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牙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5725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7 04: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牙刷(10),其能够使替换刷(30)的头部(34)在前后方向上小型地构成,从而提高口腔内的头部(34)的操作性,并且能够减少刷头(40)与柄主体(32)的摩擦阻力和刷头(40)的振动,提高刷头(40)的动作的稳定性并且可降低耗电。在替换刷(30)的柄体(31)的顶端侧部分的前面侧设置有刷头(40),在刷头(40)的植毛座(42)设置有向后方突出的、贯通柄体(31)的支承壁部(37)的嵌合轴部(45),在刷头(40)的刷头主体(41)的旋转中心形成有从刷头主体(41)的后表面向前方延伸的轴孔(41a),在柄体(31)设置有安装在轴孔(41a)且可旋转地支承刷头(40)的头支轴(49),将头支轴(49)的前端部配置在比植毛座(42)的后表面靠前侧的位置,向嵌合轴部(45)的后部传递来自驱动部(13)的动力。

Electric toothbrush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electric toothbrush (10), which can make the head (34) of the Replacement Brush (30) small in the front and back direction, thus improving the operability of the head (34) in the oral cavity, reducing the friction resistance between the brush head (40) and the handle body (32), the vibration of the brush head (40), improving the stability of the action of the brush head (40) and reducing the power consumption. The front side of the top side part of the handle body (31) of the Replacement Brush (30) is provided with a brush head (40), the hair planting base (42) of the brush head (40) is provided with a inlay shaft (45) which protrudes to the rear and runs through the support wall (37) of the handle body (31), the rotation center of the brush head body (41) of the brush head (40) is provided with a shaft hole (41a) which extends from the rear surface of the brush head body (41) to the front, and the handle body (31) is provided with a shaft hole (41a) which is installed on the back surface of the brush head body (41 The shaft hole (41a) can rotatably support the head support shaft (49) of the brush head (40), and the front end part of the head support shaft (49) is arranged at the front side of the rear surface of the bristle base (42), so as to transmit the power from the driving part (13) to the rear part of the inlaid shaft part (4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动牙刷
本专利技术涉及刷头以往复旋转运动的方式构成的电动牙刷。
技术介绍
