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温阀及具有该调温阀的热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78169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0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调温阀,调温阀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一工作状态,通过在调温阀的端盖中设置热熔物,在第一状态下热熔物为固态,阀杆的一端与热熔物相抵接,由于设置有热熔物,第一阀口处于打开状态,此时调温阀装入热管理系统中后,由于第一阀口处于打开状态,在充注润滑油的过程中,润滑油可以经由第一接口通道、第一阀口、第二接口通道流入热交换装置中,热管理系统的润滑油充注较为简单,并且在充注润滑油时还有对热交换装置及其连接管路进行检漏的功能。

A temperature regulating valve and its heat management syste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emperature regulating valve,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state and a first working state. By setting a hot melt in the end cover of the temperature regulating valve, the hot melt is solid in the first state, and one end of the valve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hot melt. Because the hot melt is set, the first valve port is in the open state, at this time, after the temperature regulating valve is installed in the heat management system, the first valve port is in the open state because the first valve port is in the open state State: in the process of filling lubricating oil, the lubricating oil can flow into the heat exchange device through the first interface channel, the first valve port and the second interface channel. The lubricating oil filling of the heat management system is relatively simple, and it also has the function of leak detection for the heat exchange device and its connecting pipeline when filling lubricating 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调温阀及具有该调温阀的热管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流体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调温阀以及具有该调温阀的热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各部件之间需要及时以润滑油润滑以保证汽车的正常运行,其中包括变速箱油,变速箱油主要通过热管理系统来实现温度调节功能。当变速箱油路的温度上升时,调温阀中的热动元件的热敏物质受热膨胀,调温阀中的变速箱油直接流回变速箱的通道被封住或通道流量下降,此时高温油通过调温阀进入热交换装置进行降温再流回变速箱。反之,当油温过低时,热动元件的热敏物质开始凝固收缩,顶杆复位,变速箱油直接流回变速箱的通道被打开。所以调温阀中连通热交换装置的通道是在润滑油处于高温状态下打开的,如果润滑油的温度低于设定温度,该通道处于关闭状态。在向热管理系统充注润滑油时,为了使得一部分润滑油能够注入热交换装置,需要充注入高温润滑油使得一部分润滑油能够注入热交换装置,所以当前的变速箱油充注工艺较为复杂。如果充注的润滑油温度不够,润滑油将无法注入热交换装置,这样,会导致热管理系统的润滑油量不足,例如,在正常使用过程中,有一部分润滑油会停留于热交换装置及连接管路中,会导致变速箱中的润滑油量不够。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调温阀,包括主阀体、端盖、热动元件、第一弹簧,所述主阀体设置有阀体容纳腔,所述热动元件容置于所述阀体容纳腔,所述主阀体设置有第一接口部、第二接口部和第三接口部,所述第一接口部设置有第一接口通道,所述第二接口部设置有第二接口通道,所述第三接口部设置有第三接口通道,所述热动元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弹簧直接或者间接抵接,所述第一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座设置有第一阀口,所述第二阀座设置有第二阀口,所述第一阀口位于所述第一接口通道和第二接口通道之间,所述第二阀口位于所述第一接口通道和第三接口通道之间,且所述第一阀口位于所述第二接口通道与所述阀体容纳腔的连接处;所述端盖内的腔内设置有热熔物,所述热动元件包括本体部和阀杆,所述阀杆的一端伸入所述端盖,所述本体部包括大径部和小径部,所述大径部的外径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阀口的直径,所述小径部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阀口的直径,所述大径部与所述阀体容纳腔的第一阀口所对应侧的内壁滑动配合,通过所述大径部的滑动可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第一阀口;所述调温阀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一工作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热熔物为固态,所述热熔物位于所述阀杆的端部与所述端盖内的腔的底部之间,所述阀杆的端部与所述热熔物相抵接,所述热熔物与所述端盖内的腔的底部相抵接,所述第一阀口打开,所述第二阀口关闭或者小开度打开;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所述阀杆与所述端盖内的腔的底部相抵接,所述第一阀口打开,所述第二阀口关闭,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阀杆的端部与所述端盖内的腔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小于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阀杆的端部与所述端盖内的腔的底部之间的距离。