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用外装部件及其制造方法和线束技术

技术编号:2278542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04: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线束用外装部件及其制造方法和线束,防止由电线的抖动而引起的异响的产生。线束用外装部件具备管(11),所述管(11)在内部具有能够供电线(12)插通的电线插通空间(14)。在管(11)中设置有缩径部(24),所述缩径部(24)向径向内侧弯曲而使电线插通空间(14)缩窄。能够使插通于管(11)的电线插通空间(14)中的电线(12)在缩径部(24)内与管(11)内周面之间的间隙减小或消失,从而能抑制抖动。

External components for harnesses and their manufacturing methods and harnesse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external part for wire harness, a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 wire harness to prevent the generation of abnormal noise caused by wire shaking. The outer part of the harness has a tube (11) which has a wire inserting space (14) inside which the power supply wire (12) can be inserted. A reducing part (24) is arranged in the pipe (11), and the reducing part (24) bends to the radial inner side to narrow the wire insertion space (14). The gap between the wire (12) inserted in the wire inserting space (14) of the tube (11) and the inner circumference of the tube (11) in the reducing part (24) can be reduced or disappeared, so as to suppress the jit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束用外装部件及其制造方法和线束本申请为2016年12月30申请的、申请号为201611257815.3的、专利技术名称为“线束用外装部件及其制造方法和线束”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线束用外装部件及其制造方法和线束。
技术介绍
以往,例如,在混合动力车等中配置于在车辆后部设置的蓄蓄电池等与在车辆前部设置的变换器等之间的线束中,为了谋求电线的保护和屏蔽,而向金属制的管中插通电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管与电线的配线路径对应地被弯曲加工成规定的形状。【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8290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上述的情况下,电线由于车辆的振动等而在管内抖动,可能会产生异响或损伤。本专利技术是基于如上述那样的情况而完成的专利技术,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防止由于电线的抖动而产生异响或损伤的线束用外装部件及其制造方法和线束。【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线束用外装部件具有如下特征:具备管,所述管在内部具有能够供电线插通的电线插通空间,在所述管中设置有缩径部,所述缩径部向径向内侧弯曲而使所述电线插通空间缩窄。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线束具有如下特征:具备:管,在内部具有能够供电线插通的电线插通空间;筒状的屏蔽部件,覆盖从所述管的端部抽出的所述电线的周围,且包覆在所述管的端部外周面;及环状部件,将所述屏蔽部件固定于所述管的端部外周面,在所述管的端部设置有缩径部,所述缩径部向径向内侧弯曲而使所述电线插通空间缩窄,所述环状部件夹着所述屏蔽部件而外嵌固定于所述缩径部的外周面的缩径部分。【专利技术效果】根据上述线束用外装部件的专利技术,在缩径部内电线与管内周面之间的间隙减小或消失,因此能够抑制管内的电线的抖动,防止异响或损伤的产生。此外,根据上述线束的专利技术,除了同样地能够防止由电线的抖动而引起的异响或损伤的产生以外,还能够利用环状部件作为将屏蔽部件固定于管的固定工具。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线束的侧视方向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2是线束的正视方向的剖视图,是沿着图1的剖面线2-2取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向管中插通电线,且环状部件被进行缩径加工之前的状态的正视方向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向管中插通电线,且形成缩径部之前的状态的正视方向的剖视图。图5是表示线束的配线路径的概要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线束的侧视方向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的线束的侧视方向的主要部分剖视图。