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8153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0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压缩机,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储气罐,储气罐上设有低压压缩机、高压压缩机、第一三通阀,低压压缩机上设有第一进气管和第一出气管,高压压缩机上设有第二进气管和第二出气管,第一出气管连接在第一三通阀的入口端上,第一三通阀的一个出口端与储气罐连通,第二进气管连接在第一三通阀的另一个出口端上,第二进气管上连接有进气支管,进气支管上安装有电磁阀,第二出气管储气罐连接。第一出气管通过第一三通阀与储气罐连通时,低压压缩机和高压压缩机均为一级压缩,并均向储气罐内供气,压缩空气的排量大;当第一三通阀将第一出气管和第二进气管连通时,高压压缩机为二级压缩,排放到储气罐内的压缩空气的压力高。

An air compresso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ir compressor. The key points of the technical scheme are as follows: the air tank is provided with a low-pressure compressor, a high-pressure compressor and a first three-way valve, a first air inlet pipe and a first air outlet pipe are arranged on the low-pressure compressor, a second air inlet pipe and a second air outlet pipe are arranged on the high-pressure compressor, the first air outlet pipe is connected on the inlet end of the first three-way valve, and the first three-way valve One outlet end of the valve is connected with the air tank, the second air inlet pipe is connected with another outlet end of the first three-way valve, the second air inlet pipe is connected with an air inlet branch pipe, the air inlet branch pipe is installed with a solenoid valve, and the second air outlet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air tank. When the first gas outlet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gas storage tank through the first three-way valve, the low-pressure compressor and the high-pressure compressor are all compressed in the first stage, and both supply air to the gas storage tank, so the displacement of compressed air is large; when the first three-way valve connects the first gas outlet pipe and the second air inlet pipe, the high-pressure compressor is compressed in the second stage, and the pressure of compressed air discharged into the gas storage tank is hig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压缩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压机
,特别涉及一种空气压缩机。
技术介绍
