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拐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8762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05: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拐杖,该拐杖主要包括用于托住腋下的托腋部、用于抓住拐杖的握持部、用于增大与地面摩擦力的支撑部、以及用于调整拐杖长度的伸缩部;所述握持部的上端通过伸缩部与托腋部连接,下端通过伸缩部与支撑部连接。使用时,通过调节握持部上端和下端的伸缩部可以方便调节拐杖的整体长度,从而适应不同高度的人群使用;调节时,先将夹持套从夹持杆上拧下来,夹持杆与垫块便可松开,同时调整被夹持杆插入夹持杆内的深度,调整好后,重新将夹持套套在夹持杆上并拧紧,使夹持杆重新将垫块和被夹持杆夹紧;而第二握持杆上的缺口可以便于将袋子、挂钩等物品挂在拐杖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容易实施的优点。

A multifunctional crutch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ulti-functional crutch, which mainly includes a supporting part for holding the armpit under the armpit, a holding part for holding the crutch, a supporting part for increasing the friction with the ground, and an extension part for adjusting the length of the crutch; the upper end of the holding pa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armpit through the extension part, and the low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supporting part through the extension part. When in use, it is convenient to adjust the overall length of the crutch by adjusting the expansion part at the upper and lower ends of the grip part, so as to adapt to the use of people with different heights; when in use, first screw the clamping sleeve off the clamping rod, then the clamping rod and the cushion block can be released, and at the same time adjust the depth of the clamped rod inserted into the clamping rod, after adjustment, put the clamping sleeve on the clamping rod again and tighten it, The cushion block and the clamped rod are clamped again by the clamping rod, and the gap on the second holding rod is convenient for hanging the bag, hook and other articles on the crutch. The utility model also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operation and easy implemen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拐杖
本技术涉及拐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伸缩的多功能拐杖。
技术介绍