通过在调温阀的端盖中设置热熔物,在充注状态下热熔物为固态,由于设置有热熔物,促使第一阀口的至少一部分不被热动元件所挡住,第一阀口处于打开状态,此时调温阀装入热管理系统中后,由于第一阀口处于打开状态,可以在充注润滑油的过程中,润滑油可以经由第一接口通道、第一阀口、第二接口通道流入热交换装置中,热管理系统的润滑油充注较为简单,并且在充注润滑油时,如果热交换装置及其连接管路有泄漏,也能及时发现。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调温阀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左视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调温阀在充注时的A-A剖视示意图。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是图3所示调温阀的内壳体和轴套组合件的剖视示意图。图6是图2所示调温阀在热熔物熔融后在油温处于高温状态下的A-A剖视示意图。图7是图2所示调温阀在热熔物熔融后在油温正常状态下的A-A剖视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热管理系统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3所示,调温阀包括主阀体1、端盖2、容置于主阀体1内的热动元件3、第二弹簧4和第一弹簧4。主阀体1设置有第一接口部11、第二接口部12、第三接口部131和第四接口部132,其中第一接口部11设置有第一接口通道111,第二接口部12设置有第二接口通道121,第三接口部131设置有第三接口通道133,第四接口部132设置有第四接口通道134。主阀体1还设置阀体容腔15,端盖2与主阀体1固定且连接处密封,使得端盖封住阀体容腔15的一端。热动元件3容置于阀体容腔15内,热动元件3的一端与第一弹簧4直接或者间接抵接,第一弹簧4处于压缩状态。这里应当指出,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第四接口部132,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与第三接口131相连通的第四接口部132,可以无需在调温阀外部通过管路和三通接头连接热交换装置和变速箱。这里间接抵接是指,两者之间通过一个或者多个物体相抵接,两者之间非直接接触相抵接;主阀体可以是一体结构,也可以是多个部件安装组成,例如接口部为组成而成的快速接头(图中未示出)。调温阀中还设置有第一阀座21和第二阀座14,第一阀座21设置有第一阀口211,第二阀座14设置有第二阀口141,其中第一阀口211位于第一接口通道111和第二接口通道121之间,第一接口通道111可以通过第一阀口211与第二接口通道121连通,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阀座211是阀体容纳腔15所对应的一部分,第一阀口211位于第二接口通道121与阀体容纳腔15的连接处。第二阀口141位于第一接口通道111和第三接口通道121之间,第一接口通道111可以通过第二阀口141与第三接口通道133连通。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阀座14与主阀体1为一体结构,即第二阀座14是主阀体1的一部分,相对于第一阀座21,第二阀座14相对远离端盖2。这里应当指出,第一阀座21和/或第二阀座14也可以是单独的部件设置于主阀体1内,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阀座21与二阀座14不仅加工简单,而且各零件装配也相对简单。热动元件3包括本体部30和阀杆33,本体部30包括大径部31和小径部32,第一弹簧4套设于小径部32且第一弹簧4大径部一端与大径部31相抵接。这里应当指出,第一弹簧4也可以与小径部相抵接,而本实施例所采用的设置方式可以提高弹簧的稳定性,也可以相对减小调温阀的体积。大径部31与阀体容纳腔15的第一阀口211所对应侧的内壁滑动配合,通过大径部31的滑动可以打开或者关闭第一阀口211。而大径部31与阀体容纳腔15的第一接口部11侧的内壁保持距离,使得第一接口通道111与阀体容纳腔15连通。阀杆3的一端穿过大径部31并伸出大径部31外,阀杆3的另一端伸入本体部30内,大径部31的外径大于或者小于第二阀口141的内径,当大径部31与第一阀座21相抵接时,第一阀口211关闭,当小径部32与第二阀座141相抵接时,第二阀口141关闭。在本实施例中,热动元件3还包括凸起部311,凸起部311设置于大径部31朝向端盖3一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调温阀,包括主阀体、端盖、热动元件、第一弹簧,所述主阀体设置有阀体容纳腔,所述热动元件容置于所述阀体容纳腔,所述主阀体设置有第一接口部、第二接口部和第三接口部,所述第一接口部设置有第一接口通道,所述第二接口部设置有第二接口通道,所述第三接口部设置有第三接口通道,所述热动元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弹簧直接或者间接抵接,所述第一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座设置有第一阀口,所述第二阀座设置有第二阀口,所述第一阀口位于所述第一接口通道和第二接口通道之间,所述第二阀口位于所述第一接口通道和第三接口通道之间,且所述第一阀口位于所述第二接口通道与所述阀体容纳腔的连接处;/n所述端盖内的腔内设置有热熔物,所述热动元件包括本体部和阀杆,所述阀杆的一端伸入所述端盖,所述本体部包括大径部和小径部,所述大径部的外径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阀口的直径,所述小径部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阀口的直径,所述大径部与所述阀体容纳腔的第一阀口所对应侧的内壁滑动配合,通过所述大径部的滑动可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第一阀口;/n所述调温阀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一工作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热熔物为固态,所述热熔物位于所述阀杆的端部与所述端盖内的腔的底部之间,所述阀杆