【标号说明】10…线束11、11A、11B…管12…电线14…电线插通空间15…屏蔽部件18、18A…环状部件19…索环(包覆部件)24、24A、24B…缩径部26…扩开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线束用外装部件中,可以在所述缩径部的外周面的缩径部分外嵌固定有环状部件。由此,环状部件不会向外周侧较大地突出,进而能够良好地防止外装部件的大型化。在具有上述环状部件的线束用外装部件的制造方法中,在所述管的长度方向中间部位外插所述环状部件,在该状态下,使所述环状部件缩径,从而使所述管的长度方向中间部位向缩径方向压缩变形,形成所述缩径部。由此,能够伴随着环状部件的缩径加工而容易地制造缩径部。在上述线束用外装部件的制造方法中,可以是使所述环状部件在整周上缩径变形。由此,环状部件不会向外周侧局部地突出,因此能够更加良好地防止外装部件的大型化。并且,在上述线束中,可以是,在所述管上安装有将所述环状部件的外侧覆盖的筒状的包覆部件。根据上述线束的专利技术,环状部件外嵌于缩径部的外周面的缩径部分而不会向外周侧较大地突出,因此能够抑制将环状部件的外侧覆盖的包覆部件的大型化。其结果是,例如,在包覆部件为索环,且线束配线于车辆的地板下方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地避免索环与车辆的地板下表面干涉的情况。并且,在上述线束中,可以是,所述管的端部成为朝向开口端扩开的形态。若是这样的形态,则能够防止从管的端部抽出的电线与管的开口端接触而受到损伤的情况。特别地,根据上述线束用外装部件的制造方法的专利技术,伴随着使缩径部压缩变形,管的端部会成为朝向开口端扩开的形态,因此不需要特别的加工。<实施例1>以下,基于图1~图5来说明实施例1。如图5所示,实施例1的线束10在混合动力车等车辆90中,为了将设置于车辆90的后部的高压蓄电池等设备91与设置于车辆90的前部的变换器、熔丝盒等设备92连接,而在车辆90的地板下方配线。需要说明的是,各设备91、92收容于未图示的导电性的屏蔽罩内。线束10具备构成外装部件的管11(屏蔽管)和插通于管11内的多根(在本实施例1的情况下为3根)电线12。如图4所示,电线12是将导体16的外周用绝缘护套17包围而成的非屏蔽电线,且在端部连接有未图示的端子配件。端子配件收容于未图示的连接器中,连接器与相对应的设备91、92连接。管11为由铁、铝、铜、不锈钢等构成的金属制品,且构成为保持一定的形状的硬质管材。具体而言,管11成为沿着电线12的配线路径延伸的圆筒状,成为在延伸方向中间具有弯曲部13(参照图5),并且延伸方向两端开口的形态。管11的内部构成能够供多根电线12一齐插通的截面圆形的电线插通空间14。如图1所示,电线12中的从管11的端部向外部抽出的部分被筒状的屏蔽部件15一齐包围。屏蔽部件15构成为将铜等导电性的金属细线编织成网状的挠性的编织线。在此,作为屏蔽部件15,除了编织线之外还可以使用金属箔。屏蔽部件15的一端侧由环状部件18敛缝而能够导通地固定于管11的端部外周面。此外,屏蔽部件15的一端侧由索环19覆盖。索环19为橡胶制品并成为圆管状,且在长度方向中间具有向径向外侧鼓出的鼓出部21。屏蔽部件15的一端侧和环状部件18以在鼓出部21的内部不与索环19接触的方式配置。索环19的长度方向两端部分别通过金属环22固定于管11的端部,并且固定于波纹管23。波纹管23为树脂制品并成为具有蛇腹状的周壁部分的筒状,且在内部插通有屏蔽部件15。需要说明的是,屏蔽部件15的另一端侧能够导通地固定于未图示的连接器。在管11的端部(开口端侧)设置有在整周上向径向内侧弯曲的形态的缩径部24。管11的电线插通空间14在缩径部24的空间区域中比前后的空间区域窄了与缩径部24的缩径对应的量。显然,管11的电线插通空间14在缩径部24被挤压。在缩径部24的外周面上在整周上形成有向缩径方向凹陷的凹槽25,并且以填埋凹槽25的方式外嵌固定有环状部件18。环状部件18为金属制品并构成截面圆形的环状,如图2所示,成为在周向上没有裂缝地连续的形态。此外,环状部件18在整周上具有大致恒定的厚度,该厚度与凹槽25的深度相同或比凹槽25的深度稍大。如图1所示,在环状部件18与凹槽25的槽面之间夹持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束,其特征在于,具备:/n管,具有能够供电线插通的电线插通空间,并形成为从车辆的前部经所述车辆的地板下方延伸至所述车辆的后部;/n筒状的屏蔽部件,覆盖从所述管的端部抽出的所述电线的周围,且包覆在所述管的端部外周面;及/n环状部件,将所述屏蔽部件固定于所述管的端部的外周面,/n所述管包括缩径部,所述缩径部向所述管的径向内侧弯曲而使所述电线插通空间缩窄,/n筒状的所述屏蔽部件设置在所述环状部件与所述缩径部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118 JP 2016-0067431.一种线束,其特征在于,具备:
管,具有能够供电线插通的电线插通空间,并形成为从车辆的前部经所述车辆的地板下方延伸至所述车辆的后部;
筒状的屏蔽部件,覆盖从所述管的端部抽出的所述电线的周围,且包覆在所述管的端部外周面;及
环状部件,将所述屏蔽部件固定于所述管的端部的外周面,
所述管包括缩径部,所述缩径部向所述管的径向内侧弯曲而使所述电线插通空间缩窄,
筒状的所述屏蔽部件设置在所述环状部件与所述缩径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状部件夹着设置在所述环状部件与所述缩径部的外周面的缩径部分之间的所述屏蔽部件而外嵌固定于所述缩径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固定在所述管上的筒状的包覆部件,所述包覆部件覆盖所述环状部件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束,其特征在于,
筒状的所述包覆部件是索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的端部成为朝向开口端扩开的形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为导电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井洋和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