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管拉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8871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06: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管拉钩,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的拉钩柄、连接于所述拉钩柄底端的拉钩头,所述拉钩头的顶面为凹弧面,所述凹弧面的中心线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拉钩柄的底端连接于所述凹弧面的后边侧,所述拉钩头的前边侧到所述拉钩头的后边侧之间的距离为3~4cm,所述拉钩头的左端到所述拉钩头的右端之间的距离为5~6c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牵拉气管时与气管侧壁接触不充分、牵拉不稳定、暴露不充分、容易损伤气管、导致术后患者呼吸受影响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手术时间及麻醉时间,为减少患者的手术风险提供了一定的优势。

A kind of tracheal hook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gas pipe pull hook, which comprises a pull hook handle extended along the upper and lower directions, a pull hook head connected to the bottom end of the pull hook handle, the top surface of the pull hook head is a concave arc surface, the center line of the concave arc surface is extended along the left and right directions, the bottom end of the pull hook handle is connected to the rear side of the concave arc surface, the front side of the pull hook head is connected to the rear side of the pull hook head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side and side is 3-4cm, and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left end of the hook head and the right end of the hook head is 5-6cm. The utility model effectively solves the problems of insufficient contact with the side wall of the trachea, unstable traction, insufficient exposure, easy injury of the trachea and the influence on the respiration of the patients after the operation, and reduces the operation time and anesthesia time to a certain extent, It provides some advantages to reduce the surgical risk of pati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管拉钩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手术器械,尤其涉及一种气管拉钩。
技术介绍
甲状腺癌是目前最为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外科手术是治疗甲状腺癌的主要方式,目前,针对甲状腺癌患者,主要采取颈部切口开放手术,而手术中对于喉返神经的保护是手术的重中之重。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时,将气管拉向或者推向对侧是暴露气管食管旁沟内的喉返神经主要方法,目前,虽然已有手术中用的拉钩,但由于该拉钩为呈直角,导致术中暴露不够充分,给手术医师带来了不便。而临床上尚无广泛应用的甲状腺癌手术专用气管拉钩,手术中主要由助手用手术弯钳或手指向对侧推气管以暴露气管食管旁沟内喉返神经,但现有手术弯钳尖端与气管接触面积较小,容易导致术中喉返神经的暴露不充分而导致误伤喉返神经;手术弯钳容易滑动而导致术中常常需要改变位置来暴露喉返神经,增加了手术时间及主刀操作的难度。另外,助手用手指暴露则会占据术区大量的空间,导致主刀的操作变得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需要一种气管拉钩,更加可靠、安全且能充分暴露气管食管旁沟内喉返神经的手术用气管拉钩。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气管拉钩,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的拉钩柄、连接于所述拉钩柄底端的拉钩头,所述拉钩头的顶面为凹弧面,所述凹弧面的中心线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拉钩柄的底端连接于所述凹弧面的后边侧,所述拉钩头的前边侧到所述拉钩头的后边侧之间的距离为3~4cm,所述拉钩头的左端到所述拉钩头的右端之间的距离为5~6cm。本技术提供一种气管拉钩,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的拉钩柄、连接于拉钩柄底端的拉钩头,拉钩头的顶面为凹弧面,与气管侧壁的形状类似,以便于术中使用时将气管侧壁完全嵌入而达到牵拉时稳定,拉钩头的前后距离与左右距离较大,有效解决了牵拉气管时与气管侧壁接触不充分、牵拉不稳定、暴露不充分、容易损伤气管、导致术后患者呼吸受影响的问题,由于气管具有一定形变能力,当受到外力的牵拉或压迫时,可以发生形变,本技术将拉钩头的凹弧面面积设置得比传统的拉钩头与气管的接触面积更大,使得牵拉时气管侧壁的作用力范围扩大,从而使气管被均匀的牵拉,减少气管的损伤,并且此拉钩头的凹弧面面积接近手术时需要暴露的面积,手术中只需要固定牵拉,而不需要上下移动,减少手术操作步骤,从而一定程度上减少手术时间及麻醉时间,为减少患者的手术风险提供了一定的优势。