安装效率;在所述出液管上靠近所述接头出设置所述凸环,可有效地对熔化后的钎焊料进行限位和导流,提高了焊接处的焊接质量和密封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集流管、边板、出液管和接头组合连接示意图;图2为集流管局部开设隔板槽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A-A截面剖视图;图4为圆隔板安装在隔板槽内的安装位置图;图5为集流管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边板主视图;图7为边板俯视图;图8为边板、集流管配合卡接示意图;图9为出液管局部示意图;图10为出液管、接头配合安装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集流管,2隔板槽,3圆隔板,4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凝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集流管(1)、设于该集流管(1)外侧且与该集流管(1)连通的出液管(5)、设于该集流管(1)外侧且与所述出液管(5)连接的接头(6)、从该集流管(1)外侧卡接在该集流管(1)管腔内的圆隔板(3)、分别位于所述集流管(1)内侧的两端且与该集流管(1)连接的两块边板(4);/n所述集流管(1)外侧管壁上设有以模具冲压方式开设的隔板槽(2),该隔板槽(2)沿所述集流管(1)轴线方向分布,该隔板槽(2)内卡接有所述圆隔板(3),该圆隔板(3)部分卡接在所述集流管(1)管腔内且该部分与所述集流管(1)管腔内壁抵接,该圆隔板(3)另一部分露出所述集流管(1)管腔外;/n所述边板(4)端部与所述集流管(1)内侧卡接固定;/n所述出液管(5)一端与所述集流管(1)连通,该出液管(5)另一端插入所述接头(6)内,该出液管(5)周向外壁上设有凸环(7),该凸环(7)靠近所述接头(6),该凸环(7)与所述接头(6)之间填充有钎焊后的钎焊环(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凝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集流管(1)、设于该集流管(1)外侧且与该集流管(1)连通的出液管(5)、设于该集流管(1)外侧且与所述出液管(5)连接的接头(6)、从该集流管(1)外侧卡接在该集流管(1)管腔内的圆隔板(3)、分别位于所述集流管(1)内侧的两端且与该集流管(1)连接的两块边板(4);
所述集流管(1)外侧管壁上设有以模具冲压方式开设的隔板槽(2),该隔板槽(2)沿所述集流管(1)轴线方向分布,该隔板槽(2)内卡接有所述圆隔板(3),该圆隔板(3)部分卡接在所述集流管(1)管腔内且该部分与所述集流管(1)管腔内壁抵接,该圆隔板(3)另一部分露出所述集流管(1)管腔外;
所述边板(4)端部与所述集流管(1)内侧卡接固定;
所述出液管(5)一端与所述集流管(1)连通,该出液管(5)另一端插入所述接头(6)内,该出液管(5)周向外壁上设有凸环(7),该凸环(7)靠近所述接头(6),该凸环(7)与所述接头(6)之间填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虹黄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宏美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