现在很多市面上都是一些智能的拐杖,虽然这样很方便照顾人们外出时对他们的实时跟踪等,但是不是每个人都会对智能的东西感兴趣的,而且也没有这种手杖跟腋杖结合的产品,所以我设计的东西就是回归最初,丢掉那些智能的东西,将手杖跟腋杖结合,采用伸缩等简单的技术,方便不同人的需求,底部增加了摩擦和支撑力的作用,使这个产品尽最大的功能化,造成一物多用的效果。因此,现有技术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伸缩的多功能拐杖。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多功能拐杖,该拐杖主要包括用于托住腋下的托腋部、用于抓住拐杖的握持部、用于增大与地面摩擦力的支撑部、以及用于调整拐杖长度的伸缩部。所述握持部的上端通过伸缩部与托腋部连接,下端通过伸缩部与支撑部连接。具体的,所述握持部采用三角形结构设计,所述握持部包括首尾相连且一体设计的第一握持杆、第二握持杆和第三握持杆。所述第一握持杆和第二握持杆的连接位置与伸缩部相连。所述第二握持杆上还设有用于悬挂物品的缺口。所述缺口位于距离第二握持杆底部三分之二长度的位置上,缺口的两端端面设为半球形。所述第三握持杆水平设置,其上还设有增加手感的护手套,所述护手套套设在第三握持杆上。具体的,所述伸缩部包括夹持杆、被夹持杆、夹持套、以及垫块。所述夹持杆的直径大于被夹持杆直径,并套设在被夹持杆上。所述垫块套设在被夹持杆上,嵌于夹持杆与被夹持杆之间。所述夹持套设在夹持杆上,其内壁设有内螺纹,夹持杆端部外壁设有外螺纹,夹持套通过螺纹连接将夹持杆和被夹持杆连接和固定。具体的,所述握持部的上端与伸缩部被夹持杆连接,下端与伸缩部的夹持杆连接。所述托腋部的下端与夹持杆连接;支撑部的上端与伸缩部的被夹持杆连接。具体的,所述托腋部的两端采用圆角过渡,其顶部设有用于托住腋下的承托凹陷。所述承托凹陷上设有用于缓冲的护垫,所述护垫固定在托腋部上。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为了获得更好的连接和固定效果,本技术所述夹持杆的端部还设有提高夹持强度的开槽。所述开槽设置在端部的螺纹区域内,与夹持杆中心轴平行。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为了提高拐杖的调节范围,本技术所述握持部与支撑板之间设置多段伸缩部,且伸缩部之间嵌套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为了更进一步提高固定和连接效果,本技术所述开槽设为至少两根,沿夹持杆圆周分布且等间距设置。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为了进一步提高夹持杆与被夹持杆之间的连接效果,本技术所述垫块沿轴向截面设为楔形,对应的,所述夹持杆端部的内壁从内而外开口逐渐增大,与垫块连接时相配合。具体的,所述支撑部包括橡胶制成的连接块和支撑块。所述连接块设置在支撑块的顶部,与伸缩部的被夹持杆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和支撑块一体设计。所述支撑块底部设有若干圈凸起。所述凸起同心设置。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和原理是:使用时,通过调节握持部上端和下端的伸缩部可以方便调节拐杖的整体长度,从而适应不同高度的人群使用;调节时,先将夹持套从夹持杆上拧下来,夹持杆与垫块便可松开,同时调整被夹持杆插入夹持杆内的深度,调整好后,重新将夹持套套在夹持杆上并拧紧,使夹持杆重新将垫块和被夹持杆夹紧;而第二握持杆上的缺口可以便于将袋子、挂钩等物品挂在拐杖上。本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容易实施的优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还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所提供的多功能拐杖,因为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的的问题,很多老人会借助拐杖的力量来行走,或者还有一些人年轻人不小心弄伤了腿需要腋杖辅助走路,年轻人用完的产品还可以伸缩成手杖送给老人家使用,做到了循环再用的功能,不用放在家碍地方或者丢掉浪费,所以在用途方面是比较广的适合各种年龄层的人。(2)本技术所提供的多功能拐杖采用伸缩等简单的技术,方便不同人的需求,底部增加了摩擦和支撑力的作用,使这个产品尽最大的功能化,造成一物多用的效果。(3)本技术所提供的多功能拐杖是手杖跟腋杖的结合,在使用方便年龄跨度比较大,适合不同的年龄阶段,而且使产品不增加过多的成本还能实现最大化的功能化,是采用可伸缩的拐杖,能满足不同身高的需求,而且整体看起来美观简单。(4)软性托位符合腋下和手的触感,握把和挂钩的结合能方便使用方式的不同,金属的质地经久耐用,在老龄化的社会中是很有很大的潜力发展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提供的多功能拐杖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所提供的多功能拐杖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所提供的多功能拐杖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所提供的多功能拐杖的仰视图。