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高温高湿抗翘曲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75232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7 0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高温高湿抗翘曲压敏胶,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10~30份酚醛树脂、20~40份环氧树脂、0.5~5份异氰酸酯、5~20份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14~18份乙烯基三乙酰氧基硅烷、10~20份过硫酸铵、3~15份耐高温剂、4~7份耐高湿剂和1~10份改性剂。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压敏胶具备优异的粘结性、耐高温性、耐高湿性和抗翘曲性。

High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resistant warping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and its prepara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high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resistance warping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by weight: 10-30 parts of phenolic resin, 20-40 parts of epoxy resin, 0.5-5 parts of isocyanate, 5-20 parts of glycidyl methacrylate, 14-18 parts of vinyl triacetoxysilane, 10-20 parts of ammonium persulfate, 3-15 parts of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ce agent, 4-7 parts of high humidity resistance agent and 1-10 parts of modifier. The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prepared by the invention has excellent adhesion,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ce, high humidity resistance and warpage resist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耐高温高湿抗翘曲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胶带
,具体涉及一种耐高温高湿抗翘曲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压敏胶是一类具有对压力有敏感性的胶粘剂,主要用于制备压敏胶带,按照主体树脂成分可分为橡胶型和树脂型两类,橡胶型又可分为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类,树脂型又主要包括丙烯酸类、有机硅类以及聚氨酯类。压敏胶在电子专利应用时,其工作环境大多为高温加工,传统的压敏胶在高温下容易变质,且防水性不是很理想,鉴于此,没有必要研究一种耐高温高湿抗翘曲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优异的粘结性、耐高温性、耐高湿性和抗翘曲性的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耐高温高湿抗翘曲压敏胶,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10~30份酚醛树脂、20~40份环氧树脂、0.5~5份异氰酸酯、5~20份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14~18份乙烯基三乙酰氧基硅烷、10~20份过硫酸铵、3~15份耐高温剂、4~7份耐高湿剂和1~10份改性剂。优选地,前述耐高温剂为褐煤树脂、羟甲基纤维素钠盐和乙酰丙酮金属盐的混合物。再优选地,前述褐煤树脂、羟甲基纤维素钠盐和乙酰丙酮金属盐的质量比为(5~9):(3~4):(2~6)。更优选地,前述乙酰丙酮金属盐为乙酰丙酮铝或乙酰丙酮金属钕。进一步优选地,前述耐高湿剂为3,5-二叔丁基-4-羟基-泵丙酰、甘油和淀粉的混合物。具体地,前述3,5-二叔丁基-4-羟基-泵丙酰、甘油和淀粉的质量比为(5~10):(3~9):(4~8)。优选地,前述改性剂为邻磺酰胺苯甲酸甲酯、丙烯酸羟丙酯和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的混合物。再优选地,前述邻磺酰胺苯甲酸甲酯、丙烯酸羟丙酯和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的质量比为(5~10):(3~10):(7~10)。一种耐高温高湿抗翘曲压敏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S1、制备耐高温剂:将褐煤树脂、羟甲基纤维素钠盐和乙酰丙酮金属盐按比例投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控温55~68℃,时间为1.5~2h,得到耐高温剂;S2、制备耐高湿剂:将3,5-二叔丁基-4-羟基-泵丙酰、甘油和淀粉粒按比例投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控温60~85℃,时间为1~1.5h,得到耐高湿剂;S3、制备改性剂:将邻磺酰胺苯甲酸甲酯、丙烯酸羟丙酯和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按比例投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控温45~55℃,时间为0.5~1.5h,得到改性剂;S4、制备压敏胶:将酚醛树脂、环氧树脂、异氰酸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乙烯基三乙酰氧基硅烷和过硫酸铵依次加入至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再依次加入耐高温剂、耐高湿剂和改性剂,继续搅拌,控温78~95℃,时间为2~2.5h,得到压敏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本专利技术压敏胶具备优异的粘结性、耐高温性、耐高湿性和抗翘曲性,通过在耐高温剂中加入乙酰丙酮金属盐可以有效提高其耐高温性能;甘油和淀粉在3,5-二叔丁基-4-羟基-泵丙酰的作用下可发生协同作用,大幅度的提高了压敏胶的耐高湿性能;通过邻磺酰胺苯甲酸甲酯、丙烯酸羟丙酯和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进行交联产生有机交联体系酯-硅氧烷,可有效提高压敏胶的内聚力,从而提高其抗翘曲性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具体的介绍。实施例1耐高温高湿抗翘曲压敏胶,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10份酚醛树脂、20份环氧树脂、0.5份异氰酸酯、5份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14份乙烯基三乙酰氧基硅烷、10份过硫酸铵、3份耐高温剂、4份耐高湿剂和1份改性剂。