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颈椎后路手术的椎板拉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8871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06: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椎板拉钩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颈椎后路手术的椎板拉钩,包括第一椎板拉钩和第二椎板拉钩,该第一椎板拉钩和第二椎板拉钩均包括横板、弧形拉环和竖板,所述弧形拉环一体成型在横板的左侧,所述竖板一体成型在横板的右侧,所述弧形拉环的环体上套接有防滑套。该颈椎后路手术的椎板拉钩,通过第一固定带、第一粘合贴、第二粘合贴和第二固定带的设计,该设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有效的将两块椎板拉钩稳固在患者的手术部位,不再需要辅助人员对椎板拉钩进行稳固即能有效的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正常的颈椎后路手术,有效的解决需要一名或者两名辅助人员对椎板拉钩进行稳固的问题。

A laminector for posterior cervical surgery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laminector, and discloses a laminector for posterior cervical surgery, including a first laminector and a second laminector, the first laminector and the second laminector both include a transverse plate, an arc-shaped pull ring and a vertical plate, the arc-shaped pull ring is formed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transverse plate, the vertical plate is integrally forme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transverse plate, and the arc-shaped pull ring The ring body of is sleeved with a antiskid sleeve. Through the design of the first fixation belt, the first adhesive tape, the second adhesive tape and the second fixation belt, the design is simple in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in use. It can effectively secure the two laminectomy hooks at the operation site of the patient, and it can effectively facilitate the medical staff to carry out the normal posterior cervical hand without the assistance of the staff to stabilize the laminectomy hooks An effective solution requires one or two assistants to stabilize the laminectomy hoo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颈椎后路手术的椎板拉钩
本技术涉及椎板拉钩
,具体为一种颈椎后路手术的椎板拉钩。
技术介绍
颈椎后路手术是已经开展多年的传统性手术,后路手术由于暴露广泛,减压彻底,同时改善了颈髓的血液循环,如脊髓病变属可逆性,多数病人可获较好的手术疗效,特别是对具体发病病因或主要病变部位尚不十分明确的病例,尤其是椎管很窄者,行后路较广泛的椎管减压术,获得疗效的可能性较前路为大。颈椎后路手术中通常会使用到椎板拉钩,椎板拉钩主要应用到外科手术时牵拉肌肉、椎板、颈椎、骨骼及甲状腺等组织,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颈椎后路手术时,需要将两块椎板拉钩伸入到患者的手术部位,然后由一名或者两名辅助人员稳固两块椎板拉钩,以达到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正常的手术工作,这种方式对于医护人员来说需要极大的稳定性,稍有晃动就可能影响整个手术流程,甚至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颈椎后路手术的椎板拉钩,具备可以不需要医护人员对椎板拉钩进行稳固即能实现正常手术的优点,解决了原有的稳固方式容易出现晃动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可以不需要医护人员对椎板拉钩进行稳固即能实现正常手术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颈椎后路手术的椎板拉钩,包括第一椎板拉钩和第二椎板拉钩,该第一椎板拉钩和第二椎板拉钩均包括横板、弧形拉环和竖板,所述弧形拉环一体成型在横板的左侧,所述竖板一体成型在横板的右侧,所述弧形拉环的环体上套接有防滑套,所述横板的左侧且远离弧形拉环的位置处固定安装有一电源,所述第一椎板拉钩的横板且位于底部左侧的位置处胶合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带,所述第一固定带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一层第一粘合贴,所述第二椎板拉钩的横板且位于底部左侧的位置处胶合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带,该第二固定带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一层第二粘合贴,所述第一椎板拉钩和第二椎板拉钩的竖板且位于正面和背面的位置处均垂直固定安装有照明灯,两块所述竖板的底部均与其一体成型有弯钩,所述弯钩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均胶合固定连接有防滑块,两块所述防滑块的外侧面均有一体成型有防滑齿。优选的,所述横板、弧形拉环和竖板均为一种“304不锈钢板”且表面为光滑的镜面构造。优选的,所述第一粘合贴为一种带钩且较硬的刺毛,所述第二粘合贴为一种柔软的纤维圆毛,两根粘合贴的长度相同。优选的,所述防滑套、防滑块和防滑齿均为一种柔软的防滑硅胶,所述防滑齿为一种半圆形构造。优选的,所述横板的正面板和后面板均横向连接有导线,该导线的两端分别电连接电源和照明灯,该照明灯为一种LED灯管。