上述附图中的标号说明:1-托腋部,2-夹持杆,3-夹持套,4-被夹持杆,5-第一握持杆,6-第二握持杆,7-第三握持杆,8-缺口,9-护手套,10-连接块,11-支撑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拐杖,该拐杖主要包括用于托住腋下的托腋部1、用于抓住拐杖的握持部、用于增大与地面摩擦力的支撑部、以及用于调整拐杖长度的伸缩部。所述握持部的上端通过伸缩部与托腋部1连接,下端通过伸缩部与支撑部连接。具体的,所述握持部采用三角形结构设计,所述握持部包括首尾相连且一体设计的第一握持杆5、第二握持杆6和第三握持杆7。所述第一握持杆5和第二握持杆6的连接位置与伸缩部相连。所述第二握持杆6上还设有用于悬挂物品的缺口8。所述缺口8位于距离第二握持杆6底部三分之二长度的位置上,缺口8的两端端面设为半球形。所述第三握持杆7水平设置,其上还设有增加手感的护手套9,所述护手套9套设在第三握持杆7上。具体的,所述伸缩部包括夹持杆2、被夹持杆4、夹持套3、以及垫块。所述夹持杆2的直径大于被夹持杆4直径,并套设在被夹持杆4上。所述垫块套设在被夹持杆4上,嵌于夹持杆2与被夹持杆4之间。所述夹持套3设在夹持杆2上,其内壁设有内螺纹,夹持杆2端部外壁设有外螺纹,夹持套3通过螺纹连接将夹持杆2和被夹持杆4连接和固定。具体的,所述握持部的上端与伸缩部被夹持杆4连接,下端与伸缩部的夹持杆2连接。所述托腋部1的下端与夹持杆2连接;支撑部的上端与伸缩部的被夹持杆4连接。具体的,所述托腋部1的两端采用圆角过渡,其顶部设有用于托住腋下的承托凹陷。所述承托凹陷上设有用于缓冲的护垫,所述护垫固定在托腋部1上。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为了获得更好的连接和固定效果,本技术所述夹持杆2的端部还设有提高夹持强度的开槽。所述开槽设置在端部的螺纹区域内,与夹持杆2中心轴平行。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为了提高拐杖的调节范围,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拐杖,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托住腋下的托腋部、用于抓住拐杖的握持部、用于增大与地面摩擦力的支撑部、以及用于调整拐杖长度的伸缩部;所述握持部的上端通过伸缩部与托腋部连接,下端通过伸缩部与支撑部连接;/n所述握持部采用三角形结构设计,所述握持部包括首尾相连且一体设计的第一握持杆、第二握持杆和第三握持杆;所述第一握持杆和第二握持杆的连接位置与伸缩部相连;所述第二握持杆上还设有用于悬挂物品的缺口;所述缺口位于距离第二握持杆底部三分之二长度的位置上,缺口的两端端面设为半球形;所述第三握持杆水平设置,其上还设有增加手感的护手套,所述护手套套设在第三握持杆上;/n所述伸缩部包括夹持杆、被夹持杆、夹持套、以及垫块;所述夹持杆的直径大于被夹持杆直径,并套设在被夹持杆上;所述垫块套设在被夹持杆上,嵌于夹持杆与被夹持杆之间;所述夹持套设在夹持杆上,其内壁设有内螺纹,夹持杆端部外壁设有外螺纹,夹持套通过螺纹连接将夹持杆和被夹持杆连接和固定;/n所述握持部的上端与伸缩部被夹持杆连接,下端与伸缩部的夹持杆连接;所述托腋部的下端与夹持杆连接;支撑部的上端与伸缩部的被夹持杆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拐杖,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托住腋下的托腋部、用于抓住拐杖的握持部、用于增大与地面摩擦力的支撑部、以及用于调整拐杖长度的伸缩部;所述握持部的上端通过伸缩部与托腋部连接,下端通过伸缩部与支撑部连接;
所述握持部采用三角形结构设计,所述握持部包括首尾相连且一体设计的第一握持杆、第二握持杆和第三握持杆;所述第一握持杆和第二握持杆的连接位置与伸缩部相连;所述第二握持杆上还设有用于悬挂物品的缺口;所述缺口位于距离第二握持杆底部三分之二长度的位置上,缺口的两端端面设为半球形;所述第三握持杆水平设置,其上还设有增加手感的护手套,所述护手套套设在第三握持杆上;
所述伸缩部包括夹持杆、被夹持杆、夹持套、以及垫块;所述夹持杆的直径大于被夹持杆直径,并套设在被夹持杆上;所述垫块套设在被夹持杆上,嵌于夹持杆与被夹持杆之间;所述夹持套设在夹持杆上,其内壁设有内螺纹,夹持杆端部外壁设有外螺纹,夹持套通过螺纹连接将夹持杆和被夹持杆连接和固定;
所述握持部的上端与伸缩部被夹持杆连接,下端与伸缩部的夹持杆连接;所述托腋部的下端与夹持杆连接;支撑部的上端与伸缩部的被夹持杆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鑫江欣欣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