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秀端专利>正文

改良的导管耦联接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8181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改良的导管耦联接合器,用以连接成同轴线且相邻接的两导管末端部分;至少包括有一外联结器,一接合环,一被容许在外联结器内的固定环,及弹性装置等所构成;实质上,该接合环有一第一端可在外联结器内作轴向位移,用以迫使固定环嵌入导管管壁,建立一耦联装置,改善现有接合器接头联结不易确实,导致滑动松脱等缺陷。(*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于改良的导管耦联接合器,特别是指一种用以接合一对成同轴心抵靠关系的导管段端部的联结装置;建立连接后的导管段不易松脱的结构。在许多种型式的管及导管系统中,主要是用以将某些物质由一地点传输至另一定点,因而被广泛使用在一般给水配管、消防配管、冷气空调配管等工程方面;传统的实务是将若干段导管以端部对端部关系用联结器或接头相连接以构成一连续的导管系统,提供特别用途的需要。先前对于某些使用很普遍的型式的导管而言,已知的技术是在每一导管的相对端部制成螺纹段,继以此导管段与待接合导管段间相对移动,以使各导管段成轴向对准;通常此需相邻间导管段的轴向移动,同时作其间的相对回转,但这些导管包括了不锈钢、锌、铜等材质,依据其长度具备有相对的重量;因此在安装时不易操作,尤其在受到现场环境的限制时,导管的旋转即使非不可能,亦十分困难与费力;故,一种现阶段被广泛采用的导管连接手段,是由日本业界所提供。大体具备有一接头,沿接头的端部内缘设有一沟槽,用以装置套环。可行的措施是,使用规定的划线工具在导管适当位置上作一双线记号,在导管插入接头后的距离位置,大致是使接头的一端必须在导管的双线之间;然后将接头包覆导管的部分,安放在压着机构前端的压着部位沟槽里,对着导管取好正确的角度,按下压着机构的按钮,压着部咬住接头,会造成震动,使套管部分相互嵌合并成六角形,于输送流体或物质时所造成的震动,亦不会使套管部分松脱,同时套环部分也被压缩成椭圆形,而完成压着接合的工作。其主要缺点是必须格外添购使用特殊划线工具、压着机、滚沟机,较麻烦而成本也较高;再者,仅容许一只套环设置在接头前端的空间,因此防漏效果较差。再有另一型式的接合器,至少包括了套环、金属垫圈、具有内螺纹的C形环、可容纳上述组件的接头主体、及一迫紧螺帽所构成;原则上,使导管插入接头主体后,可被套环、垫圈、及C形环等所包覆,经由普通扳手操作迫紧螺帽接合于接头主体外壁的螺纹部分,用以使C形环能扣住导管,完成接管措施。此接合器可改善现有接头必须使用压着机、滚沟机的缺点;但是一个新的状况随即被发现,输送流体或物质时所造成的震动,会使套住导管的C形环产生逐渐滑脱的现象,使原先连接导管的措施被破坏。因此,使导管段之间的连接,不用如先前手段必须作相对回转而容易安装操作,且不会受到现场环境的限制是重要的;同时具备上述条件而又不用格外添购划线工具、压着机、滚沟机等机构,也是重要的;而且,阻止导管段之间的连接,不会因输送流体或物质所造成的震动而松脱,导致导管段的连接措施被破坏亦是重要的。因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导管耦联接合器;此耦联接合器可使导管段之间的连接,不用再作相对的回转操作或受到现场环境的限制;同时不用添购划线工具、压着机、滚沟机等机构,实施加工导管等;而且,可以阻止当输送流体或物质所造成的震动,不会使连接的导管发生逐渐松脱的情况。本技术的耦联接合器至少包括有一具备轴向空间的外联接器,一接合环、一被容许在外联结器内的固定环及弹性装置,外联结器用以容纳导管通过其间,有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与一由第一、第二端部所形成的内肩等所形成,外联结器包含了内螺纹部分,使一接合环有一第一端被容许沿外联结器的内螺纹部分移动自如;实质上,一固定环被允许设在外连接器的轴向空间内,固定环有一齿端部,在接合环向外联器移动时,被迫嵌入导管管壁周边,建立了此耦联接合器确实的与导管段结合。齿端部被设定了适当的配合长度;因此,在输送流体或物质时所造成的导管段的震动,很难破坏连接器与导管段之间的结合措施;同时,此耦联接合器与导管段之间的结合,实际上为一普通扳手在完成,无需使用特殊的压着工具等。