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模块及电池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4688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16: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模块,包括电池单体排列结构、第一盖体以及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连接于所述第二盖体,所述电池单体排列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二盖体之间;所述第一盖体包括第一承托部以及第二承托部,所述第一承托部和所述第二承托部为分体式结构;所述电池模块包括两个以上的所述电池单体排列结构,所述第一电池单体排列结构与所述第一承托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电池单体排列结构与所述第二承托部相对设置。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利用第一盖体转运,不需要额外加入其它部件,从而提高了电池模块的能量密度。

A battery module and battery pack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battery module, which includes a battery monomer arrangement structure, a first cover body and a second cover body. The first cover body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cover body, and the battery monomer arrangement structur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cover body and the second cover body. The first cover body includes a first support part and a second support part, the first support part and the second support part The battery module includes two or more battery cell arrangement structures, the first battery cell arrangement structure is arranged relative to the first supporting part, and the second battery cell arrangement structure is arranged relative to the second supporting part. Different from the prior art, the utility model improves the energy density of the battery module by using the first cover body for transport without adding other compon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模块及电池包
本技术涉及电池
,特别涉及一种电池模块及电池包。
技术介绍
二次电池具有能量密度大,使用寿命长、节能环保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电站等不同领域。电池模块包括电池单体排列结构、汇流排、上盖和下盖,电池单体排列结构包括多个电池单体以及电连接多个电池单体的多个汇流排,电池单体排列结构容纳于上盖和下盖围成的容纳腔内。在组装电池模块时,如果先将多个电池单体进行固定并连接多个汇流排以形成电池单体排列结构再将电池单体排列结构转运到容纳腔的话,则需要在电池单体排列结构上额外设置用于转运的部件,但是这样会降低电池模块的能量密度。因此,进行组装电池模块时,通常是先将多个电池单体依次放入容纳腔内并对多个电池单体进行固定,随后再连接多个汇流排。然而,当电池模块有多个电池单体排列结构,并且多个电池单体排列结构之间的距离较小时,则汇流排的连接变得异常困难(此时连接汇流排的工装夹具无操作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电池模块及电池包,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专利技术人提供了一种电池模块,包括:电池单体排列结构,所述电池单体排列结构包括多个电池单体以及电连接所述多个电池单体的多个汇流排,第一盖体;以及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连接于所述第二盖体,所述电池单体排列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二盖体之间;其中,所述第一盖体包括第一承托部以及第二承托部,所述第一承托部和所述第二承托部为分体式结构;所述电池模块包括两个以上的所述电池单体排列结构,其中一个所述电池单体排列结构为第一电池单体排列结构,另一个所述电池单体排列结构为第二电池单体排列结构;所述第一电池单体排列结构与所述第一承托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电池单体排列结构与所述第二承托部相对设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电池单体包括电池壳体、盖板和电极端子,所述盖板连接于所述电池壳体,所述电极端子设置于所述盖板上且电连接于所述汇流排;所述第一电池单体排列结构的所述电极端子朝向或背向所述第二电池单体排列结构;和/或,所述第二电池单体排列结构的所述电极端子朝向或背向所述第一电池单体排列结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第一承托部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承托面,所述第一承托面位于所述第一电池单体排列结构的远离所述第二电池单体排列结构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池单体排列结构的所述电极端子朝向所述第二电池单体排列结构;和/或,所述第二承托部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二承托面,所述第二承托面)位于所述第二电池单体排列结构的远离所述第一电池单体排列结构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池单体排列结构的所述电极端子朝向所述第一电池单体排列结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电池单体包括电极组件和电池壳体,所述电极组件容纳于所述电池壳体内,所述电极组件包括第一极片、第二极片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极片和所述第二极片之间的隔膜;所述电极组件为卷绕式结构且为扁平状,所述电极组件的外表面包括两个扁平面,两个所述扁平面沿竖直方向相互面对;或,所述电极组件为叠片式结构,所述第一极片、所述隔膜和所述第二极片沿竖直方向层叠。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电池模块包括三个以上的所述电池单体排列结构,其中再一个所述电池单体排列结构为第三电池单体排列结构,所述第三电池单体排列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池单体排列结构与所述第二电池单体排列结构之间;所述第一盖体还包括第三承托部,所述第三电池单体排列结构与所述第三承托部相对设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第三承托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承托部相固定,所述第三承托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承托部相固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第一承托部和/或所述第二承托部通过胶粘贴于所述电池单体排列结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第一承托部与所述第二承托部之间通过焊接、铆接或者粘接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电池模块还包括固定构件,所述第一承托部通过所述固定构件与所述第二承托部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固定构件为水冷板,所述第一承托部与所述第二承托部分别通过导热胶与所述固定构件相固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第一盖体还包括第一固定部以及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连接于所述第一承托部且朝远离所述第一承托部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固定部连接于所述第二承托部且朝远离所述第二承托部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盖体包括主板、第三固定部以及第四固定部,所述第三固定部与所述第四固定部分别连接于所述主板的两端且朝远离所述主板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三固定部相对设置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四固定部相对设置且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电池模块还包括采集板,所述采集板竖直设置,所述采集板与所述电池单体的所述电极端子相连接。