作为电动牙刷,刷头以往复直线运动的方式构成的滑动式电动牙刷和刷头以往复旋转运动的方式构成的旋转式电动牙刷得到广泛应用。作为旋转式电动牙刷,具有头侧转换部的电动牙刷(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得到了广泛的实施,所述头侧转换部将输出轴的往复直线运动转换为刷头的往复旋转运动。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动牙刷中,为了在替换刷的柄体的前端部可旋转地支承刷头,因此,可旋转地支承刷头的头支轴以向前方呈突出状的方式设置于柄体的上附近部。此外,构成为:在植毛座的后表面,以向后方呈突出状的方式设置有旋转轴,在旋转轴的后端部设置有兼用于刷头的防脱的1对曲柄臂,在植毛座的后面侧,在柄体的前端部形成有支承壁部,在该支承壁部形成有刷头的旋转轴插通的贯通孔,并且形成有曲柄臂插通的切口部,曲柄臂的向前方的移动由支承壁部承受,从而防止刷头的脱落。进一步构成为:作为头侧转换部,在曲柄臂的一方形成有凹部,使结合部的前端的屈曲部嵌合在该凹部而连结,将结合部的基端部与连结棒的前端部偏斜自如地连结,利用驱动部的输出轴使连结棒往复直线运动,从而能够经由结合部使刷头往复旋转运动。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如下所述的电动牙刷:省去了植毛座的转动中心处的植毛孔,使头支轴的前端部配置在比毛束的后端靠前方侧的位置,从而使刷头在前后方向上小型地构成。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957576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02776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然而,可旋转地支承刷头的头支轴为了减少刷头的晃动,需要至少使一定的长度嵌合到刷头内,但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电动牙刷中,存在如下问题:头支轴的前端部配置在比植毛座的后表面靠后方的位置,刷头的前后方向的厚度无论如何也会变大,将毛束植入设置于植毛座而形成的刷部的口腔内的操作性下降,例如大臼齿的里侧的清扫性下降。此外,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电动牙刷中,在洗刷时,在对刷部在其外周部作用有负载、或在与头支轴交叉的方向上作用有负载时,刷头以头支轴的前端部为中心偏斜,例如曲柄臂与支承壁部滑动接触,但此时的摩擦阻力随着偏斜中心接近曲柄臂与支承壁部的滑动接触面而增大。另一方面,随着使头支轴的前端部向后方配置,刷头在前后方向上变得大型,因此,不能过度地使其向后方配置,因此,最终,存在如专利文献1记载的电动牙刷那样,使其配置在比滑动接触面靠后方的位置,无法充分减小摩擦阻力的问题。此外,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电动牙刷中,在设置于植毛座的旋转轴的后表面,设置有向半径方向外侧突出的、兼用于防脱的1对曲柄臂,在该曲柄臂的后表面连结有结合部,从而传递驱动部的动力,鉴于此,存在头部在前后方向上增大与结合部的厚度相应的量的问题。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电动牙刷中,因为使头支轴的前端部比毛束的后端部向前方突出,所以能够充分确保头支轴的长度,使刷头在厚度方向上小型地构成。但是,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电动牙刷中,也与专利文献1记载的电动牙刷同样,在设置于植毛座的旋转轴的后表面设置有向半径方向外侧突出的兼用于防脱的1对曲柄臂,该曲柄臂的后表面连结有驱动轴,鉴于此,存在头部在前后方向上增大与驱动轴的厚度相应的量的问题。此外,在专利文献1、2记载的电动牙刷中,鉴于是将驱动部的动力向曲柄臂传递,因而,与对旋转轴传递动力的情况下相比,头支轴的前端部与对刷头的来自驱动部的动力的作用点之间的距离增大与曲柄臂的厚度相应的量。因此,存在将来自驱动部的动力转换为刷头的旋转运动时,以头支轴的前端部为中心的力矩变大,刷头易于摆动,曲柄臂的前端部向前后方向振动、或曲柄臂向以其长度方向为中心轴的旋转方向振动的问题,且存在刷头的动作的稳定性下降,并且因曲柄臂与支承壁部的接触而造成摩擦阻力增大,耗电增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使设置于替换刷的前端部的头部在前后方向上小型地构成,从而提高在口腔内的头部的操作性,并且,能够减小刷头与柄主体的摩擦阻力和刷头的振动,从而提高刷头的动作的稳定性且可减少耗电的电动牙刷。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的专利技术。(1)一种电动牙刷,其包括:驱动部;其内置在主体壳;替换刷,其从该主体壳向上方延伸;刷头,其设置于所述替换刷的柄体的前端(顶端)侧部分的前面侧;和动力传递部,其为了使所述刷头往复旋转运动,而将所述驱动部的动力传递至所述刷头,该电动牙刷的特征在于,所述刷头包括刷头主体,其具有:设置有多个植毛孔的植毛座;和从所述植毛座向后方突出的、贯通设置于所述柄体中的所述植毛座的后面侧的支承壁部的嵌合轴部,在所述刷头主体的旋转中心形成有从所述刷头主体的后表面向前方延伸的轴孔,在所述柄体设置有安装于所述轴孔的、可旋转地支承所述刷头的头支轴,所述头支轴的前端部配置在比所述植毛座的后表面靠前侧的位置,在所述嵌合轴部的后部连结有所述动力传递部。