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拉薄膜后与弹性布贴合的弹性不织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9392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08:27
一种预拉薄膜后与弹性布贴合的弹性不织布,包括一弹性薄膜及二弹性布。弹性薄膜的拉伸幅度为0~300%。各弹性布具有150~300%的延伸率。该二弹性布在维持其自然宽度的条件下分别贴合在被预先拉伸至拉伸宽度的弹性薄膜的上表面及下表面。藉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预先拉伸弹性薄膜以后,才将该二弹性布贴合于弹性薄膜,所以弹性不织布能够具有高延伸度和高抗拉强度,表面不会产生严重皱褶,也不易被扯破。由于弹性不织布的延伸度大幅提升,故使用者能够使用更小的裁片宽度,每个筒状母卷可分裁成更多筒状小卷,提高生产效率。

Elastic nonwovens bonded with elastic fabric after pretensioning fil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elastic non-woven fabric which adheres to the elastic fabric after the pre stretched film, including an elastic film and two elastic fabrics. The tensile range of elastic film is 0-300%. Each elastic cloth has an elongation of 150-300%. Under the condition of maintaining its natural width, the two elastic fabrics are respectively adhered to the upper surface and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elastic film which is pre stretched to the stretching width. Thus, the elastic film is pre stretched by the utility model before the two elastic fabrics are adhered to the elastic film, so the elastic non-woven fabric can have high elongation and high tensile strength, and the surface will not produce serious wrinkles, and it is not easy to be torn. Because the stretch of elastic nonwoven fabric is greatly improved, the user can use a smaller cutting width, and each tubular master roll can be divided into more tubular small rolls to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拉薄膜后与弹性布贴合的弹性不织布
本技术是有关一种弹性不织布,尤其是一种预拉薄膜后与弹性布贴合的弹性不织布。
技术介绍
一般的卫生用品在考量到卫生及使用安全时,通常会采用一次性或可弃式的使用方式,避免遭受病菌或有害物质的污染,比如口罩、免洗衣裤、婴幼儿尿布或成人尿布。这类产品因为会与皮肤接触一段时间,所以对透气性的要求较为严格,防止因闷热或闷湿所导致的不适感或皮肤过敏、发痒,甚至出疹。由于来自塑化材料的不织布具有容易制造、加工、抗化性佳、耐用及成本低廉的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许多卫生用品。但是,不织布的延伸性较差,对于需要穿戴的应用,比如尿布,会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因此,业者已开发出能改善延伸性的不织布,可称作弹性不织布。在现有技术中,一般的弹性不织布在制作的过程中,通常是预先拉伸一片弹性薄膜,然后将二片没有弹性的普通不织布分别作为上层及下层,以三明治的方式,将被拉伸的弹性薄膜贴合在该二没有弹性的普通不织布之间。然而,没有弹性的普通不织布几乎没有延伸性,稍微被拉伸一下就到极限,而且弹性不织布的纬向拉伸极限等同于没有弹性的普通不织布的纬向拉伸极限,导致现有的弹性不织布具有以下数种问题:其一,延伸度不高;其二,抗拉强度不足,容易扯破;其三,表面皱褶严重;以及其四,裁片宽度大,筒状母卷的弹性不织布无法分裁成更多筒状小卷的弹性不织布,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拉薄膜后与弹性布贴合的弹性不织布,具有高延伸度和高抗拉强度,使得弹性不织布的表面不会产生严重皱褶,也不易被扯破。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拉薄膜后与弹性布贴合的弹性不织布,能够使用更小的裁片宽度,每一个筒状母卷的弹性不织布可分裁成更多筒状小卷的弹性不织布,提高生产效率。为了达成前述的目的,本技术将提供一种预拉薄膜后与弹性布贴合的弹性不织布,包括一弹性薄膜以及二弹性布。弹性薄膜在等于100%延伸的条件下的宽度界定为一自然宽度,弹性薄膜在大于100%延伸的条件下的宽度界定为一拉伸宽度,弹性薄膜从自然宽度被拉伸至拉伸宽度的拉伸幅度为0~300%。各弹性布具有150~300%的延伸率,各弹性布在等于100%延伸的条件下的宽度界定为一自然宽度,各弹性布的自然宽度等于弹性薄膜的拉伸宽度,该二弹性布在维持其自然宽度的条件下分别贴合在被预先拉伸至拉伸宽度的弹性薄膜的一上表面及一下表面。较佳地,弹性薄膜的拉伸幅度为200%,各弹性布具有200%的延伸率。较佳地,该二弹性布在维持其自然宽度的条件下分别藉由超音波、热压或粘胶贴合在被预先拉伸至拉伸宽度的弹性薄膜的上表面及下表面。较佳地,弹性薄膜包含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tyrene-ButadieneBlockCopolymer,SBS)、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tyrene-Ethylene-Butylene-StyreneBlockCopolymer,SEBS)或热塑性聚烯系弹性体(Thermoplasticpolyolefinelastomer,TPO)的聚苯乙烯系共聚物材料,或是包含热塑性聚苯乙烯系弹性体(Thermoplasticpolystyreneelastomer,TPS)。