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重式客梯轿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6707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7 08: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重式客梯轿底,包括轿底侧弯件和压板,所述轿底侧弯件设置在轿底板的外侧,轿底侧弯件上设置加强板,所述压板设置在U型加强筋的下端面上,U型加强筋上设置螺母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轿底加重块放置在U型加强筋之间,并通过压板与U型加强筋配合,将轿底加重块固定,保证轿底加重块的稳定,并且根据轿底板的承重调整压板的位置,从而调整轿底加重块的位置,适用范围更广,并通过轿底加重块增加轿厢的重量,避免曳引钢丝绳打滑,提高轿厢的安全和舒适性,并且安装简易方便,同时加重块由水泥等复合材料制成,成本低,密度重量能够调节轿厢使用情况配备,更加方便。

A kind of heavy lift car botto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eighted passenger elevator car bottom, which comprises a car bottom side bending part and a pressing plate, the car bottom side bending part is arranged on the outside of the car bottom plate, the car bottom side bending part is arranged with a reinforcing plate, the pressing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lower end face of the U-shaped reinforcing rib, the U-shaped reinforcing rib is arranged with a nut column, the utility model uses the car bottom weighting block to be placed between the U-shaped reinforcing rib,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U-shaped reinforcing rib through the pressing plate With the help of stiffeners, the weighting block of the car bottom is fixed to ensure the stability of the weighting block of the car bottom, and the position of the pressing plate is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load-bearing of the car floor, so as to adjust the position of the weighting block of the car bottom, which has a wider scope of application, and the weight of the car is increased through the weighting block of the car bottom to avoid the slipping of the traction steel wire rope, improve the safety and comfort of the car, and the installation is simple and convenient. At the same time, the weighting block It is made of cement and other composite materials, low cost, density and weight can adjust the use of car, more conven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重式客梯轿底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梯设备
,具体是一种加重式客梯轿底。
技术介绍
电梯轿底在电梯中主要承担载人载物,是电梯主要承载部件中重要部件结构,其中轿底架是轿底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现在电梯轿厢普遍偏轻,曳引钢丝绳容易打滑,容易出故障,舒适性不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重式客梯轿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加重式客梯轿底,包括轿底板、轿底侧弯件、U型加强筋、加强板、压板、轿底加重块、护脚板连接件、螺栓、螺柱和螺母柱,所述轿底侧弯件设置在轿底板的外侧,并且轿底侧弯件与轿底板通过螺栓连接,并在轿底侧弯件上设置加强板,所述U型加强筋设置在轿底板的下方,U型加强筋开口的两侧与轿底板焊接,并且U型加强筋的两端与轿底侧弯件连接,另在轿底板下端面的前端设置护脚板连接件,所述压板设置在U型加强筋的下端面上,并在U型加强筋上设置螺母柱,同时在压板的两端设置螺栓,并且螺栓与螺母柱螺纹连接,所述轿底加重块设置在U型加强筋之间的空隙内,并在轿底加重块上设置螺柱,同时在压板的中部加工与螺柱配合的通孔,并且压板与轿底加重块通过螺母与螺柱配合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轿底侧弯件共三个,并且轿底侧弯件为S型结构,与轿底板的侧边卡装,并通过螺栓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强板若干,并纵置横列分布在轿底侧弯件下端的凹槽内,并且加强板与轿底侧弯件焊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U型加强筋若干,并横向分布在轿底板下端面。