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容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4665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16: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电容结构,包括电容本体,电容本体底端设置有电容正极、电容负极,电容正极与第一连接引脚的一端连接,第一连接引脚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一弯折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一弯折部一体成型,第一连接部的一端与电容正极连接,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与第一弯折部的一端连接,第一弯折部与第一连接部之间的夹角为90度;所述电容负极与第二连接引脚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接引脚包括第二连接部、第二弯折部,第二连接部与第二弯折部一体成型,第二连接部的一端与电容负极连接,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与第二弯折部的一端连接,第二弯折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的夹角为90度;第一连接引脚与第二连接引脚对称设置。

A new capacitor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w capacitor structure, which includes a capacitor body, the bottom end of the capacito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capacitor positive pole and a capacitor negative pole, the capacitor positive pole is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pin, the first connecting pin includes a first connecting part and a first bending part, the first connecting part is integrally formed with the first bending part, one end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pa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capacitor positive pole, and the first connecting part is connected The other end of the second connecting part is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the first bending part, and the included angle between the first bending part and the first connecting part is 90 degrees; the capacitor negative pole is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the second connecting pin, the second connecting pin includes the second connecting part and the second bending part, the second connecting part is integrally formed with the second bending part, one end of the second connecting pa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capacitor negative pole, and the other of the second connecting part The end is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the second bending part, and the included angle between the second bending part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part is 90 degrees; the first connecting pin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pin are symmetrically arrang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电容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子产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电容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及社会的不断进步,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十分丰富的物质消费品,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而电子产品就是诸多的物质消费品中的一种。众所周知,日常生活中用到的手机、平板、数码相机、MP3、MP4、台式电脑及笔记本电脑等,均属于电子产品。而在电子产品中,都离不开电容的使用,这是由于电容是电子产品必备的电子元件之一。而目前,在现有的电容中,其第一引脚及第二引脚均从电容主体的底端引出且相互平行,其在安装时需要在电路板上预留安装孔,将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的端头穿过安装孔后再将其进行弯折,然后焊接在电路板的背面,从而保证电路结构的顺利实施,该安装步骤较为繁琐,费时费力,严重降低了电路板的生产效率,已无法满足电子产品的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便利的新型电容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电容结构,包括电容本体,电容本体底端设置有电容正极、电容负极,所述电容正极与第一连接引脚的一端连接,第一连接引脚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一弯折部,第一连接部、第一弯折部均呈条状,第一连接部与第一弯折部一体成型,第一连接部的一端与电容正极连接,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与第一弯折部的一端连接,第一弯折部与第一连接部之间的夹角为90度;所述电容负极与第二连接引脚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接引脚包括第二连接部、第二弯折部,第二连接部、第二弯折部均呈条状,第二连接部与第二弯折部一体成型,第二连接部的一端与电容负极连接,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与第二弯折部的一端连接,第二弯折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的夹角为90度;第一连接引脚与第二连接引脚对称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电容本体外侧包裹有绝缘防护层。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与电容正极焊接,第二连接部的一端与电容负极焊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引脚、第二连接引脚均由铝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通过采用第一弯折部与第一连接部之间的夹角为90度、第二弯折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的夹角为90度的设计,使得在电路板上连接电容时可以直接将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焊接在电路板正面的电路结构中,避免了需要在电路板上预留安装孔的状况发生,并且省去了需要将第一连接引脚、第二连接引脚中的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穿过孔后再进行弯折的步骤,有效提高了电路板的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本技术可以直接在工厂进行量产,不需要人工再对连接引脚进行弯折,可以直接拿起进行焊接工作,省时省力,给电子产品的生产极大的带来了便利。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仰视结构图;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新型电容结构,包括电容本体1,电容本体1外侧包裹有绝缘防护层6,电容本体1底端设置有电容正极、电容负极,所述电容正极与第一连接引脚的一端连接,第一连接引脚包括第一连接部2、第一弯折部3,第一连接部2、第一弯折部3均呈条状,第一连接部2与第一弯折部3一体成型,第一连接部2的一端与电容正极焊接,第一连接部2的另一端与第一弯折部3的一端连接,第一弯折部3的另一端与电路板焊接,第一弯折部3与第一连接部2之间的夹角为90度;所述电容负极与第二连接引脚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接引脚包括第二连接部4、第二弯折部5,第二连接部4、第二弯折部5均呈条状,第二连接部4与第二弯折部5一体成型,第二连接部4的一端与电容负极焊接,第二连接部4的另一端与第二弯折部5的一端连接,第二弯折部5的另一端与电路板焊接,第二弯折部5与第二连接部4之间的夹角为90度;第一连接引脚、第二连接引脚均由铝制成,第一连接引脚与第二连接引脚对称设置。本技术通过采用第一弯折部与第一连接部之间的夹角为90度、第二弯折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的夹角为90度的设计,使得在电路板上连接电容时可以直接将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焊接在电路板正面的电路结构中,避免了需要在电路板上预留安装孔的状况发生,并且省去了需要将第一连接引脚、第二连接引脚中的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穿过孔后再进行弯折的步骤,有效提高了电路板的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本技术可以直接在工厂进行量产,不需要人工再对连接引脚进行弯折,可以直接拿起进行焊接工作,省时省力,给电子产品的生产极大的带来了便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电容结构,包括电容本体,电容本体底端设置有电容正极、电容负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正极与第一连接引脚的一端连接,第一连接引脚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一弯折部,第一连接部、第一弯折部均呈条状,第一连接部与第一弯折部一体成型,第一连接部的一端与电容正极连接,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与第一弯折部的一端连接,第一弯折部与第一连接部之间的夹角为90度;所述电容负极与第二连接引脚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接引脚包括第二连接部、第二弯折部,第二连接部、第二弯折部均呈条状,第二连接部与第二弯折部一体成型,第二连接部的一端与电容负极连接,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与第二弯折部的一端连接,第二弯折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的夹角为90度;第一连接引脚与第二连接引脚对称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电容结构,包括电容本体,电容本体底端设置有电容正极、电容负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正极与第一连接引脚的一端连接,第一连接引脚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一弯折部,第一连接部、第一弯折部均呈条状,第一连接部与第一弯折部一体成型,第一连接部的一端与电容正极连接,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与第一弯折部的一端连接,第一弯折部与第一连接部之间的夹角为90度;所述电容负极与第二连接引脚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接引脚包括第二连接部、第二弯折部,第二连接部、第二弯折部均呈条状,第二连接部与第二弯折部一体成型,第二连接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良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高品科技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