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停车车板充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9440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0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停车车板充电设备,包括侧板和载车板,侧板的两边设有滑轨,侧板设有充电机构;充电机构包括安装座、定位板、第一充电接口、定位销和定位弹簧,安装座与定位弹簧的一端连接,定位板与定位弹簧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充电接口和定位销安装在定位板上,第一充电接口和定位销位于定位板的同面,定位弹簧和定位销分别位于定位板的两面,定位销与定位板垂直,第一充电接口与电源连接;载车板设有与滑轨配合的滑轮、与定位销配合的定位轴套、与第一充电接口配合的第一充电插口,载车板安装充电导线,充电导线的一端与第一充电插口连接,充电导线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充电接口,第二充电接口用于与纯电动汽车的第二充电插口配合。

An intelligent charging device for parking ca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telligent parking car board charg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ide plate and a carrier plate, two sides of the side plate are provided with slide rails, and the side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charging mechanism; the charging mechanism includes a mounting base, a positioning plate, a first charging interface, a positioning pin and a positioning spring, the mounting base is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the positioning spring, the positioning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other end of the positioning spring, the first charging interface and the positioning spring The positioning pin is installed on the positioning plate, the first charging interface and the positioning pin are located on the same side of the positioning plate, the positioning spring and the positioning pin are respectively located on both sides of the positioning plate, the positioning pin is vertical to the positioning plate, the first charging interfa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power supply; the carrier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pulley which is matched with the slide rail, a positioning shaft sleeve which is matched with the positioning pin, a first charging socket which is matched with the first charging interface, and the carrier plate Install the charging lead, one end of the charging lead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harging socket, the other end of the charging lead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charging interface, and the second charging interface is us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second charging socket of the pure electric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停车车板充电设备
本技术属于智能停车设备领域,涉及一种智能停车车板充电设备。
技术介绍
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技术有关的背景信息,而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新能源汽车是指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其废气排放量比较低。从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来看,新能源汽车大多数为纯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BladeElectricVehicles,BEV)是一种采用单一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的汽车,它利用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通过电池向电动机提供电能,驱动电动机运转,从而推动汽车行驶。智能停车设备泛指垂直升降、平面移动、巷道堆垛、水平循环等立体停车设备。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智能停车设备对纯电动汽车的充电问题已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目前智能停车设备为电动汽车充电不方便,而智能停车设备停车位为有梳齿式与车板式两种;梳齿结构无法提供充电功能。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针对车板式智能停车设备停车位,提供一种智能停车车板充电设备,能够是车板到达停车位后能够通过车板为纯电动汽车进行充电。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停车车板充电设备,包括侧板和载车板,所述侧板的两边设有滑轨,所述侧板设有充电机构;所述充电机构包括第一安装座、第一定位板、第一充电接口、第一定位销和第一定位弹簧,所述第一安装座与第一定位弹簧的一端连接,第一定位板与第一定位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一定位销安装在第一定位板上,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一定位销位于第一定位板的同面,第一定位弹簧和第一定位销分别位于第一定位板的两面,所述第一定位销为棒状结构,所述第一定位销与第一定位板垂直,所述第一充电接口与电源连接;所述载车板设有与滑轨配合的滑轮、与第一定位销配合的第一定位轴套、与第一充电接口配合的第一充电插口,所述载车板安装充电导线,充电导线的一端与第一充电插口连接,充电导线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充电接口,所述第二充电接口用于与纯电动汽车的第二充电插口配合,所述第一定位轴套为管状结构,所述第一定位轴套的内径与第一定位销的外径相等。