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雄专利>正文

油井井下电缆保护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6857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油井井下电缆保护固定装置。由一块电缆定位保护片与两块卡紧固定片三者围成一个形状为圆管形的整体结构。电缆定位固定片与左右卡紧固定片之间各用铰链环和铰链轴固定连接。左右两块卡紧固定片之间用铰链环和连接插销活连接。电缆定位保护片内表面粘结着橡胶衬垫和卡紧槽。用本装置可将动力电缆、信号电缆和测试毛细管等牢靠固定到油管柱上,使其免受磨损和卡伤。装拆省时省力,可多次重复使用,效益显著。(*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在油井中将电缆或类似物固定到油管柱上的专用器具,是一种油井井下电缆保护固定装置。石油开采井的潜油泵动力电缆、各种信号电缆和测试毛细管,随着油管柱下入井内,处于油管柱外与套管内的环形空腔中。几千米深的油井难免出现倾斜或弯曲使局部地方环形空腔变窄,而将电缆磨伤损坏,这种现象时有发生。为此,通常都用不锈钢卡带或硬橡胶卡箍把电缆捆绑固定到油管柱外壁上。采用这种方式电缆损伤事故有所减少,但损伤率仍高达50%左右。尤其是不锈钢卡带容易卡伤电缆,当起出油管柱时,每个卡带又要锯开,也容易损伤电缆。硬橡胶卡箍虽然不容易卡伤电缆,但橡胶卡箍本身从井口下到井底的过程中很容易被窄空腔处的套管磨伤,甚至磨断脱落;还因井下温度较高,会使橡胶卡箍软化,甚至粘结到油管柱上。这两种情况都会使硬橡胶卡箍失去对电缆的保护和固定作用。无论是不锈钢卡带或硬橡胶卡箍,装拆都比较费时费力,并且只能装拆使用一次,不能多次装拆重复使用。鉴于已有技术的上述缺点和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油井井下电缆保护固定装置,用来代替传统的不锈钢卡带和硬橡胶卡箍,有效地保护和固定井下电缆免受损伤,并且装拆省时省力,能多次重复使用。上述目的是由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该装置由电缆定位保护片、橡胶衬垫、卡紧槽、卡紧固定片、铰链轴和连接插销组成。其特征是由电缆定位保护片与左右两块卡紧固定片三者围成一个形状为圆管形的整体结构。电缆定位保护片与左右两块卡紧固定片之间各用铰链环和铰链轴固定连接。左右两块卡紧固定片之间用铰链环和连接插销活连接。橡胶衬垫粘结在电缆定位保护片内表面,用来定位和卡紧电缆。橡胶衬垫左右两边各有一个卡紧槽,用来定位和卡紧测井用的毛细管。上述油井井下电缆保护固定装置的电缆定位保护片的横断面为 形,其左右两边都有铰链环,其上下两端中部都有弧形凹口,弧形凹口的左右两边各有一个向里弯曲的卡爪。上述油井井下电缆保护固定装置的卡紧固定片形状为120°的圆柱面,其左右两边各有铰链环,其上下两端各有三个向里弯曲的卡爪,靠近互相扣合的铰链环处各有一个径向圆孔。上述油井井下电缆保护固定装置的橡胶衬垫形状为板状,左右两个卡紧槽形状为半圆管形,橡胶衬垫和卡紧槽为一整体,用耐油耐热橡胶材料制做。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制成的油井井下电缆保护固定装置,可将潜油电泵的动力电缆、井下各种信号电缆和测试用的不锈钢毛细管等牢靠固定到油井的管柱上。本装置和电缆都不会松动,电缆不再被磨伤,也不会被卡伤,装拆都非常方便,省时又省力。本装置结构简单,造价只有硬橡胶卡箍的三分之一。以深度为1300米的油井为例,一口油井要用硬橡胶卡箍约260个,价值9万元,只能装拆使用一次;若用本装置,一口油井也需要约260个,价值只有3万元。由于本装置能多次装拆重复使用,可节省更多资金。按一个油田计算,直接经济效益非常可观。由于节省大量装拆作业时间,能使油井尽快恢复生产,多产原油,间接经济效益也很显著。由于装拆劳动强度降低,作业工人非常满意,社会效益也很好。因此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附图2是附图1电缆定保护片的立体示意图。附图3是附图1中卡紧定位片的立体示意图。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阐述如下附图中,1是电缆定位保护片,2是橡胶衬垫,3是卡紧槽,4铰链轴,5是连接插销,6是卡紧固定片,7是上端卡爪,8是下端卡爪,9是前铰链环,10是左右铰链环。A是卡钳插孔。参阅图1,本装置由电缆定位保护片1、橡胶衬垫2(图中未画出,仅表明其部位)、卡紧槽3、卡紧固定片6、铰链轴4(左右各1个)和连接插销5组成。