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性除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6175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7 06: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惯性除尘器,包括筒体,筒体侧壁上设有供含尘气体进入的入风口,筒体内在靠近入风口位置设有用于改变含尘气体流动方向的折流架,折流架有两个以上,各折流架在入风方向上间隔设置,折流架包括两块以上的折流板,同一折流架的各折流板上下间隔设置形成百叶窗结构,折流板的靠近入风口的一侧高于远离入风口的一侧。含尘气体与折流板碰撞后,气体流动方向发生变化,失去继续飞扬的动能,大颗粒粉尘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在筒体底部被收集;实现了大颗粒粉尘分离。相比于现有技术,在不加长烟室长度的基础上,提高除尘效率,结构简单,节省材料,投资少,折流板可增加惯性碰撞效应,有利于提高除尘效率。

Inertial precipitato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inertia dust remover, which comprises a cylinder body. The side wall of the cylind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inlet for the dust-containing gas to enter. The cylind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baffle frame which is used to change the flow direction of the dust-containing gas near the air inlet. The baffle frame has more than two baffle frames which are arranged at intervals in the air inlet direction. The baffle frame includes more than two baffle plates which are on each baffle plate of the same baffle frame The lower interval is arranged to form a shutter structure, and the side close to the air inlet of the baffle plate is higher than the side away from the air inlet. After the collision between the dust bearing gas and the baffle plate, the gas flow direction changes, losing the kinetic energy of continuous flying, and the large particle dust settles under the action of gravity, and is collected at the bottom of the cylinder, realizing the separation of large particle dust.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on the basis of not lengthening the length of the smoke chamber,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improving the dedusting efficiency, simple structure, material saving and less investment, and the baffle plate can increase the inertial collision effect, which is beneficial to improving the dedust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惯性除尘器
本技术属于除尘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惯性除尘器。
技术介绍
粉磨系统和回转窑窑尾烟气含有大量粉尘,如果采用单个除尘器除尘,除尘器负荷很大,一般需先除去大颗粒的粉尘后进入布袋除尘器。大颗粒粉尘的去除方式为:目前的窑尾烟室为中空的腔体,在粉尘的运行过程中,粉尘仅仅依靠自身重力,缓慢落至烟室底部。如果烟室过短,粉尘会来不及落至烟室底部,即被抽至烟室外。为了提高除尘效率,不得不加长烟室的长度,造成设备体积庞大,耗费大量资金。较好的做法是惯性除尘器与布袋除尘器结合使用,惯性除尘器是使含尘气体与挡板撞击或者急剧改变气流方向,利用惯性力分离并捕集粉尘的除尘设备;公告号为CN203208804U、公告日为2013.09.25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惯性除尘器,包括除尘器本体以及与除尘器本体相连接的进风管与出风管,所述除尘器本体为漏斗状构件,所述漏斗状构件的垂直截面呈锥状,在所述漏斗状构件的上端水平面上设置一倒置Y型挡尘板。挡尘板改变进入除尘器本体的含尘气体起的流速和流型,能有效去除大颗粒粉尘;但是挡尘板占用较大除尘器本体内部空间,尽管大颗粒粉尘被去除了,但设备除尘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惯性除尘器,用于解决现有惯性除尘器除尘效率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惯性除尘器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惯性除尘器包括筒体,筒体侧壁上设有供含尘气体进入的入风口,筒体内在靠近入风口位置设有用于改变含尘气体流动方向的折流架,折流架有两个以上,各折流架在入风方向上间隔设置,折流架包括两块以上的折流板,同一折流架的各折流板上下间隔设置形成百叶窗结构,折流板的靠近入风口的一侧高于远离入风口的一侧。