根据本技术改良的耦联接合器,配合连接的各导管段,是成对应的型态;包括有外联接器,外联结器具有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与伸过其间的一轴向空间,其大小可使接合环易于在其中移动及旋转。但在外联结器的第一端部上包含有复数槽口,在接合环的第一端完全进入外联结器后,使定位元件通过接合环进入该等槽口;因此,耦联接合器本身将不会因导管段输送流体或物质所产生的震动,而有回转的现象。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导管耦联接合器;该接合器在具备有与连接的导管段不易因震动而逐渐松脱,及无需使用特殊压着工具即可完成结合工作的作用外,在外联结器的轴向空间内,相邻固定环二端分别包含有弹性装置,在接合环的第一端完全进入外联结器后,相对产生较佳的迫紧止水的效益。对于本技术具有的新颖性特点,及其他目的与功效,将于下文中配合所附图式的详加说明,而趋于了解;如图所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此耦联接合器是成对应型态,用以连接两段导管,故图中仅显示一边的结构。图2是本技术的轴向剖示图;显示导管段已插入耦联接合器的轴向空间内,而接合环尚未完全进入外联结器内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另一轴向剖示图;显示接合环已完全进入外联结器内,迫使固定环嵌入导管管壁,描述以同轴抵紧关系连接两段导管的实施例示意图。请参阅图1、2用以连接一对导管段A、B的本技术改良的导管耦联接合器是成对应的型态,包括有一外联结器,以参考编号10表示;外联结器10有一轴向空间11、及界定该轴向空间11的第一端部12与第二端部13;使一接合环20,在该轴向空间11内移动自如;实质上,一固定环30是与弹性装置40共同被容许在外联结器10的轴向空间11内,在接合环40进入外联结器10后,可同时压迫固定环20与弹性装置30。较佳的实施例是,外联接器10第一端部12的内表面14有一内螺纹部分15;用来旋接接合环20;该接合环20有第一端21和第二端22、及由第一、二端21、22所界定的通孔24,并有一在第一端21外表面形成的对应上述内螺纹部分15的螺纹部分23建立接合环第一端21可在轴向空间11内旋转位移。基本上,通孔24与轴向空间11是相通的;此导管段A、B可经由通孔24进入外连接器10的轴向空间11内。在本技术所采用的实施例中,该固定环30与弹性装置40是被限定在外联结器第一端部12、第二端部13所形成的内肩16与接合环第一端21的前缘之间,使接合环20第一端21完全进入外联结器10时,固定环30与弹性装置40是无法脱出第一端部12的范围外的;但被容许作适度的径向位移(容后详述)。原则上,固定环30提供有一齿端部31,用于嵌入导管管壁;此外固定环30还包含有相邻于齿端部31的前端面32、一后端面、及连接前后端面32、33的一倾斜面34。典型的实施是,固定环30实质上有一缺口35,此是基于考虑导管真圆度的因素,而建立固定环30嵌入导管段A、B时的一弹性范围。另一方面,弹性装置40提供了完整的止水措施;包括装置在内肩16与固定环30之间的内置环41、固定环30与接合环20之间的中置环42、及一设有接合环第二端22与外联结器第一端部12之间的О形环43;实质上,一环形槽25形成于接合环第二端22上,以作为设置О形环43的基座。较佳的实施例是,内置环41的断面大体成L形,而构成了允许容纳大部分固定环30的空间;其中,固定环30的前端面32是与内置环41的切削面411相接的,而如图2所显示。请参考图2、3,较佳的考虑是外联结器10,还包含有一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良的导管耦联接合器,是用以连接成同轴线且相邻接的两导管末端部分;至少包括有一具备轴向空间的外联结器、一接合环、一被容许在外联结器内的固定环及弹性装置等所构成;其特征在于:外联结器有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与一由第一、二端部所形成的 内肩等所形成;实质上,该接合环包含第一端与第二端,使第一端被容许沿外联结器第一端部的轴向空间内位移,用以迫使固定环嵌入导管管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秀端
申请(专利权)人:王秀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