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力容器翻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6715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7 08: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压力容器翻身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分别设置立柱、轴承座和弹性支撑柱,所述轴承座位于立柱与弹性支撑柱之间,所述立柱的上端固定设置滑轮,所述轴承座上设置转轴,所述转轴上设置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固定设置用于放置压力容器的固定套,所述固定套通过转轴进行旋转,所述压力容器上捆绑绳索,所述绳索缠绕在滑轮后与行车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防止工件进行翻身过程中工件掉落、工件滚动以及采用吊钩提起时由于摆荡发生磕碰等意外事故的发生,确保生产能够安全的进行。

A turning over device of pressure vesse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ressure vessel turnover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on which a column, a bearing seat and an elastic support column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the bearing seat is located between the column and the elastic support column, the upper end of the column is fixedly provided with a pulley, the bearing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rotating shaft, the rotating shaft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piece, and the connecting piece is fixedly arranged for placing a pressure vessel The fixing sleeve rotates through a rotating shaft, and the pressure vessel is bound with a rope, which is wound on a pulley and connected with a traveling cran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reasonable design and convenient use,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working efficiency, prevent the workpiece from falling during the process of turning over, workpiece rolling and collision due to swing when lifting with hook, and ensure the safe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力容器翻身装置
本技术涉及压力容器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压力容器翻身装置。
技术介绍
在重型核电及化工容器、换热器等机械制造过程中,需要将工件在立式和卧式状态之间进行翻转。目前主要采用车间起重机直接吊起工件进行翻身,容易发生工件掉落、工件滚动以及采用吊钩提起时由于摆荡发生磕碰等意外事故,也容易产生损坏工件密封面的情况,从而给重型核电及化工容器、换热器等机械设备的制造带来较大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压力容器翻身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压力容器翻身装置,包括底座,其创新点在于:所述底座上分别设置立柱、轴承座和弹性支撑柱,所述轴承座位于立柱与弹性支撑柱之间,所述立柱的上端固定设置滑轮,所述轴承座上设置转轴,所述转轴上设置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固定设置用于放置压力容器的固定套,所述固定套通过转轴进行旋转,所述压力容器上捆绑绳索,所述绳索缠绕在滑轮后与行车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支撑柱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固定设置弹簧,所述弹簧上端固定设置托板。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套为盘形结构,且固定套上环形阵列设置至少三个锁紧螺栓。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套的底部固定设置减震底脚。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防止工件进行翻身过程中工件掉落、工件滚动以及采用吊钩提起时由于摆荡发生磕碰等意外事故的发生,确保生产能够安全的进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翻身后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2立柱、3轴承座、4弹性支撑柱、41基座、42弹簧、43托板、5滑轮、6转轴、7连接件、8压力容器、9固定套、10绳索、11锁紧螺栓、12减震底脚。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看图1-2,一种压力容器翻身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分别设置立柱2、轴承座3和弹性支撑柱4,轴承座3位于立柱2与弹性支撑柱4之间,立柱2的上端固定设置滑轮5,轴承座3上设置转轴6,转轴6上设置连接件7,连接件7固定设置用于放置压力容器8的固定套9,固定套9通过转轴6进行旋转,压力容器8上捆绑绳索10,绳索10缠绕在滑轮5后与行车连接。本实施例中,弹性支撑柱4包括基座41,基座41上固定设置弹簧42,弹簧42上端固定设置托板43。当压力容器8从立式翻身为卧式时,弹性支撑柱4能够缓解压力容器8的重量,避免对压力容器8造成伤害。本实施例中,固定套9为盘形结构,且固定套9上环形阵列设置至少三个锁紧螺栓11。固定套9套在压力容器8的底部,锁紧螺栓11用于固定压力容器8。本实施例中,固定套9的底部固定设置减震底脚12,减震底脚12与弹性支撑柱4结构类似。当压力容器8从卧式翻身为立式时,减震底脚12能够缓解压力容器8的重量,避免对压力容器8造成伤害。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行车将压力容器8放置在固定套9内,并通过锁紧螺栓11进行固定,然后呢将绳索10套在压力容器8,绳索10缠绕在滑轮5后与行车连接;当需要从立式翻身为卧式时,只需通过行车缓慢松开绳索10,然后在施力的情况下通过轴承座3和转轴6慢慢将压力容器8慢慢倾斜,并最终翻身为卧式;当需要从卧式翻身为立式时,只需通过行车拉动绳索10,将压力容器8慢慢提起,压力容器8通过轴承座3和转轴6慢慢立起,最终最终翻身为立式。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力容器翻身装置,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分别设置立柱、轴承座和弹性支撑柱,所述轴承座位于立柱与弹性支撑柱之间,所述立柱的上端固定设置滑轮,所述轴承座上设置转轴,所述转轴上设置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固定设置用于放置压力容器的固定套,所述固定套通过转轴进行旋转,所述压力容器上捆绑绳索,所述绳索缠绕在滑轮后与行车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力容器翻身装置,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分别设置立柱、轴承座和弹性支撑柱,所述轴承座位于立柱与弹性支撑柱之间,所述立柱的上端固定设置滑轮,所述轴承座上设置转轴,所述转轴上设置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固定设置用于放置压力容器的固定套,所述固定套通过转轴进行旋转,所述压力容器上捆绑绳索,所述绳索缠绕在滑轮后与行车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进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小泉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