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垃圾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3749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1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垃圾箱技术领域,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型垃圾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主箱体、副箱体、过滤板和储液槽;所述主箱体上开设有主投料口和主卸料口,主箱体上配合主投料口设置有主投料盖,所述主箱体上还配合主卸料口设置有主卸料盖;所述副箱体设置在主箱体内,所述主箱体上配合副箱体开设有副投料口和副卸料口,所述主箱体上配合副投料口设置有副投料盖,主箱体上还配合副卸料口设置有副卸料盖;所述过滤板设置在主箱体的底板的上方,所述储液槽设置在主箱体的底板的下方,所述储液槽的顶部的开口端与主箱体的底板固接,所述主箱体的底板上配合储液槽开设有滤液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干湿分离彻底,且使用过程中能有效收集垃圾产生的废液。

A large garbage can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 garbage can, which aims to provide a large garbage can.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main box body, a sub box body, a filter plate and a liquid storage tank; the main box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main feeding port and a main discharging port, the main box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main discharging cover matching with the main feeding port, the main box body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main discharging cover matching with the main discharging port; the sub box body is arranged in the main box body, the main box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auxiliary feeding port and a sub discharging port matching with the sub box body Port, the auxiliary feeding port on the main box is provided with the auxiliary feeding cover, and the auxiliary discharging port on the main box is also provided with the auxiliary discharging cover; the filter plate is arranged above the bottom plate of the main box, the liquid storage tank is arranged below the bottom plate of the main box, the opening end on the top of the liquid storage tank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plate of the main box, and the bottom plate of the main box is provided with the liquid storage tank Filtrate pore. The dry and wet separation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complete, and the waste liquid generated by the garbage can be effectively collected in the use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型垃圾箱
本技术属于垃圾箱
,具体涉及一种大型垃圾箱。
技术介绍
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将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可将垃圾中可再利用部分进行回收处理,有利于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浪费。人们面对日益增长的垃圾产量和环境状况恶化的局面,如何通过垃圾分类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利用,减少垃圾处置量,改善生存环境质量,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迫切问题之一。现有的大型垃圾箱一般放置在居民区,对居民区等人口密集区域的垃圾进行收集然后进行回收等处理,其通常需要放置一天或多天以装满垃圾,然后通过回收站工作人员将其拉运至回收站进行垃圾回收等处理。由于居民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垃圾涉及方方面面,对每种进行分类不现实,但是一同处理会浪费大量资源,因此干湿分离尤为重要。现有的大型垃圾箱,干湿分离不彻底,不利于后期对干湿垃圾进行分别处理;与此同时,由于部分垃圾长时间放置通常会渗出废液,现有的大型垃圾箱无法对此垃圾废液进行有效处理,易使垃圾长时间浸泡在液体中,造成垃圾异味问题严重,影响周围环境且不方便清洁人员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大型垃圾箱,其干湿分离彻底,且使用过程中能有效收集垃圾产生的废液。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型垃圾箱,包括主箱体、副箱体、过滤板和储液槽;所述主箱体内为空腔,所述主箱体上开设有主投料口和主卸料口,所述主箱体上配合主投料口设置有主投料盖,所述主箱体上还配合主卸料口设置有主卸料盖;所述副箱体设置在主箱体内,所述副箱体的顶部与主箱体的顶板相接,所述副箱体的一端与主箱体的侧板相接,所述主箱体上配合副箱体开设有副投料口和副卸料口,所述主箱体上配合副投料口设置有副投料盖,所述主箱体上还配合副卸料口设置有副卸料盖;所述过滤板设置在主箱体的底板的上方,所述储液槽设置在主箱体的底板的下方,所述储液槽设置为U型,所述储液槽的顶部的开口端与主箱体的底板固接,所述主箱体的底板上配合储液槽开设有滤液孔。