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打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9233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07: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轮胎打磨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机构、第二支撑机构、第一夹持机构、第二夹持机构、气缸驱动机构以及胎面打磨机构;所述第一支撑机构以及所述第二支撑机构间隔设置,所述胎面打磨机构以及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并排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机构上,所述第二夹持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机构上且与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共轴线,所述气缸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二夹持机构连接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夹持机构朝向所述第一夹持机构移动,从而将安装于所述第二夹持机构上的轮胎可旋转地夹持在所述第一夹持机构与所述第二夹持机构之间;所述胎面打磨机构用于对所述轮胎的触地面进行打磨。

Tyre grind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tire grind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supporting mechanism, a second supporting mechanism, a first clamping mechanism, a second clamping mechanism, a cylinder driving mechanism and a tire surface grinding mechanism; the first supporting mechanism and the second supporting mechanism are arranged at intervals, the tire surface grinding mechanism and the first clamping mechanism are arranged at the first support side by side On the supporting mechanism, the second clamp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on the second supporting mechanism and has the same axis with the first clamping mechanism, the cylinder driving mechanism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clamping mechanism to drive the second clamping mechanism to move towards the first clamping mechanism, and the tire installed on the second clamping mechanism is rotatably clamped on the first clamping mechanism The tire surface grinding mechanism is used for grinding the contact ground of the ti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胎打磨装置
本技术涉及轮胎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轮胎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在对轮胎的胎面进行打磨时,需要复杂的支架结构来安装并固定轮胎然后采用砂轮对胎面进行打磨,现有的打磨方式需要移动砂轮从而完成对轮胎一圈的打磨,十分不方便。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急需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轮胎打磨装置,无需移动胎面打磨机构,只需要旋转轮胎即可完成打磨。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轮胎打磨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机构、第二支撑机构、第一夹持机构、第二夹持机构、气缸驱动机构以及胎面打磨机构;所述第一支撑机构以及所述第二支撑机构间隔设置,所述胎面打磨机构以及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并排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机构上,所述第二夹持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机构上且与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共轴线,所述气缸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二夹持机构连接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夹持机构朝向所述第一夹持机构移动,从而将安装于所述第二夹持机构上的轮胎可旋转地夹持在所述第一夹持机构与所述第二夹持机构之间;所述胎面打磨机构用于对所述轮胎的触地面进行打磨。在本技术所述的轮胎打磨装置中,还包括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支撑机构上设置有平行所述轴线的导轨,所述胎面打磨机构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导轨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并与所述胎面打磨机构连接以用于驱动所述胎面打磨机构沿着所述导轨移动。在本技术所述的轮胎打磨装置中,所述胎面打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以及设置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上的打磨砂轮;所述打磨砂轮的轴向与所述轴线平行;所述驱动电机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的滑动连接部。在本技术所述的轮胎打磨装置中,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夹持盘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盘上的第一限位柱;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包括第二夹持盘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夹持盘上的第二限位柱,所述第一夹持盘、所述第二夹持盘、所述第一限位柱以及所述第二限位柱沿着所述轴线设置;所述第一限位柱以及所述第二限位柱均用于插入轮胎的轮毂的中轴孔。在本技术所述的轮胎打磨装置中,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为气缸。本技术通过将轮胎可旋转地夹持,从而在打磨触地面时,无需移动胎面打磨机构,只需要转动轮胎即可完成打磨,可以提高打磨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轮胎打磨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参照图1,图1是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的一种轮胎打磨装置的结构图,轮胎打磨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机构60、第二支撑机构10、第一夹持机构40、第二夹持机构30、气缸驱动机构20以及胎面打磨机构50。其中,该第一支撑机构60以及所述第二支撑机构10间隔设置,所述胎面打磨机构50以及所述第一夹持机构40并排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机构上,所述第二夹持机构30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机构10上且与所述第一夹持机构40共轴线,所述气缸驱动机构20与所述第二夹持机构30连接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夹持机构30构朝向所述第一夹持机构40移动,从而将安装于所述第二夹持机构30上的轮胎可旋转地夹持在所述第一夹持机构40与所述第二夹持机构30之间;所述胎面打磨机构50用于对所述轮胎的触地面进行打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轮胎打磨装置还包括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支撑机构60上设置有平行所述轴线的导轨61,所述胎面打磨机构50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导轨61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机构60并与所述胎面打磨机构50连接以用于驱动所述胎面打磨机构50沿着所述导轨移动。第二驱动机构可以采用气缸。通过该第二驱动机构以及导轨,可以实现驱动该胎面打磨机构50沿着平行于轴线的方向移动,从而可以适配各种厚度的轮胎。其中,该胎面打磨机构50包括驱动电机51以及设置于所述驱动电机51的转轴上的打磨砂轮52;所述打磨砂轮52的轴向与所述轴线平行;所述驱动电机51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导轨61滑动连接的滑动连接部。例如该导轨为滑槽,该滑动连接部为滑轮。其中,该第一夹持机构40包括第一夹持盘41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盘41上的第一限位柱42;所述第二夹持机构30包括第二夹持盘31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夹持盘31上的第二限位柱32,所述第一夹持盘、所述第二夹持盘、所述第一限位柱以及所述第二限位柱沿着所述轴线设置。所述第一限位柱以及所述第二限位柱均用于插入轮胎的轮毂的中轴孔。本技术通过将轮胎可旋转地夹持,从而在打磨触地面时,无需移动胎面打磨机构50,只需要转动轮胎即可完成打磨。综上所述,虽然本技术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胎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机构、第二支撑机构、第一夹持机构、第二夹持机构、气缸驱动机构以及胎面打磨机构;/n所述第一支撑机构以及所述第二支撑机构间隔设置,所述胎面打磨机构以及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并排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机构上,所述第二夹持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机构上且与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共轴线,所述气缸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二夹持机构连接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夹持机构朝向所述第一夹持机构移动,从而将安装于所述第二夹持机构上的轮胎可旋转地夹持在所述第一夹持机构与所述第二夹持机构之间;所述胎面打磨机构用于对所述轮胎的触地面进行打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胎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机构、第二支撑机构、第一夹持机构、第二夹持机构、气缸驱动机构以及胎面打磨机构;
所述第一支撑机构以及所述第二支撑机构间隔设置,所述胎面打磨机构以及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并排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机构上,所述第二夹持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机构上且与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共轴线,所述气缸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二夹持机构连接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夹持机构朝向所述第一夹持机构移动,从而将安装于所述第二夹持机构上的轮胎可旋转地夹持在所述第一夹持机构与所述第二夹持机构之间;所述胎面打磨机构用于对所述轮胎的触地面进行打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支撑机构上设置有平行所述轴线的导轨,所述胎面打磨机构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导轨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世荣赵泽荣蔡奕涛郭小星
申请(专利权)人:百耐特新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