较佳地,各弹性布包含聚丙烯纤维(Polypropylenefiber)或聚乙烯纤维(Polyethylenefiber)。本技术的功效在于,本技术预先拉伸弹性薄膜以后,才将该二弹性布贴合于弹性薄膜的上表面及下表面,所以弹性不织布能够具有高延伸度和高抗拉强度,使得弹性不织布的表面不会产生严重皱褶,也不易被扯破。再者,由于弹性不织布的延伸度大幅提升,故使用者能够使用更小的裁片宽度。是以,厂房内每一个筒状母卷的弹性不织布可分裁成更多筒状小卷的弹性不织布,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等于100%延伸的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等于200%拉伸的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等于400%拉伸的剖面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弹性不织布10弹性薄膜11上表面12下表面20、30弹性布2第一方向3陶瓷加热板4贴合站P结合点S1~S4步骤W1、W3、W5自然宽度W2拉伸宽度W4收缩宽度W6最大极限宽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配合图式及元件符号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使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研读本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请参阅图1及图2,分别为本技术的流程示意图及等于100%延伸的剖面图。如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预拉薄膜后与弹性布贴合的弹性不织布1,包括一弹性薄膜10以及二弹性布20、30。弹性薄膜10在等于100%延伸的条件下的宽度界定为一自然宽度W1,弹性薄膜10在大于100%延伸的条件下的宽度界定为一拉伸宽度W2。所述“等于100%延伸的条件”是指弹性薄膜10未拉伸前的状态,所述“大于100%延伸的条件”是指弹性薄膜10被拉伸后的状态。弹性薄膜10从自然宽度W1被拉伸至拉伸宽度W2的拉伸幅度为0~300%。各弹性布20、30具有150~300%的延伸率。各弹性布20、30在等于100%延伸的条件下的宽度界定为一自然宽度W3,各弹性布20、30在大于100%延伸的条件下的宽度界定为一拉伸宽度。各弹性布20、30的自然宽度W3等于弹性薄膜10的拉伸宽度W2。该二弹性布20、30在维持其自然宽度W3的条件下分别贴合在被预先拉伸至拉伸宽度W2的弹性薄膜10的一上表面11及一下表面12。在较佳实施例中,该二弹性布20、30在维持其自然宽度W3的条件下分别藉由超音波、热压或粘胶贴合在被预先拉伸至拉伸宽度W2的弹性薄膜10的上表面11及下表面12。此外,弹性薄膜10包含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tyrene-ButadieneBlockCopolymer,SBS)、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Styrene-Ethylene-Butylene-StyreneBlockCopolymer,SEBS)或热塑性聚烯系弹性体(Thermoplasticpolyolefinelastomer,TPO)的聚苯乙烯系共聚物材料,或是包含热塑性聚苯乙烯系弹性体(Thermoplasticpolystyreneelastomer,TPS)。众所周知的是,上述的热塑性聚苯乙烯系弹性体(TPS),又称为苯乙烯系嵌段共聚物(StyreneicBlockCopolymers),或简称SBCs,是目前世界产量最大,且与橡胶性能最为相似的一种热塑性弹性体。目前,热塑性聚苯乙烯系弹性体系列品种中主要有四种类型,亦即: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IS)、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以及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拉薄膜后与弹性布贴合的弹性不织布,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弹性薄膜,该弹性薄膜在等于100%延伸的条件下的宽度界定为一自然宽度,该弹性薄膜在大于100%延伸的条件下的宽度界定为一拉伸宽度,该弹性薄膜从该自然宽度被拉伸至该拉伸宽度的拉伸幅度为0~300%;以及/n二弹性布,各该弹性布具有150~300%的延伸率,各该弹性布在等于100%延伸的条件下的宽度界定为一自然宽度,各该弹性布的该自然宽度等于该弹性薄膜的该拉伸宽度,该二弹性布在维持其自然宽度的条件下分别贴合在被预先拉伸至该拉伸宽度的该弹性薄膜的一上表面及一下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拉薄膜后与弹性布贴合的弹性不织布,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弹性薄膜,该弹性薄膜在等于100%延伸的条件下的宽度界定为一自然宽度,该弹性薄膜在大于100%延伸的条件下的宽度界定为一拉伸宽度,该弹性薄膜从该自然宽度被拉伸至该拉伸宽度的拉伸幅度为0~300%;以及
二弹性布,各该弹性布具有150~300%的延伸率,各该弹性布在等于100%延伸的条件下的宽度界定为一自然宽度,各该弹性布的该自然宽度等于该弹性薄膜的该拉伸宽度,该二弹性布在维持其自然宽度的条件下分别贴合在被预先拉伸至该拉伸宽度的该弹性薄膜的一上表面及一下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预拉薄膜后与弹性布贴合的弹性不织布,其特征在于,该弹性薄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元隆许锡华
申请(专利权)人:全程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TW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