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往复旋转运动是指如下这样的运动,即:反复进行在刷头向正转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后,再向反转方向旋转相同角度的旋转运动。在该电动牙刷中,设置于柄体的头支轴安装于刷头的轴孔内,刷头可旋转地被支承于头支轴,但头支轴的前端部被配置在比植毛座的后表面靠前侧的位置,因此,能够充分确保对于刷头的头支轴的嵌合长度,使刷头在前后方向上小型地构成,使设置于替换刷的前端(顶端)部的头部在前后方向上小型地构成,从而能够提高口腔内的头部的操作性,能够例如提高大臼齿的里侧的清扫性。此外,根据对于刷头的洗刷负载的作用的方式,刷头以头支轴的前端部为中心偏斜(倾斜),刷头抵接在柄主体的适当的位置,由此来承受部分作用于刷头的负载。但是,在本专利技术中,头支轴的前端部的位置被配置在比专利文献1记载的头支轴的前端部靠前侧的位置,因此,能够使对于柄主体的刷头的接触角比专利文献1记载的电动牙刷小,因此,能够相应地减小摩擦阻力。此外,在嵌合轴部的后部连结有动力传递部,因此,与专利文献2那样的向曲柄臂传递动力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头支轴的前端部与对于刷头的来自驱动部的动力的作用点之间的距离。因此,能够减小通过来自动力传递部的动力使刷头往复旋转运动时的、作用于刷头的以头支轴的前端部为中心的力矩,使因该力矩产生的刷头的振动减小,能够提高刷头的动作的稳定性。(2)如所述(1)所述的电动牙刷,其中,所述头支轴的前端部配置在比所述植毛孔的里端部靠前侧的位置,在所述植毛座的旋转中心没有形成植毛孔。通过采用这样的构成,能够充分确保对于刷头的头支轴的嵌合长度,并且使刷头在前后方向上更小型地构成,而且能够减小刷头以头支轴为中心稍许偏斜时的、刷头与柄主体之间的摩擦阻力。(3)如所述(1)或(2)所述的电动牙刷,其中,所述植毛座与所述支承壁部之间的间隙设定为0.2mm~1.0mm。为了防止因比防脱片大径的植毛座与支承壁部接触而产生的摩擦阻力增大,植毛座与支承壁部之间的间隙优选设定为0.2mm以上,为了唇、舌、口腔粘膜不夹入植毛座与支承壁部之间,优选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牙刷,其包括:驱动部,其内置于主体壳;替换刷,其从该主体壳向上方延伸;刷头,其设置于所述替换刷的柄体的前端侧部分的前面侧;和动力传递部,其将所述驱动部的动力传递至所述刷头以使所述刷头进行往复旋转运动,所述电动牙刷的特征在于:/n所述刷头包括刷头主体,所述刷头主体具有:植毛座,其设置有多个植毛孔;和嵌合轴部,其从所述植毛座向后方突出,贯通所述柄体的设置于所述植毛座的后面侧的支承壁部,/n在所述刷头主体的旋转中心形成有从所述刷头主体的后表面向前方延伸的轴孔;/n在所述柄体设置有安装在所述轴孔并将所述刷头支承为可旋转的头支轴;/n所述头支轴的前端部配置于比所述植毛座的后表面靠前侧的位置,/n所述动力传递部与所述嵌合轴部的后部连结。/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424 JP 2017-0855741.一种电动牙刷,其包括:驱动部,其内置于主体壳;替换刷,其从该主体壳向上方延伸;刷头,其设置于所述替换刷的柄体的前端侧部分的前面侧;和动力传递部,其将所述驱动部的动力传递至所述刷头以使所述刷头进行往复旋转运动,所述电动牙刷的特征在于:
所述刷头包括刷头主体,所述刷头主体具有:植毛座,其设置有多个植毛孔;和嵌合轴部,其从所述植毛座向后方突出,贯通所述柄体的设置于所述植毛座的后面侧的支承壁部,
在所述刷头主体的旋转中心形成有从所述刷头主体的后表面向前方延伸的轴孔;
在所述柄体设置有安装在所述轴孔并将所述刷头支承为可旋转的头支轴;
所述头支轴的前端部配置于比所述植毛座的后表面靠前侧的位置,
所述动力传递部与所述嵌合轴部的后部连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牙刷,其特征在于:
所述头支轴的前端部配置于比所述植毛孔的里端部靠前侧的位置,在所述植毛座的旋转中心没有形成植毛孔。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牙刷,其特征在于:
所述植毛座与所述支承壁部之间的间隙设定为0.2mm~1.0mm。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牙刷,其特征在于:
所述植毛座的厚度设定为2mm~4mm。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牙刷,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植毛座的前表面至所述头支轴的前端部的距离设定为0.2mm~3.9mm。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牙刷,其特征在于:
所述柄体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和田行纪
申请(专利权)人:太阳星光齿磨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