一般情况下,驾驶员难以直接将智能停车设备停车位上的充电接口直接接触,导致难以实现纯电动车在智能停车设备上的充电。本技术在载车板上设置充电导线,通过第二充电接口与纯电动汽车的第二充电插口配合,使得纯电动汽车的第二充电插口整体延伸至载车板,同时在侧板设置充电机构,使得纯电动汽车与电源连接,从而实现智能停车设备对纯电动汽车的充电。其次,本技术设置的充电机构安装第一定位销,通过第一定位销与第一定位轴套的配合能够确保第一充电接与第一充电插口连接,防止对第一充电接和第一充电插口的破坏。第三,本技术设置的充电机构安装第一定位弹簧,能够实现第一定位销小幅度的转动,从而保证第一定位销插入至第一定位轴套内,实现第一定位销与第一定位轴套的配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结构简单,通过充电机构与载车板第一充电插口和定位轴套的配合能够实现智能停车设备车位对纯电动汽车的充电。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智能停车车板充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充电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定位轴套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充电机构,2、套筒,3、侧板,4、载车板,5、第一安装座,6、第一定位板,7、第一充电接口,8、第一定位销,9、第一定位弹簧,10、滑轨,11、滑轮,12、定位机构。具体实施方式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技术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本技术中的“第一”、“第二”的目的区别名称,既不是对顺序的先后进行限定,也不是对数目进行限定。鉴于现有智能停车设备对纯电动汽车难以充电的不足,为了解决如上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智能停车车板充电设备。本技术的一种典型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智能停车车板充电设备,包括侧板和载车板,所述侧板的两边设有滑轨,所述侧板设有充电机构;所述充电机构包括第一安装座、第一定位板、第一充电接口、第一定位销和第一定位弹簧,所述第一安装座与第一定位弹簧的一端连接,第一定位板与第一定位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一定位销安装在第一定位板上,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一定位销位于第一定位板的同面,第一定位弹簧和第一定位销分别位于第一定位板的两面,所述第一定位销为棒状结构,所述第一定位销与第一定位板垂直,所述第一充电接口与电源连接;所述载车板设有与滑轨配合的滑轮、与第一定位销配合的第一定位轴套、与第一充电接口配合的第一充电插口,所述载车板安装充电导线,充电导线的一端与第一充电插口连接,充电导线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充电接口,所述第二充电接口用于与纯电动汽车的第二充电插口配合,所述第一定位轴套为管状结构,所述第一定位轴套的内径与第一定位销的外径相等。一般情况下,驾驶员难以直接将智能停车设备停车位上的充电接口直接接触,导致难以实现纯电动车在智能停车设备上的充电。本技术在载车板上设置充电导线,通过第二充电接口与纯电动汽车的第二充电插口配合,使得纯电动汽车的第二充电插口整体延伸至载车板,同时在侧板设置充电机构,使得纯电动汽车与电源连接,从而实现智能停车设备对纯电动汽车的充电。其次,本技术设置的充电机构安装定位销,通过第一定位销与第一定位轴套的配合能够确保第一充电接与第一充电插口连接,防止对第一充电接和第一充电插口的破坏。第三,本技术设置的充电机构安装定位弹簧,能够实现第一定位销小幅度的转动,从而保证第一定位销插入至第一定位轴套内,实现第一定位销与第一定位轴套的配合。该实施方式的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包括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第二安装座、第二定位板、第二定位销和第二定位弹簧,所述第二安装座与第二定位弹簧的一端连接,第二定位板与第二定位弹簧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定位销安装在第二定位板上,第二定位弹簧和第二定位销分别位于第二定位板的两面,所述第二定位销为棒状结构,所述第二定位销与第二定位板垂直,载车板设有与第二定位销配合的第二定位轴套。定位机构结构与不安装第一充电接口的充电机构的结构相同。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停车车板充电设备,其特征是,包括侧板和载车板,所述侧板的两边设有滑轨,所述侧板设有充电机构;/n所述充电机构包括第一安装座、第一定位板、第一充电接口、第一定位销和第一定位弹簧,所述第一安装座与第一定位弹簧的一端连接,第一定位板与第一定位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一定位销安装在第一定位板上,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一定位销位于第一定位板的同面,第一定位弹簧和第一定位销分别位于第一定位板的两面,所述第一定位销为棒状结构,所述第一定位销与第一定位板垂直,所述第一充电接口与电源连接;/n所述载车板设有与滑轨配合的滑轮、与第一定位销配合的第一定位轴套、与第一充电接口配合的第一充电插口,所述载车板安装充电导线,充电导线的一端与第一充电插口连接,充电导线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充电接口,所述第二充电接口用于与纯电动汽车的第二充电插口配合,所述第一定位轴套为管状结构,所述第一定位轴套的内径与第一定位销的外径相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停车车板充电设备,其特征是,包括侧板和载车板,所述侧板的两边设有滑轨,所述侧板设有充电机构;
所述充电机构包括第一安装座、第一定位板、第一充电接口、第一定位销和第一定位弹簧,所述第一安装座与第一定位弹簧的一端连接,第一定位板与第一定位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一定位销安装在第一定位板上,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一定位销位于第一定位板的同面,第一定位弹簧和第一定位销分别位于第一定位板的两面,所述第一定位销为棒状结构,所述第一定位销与第一定位板垂直,所述第一充电接口与电源连接;
所述载车板设有与滑轨配合的滑轮、与第一定位销配合的第一定位轴套、与第一充电接口配合的第一充电插口,所述载车板安装充电导线,充电导线的一端与第一充电插口连接,充电导线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充电接口,所述第二充电接口用于与纯电动汽车的第二充电插口配合,所述第一定位轴套为管状结构,所述第一定位轴套的内径与第一定位销的外径相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停车车板充电设备,其特征是,包括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第二安装座、第二定位板、第二定位销和第二定位弹簧,所述第二安装座与第二定位弹簧的一端连接,第二定位板与第二定位弹簧的另一端连接,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仁杰李昱辰张建栋李敏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茂源停车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