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压板设置在轿底板底部的前端和后端,压板的两端分别与U型加强筋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母柱若干,并分为四组,分别与轿底板前侧的两组U型加强筋和后侧的两组U型加强筋对应,并与U型加强筋焊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轿底加重块采用水泥材料制造,并在轿底加重块的对称中心线上等间距设置三个相同的螺柱,并且轿底加重块的宽度小于U型加强筋之间的间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采用S型的轿底侧弯件与轿底板卡装,提高轿底板的结构强度,并由加强板对轿底侧弯件进行支撑,保证轿底侧弯件的结构稳定,进一步提高轿底板的结构强度,避免轿底板变形;采用U型加强筋与轿底侧弯件配合,提高轿底板的结构强度,并能够有效地提高轿底板的支撑强度,结构更加稳定;采用轿底加重块放置在U型加强筋之间,并通过压板与U型加强筋配合,将轿底加重块固定,保证轿底加重块的稳定,并且根据轿底板的承重调整压板的位置,从而调整轿底加重块的位置,适用范围更广,并通过轿底加重块增加轿厢的重量,避免曳引钢丝绳打滑,提高轿厢的安全和舒适性,并且安装简易方便,同时加重块由水泥等复合材料制成,成本低,密度重量能够调节轿厢使用情况配备,更加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加重式客梯轿底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加重式客梯轿底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加重式客梯轿底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加重式客梯轿底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加重式客梯轿底中轿底侧弯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轿底板1、轿底侧弯件2、U型加强筋3、加强板4、压板5、轿底加重块6、护脚板连接件7、螺栓8、螺柱9和螺母柱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加重式客梯轿底,包括轿底板1、轿底侧弯件2、U型加强筋3、加强板4、压板5、轿底加重块6、护脚板连接件7、螺栓8、螺柱9和螺母柱10,所述轿底侧弯件2设置在轿底板1的外侧,并且轿底侧弯件2与轿底板1通过螺栓连接,并在轿底侧弯件2上设置加强板4,如此通过轿底侧弯件2与轿底板1的侧板连接,提高轿底板1的结构强度,并由加强板4对轿底侧弯件2进行支撑,保证轿底侧弯件2的结构稳定,进一步提高轿底板1的结构强度,避免轿底板1变形,所述U型加强筋3设置在轿底板1的下方,U型加强筋3开口的两侧与轿底板1焊接,并且U型加强筋3的两端与轿底侧弯件2连接,另在轿底板1下端面的前端设置护脚板连接件7,如此通过U型加强筋3提高轿底板1的结构强度,并能够有效地提高轿底板1的支撑强度,另由护脚板连接件7连接护脚板,从而能够有效地保证乘客的安全,所述压板5设置在U型加强筋3的下端面上,并在U型加强筋3上设置螺母柱10,同时在压板5的两端设置螺栓8,并且螺栓8与螺母柱10螺纹连接,如此提高压板5与U型加强筋3连接的紧固程度,并且能够根据轿底板1的使用情况调节压板5的位置,所述轿底加重块6设置在U型加强筋3之间的空隙内,并在轿底加重块6上设置螺柱9,同时在压板5的中部加工与螺柱9配合的通孔,并且压板5与轿底加重块6通过螺母与螺柱配合连接,如此通过压板5将轿底加重块6固定,能够有效地保证轿底加重块6的稳定,并且调整压板5的位置,即可根据轿底板1的承重调整轿底加重块6的位置和密度,适用范围更广。所述轿底侧弯件2共三个,并且轿底侧弯件2为S型结构,与轿底板1的侧边卡装,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加强板4若干,并纵置横列分布在轿底侧弯件2下端的凹槽内,并且加强板4与轿底侧弯件2焊接。所述U型加强筋3若干,并横向分布在轿底板1下端面。所述压板5设置在轿底板1底部的前端和后端,压板5的两端分别与U型加强筋3连接。所述螺母柱10若干,并分为四组,分别与轿底板1前侧的两组U型加强筋3和后侧的两组U型加强筋3对应,并与U型加强筋3焊接。所述轿底加重块6采用水泥材料制造,并在轿底加重块6的对称中心线上等间距设置三个相同的螺柱9,并且轿底加重块6的宽度小于U型加强筋3之间的间隙。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结构通过轿底侧弯件2与U型加强筋3配合,与轿底板1的侧板连接,提高轿底板1的结构强度,并由加强板4对轿底侧弯件2进行支撑,保证轿底侧弯件2的结构稳定,进一步提高轿底板1的结构强度,避免轿底板1变形。根据轿厢的承重和使用情况,选择相应的轿底加重块6的密度,以实现轿厢的合理配重,并通过螺栓8与螺母柱10配合,调整压板5在U型加强筋3上的位置,从而通过轿底加重块6增加轿厢的重量,避免曳引钢丝绳打滑,提高轿厢的安全和舒适性,并且安装简易方便。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重式客梯轿底,包括轿底板、轿底侧弯件、U型加强筋、加强板、压板、轿底加重块、护脚板连接件、螺栓、螺柱和螺母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底侧弯件设置在轿底板的外侧,并且轿底侧弯件与轿底板通过螺栓连接,并在轿底侧弯件上设置加强板,所述U型加强筋设置在轿底板的下方,U型加强筋开口的两侧与轿底板焊接,并且U型加强筋的两端与轿底侧弯件连接,另在轿底板下端面的前端设置护脚板连接件,所述压板设置在U型加强筋的下端面上,并在U型加强筋上设置螺母柱,同时在压板的两端设置螺栓,并且螺栓与螺母柱螺纹连接,所述轿底加重块设置在U型加强筋之间的空隙内,并在轿底加重块上设置螺柱,同时在压板的中部加工与螺柱配合的通孔,并且压板与轿底加重块通过螺母与螺柱配合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重式客梯轿底,包括轿底板、轿底侧弯件、U型加强筋、加强板、压板、轿底加重块、护脚板连接件、螺栓、螺柱和螺母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底侧弯件设置在轿底板的外侧,并且轿底侧弯件与轿底板通过螺栓连接,并在轿底侧弯件上设置加强板,所述U型加强筋设置在轿底板的下方,U型加强筋开口的两侧与轿底板焊接,并且U型加强筋的两端与轿底侧弯件连接,另在轿底板下端面的前端设置护脚板连接件,所述压板设置在U型加强筋的下端面上,并在U型加强筋上设置螺母柱,同时在压板的两端设置螺栓,并且螺栓与螺母柱螺纹连接,所述轿底加重块设置在U型加强筋之间的空隙内,并在轿底加重块上设置螺柱,同时在压板的中部加工与螺柱配合的通孔,并且压板与轿底加重块通过螺母与螺柱配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重式客梯轿底,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底侧弯件共三个,并且轿底侧弯件为S型结构,与轿底板的侧边卡装,并通过螺栓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苏余郭鉴君
申请(专利权)人:舒马克电梯张家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