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6针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4715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16: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式6针连接器,包括主体与外壳,主体安装在外壳的内表面,所述主体由金属针与塑胶套组成,所述金属针固定安装在塑胶套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立式6针连接器,通过在金属内针与金属侧针的上下两端均设置凸条,方便与公头连接导通,在针的尾部设置弯曲90°的金属尾针,从而与板形成贴片式样,方便生产,通过在金属侧针一侧设置卡钩,从而替代原产品单独的卡钩设计,通过在平行体的顶端开设凹陷,方便与外壳顶端的一号卡条进行卡紧,在平行体的底端设置台阶,方便与外壳底端的二号卡条进行卡紧,通过在平行体的后端开设预留槽,便于6根金属针弯过来时有空间,不至于阻挡。

A vertical 6-pin connec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vertical 6-pin connector, which comprises a main body and a shell, the main body is installed on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shell, the main body is composed of a metal needle and a plastic sleeve, and the metal needle is fixedly installed in the inner part of the plastic sleev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vertical 6-pin connector,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connecting and conducting with the male head by setting a convex bar at the upper and lower ends of the metal inner pin and the metal side pin, and a metal tail pin bent 90 \u00b0 is arranged at the tail of the pin, so as to form a patch style with the plate and facilitate production. By setting a clamp hook at one side of the metal side pin, the independent clamp hook design of the original product can be replaced by setting a clamp hook at the flat side The top of the row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depression,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clamping with the No. 1 card strip at the top of the shell, and the bottom of the parallel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step,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clamping with the No. 2 card strip at the bottom of the shell. By setting a reserved slot at the back of the parallel body, it is convenient for six metal needles to have space when bending, which is not block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式6针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连接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立式6针连接器。
技术介绍
连接器是一种用于与公头进行对接的结构,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连接器的要求越来越高,导致传统的连接器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针对目前市场上的产品均为卧式结构,导致有些产品,在产品结构上不便于设计更多花样,而且即使有立式也是插件,不便于贴片生产,导致效率低下,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立式6针连接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式6针连接器,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立式6针连接器,包括主体与外壳,主体安装在外壳的内表面,所述主体由金属针与塑胶套组成,所述金属针固定安装在塑胶套的内部;所述金属针由金属内针与金属侧针组成,所述金属侧针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金属侧针分别安装在金属内针的两侧,所述金属内针的数量为四个,所述金属内针与金属侧针的上下两端外表面均设置有凸条,且金属内针与金属侧针的后端外表面均设置有金属尾针,两个所述金属侧针分别远离金属内针的一侧均设有卡钩;所述塑胶套由垂直体与平行体组成,所述平行体固定在垂直体的底端外表面,所述平行体的顶端外表面靠近两侧位置均开设有凹陷,且平行体的底端外表面中心处靠近前端位置设有台阶;所述外壳由防护壳、一号卡条与二号卡条组成,所述一号卡条与二号卡条的数量均两个,两个所述一号卡条分别设置在防护壳顶端外表面靠近后端两侧位置,两个所述二号卡条均设置在防护壳底端外表面靠近后端位置。r>优选的,所述外壳与主体之间卡接。优选的,所述金属内针和金属侧针均与金属尾针呈90°角。