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高压输电线路用高强度钢管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9852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10:36
本新型涉及一种中高压输电线路用高强度钢管杆结构,包括杆体、密封底座、密封端头、弹性铰链、承载套管、强化承载环、承载柱及连接法兰,杆体至少两个,位于最顶端的杆体上端面杆体上端面与密封端头连接,位于最下端的杆体下端面于密封底座相互连接,相邻两个杆体间通过连接法兰相互连接,承载套管通过弹性铰链与杆体内表面铰接,相邻两个杆体之间的承载套管间通过承载柱相互连接。本新型一方面可有效的提高钢管杆安装施工作业的便捷性和定位精度,另一方面可有效的提高钢管杆整体的直立性能和结构强度。

A high strength steel pole structure for medium and high voltage transmission line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high-strength steel pipe pole structure for medium and high voltage transmission lines, which comprises a pole body, a sealing base, a sealing end head, an elastic hinge, a bearing sleeve, a reinforced bearing ring, a bearing column and a connecting flange. The pole body has at least two poles, the upper end face of the pole body at the top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aling end head, and the lower end face of the pole body at the bottom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aling base, The two adjacent rod bodies are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through connecting flanges, the bearing sleeve is hinged with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rod through elastic hinges, and the bearing sleeves between the two adjacent rod bodies are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through bearing columns. On the one hand, the utility model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onvenience and positioning accuracy of the install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steel tube pole, on the other hand, i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vertical performance and structural strength of the whole steel tube po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高压输电线路用高强度钢管杆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力杆塔,属输变电设备

技术介绍