耐高温剂为质量比5:3:2的褐煤树脂、羟甲基纤维素钠盐和乙酰丙酮金属盐的混合物,其中乙酰丙酮金属盐为乙酰丙酮铝。耐高湿剂为质量比5:3:4的3,5-二叔丁基-4-羟基-泵丙酰、甘油和淀粉的混合物。改性剂为质量比5:3:7的邻磺酰胺苯甲酸甲酯、丙烯酸羟丙酯和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的混合物。一种耐高温高湿抗翘曲压敏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S1、制备耐高温剂:将褐煤树脂、羟甲基纤维素钠盐和乙酰丙酮金属盐按比例投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控温55℃,时间为1.5h,得到耐高温剂;S2、制备耐高湿剂:将3,5-二叔丁基-4-羟基-泵丙酰、甘油和淀粉粒按比例投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控温60℃,时间为1h,得到耐高湿剂;S3、制备改性剂:将邻磺酰胺苯甲酸甲酯、丙烯酸羟丙酯和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按比例投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控温45℃,时间为0.5h,得到改性剂;S4、制备压敏胶:将酚醛树脂、环氧树脂、异氰酸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乙烯基三乙酰氧基硅烷和过硫酸铵依次加入至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再依次加入耐高温剂、耐高湿剂和改性剂,继续搅拌,控温78℃,时间为2h,得到压敏胶。实施例2耐高温高湿抗翘曲压敏胶,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30份酚醛树脂、40份环氧树脂、5份异氰酸酯、20份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18份乙烯基三乙酰氧基硅烷、20份过硫酸铵、15份耐高温剂、7份耐高湿剂和10份改性剂。耐高温剂为质量比9:4:6的褐煤树脂、羟甲基纤维素钠盐和乙酰丙酮金属盐的混合物,其中乙酰丙酮金属盐为乙酰丙酮金属钕。耐高湿剂为质量比10:9:8的3,5-二叔丁基-4-羟基-泵丙酰、甘油和淀粉的混合物。改性剂为质量比10:10:10的邻磺酰胺苯甲酸甲酯、丙烯酸羟丙酯和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的混合物。一种耐高温高湿抗翘曲压敏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S1、制备耐高温剂:将褐煤树脂、羟甲基纤维素钠盐和乙酰丙酮金属盐按比例投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控温68℃,时间为2h,得到耐高温剂;S2、制备耐高湿剂:将3,5-二叔丁基-4-羟基-泵丙酰、甘油和淀粉粒按比例投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控温85℃,时间为1.5h,得到耐高湿剂;S3、制备改性剂:将邻磺酰胺苯甲酸甲酯、丙烯酸羟丙酯和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按比例投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控温55℃,时间为1.5h,得到改性剂;S4、制备压敏胶:将酚醛树脂、环氧树脂、异氰酸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乙烯基三乙酰氧基硅烷和过硫酸铵依次加入至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再依次加入耐高温剂、耐高湿剂和改性剂,继续搅拌,控温95℃,时间为2.5h,得到压敏胶。实施例3耐高温高湿抗翘曲压敏胶,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20份酚醛树脂、30份环氧树脂、2份异氰酸酯、12份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16份乙烯基三乙酰氧基硅烷、14份过硫酸铵、11份耐高温剂、5份耐高温剂和4份改性剂。耐高温剂为质量比7:3:4的褐煤树脂、羟甲基纤维素钠盐和乙酰丙酮金属盐的混合物,其中乙酰丙酮金属盐为乙酰丙酮铝。耐高湿剂为质量比9:7:6的3,5-二叔丁基-4-羟基-泵丙酰、甘油和淀粉的混合物。改性剂为质量比7:8:8的邻磺酰胺苯甲酸甲酯、丙烯酸羟丙酯和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耐高温高湿抗翘曲压敏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10~30份酚醛树脂、20~40份环氧树脂、0.5~5份异氰酸酯、5~20份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14~18份乙烯基三乙酰氧基硅烷、10~20份过硫酸铵、3~15份耐高温剂、4~7份耐高湿剂和1~10份改性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耐高温高湿抗翘曲压敏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10~30份酚醛树脂、20~40份环氧树脂、0.5~5份异氰酸酯、5~20份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14~18份乙烯基三乙酰氧基硅烷、10~20份过硫酸铵、3~15份耐高温剂、4~7份耐高湿剂和1~10份改性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高湿抗翘曲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温剂为褐煤树脂、羟甲基纤维素钠盐和乙酰丙酮金属盐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高温高湿抗翘曲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褐煤树脂、羟甲基纤维素钠盐和乙酰丙酮金属盐的质量比为(5~9):(3~4):(2~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高温高湿抗翘曲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乙酰丙酮金属盐为乙酰丙酮铝或乙酰丙酮金属钕。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高湿抗翘曲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湿剂为3,5-二叔丁基-4-羟基-泵丙酰、甘油和淀粉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耐高温高湿抗翘曲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3,5-二叔丁基-4-羟基-泵丙酰、甘油和淀粉的质量比为(5~10):(3~9):(4~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高湿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小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斯瑞达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