优选的,所述平行体的后端外表面靠近金属尾针的位置开设有预留槽。优选的,所述金属针的两侧外表面靠近后端位置均设有连接引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在金属内针与金属侧针的上下两端均设置凸条,方便与公头连接导通,在针的尾部设置弯曲90°的金属尾针,从而与板形成贴片式样,方便生产,通过在金属侧针一侧设置卡钩,从而替代原产品单独的卡钩设计;2、通过在平行体的顶端开设凹陷,方便与外壳顶端的一号卡条进行卡紧,在平行体的底端设置台阶,方便与外壳底端的二号卡条进行卡紧,通过在平行体的后端开设预留槽,便于6根金属针弯过来时有空间,不至于阻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立式6针连接器整体的截面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立式6针连接器中金属针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立式6针连接器中金属针的左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立式6针连接器中塑胶套的正视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立式6针连接器中塑胶套的仰视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立式6针连接器中外壳的正视图;图7为本技术一种立式6针连接器中外壳的仰视图;图8为本技术一种立式6针连接器中主体的截面图;图9为本技术一种立式6针连接器中整体的仰视图。图中:1、金属针;11、金属内针;12、金属侧针;13、凸条;14、金属尾针;15、卡钩;2、塑胶套;21、垂直体;22、平行体;23、凹陷;24、台阶;3、外壳;31、一号卡条;32、二号卡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照图1-9所示,一种立式6针连接器,包括主体与外壳3,主体安装在外壳3的内表面,主体由金属针1与塑胶套2组成,金属针1固定安装在塑胶套2的内部;金属针1由金属内针11与金属侧针12组成,金属侧针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金属侧针12分别安装在金属内针11的两侧,金属内针11的数量为四个,金属内针11与金属侧针12的上下两端外表面均设置有凸条13,且金属内针11与金属侧针12的后端外表面均设置有金属尾针14,两个金属侧针12分别远离金属内针11的一侧均设有卡钩15;塑胶套2由垂直体21与平行体22组成,平行体22固定在垂直体21的底端外表面,平行体22的顶端外表面靠近两侧位置均开设有凹陷23,且平行体22的底端外表面中心处靠近前端位置设有台阶24;外壳3由防护壳、一号卡条31与二号卡条32组成,一号卡条31与二号卡条32的数量均两个,两个一号卡条31分别设置在防护壳顶端外表面靠近后端两侧位置,两个二号卡条32均设置在防护壳底端外表面靠近后端位置。参照图9,外壳3与主体之间卡接。参照图3,金属内针11和金属侧针12均与金属尾针14呈90°角。参照图4,平行体22的后端外表面靠近金属尾针14的位置开设有预留槽。参照图6,金属针1的两侧外表面靠近后端位置均设有连接引脚。生产时,先将金属内针11与金属侧针12的上下冲压成凸条13形状,并将金属内针11与金属侧针12的尾部弯曲90°,形成与金属针1垂直的金属尾针14,之后将金属内针11插入到塑胶套2中,使得金属针1后端的金属尾针14与塑胶套2外表面的预留槽对应,并将金属侧针12分别放置到金属内针11的两侧,之后插入到塑胶套2中,完成金属针1与塑胶套2的安装,最后整体注塑形成主体,将主体插入到外壳3中,使得台阶24进入到防护壳与二号卡条32之间,之后将一号卡条31挤压进平行体22顶端的凹陷23中,再将二号卡条32挤压进到台阶24的底端,完成安装。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式6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与外壳(3),主体安装在外壳(3)的内表面,所述主体由金属针(1)与塑胶套(2)组成,所述金属针(1)固定安装在塑胶套(2)的内部;/n所述金属针(1)由金属内针(11)与金属侧针(12)组成,所述金属侧针(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金属侧针(12)分别安装在金属内针(11)的两侧,所述金属内针(11)的数量为四个,所述金属内针(11)与金属侧针(12)的上下两端外表面均设置有凸条(13),且金属内针(11)与金属侧针(12)的后端外表面均设置有金属尾针(14),两个所述金属侧针(12)分别远离金属内针(11)的一侧均设有卡钩(15);/n所述塑胶套(2)由垂直体(21)与平行体(22)组成,所述平行体(22)固定在垂直体(21)的底端外表面,所述平行体(22)的顶端外表面靠近两侧位置均开设有凹陷(23),且平行体(22)的底端外表面中心处靠近前端位置设有台阶(24);/n所述外壳(3)由防护壳、一号卡条(31)与二号卡条(32)组成,所述一号卡条(31)与二号卡条(32)的数量均两个,两个所述一号卡条(31)分别设置在防护壳顶端外表面靠近后端两侧位置,两个所述二号卡条(32)均设置在防护壳底端外表面靠近后端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6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与外壳(3),主体安装在外壳(3)的内表面,所述主体由金属针(1)与塑胶套(2)组成,所述金属针(1)固定安装在塑胶套(2)的内部;
所述金属针(1)由金属内针(11)与金属侧针(12)组成,所述金属侧针(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金属侧针(12)分别安装在金属内针(11)的两侧,所述金属内针(11)的数量为四个,所述金属内针(11)与金属侧针(12)的上下两端外表面均设置有凸条(13),且金属内针(11)与金属侧针(12)的后端外表面均设置有金属尾针(14),两个所述金属侧针(12)分别远离金属内针(11)的一侧均设有卡钩(15);
所述塑胶套(2)由垂直体(21)与平行体(22)组成,所述平行体(22)固定在垂直体(21)的底端外表面,所述平行体(22)的顶端外表面靠近两侧位置均开设有凹陷(23),且平行体(22)的底端外表面中心处靠近前端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鑫明康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