区别于现有技术,第一盖体包括第一承托部以及第二承托部,所述第一承托部和所述第二承托部为分体式结构。因此,可以先将多个电池单体依次放入第一承托部,以将多个电池单体固定在第一承托部上,随后连接多个汇流排,再利用第一承托部进行转运。同样的,多个电池单体依次放入第二承托部也可以达到相同效果。此时,由于利用第一盖体转运,不需要额外加入其它部件,从而提高了电池模块的能量密度。为实现上述目的,专利技术人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包括:容纳箱,以及设置在所述容纳箱内的多个如上述专利技术人提供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模块。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第一盖体包括第一固定部以及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连接于所述第一承托部,所述第二固定部连接于所述第二承托部;所述第二盖体包括主板、第三固定部以及第四固定部,所述第三固定部与所述第四固定部分别连接于所述主板的两端;所述容纳箱包括箱盖以及箱体,所述箱体设置有第一固定梁以及第二固定梁,所述第一固定梁与所述第二固定梁凸出于所述箱体的表面,所述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三固定部和所述第一固定梁三者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三固定部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梁上,所述第二固定部、第四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梁三者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固定部、所述第四固定部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梁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电池包还包括压条,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三固定部压紧在所述压条和所述第一固定梁之间,所述第二固定部和所述第四固定部压紧在所述压条和所述第二固定梁之间。区别于现有技术,第一盖体包括第一承托部以及第二承托部,所述第一承托部和所述第二承托部为分体式结构。因此,可以先将多个电池单体依次放入第一承托部,以将多个电池单体固定在第一承托部上,随后连接多个汇流排,再利用第一承托部进行转运。同样的,多个电池单体依次放入第二承托部也可以达到相同效果。此时,由于利用第一盖体转运,不需要额外加入其它部件,从而提高了电池模块的能量密度。...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n电池单体排列结构(10),所述电池单体排列结构(10)包括多个电池单体(11)以及电连接所述多个电池单体(11)的多个汇流排(12);/n第一盖体(13);以及/n第二盖体(14),所述第一盖体(13)连接于所述第二盖体(14),所述电池单体排列结构(10)设置在所述第一盖体(13)与所述第二盖体(14)之间;/n其中,所述第一盖体(13)包括第一承托部(131)以及第二承托部(132),所述第一承托部(131)和所述第二承托部(132)为分体式结构;/n所述电池模块(1)包括两个以上的所述电池单体排列结构(10),其中一个所述电池单体排列结构(10)为第一电池单体排列结构(101),另一个所述电池单体排列结构(10)为第二电池单体排列结构(102);/n所述第一电池单体排列结构(101)与所述第一承托部(131)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电池单体排列结构(102)与所述第二承托部(132)相对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池单体排列结构(10),所述电池单体排列结构(10)包括多个电池单体(11)以及电连接所述多个电池单体(11)的多个汇流排(12);
第一盖体(13);以及
第二盖体(14),所述第一盖体(13)连接于所述第二盖体(14),所述电池单体排列结构(10)设置在所述第一盖体(13)与所述第二盖体(14)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盖体(13)包括第一承托部(131)以及第二承托部(132),所述第一承托部(131)和所述第二承托部(132)为分体式结构;
所述电池模块(1)包括两个以上的所述电池单体排列结构(10),其中一个所述电池单体排列结构(10)为第一电池单体排列结构(101),另一个所述电池单体排列结构(10)为第二电池单体排列结构(102);
所述第一电池单体排列结构(101)与所述第一承托部(131)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电池单体排列结构(102)与所述第二承托部(132)相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体(11)包括电池壳体(112)、盖板(114)和电极端子(115),所述盖板(114)连接于所述电池壳体(112),所述电极端子(115)设置于所述盖板(114)上且电连接于所述汇流排(12);
所述第一电池单体排列结构(101)的所述电极端子(115)朝向或背向所述第二电池单体排列结构(102);和/或,
所述第二电池单体排列结构(102)的所述电极端子(115)朝向或背向所述第一电池单体排列结构(1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所述第一承托部(131)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承托面(1311),所述第一承托面(1311)位于所述第一电池单体排列结构(101)的远离所述第二电池单体排列结构(102)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池单体排列结构(101)的所述电极端子(115)朝向所述第二电池单体排列结构(102);和/或,
所述第二承托部(132)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二承托面(1321),所述第二承托面(1321)位于所述第二电池单体排列结构(102)的远离所述第一电池单体排列结构(101)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池单体排列结构(102)的所述电极端子(115)朝向所述第一电池单体排列结构(101)。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体(11)包括电极组件(111),所述电极组件(111)容纳于所述电池壳体(112)内,所述电极组件(111)包括第一极片(1111)、第二极片(1112)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极片(1111)和所述第二极片(1112)之间的隔膜(1113);
所述电极组件(111)为卷绕式结构且为扁平状,所述电极组件(111)的外表面包括两个扁平面(1114),两个所述扁平面(1114)沿竖直方向相互面对;或,
所述电极组件(111)为叠片式结构,所述第一极片(1111)、所述隔膜(1113)和所述第二极片(1112)沿竖直方向层叠。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块(1)包括三个以上的所述电池单体排列结构(10),其中再一个所述电池单体排列结构(10)为第三电池单体排列结构(103),所述第三电池单体排列结构(103)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池单体排列结构(101)与所述第二电池单体排列结构(102)之间;
所述第一盖体(13)还包括第三承托部(133),所述第三电池单体排列结构(103)与所述第三承托部(133)相对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凯杰陈兴地周灵刚王鹏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