钢管杆是电力杆塔中的重要类型之一,使用量巨大,但在实际中发现,当前的钢管杆往往均为传统的多节杆体间通过连接法兰相互连接构成,虽然可以满足使用需要,但由于均采用的法兰结构连接,从而导致当前的结构强度均是通过杆体和连接法兰自身结构强度来维持,因此导致当前的钢管杆的法兰位置的结构强度相对较弱,以及因气流等对钢管杆表面产生得切向力和扭曲力而发生断裂等现象,严重影响了电力杆塔设备使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并对输电线路的安全性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全新的电力杆塔,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中高压输电线路用高强度钢管杆结构,该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通用性好,一方面可有效的提高钢管杆安装施工作业的便捷性和定位精度,另一方面可有效的提高钢管杆整体的直立性能和结构强度,极大的提高钢管杆整体结构强度和抗剪切应急及扭曲应力的能力,从而有效提高钢管杆在负载环境中使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中高压输电线路用高强度钢管杆结构,包括杆体、密封底座、密封端头、弹性铰链、承载套管、强化承载环、承载柱及连接法兰,杆体至少两个,各杆体均为轴向截面为等腰梯形的空心管状结构,相邻两个杆体间相互连接并同轴分布,且各杆体沿自上向下方向直径依次增加,杆体母线与杆体轴线夹角为5°—15°夹角,杆体中,位于最顶端的杆体上端面杆体上端面与密封端头连接,位于最下端的杆体下端面于密封底座相互连接,杆体、密封底座、密封端头共同构成密闭腔体结构,杆体中,相邻两个杆体间通过连接法兰相互连接,承载套管若干,通过弹性铰链与杆体内表面铰接并环绕杆体轴线均布,同一杆体内均布至少六个承载套管,各承载套管环绕杆体轴线分别均布在杆体上半段和下半段内,且承载套管轴线与杆体轴线呈0°—45°夹角,相邻两个杆体接触面两侧的承载套管间相互同轴分布,杆体中,相邻两个杆体之间的承载套管间通过承载柱相互连接,承载柱两端分别嵌于相邻两个杆体接触面两侧的承载套管内,并与承载套管同轴分布,承载柱两端均超出承载套管至少5毫米,并分别与强化承载环相互连接,强化承载环为与杆体同轴分布的闭合环状结构,所述强化承载环与杆体内表面间相互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杆体横断面为圆形及正多边形中的任意一种。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法兰后端面与杆体端面连接,前端面设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为与连接法兰同轴分布闭合环状结构,且相互连接的两个连接法兰的定位槽相互连通并同轴分布,相互连接的两个连接法兰的定位槽共同构成横断面为矩形的闭合腔体结构,且所述定位槽内设与定位槽同轴分布的弹性密封垫,所述弹性密封垫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与相互连接的两个连接法兰定位槽的槽底相抵。进一步的,所述的承载柱长度为相互连接的两个杆体总长度的1/4—1/2,且承载柱两端以相互连接的两个杆体接触面对称分布在互连接的两个杆体内,且承载柱与强化承载环间通过承压弹簧相互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承载套管中,位于同一杆体两端位置的各承载套管间环绕杆体轴线相互间隔分布。进一步的,所述的承载柱与承载套管间通过至少两个定位销相互连接,且所述定位销沿承载柱轴线均布,所述承载柱轴线与定位销轴线间垂直分布。本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通用性好,一方面可有效的提高钢管杆安装施工作业的便捷性和定位精度,另一方面可有效的提高钢管杆整体的直立性能和结构强度,极大的提高钢管杆整体结构强度和抗剪切应急及扭曲应力的能力,从而有效提高钢管杆在负载环境中使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阐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述的一种中高压输电线路用高强度钢管杆结构,包括杆体1、密封底座2、密封端头3、弹性铰链4、承载套管5、强化承载环6、承载柱7及连接法兰8,杆体1至少两个,各杆体1均为轴向截面为等腰梯形的空心管状结构,相邻两个杆体1间相互连接并同轴分布,且各杆体1沿自上向下方向直径依次增加,杆体1母线与杆体1轴线夹角为5°—15°夹角,杆体1中,位于最顶端的杆体1上端面杆体上端面与密封端头3连接,位于最下端的杆体1下端面于密封底座2相互连接,杆体1、密封底座2、密封端头3共同构成密闭腔体结构,杆体1中,相邻两个杆体1间通过连接法兰8相互连接,承载套管5若干,通过弹性铰链4与杆体1内表面铰接并环绕杆体1轴线均布,同一杆体1内均布至少六个承载套管5,各承载套管5环绕杆体1轴线分别均布在杆体1上半段和下半段内,且承载套管5轴线与杆体1轴线呈0°—45°夹角,相邻两个杆体1接触面两侧的承载套管5间相互同轴分布,杆体1中,相邻两个杆体1之间的承载套管5间通过承载柱7相互连接,承载柱7两端分别嵌于相邻两个杆体1接触面两侧的承载套管5内,并与承载套管5同轴分布,承载柱7两端均超出承载套管5至少5毫米,并分别与强化承载环6相互连接,强化承载环6为与杆体1同轴分布的闭合环状结构,所述强化承载环6与杆体1内表面间相互连接。其中,所述的杆体1横断面为圆形及正多边形中的任意一种。