空气压缩机作为气源装置的主体,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气体的内能。容积式空压机较为常见的空气压缩机,容积式空压机是通过压缩气体体积,增加单位体积内气体分子密度,从而提高压缩空气的压力。目前,公告号为CN105089974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双缸空压机,其包括罩壳、电机和空气压缩组件一、空气压缩组件二,电机两端分别安装有曲轴箱一和曲轴箱二,电机的电机轴两端上分别固连有偏心轮一和偏心轮二,空气压缩组件一包括连杆一、活塞一和气缸一,连杆一通过轴承一套设在偏心轮一上,空气压缩组件二包括连杆二、活塞二和气缸二,连杆二通过轴承二套设在偏心轮二上,偏心轮一的中心到电机轴轴心线的垂线和偏心轮二的中心到电机轴轴心线的垂线之间的夹角始终是180°,即当连杆一收缩到临界点时,其连杆二刚好伸出到临界点。上述专利中的双缸空压机在完成空气压缩后会将压缩空气输入到储气罐中,为了增加排气量,一般会再增加一台双缸空压机,两台双缸空压机同时为出气罐供气;而如果是需要增加压缩空气的压力,则需要再增加一台功率更大、耐压能力更强的高压空压机,并将上述专利中的双缸空压机的压缩空气输送到高压空压机中以进行二级压缩。而目前的空压机均只适用于上述两种情况中的一种,导致可能出现需要同时准备两种空压机的情况,造成生产成本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压缩机,其具有可以根据使用环境进行灵活调整的优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空气压缩机,包括储气罐,所述储气罐上设有低压压缩机、高压压缩机,所述低压压缩机上设有第一进气管和第一出气管,所述高压压缩机上设有第二进气管和第二出气管,所述储气罐的外侧壁上设有与储气罐内部连通的第一接口管和第二接口管;还包括第一三通阀,所述第一出气管远离低压压缩机的一端连接在第一三通阀的入口端上,所述第一接口管远离储气罐的一端连接在第一三通阀的一个出口端上,所述第二进气管远离高压压缩机的一端连接在第一三通阀的另一个出口端上,所述第二进气管上还连接有进气支管,所述进气支管上安装有电磁阀,所述第二出气管和第二接口管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三通阀将第一接口管和第一出气管连通时,低压压缩机和高压压缩机均为一级压缩,并同时向储气罐内提供压缩空气,压缩空气的排量大而压力较低;当第一三通阀将第一出气管和第二进气管连通时,低压压缩机负责向高压压缩机提供一级压缩后的压缩空气,高压压缩机为二级压缩,排放到储气罐内的压缩空气的压力高,从而使整个空气压缩机能够在更多的情况下能够适用。优选的,还包括处在储气罐一侧的蓄水箱、水泵、第一热交换单元和第二热交换单元,所述蓄水箱上设有输水管和回水管,所述第一热交换单元连接在第一出气管和第一接口管之间,所述第二热交换单元连接在第二出气管和第二接口管之间,所述水泵处在蓄水箱中并通过输水管向第一热交换单元和第二热交换单元供水,第一热交换单元和第二热交换单元分别通过回水管向蓄水箱回水。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空气被压缩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特别是高压压缩机在进行二级压缩时,压缩空气产生的热量更大,若直接将这些压缩空气注入到储气罐中,会导致储气罐内气体温度过高,进一步增加空气的膨胀,使储气罐内的气压超过预定的气压值。因此使用第一热交换单元为低压压缩机的出气降温,第二热交换单元为高压压缩机的出气降温,增强对压缩空气的散热效果。优选的,所述第一热交换单元包括热交换箱、处在热交换箱内的送气管,所述送气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热交换箱的两端侧壁上,且送气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储气罐和第一接口管连通,所述输水管在热交换箱的顶部开设有进水口,所述回水管在热交换箱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出水口且第一出水口高于送气管设置;所述第二热交换单元的结构与第一热交换单元相同。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压缩空气被送入到送气管中以通过热交换箱,当需要对压缩空气降温时,利用水泵将冷却水通过输水管送入到热交换箱中,冷却水淹没送气管之后多余的冷却水才会从第一出水口回流到蓄水箱中,流经送气管的压缩空气中的热量传递到热交换箱内的冷却水中,而热交换箱内的冷却水的热量随着冷却水的不断流动传递到外界空气中。优选的,所述热交换箱的底部还设有第二出水口,所述回水管上设有与第二出水口连通的回水支管,所述第二出水口的直径小于第一出水口的直径。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出水口排水的流速比热交换箱进水的流速慢,使得热交换箱内的冷却水能够逐渐增加直到冷却水从第一出水口溢流出,在热交换箱装满冷却水时,冷却水能够形成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两种流动方向,加快热交换箱内冷却水更换速度,降低处在热交换箱下端的冷却水的温度过高的可能性。优选的,所述送气管的长度方向与相应热交换箱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送气管为蛇形管,所述送气管平行于热交换箱的底部,且送气管在竖直方向上处在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的中间。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送气管与冷却水的接触面积大,且送气管处在冷却水的中部,送气管上下两侧都具有足够多的冷却水来传递送气管内的压缩空气的热量,能够加快热量的传递效率。优选的,所述低压压缩机和高压压缩机分别靠近储气罐的两端,两个热交换箱并列设置在低压压缩机和高压压缩机之间,且两个热交换箱分别靠近储气罐的两侧,所述第一出气管和第二进气管靠近储气罐的同一侧,所述第二出气管、第二接口管靠近储气罐的另一侧。