的端部与所述热熔物相抵接,所述热熔物与所述端盖内的腔的底部相抵接,所述第一阀口打开,所述第二阀口关闭或者小开度打开;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所述阀杆与所述端盖内的腔的底部相抵接,所述第一阀口打开,所述第二阀口关闭,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阀杆的端部与所述端盖内的腔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小于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阀杆的端部与所述端盖内的腔的底部之间的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温阀,包括主阀体、端盖、热动元件、第一弹簧,所述主阀体设置有阀体容纳腔,所述热动元件容置于所述阀体容纳腔,所述主阀体设置有第一接口部、第二接口部和第三接口部,所述第一接口部设置有第一接口通道,所述第二接口部设置有第二接口通道,所述第三接口部设置有第三接口通道,所述热动元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弹簧直接或者间接抵接,所述第一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座设置有第一阀口,所述第二阀座设置有第二阀口,所述第一阀口位于所述第一接口通道和第二接口通道之间,所述第二阀口位于所述第一接口通道和第三接口通道之间,且所述第一阀口位于所述第二接口通道与所述阀体容纳腔的连接处;
所述端盖内的腔内设置有热熔物,所述热动元件包括本体部和阀杆,所述阀杆的一端伸入所述端盖,所述本体部包括大径部和小径部,所述大径部的外径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阀口的直径,所述小径部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阀口的直径,所述大径部与所述阀体容纳腔的第一阀口所对应侧的内壁滑动配合,通过所述大径部的滑动可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第一阀口;
所述调温阀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一工作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热熔物为固态,所述热熔物位于所述阀杆的端部与所述端盖内的腔的底部之间,所述阀杆的端部与所述热熔物相抵接,所述热熔物与所述端盖内的腔的底部相抵接,所述第一阀口打开,所述第二阀口关闭或者小开度打开;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所述阀杆与所述端盖内的腔的底部相抵接,所述第一阀口打开,所述第二阀口关闭,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阀杆的端部与所述端盖内的腔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小于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阀杆的端部与所述端盖内的腔的底部之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温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温阀还设置有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一腔相对远离所述第一阀口,所述第二腔相对靠近所述第一阀口,所述第一腔和第二腔位于所述端盖内,所述第一腔的内径小于第二腔的内径,在所述第一腔所对应的内壁与所述第二腔所对应的内壁的连接处形成有第一台阶部,所述阀杆伸入所述第二腔部分的端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腔所对应内壁的内径,所述热熔物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和/或所述第二腔,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热熔物位于所述阀杆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台阶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温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温阀还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凸出于所述端盖内的腔对应的内壁,所述阀杆伸入所述端盖部分的端部与所述限位部滑动配合或者间隙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温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包括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一腔相对远离所述第一阀口,所述第二腔相对靠近所述第一阀口,所述限位部为所述第一腔所对应的内壁的一部分;
所述第二腔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腔的内径,在所述第一腔所对应的内壁与所述第二腔所对应的内壁的连接处形成有第一台阶部,所述阀杆与所述第二腔所对应的内壁之间保持一定距离,所述阀杆与所述第二腔所对应的内壁之间的空间的容积大于等于所述热熔物熔化后的体积;
或者所述第二腔位于所述阀杆伸入所述端盖的一端部内,所述第二腔的内径小于等于所述热熔物的外径,所述第二腔的容积大于等于所述热熔物熔化后的体积。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调温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温阀还包括第三腔,所述第三腔位于所述端盖内,所述端盖内还设置有轴套和第二台阶部,所述第二台阶部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三腔的内径,所述第三腔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处于压缩状态,所述密封圈一端与所述轴套相抵接,所述轴套与第二台阶部相抵接,所述阀杆的一端穿过所述轴套、密封圈后伸入所述第二腔内,所述阀杆伸入所述第二腔部分与所述第二腔所对应的内壁之间间隙配合或者滑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温阀,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