(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颈椎后路手术的椎板拉钩,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颈椎后路手术的椎板拉钩,通过第一固定带、第一粘合贴、第二粘合贴和第二固定带的设计,该设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有效的将两块椎板拉钩稳固在患者的手术部位,不再需要辅助人员对椎板拉钩进行稳固即能有效的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正常的颈椎后路手术,有效的解决需要一名或者两名辅助人员对椎板拉钩进行稳固的问题,有效的避免了椎板拉钩晃动的问题,避免了患者在进行颈椎后路手术时出现造成二次伤害,同时大大的方便的医护人员进行颈椎后路手术,通过照明灯的设计,可以有效的对手术部位进行照明,帮助医护人员观察,更方便医护人员对手术部位进行手术,通过防滑块和防滑齿的设计,可以更有效的对椎板拉钩夹持的部位进行稳固,防止手术过程中弯钩出现滑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椎板拉钩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二椎板拉钩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第一椎板拉钩;101、第二椎板拉钩;2、横板;3、弧形拉环;4、竖板;5、防滑套;6、电源;7、照明灯;8、导线;9、第一固定带;10、第一粘合贴;11、弯钩;12、第二粘合贴;13、防滑块;14、防滑齿;15、第二固定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颈椎后路手术的椎板拉钩,包括第一椎板拉钩1和第二椎板拉钩101,该第一椎板拉钩1和第二椎板拉钩101均包括横板2、弧形拉环3和竖板4,弧形拉环3一体成型在横板2的左侧,竖板4一体成型在横板2的右侧,弧形拉环3的环体上套接有防滑套5,横板2的左侧且远离弧形拉环3的位置处固定安装有一电源6,第一椎板拉钩1的横板2且位于底部左侧的位置处胶合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带9,第一固定带9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一层第一粘合贴10,第二椎板拉钩101的横板2且位于底部左侧的位置处胶合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带15,该第二固定带15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一层第二粘合贴12,第一椎板拉钩1和第二椎板拉钩101的竖板4且位于正面和背面的位置处均垂直固定安装有照明灯7,两块竖板4的底部均与其一体成型有弯钩11,弯钩11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均胶合固定连接有防滑块13,两块防滑块13的外侧面均有一体成型有防滑齿14。横板2、弧形拉环3和竖板4均为一种“304不锈钢板”且表面为光滑的镜面构造,通过这些设计的出现,可以更有效的方便医护人员使用,同时延长第一椎板拉钩1和第二椎板拉钩101使用寿命。第一粘合贴10为一种带钩且较硬的刺毛,第二粘合贴12为一种柔软的纤维圆毛,两根粘合贴的长度相同,该设计可以更有效的粘合且稳固第一椎板拉钩1和第二椎板拉钩101,方便医护人员进行使用。防滑套5、防滑块13和防滑齿14均为一种柔软的防滑硅胶,防滑齿14为一种半圆形构造,该设计的出现,可以有效的防止弯钩11出现滑动。横板2的正面板和后面板均横向连接有导线8,该导线8的两端分别电连接电源6和照明灯7,该照明灯7为一种LED灯管,该设计可以有效的对手术部位进行照明,帮助医护人员观察。工作原理:医护人员在使用该装置时,首先将第一椎板拉钩1和第二椎板拉钩101伸入到患者的手术部位,使弯钩11与手术部位进行贴合,然后手指拉住弧形拉环3和防滑套5,轻微的拉扯该第一椎板拉钩1和第二椎板拉钩101,使其对手术部位进行扩张,然后将第一固定带9和第二固定带15通过第一粘合贴10和第二粘合贴12在患者的肚子部位进行粘合(在这一过程中,医护人员可以自行调节粘贴的松紧),然后通过启动照明灯7,即可以实现对手术部位进行照明,方便医护人员手术。综上所述,该颈椎后路手术的椎板拉钩,通过第一固定带9、第一粘合贴10、第二粘合贴12和第二固定带15的设计,该设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有效的将两块椎板拉钩稳固在患者的手术部位,不再需要辅助人员对椎板拉钩进行稳固即能有效的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正常的颈椎后路手术,有效的解决需要一名或者两名辅助人员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颈椎后路手术的椎板拉钩,包括第一椎板拉钩(1)和第二椎板拉钩(101),该第一椎板拉钩(1)和第二椎板拉钩(101)均包括横板(2)、弧形拉环(3)和竖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拉环(3)一体成型在横板(2)的左侧,所述竖板(4)一体成型在横板(2)的右侧,所述弧形拉环(3)的环体上套接有防滑套(5),所述横板(2)的左侧且远离弧形拉环(3)的位置处固定安装有一电源(6),所述第一椎板拉钩(1)的横板(2)且位于底部左侧的位置处胶合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带(9),所述第一固定带(9)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一层第一粘合贴(10),所述第二椎板拉钩(101)的横板(2)且位于底部左侧的位置处胶合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带(15),该第二固定带(15)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一层第二粘合贴(12),所述第一椎板拉钩(1)和第二椎板拉钩(101)的竖板(4)且位于正面和背面的位置处均垂直固定安装有照明灯(7),两块所述竖板(4)的底部均与其一体成型有弯钩(11),所述弯钩(11)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均胶合固定连接有防滑块(13),两块所述防滑块(13)的外侧面均有一体成型有防滑齿(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颈椎后路手术的椎板拉钩,包括第一椎板拉钩(1)和第二椎板拉钩(101),该第一椎板拉钩(1)和第二椎板拉钩(101)均包括横板(2)、弧形拉环(3)和竖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拉环(3)一体成型在横板(2)的左侧,所述竖板(4)一体成型在横板(2)的右侧,所述弧形拉环(3)的环体上套接有防滑套(5),所述横板(2)的左侧且远离弧形拉环(3)的位置处固定安装有一电源(6),所述第一椎板拉钩(1)的横板(2)且位于底部左侧的位置处胶合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带(9),所述第一固定带(9)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一层第一粘合贴(10),所述第二椎板拉钩(101)的横板(2)且位于底部左侧的位置处胶合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带(15),该第二固定带(15)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一层第二粘合贴(12),所述第一椎板拉钩(1)和第二椎板拉钩(101)的竖板(4)且位于正面和背面的位置处均垂直固定安装有照明灯(7),两块所述竖板(4)的底部均与其一体成型有弯钩(11),所述弯钩(11)的左侧面和右侧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直强崔汝相刘雅芸
申请(专利权)人: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