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出气管和第二进气管能够直接连接在同侧的热交换箱的两端上,而第二出气管和第二接口管与另一热交换箱连接,管道连接的距离短,减少管道之间的交错、缠绕,使管道的分布得到合理安排。优选的,所述第一出气管上还设有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二三通阀的一个出口端直接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二出气管和第二接口管之间设有第三三通阀,所述第三三通阀的一个出口端直接与外界连通。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整个空气压缩机在不能正常断电或人为停机时,第一出气管和第二出气管中的压缩气体均得不到排空,滞留的压缩空气会使活塞式空气压缩机再次启动时是处于负荷启动而不是空载启动,这样造成活塞式空气压缩机的启动输入功率增大,容易造成活塞式空气压缩机受损,而通过第二三通阀和第三三通阀能够在启动前先将滞留的压缩空气排至外界,使活塞式空气压缩机能够空载启动。优选的,所述进气支管和第一进气管上均安装有空气过滤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过滤掉进入到低压压缩机和高压压缩机的空气中的杂质,降低对低压压缩机和高压压缩机中的气缸的影响,提高空气压缩机的使用寿命。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设置第一三通阀,方便根据使用需要来控制高压压缩机是否进行二级压缩,使空气压缩机的使用更加灵活;2.通过设置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在高压压缩机进行二级压缩时能够有效降低压缩空气的温度,减小储气罐内气体的温度,使压缩空气的压力值更加精准。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压缩机,包括储气罐(1),其特征是:所述储气罐(1)上设有低压压缩机(2)、高压压缩机(3),所述低压压缩机(2)上设有第一进气管(21)和第一出气管(22),所述高压压缩机(3)上设有第二进气管(31)和第二出气管(32),所述储气罐(1)的外侧壁上设有与储气罐(1)内部连通的第一接口管(11)和第二接口管(12);还包括第一三通阀(4),所述第一出气管(22)远离低压压缩机(2)的一端连接在第一三通阀(4)的入口端上,所述第一接口管(11)远离储气罐(1)的一端连接在第一三通阀(4)的一个出口端上,所述第二进气管(31)远离高压压缩机(3)的一端连接在第一三通阀(4)的另一个出口端上,所述第二进气管(31)上还连接有进气支管(311),所述进气支管(311)上安装有电磁阀(312),所述第二出气管(32)和第二接口管(12)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压缩机,包括储气罐(1),其特征是:所述储气罐(1)上设有低压压缩机(2)、高压压缩机(3),所述低压压缩机(2)上设有第一进气管(21)和第一出气管(22),所述高压压缩机(3)上设有第二进气管(31)和第二出气管(32),所述储气罐(1)的外侧壁上设有与储气罐(1)内部连通的第一接口管(11)和第二接口管(12);还包括第一三通阀(4),所述第一出气管(22)远离低压压缩机(2)的一端连接在第一三通阀(4)的入口端上,所述第一接口管(11)远离储气罐(1)的一端连接在第一三通阀(4)的一个出口端上,所述第二进气管(31)远离高压压缩机(3)的一端连接在第一三通阀(4)的另一个出口端上,所述第二进气管(31)上还连接有进气支管(311),所述进气支管(311)上安装有电磁阀(312),所述第二出气管(32)和第二接口管(1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压缩机,其特征是:还包括处在储气罐(1)一侧的蓄水箱(7)、水泵(71)、第一热交换单元(8)和第二热交换单元(9),所述蓄水箱(7)上设有输水管(72)和回水管(73),所述第一热交换单元(8)连接在第一出气管(22)和第一接口管(11)之间,所述第二热交换单元(9)连接在第二出气管(32)和第二接口管(12)之间,所述水泵(71)处在蓄水箱(7)中并通过输水管(72)向第一热交换单元(8)和第二热交换单元(9)供水,第一热交换单元(8)和第二热交换单元(9)分别通过回水管(73)向蓄水箱(7)回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气压缩机,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热交换单元(8)包括热交换箱(81)、处在热交换箱(81)内的送气管(82),所述送气管(82)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热交换箱(81)的两端侧壁上,且送气管(8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储气罐(1)和第一接口管(11)连通,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建南陈华丰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新界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