优选的,所述储液槽包括第一储液槽,所述第一储液槽沿主箱体的底板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主卸料口和副卸料口均设置在主箱体沿长度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一储液槽的远离主卸料口的一端密封,所述第一储液槽的靠近主卸料口的一端通过主卸料盖密封。优选的,所述主箱体的底板为弯折型,所述第一储液槽与主箱体的底板的底部的最低点相接。优选的,所述储液槽还包括第二储液槽,所述第二储液槽沿主箱体的底板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储液槽和第一储液槽相连通。优选的,所述第二储液槽的端部设置有储液盖板,所述盖板上设置有拉手。优选的,所述主箱体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相对设置有滑轨,所述过滤板的宽度方向的两侧配合滑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滑轨内。优选的,所述副箱体的底板上开设有多个通孔。优选的,所述主箱体的底部设置有滚轮和支撑架,所述滚轮位于主卸料口的一侧,所述主箱体远离主卸料口的侧板上设置有拉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集中体现在:1)干湿分离彻底;具体来说,在投放垃圾时,用户可打开主投料盖以向主箱体内投放果皮等湿度较大的易腐垃圾,打开副投料盖以向副箱体内投放废纸等可回收利用的干垃圾;在卸料时,用户可打开主卸料盖倾倒易腐垃圾,打开副卸料盖倾倒干垃圾,利于干湿垃圾的分别投倒,便于后期对垃圾的进一步处理,干湿分离彻底,具有推广使用的效果。2)使用过程中能有效收集垃圾产生的废液,实现易腐垃圾与垃圾废液的分离;具体来说,由于主箱体的底板的上方设置过滤板,主箱体的底板的下方设置储液槽,湿度较大的易腐垃圾在长时间放置时渗出的垃圾废液可通过过滤板流向主箱体的底板,再通过主箱体的底板上开设的滤液孔流入储液槽,通过储液槽有效收集垃圾废液,实现了垃圾废液与易腐垃圾的分离,避免垃圾因受废液浸泡而产生恶臭气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结构的另一视角的内部视图;图3是图1所示结构中去除主卸料盖后的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中第二储液槽、储液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过滤板的俯视图。图中:1-主箱体;2-副箱体;3-过滤板;4-储液槽;41-第一储液槽;42-第二储液槽;5-主投料盖;6-主卸料盖;7-副投料盖;8-副卸料盖;9-滤液孔;91-第一滤液孔;92-第二滤液孔;10-储液盖板;11-拉手;12-滑块;13-滚轮;14-支撑架;15-拉环。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前”、“后”、“左”、“右”、“底”、“侧面”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施例的限制。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大型垃圾箱,如图1至3所示,包括主箱体1、副箱体2、过滤板3和储液槽4;所述主箱体1内为空腔,所述主箱体1上开设有主投料口和主卸料口,优选设置的,所述主投料口设置在主箱体1的上部,主卸料口设置在主箱体1的端部,应当理解的是,主投料口和主卸料口均与主箱体1内的空腔连通,所述主箱体1上配合主投料口设置有主投料盖5,所述主箱体1上还配合主卸料口设置有主卸料盖6;所述副箱体2设置在主箱体1内,所述副箱体2的顶部与主箱体1的顶板相接,所述副箱体2的一端与主箱体1的侧板相接,所述主箱体1上配合副箱体2开设有副投料口和副卸料口,优选设置的,所述副投料口设置在主箱体1的顶部,副卸料口设置在主箱体1的端部,副卸料口和主卸料口位于主箱体1的同一端,便于投倒垃圾,应当理解的是,副箱体2内也为空腔,副投料口和副卸料口均与副箱体2内的空腔连通,所述主箱体1上配合副投料口设置有副投料盖7,所述主箱体1上还配合副卸料口设置有副卸料盖8;所述过滤板3设置在主箱体1的底板的上方,所述储液槽4设置在主箱体1的底板的下方,所述储液槽4设置为U型,也可为V型等,所述储液槽4的顶部的开口端与主箱体1的底板固接,所述主箱体1的底板上配合储液槽4开设有滤液孔9。本实施例中,优选设置的,主投料盖5、主卸料盖6、副投料盖7和副卸料盖8均与主箱体1铰接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型垃圾箱,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箱体(1)、副箱体(2)、过滤板(3)和储液槽(4);所述主箱体(1)内为空腔,所述主箱体(1)上开设有主投料口和主卸料口,所述主箱体(1)上配合主投料口设置有主投料盖(5),所述主箱体(1)上还配合主卸料口设置有主卸料盖(6);所述副箱体(2)设置在主箱体(1)内,所述副箱体(2)的顶部与主箱体(1)的顶板相接,所述副箱体(2)的一端与主箱体(1)的侧板相接,所述主箱体(1)上配合副箱体(2)开设有副投料口和副卸料口,所述主箱体(1)上配合副投料口设置有副投料盖(7),所述主箱体(1)上还配合副卸料口设置有副卸料盖(8);所述过滤板(3)设置在主箱体(1)的底板的上方,所述储液槽(4)设置在主箱体(1)的底板的下方,所述储液槽(4)设置为U型,所述储液槽(4)的顶部的开口端与主箱体(1)的底板固接,所述主箱体(1)的底板上配合储液槽(4)开设有滤液孔(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垃圾箱,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箱体(1)、副箱体(2)、过滤板(3)和储液槽(4);所述主箱体(1)内为空腔,所述主箱体(1)上开设有主投料口和主卸料口,所述主箱体(1)上配合主投料口设置有主投料盖(5),所述主箱体(1)上还配合主卸料口设置有主卸料盖(6);所述副箱体(2)设置在主箱体(1)内,所述副箱体(2)的顶部与主箱体(1)的顶板相接,所述副箱体(2)的一端与主箱体(1)的侧板相接,所述主箱体(1)上配合副箱体(2)开设有副投料口和副卸料口,所述主箱体(1)上配合副投料口设置有副投料盖(7),所述主箱体(1)上还配合副卸料口设置有副卸料盖(8);所述过滤板(3)设置在主箱体(1)的底板的上方,所述储液槽(4)设置在主箱体(1)的底板的下方,所述储液槽(4)设置为U型,所述储液槽(4)的顶部的开口端与主箱体(1)的底板固接,所述主箱体(1)的底板上配合储液槽(4)开设有滤液孔(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槽(4)包括第一储液槽(41),所述第一储液槽(41)沿主箱体(1)的底板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主卸料口和副卸料口均设置在主箱体(1)沿长度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一储液槽(41)的远离主卸料口的一端密封,所述第一储液槽(41)的靠近主卸料口的一端通过主卸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德才唐昌杰刘书明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云海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