同时,所述的连接法兰8后端面与杆体1端面连接,前端面设定位槽9,所述定位槽9为与连接法兰8同轴分布闭合环状结构,且相互连接的两个连接法兰8的定位槽9相互连通并同轴分布,相互连接的两个连接法兰8的定位槽9共同构成横断面为矩形的闭合腔体结构,且所述定位槽9内设与定位槽9同轴分布的弹性密封垫10,所述弹性密封垫10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与相互连接的两个连接法兰8定位槽9的槽底相抵。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承载柱7长度为相互连接的两个杆体1总长度的1/4—1/2,且承载柱7两端以相互连接的两个杆体1接触面对称分布在互连接的两个杆体1内,且承载柱7与强化承载环6间通过承压弹簧11相互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承载套管5中,位于同一杆体1两端位置的各承载套管5间环绕杆体1轴线相互间隔分布,且所述的承载柱7与承载套管5间通过至少两个定位销12相互连接,且所述定位销12沿承载柱7轴线均布,所述承载柱7轴线与定位销12轴线间垂直分布。本新型在具体施工时,首先将位于最下方的杆体下端面与密封底座连接,将位于上顶端杆体的上端面与密封端头连接,然后将各杆体依次排列,然后首先通过承载柱将相邻的两个杆体之间进行连接定位,然后再通过连接法兰对相邻两个杆体进行连接,从而完成杆体的连接定位。在具体使用中,较传统的钢管杆通过杆体自身结构强度和连接法连结构强度确保杆体结构强度的同时,另通过在对相邻杆体间通过若干承载柱进行强化连接,有效的提高杆体间连接结构强度,同时通过承载柱有效的提高杆体连接位置处的结构强度,提高钢管杆连接位置对剪切力和扭曲力的抵御能力。此外还可通过弹性铰链有效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高压输电线路用高强度钢管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高压输电线路用高强度钢管杆结构包括杆体、密封底座、密封端头、弹性铰链、承载套管、强化承载环、承载柱及连接法兰,所述杆体至少两个,各杆体均为轴向截面为等腰梯形的空心管状结构,相邻两个杆体间相互连接并同轴分布,且各杆体沿自上向下方向直径依次增加,所述杆体母线与杆体轴线夹角为5°—15°夹角,所述杆体中,位于最顶端的杆体上端面杆体上端面与密封端头连接,位于最下端的杆体下端面于密封底座相互连接,所述杆体、密封底座、密封端头共同构成密闭腔体结构,所述杆体中,相邻两个杆体间通过连接法兰相互连接,所述承载套管若干,通过弹性铰链与杆体内表面铰接并环绕杆体轴线均布,同一杆体内均布至少六个承载套管,且各承载套管环绕杆体轴线分别均布在杆体上半段和下半段内,且承载套管轴线与杆体轴线呈0°—45°夹角,相邻两个杆体接触面两侧的承载套管间相互同轴分布,所述杆体中,相邻两个杆体之间的承载套管间通过承载柱相互连接,所述承载柱两端分别嵌于相邻两个杆体接触面两侧的承载套管内,并与承载套管同轴分布,所述承载柱两端均超出承载套管至少5毫米,并分别与强化承载环相互连接,所述强化承载环为与杆体同轴分布的闭合环状结构,所述强化承载环与杆体内表面间相互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高压输电线路用高强度钢管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高压输电线路用高强度钢管杆结构包括杆体、密封底座、密封端头、弹性铰链、承载套管、强化承载环、承载柱及连接法兰,所述杆体至少两个,各杆体均为轴向截面为等腰梯形的空心管状结构,相邻两个杆体间相互连接并同轴分布,且各杆体沿自上向下方向直径依次增加,所述杆体母线与杆体轴线夹角为5°—15°夹角,所述杆体中,位于最顶端的杆体上端面杆体上端面与密封端头连接,位于最下端的杆体下端面于密封底座相互连接,所述杆体、密封底座、密封端头共同构成密闭腔体结构,所述杆体中,相邻两个杆体间通过连接法兰相互连接,所述承载套管若干,通过弹性铰链与杆体内表面铰接并环绕杆体轴线均布,同一杆体内均布至少六个承载套管,且各承载套管环绕杆体轴线分别均布在杆体上半段和下半段内,且承载套管轴线与杆体轴线呈0°—45°夹角,相邻两个杆体接触面两侧的承载套管间相互同轴分布,所述杆体中,相邻两个杆体之间的承载套管间通过承载柱相互连接,所述承载柱两端分别嵌于相邻两个杆体接触面两侧的承载套管内,并与承载套管同轴分布,所述承载柱两端均超出承载套管至少5毫米,并分别与强化承载环相互连接,所述强化承载环为与杆体同轴分布的闭合环状结构,所述强化承载环与杆体内表面间相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高压输电线路用高强度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子环李莹鸽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恒辉电力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