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弧面与所述拉钩头的左端面、右端面的连接处均为倒圆角结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拉钩柄包括握持段、连接于所述握持段底端的倾斜段、连接于所述倾斜段底端的连接段,所述连接段的底端连接于所述凹弧面的后边侧,所述倾斜段向后侧倾斜向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握持段顶端到所述连接段底端的距离为14~16cm。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握持段的表面设置有防滑条纹。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弧面的前边侧设置有水平导入条,所述水平导入条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对气管牵拉时使得气管的受力更加均匀,更好地保护气管,并且拉钩柄的设计为手术过程提供了更大的手术空间,避免阻挡手术视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图中:1-拉钩头、2-握持段、3-倾斜段、4-连接段、5-水平导入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连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连接结构。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参照图1,一种气管拉钩,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的拉钩柄、连接于所述拉钩柄底端的拉钩头1,所述拉钩头1的顶面为凹弧面,所述凹弧面的中心线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拉钩柄的底端连接于所述凹弧面的后边侧,所述拉钩头1的前边侧到所述拉钩头1的后边侧之间的距离为3~4cm,所述拉钩头1的左端到所述拉钩头1的右端之间的距离为5~6cm。由上述可知,本技术提供一种气管拉钩,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的拉钩柄、连接于拉钩柄底端的拉钩头1,拉钩头1的顶面为凹弧面,与气管侧壁的形状类似,以便于术中使用时将气管侧壁完全嵌入而达到牵拉时稳定,拉钩头1的前后距离与左右距离较大,有效解决了牵拉气管时与气管侧壁接触不充分、牵拉不稳定、暴露不充分、容易损伤气管、导致术后患者呼吸受影响的问题,由于气管具有一定形变能力,当受到外力的牵拉或压迫时,可以发生形变,本技术将拉钩头1的凹弧面面积设置得比传统的拉钩头1与气管的接触面积更大,使得牵拉时气管侧壁的作用力范围扩大,从而使气管被均匀的牵拉,减少气管的损伤,并且此拉钩头1的凹弧面面积接近手术时需要暴露的面积,手术中只需要固定牵拉,而不需要上下移动,减少手术操作步骤,从而一定程度上减少手术时间及麻醉时间,为减少患者的手术风险提供了一定的优势。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凹弧面与所述拉钩头1的左端面、右端面的连接处均为倒圆角结构,牵拉气管时,由于凹弧面的左边侧、右边侧会与气管接触,容易造成损伤,此倒圆角结构可使气管的受力更加均匀,避免对气管造成损伤,更好地保护气管。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拉钩柄包括握持段2、连接于所述握持段2底端的倾斜段3、连接于所述倾斜段3底端的连接段4,所述连接段4的底端连接于所述凹弧面的后边侧,所述倾斜段3向后侧倾斜向上,握持拉钩柄时,手对气管的遮光影响更少,为手术提供更充分的光线、视野,减少对手术过程的影响。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握持段2顶端到所述连接段4底端的距离为14~16cm,优选的,握持段2顶端到连接段4底端的距离为15cm。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握持段2的表面设置有防滑条纹,握持使用时不容易脱手,进一步提高了使用体验。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凹弧面的前边侧设置有水平导入条5,所述水平导入条5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由于拉钩头1的顶面为凹弧面,难以将拉钩头1直接将气管钩入到凹弧面内时,水平导入条5方便将气管挑选分开出来,直接使用水平导入条5沿气管的底面插入并挑起气管,即可将气管引导入至凹弧面内。以上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管拉钩,其特征在于: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的拉钩柄、连接于所述拉钩柄底端的拉钩头,所述拉钩头的顶面为凹弧面,所述凹弧面的中心线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拉钩柄的底端连接于所述凹弧面的后边侧,所述拉钩头的前边侧到所述拉钩头的后边侧之间的距离为3~4cm,所述拉钩头的左端到所述拉钩头的右端之间的距离为5~6c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管拉钩,其特征在于: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的拉钩柄、连接于所述拉钩柄底端的拉钩头,所述拉钩头的顶面为凹弧面,所述凹弧面的中心线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拉钩柄的底端连接于所述凹弧面的后边侧,所述拉钩头的前边侧到所述拉钩头的后边侧之间的距离为3~4cm,所述拉钩头的左端到所述拉钩头的右端之间的距离为5~6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管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弧面与所述拉钩头的左端面、右端面的连接处均为倒圆角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管拉钩,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南鹏张建勇段海松张琛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