由电缆定位保护片1与左右两块卡紧固定片6三者围成一个形状为圆管形的整体结构。电缆定位保护片1与左右两块卡紧固定片6之间用铰链环10和铰链轴4固定连接,不再拆开。左右两块卡紧固定片6之间用铰链环9和连接插销5活连接,便于拆卸。橡胶衬垫2粘结在电缆定位保片1的内表面。橡胶衬垫2左右两边各有一个卡紧槽3。参阅图2,电缆定位保护片1的横断面形状为 形,其左右两边都有铰链环10,其上下两端中部都有弧形凹口,弧形凹口的左右两边各有一个向里弯曲的卡爪7、8。参阅图3,卡紧固定片6形状为120°的圆柱面,左右两边各有铰链环9、10,其上下两端各有三个向里弯曲的卡爪7、8,靠近互相扣合的铰链环9处各有一个径向孔A。参阅图1或图2,可以看出橡胶衬垫2所在的位置,其形状为板状,左右两个卡紧槽3形状为半圆管形。其中的电缆定位保护片1和卡紧固定片6都用2~3毫米厚的钢板冲压加工成型。橡胶衬垫2和卡紧槽3为一整体,选用耐油耐热橡胶材料制做,用耐热粘结剂固定到电缆定位保护片1的内表面。橡胶衬垫2用来卡紧电缆,并保护电缆不受损伤。卡紧槽3用来定位并卡住测试用的不锈钢毛细管。电缆定位保护片1两边与左右卡紧固定片6之间都用铰链轴4固定相连,铰链轴4的下端头与铰链环10点焊成一体。本装置的使用安装过程是先将井下电缆和测试用的毛细管分别置于电缆定位保护片1内的橡胶衬垫2和卡紧槽3中,再与本装置一同卡到油管柱上。然后将专用卡钳的两个插头分别插入左右两个插孔A中,用力卡紧使左右两个卡紧固定片6的铰链环9互相扣合对正,并将连接插销5插入铰链环9中,松开卡钳。此时上、下端卡爪7、8都能紧卡到油管柱外表面上,能承受足够大的轴向冲击力。该装置随油管柱下入油井过程中,在经过环形空腔偏心处,能使油管柱向环腔较宽的方向径向移动,从而使电缆等受到有效保护。拆卸时,只要从下向上敲击连接插销5,并从上面抽出连接插销5即可。装拆都只需几秒钟,非常方便。权利要求1.一种油井井下电缆保护固定装置,由电缆定位保护片(1)、橡胶衬垫(2)、卡紧槽(3)、卡紧固定片(6)、铰链轴(4)和连接插销(5)组成,其特征是由电缆定位保护片(1)与左右两块卡紧固定片(6)三者围成一个形状为圆管形的整体结构,电缆定位保护片(1)与左右两块卡紧固定片(6)之间各用铰链环(10)和铰链轴(4)固定连接,左右两块卡紧固定片(6)之间用铰链环(9)和连接插销(5)活连接,橡胶衬垫(2)粘结在电缆定位保护片(1)内表面,橡胶衬垫(2)左右两边各有一个卡紧槽(3)。2.根据权利要球1所述的油井井下电缆保护固定装置,其特征是电缆定位保护片(1)的横断面形状为形,其左右两边都有铰链环(10),其上下两端中部都有弧形凹口,弧形凹口的左右两边各有一个向里弯曲的卡爪(7)、(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井井下电缆保护固定装置,其特征是卡紧固定片(6)形状为1200°的圆柱面,其左右两边各有铰链环(9)、(10),其上下两端各有三个向里弯曲的卡爪(7)、(8),靠近互相扣合的铰链环(9)处各有一个经向圆孔(A)。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井井下电缆保护固定装置,其特征是橡胶衬垫(2)形状为板状,左右两个卡紧槽(3)形状为半圆管形,橡胶衬垫(2)和卡紧槽(3)为一整体,用耐油耐热橡胶材料制做。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油井井下电缆保护固定装置。由一块电缆定位保护片与两块卡紧固定片三者围成一个形状为圆管形的整体结构。电缆定位固定片与左右卡紧固定片之间各用铰链环和铰链轴固定连接。左右两块卡紧固定片之间用铰链环和连接插销活连接。电缆定位保护片内表面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井井下电缆保护固定装置,由电缆定位保护片(1)、橡胶衬垫(2)、卡紧槽(3)、卡紧固定片(6)、铰链轴(4)和连接插销(5)组成,其特征是由电缆定位保护片(1)与左右两块卡紧固定片(6)三者围成一个形状为圆管形的整体结构,电缆定位保护片(1)与左右两块卡紧固定片(6)之间各用铰链环(10)和铰链轴(4)固定连接,左右两块卡紧固定片(6)之间用铰链环(9)和连接插销(5)活连接,橡胶衬垫(2)粘结在电缆定位保护片(1)内表面,橡胶衬垫(2)左右两边各有一个卡紧槽(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雄丁思明范齐芳
申请(专利权)人:张雄丁思明范齐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