有益效果:含尘气体从入风口进入除尘器,在折流板的碰撞作用下,含尘气体的运行方向发生变化,延长含尘气体的通行路程,避免气流短路,由于粉尘颗粒比气体的惯性大,大颗粒粉尘碰撞到折流板后,失去继续飞扬的动能,粉尘在重力作用下继续沉降,被反弹至灰斗进而被收集;由于除尘器腔体截面积远大于入风口,气体在进入除尘器后速度急剧下降,再经过折流板的阻隔和转向作用,随后缓慢上升至筒体上部的出风口排出,实现了大颗粒粉尘与气体的分离。相比于现有技术,在不加长烟室长度的基础上,提高除尘效率,结构简单,节省材料,投资少,折流板可增加惯性碰撞效应,有利于提高除尘效率。进一步的,折流架在上下方向上的中间位置高于入风口中心线,并且同一折流架上最下侧的折流板低于入风口中心线。进一步的,折流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进一步的,各折流板的两端分别固连在筒体内壁上。进一步的,折流板由钢板形成,折流板两端焊接在筒体上。进一步的,所述折流架还包括用于连接同一折流架上的各折流板的折流板连接件,折流板连接件与同一折流架上的各折流板接触并连接。进一步的,同一折流架上的折流板连接件有两个以上,折流板连接件平行于筒体中心线设置,各折流板连接件在折流板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进一步的,折流板连接件由角钢形成。进一步的,筒体底部设有卸灰口,卸灰口上安装有卸灰阀。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惯性除尘器的实施例一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惯性除尘器的实施例四的主视图。图中:1-出风口、2-折流架、3-入风口、4-折流板固定架、5-灰斗、6-卸灰阀、7-筒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技术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2所示,包括筒体7,筒体7侧壁上设有入风口3、顶部设有出风口1,筒体7底部部分形成锥形结构的灰斗5,筒体7内在距入风口3一定距离处设置折流架2,折流架2有三个,三个折流架2并列间隔设置,折流架2包括五块钢板,钢板焊接在由角钢制作折流板固定件4上,折流板固定件4竖直设置,各钢板成倾斜45°,形成百叶窗结构;各钢板的两端焊接在筒体7的内壁上,折流架2在上下方向上的中部位置高于入风口3中心线,最下侧的钢板低于入风口3中心线。工作中含尘气体从入风口3进入筒体7,折流架2可以延长含尘气体的通行路程,在折流架2的碰撞作用下,含尘气体的运行方向发生变化,避免气流短路,由于粉尘颗粒比气体的惯性大,大颗粒粉尘碰撞到折流架2后,失去继续飞扬的动能,使粉尘在重力作用下继续沉降,被反弹至灰斗5进而被收集;粉尘颗粒落入灰斗5中,从具有锁风功能的卸灰阀6排出。由于筒体7腔体截面积远大于入风口3,气体在进入筒体7后速度急剧下降,再经过折流架2的阻隔和转向作用,随后缓慢上升至上部出风口1排出,实现了粉尘颗粒与气体的分离。相比于现有技术,在不加长烟室长度的基础上,提高除尘效率,结构简单,节省材料,投资少,折流板可增加惯性碰撞效应,有利于提高除尘效率。实施例二,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固定折流板;例如,对折流板两端进行弯折,弯折部分上开设连接孔,筒体内壁上设置连接块,用螺栓连接/铆接的方式将折流板固定在连接块上。另外,在筒体直径较小时,各折流长度也较短,折流板与筒体之间连接已足够可靠,这样也可以省去折流板连接件。实施例三,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将折流架固定在筒体内;例如,各折流板固定在折流板连接件上,折流板连接件固连/可拆卸地固定在筒体上,折流板与筒体不连接,折流架成为一筒体分离的整体。采用可拆卸连接方式时,工作一段时间后,可将折流架拆下,从筒体内取出,对折流架进行清理。实施例四,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3所示,筒体7内各折流架2之间上下错开一定距离,这样含尘气体在经过各折流架时,气体流动方向也会改变,除尘效率更高。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说明而非限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任何对本技术进行的等同替换及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惯性除尘器,包括筒体,筒体侧壁上设有供含尘气体进入的入风口,其特征在于:筒体内在靠近入风口位置设有用于改变含尘气体流动方向的折流架,折流架有两个以上,各折流架在入风方向上间隔设置,折流架包括两块以上的折流板,同一折流架的各折流板上下间隔设置形成百叶窗结构,折流板的靠近入风口的一侧高于远离入风口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惯性除尘器,包括筒体,筒体侧壁上设有供含尘气体进入的入风口,其特征在于:筒体内在靠近入风口位置设有用于改变含尘气体流动方向的折流架,折流架有两个以上,各折流架在入风方向上间隔设置,折流架包括两块以上的折流板,同一折流架的各折流板上下间隔设置形成百叶窗结构,折流板的靠近入风口的一侧高于远离入风口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惯性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折流架在上下方向上的中间位置高于入风口中心线,并且同一折流架上最下侧的折流板低于入风口中心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惯性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折流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惯性除尘器,其特征在于:各折流板的两端分别固连在筒体内壁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铭威王晶丁紫阳孙飞飞张子昊刘岩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郑矿机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