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串列翼飞行器的降落缓冲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3682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1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串列翼飞行器的降落缓冲机构,包括前机翼、后机翼和一个尾翼,前机翼和尾翼上均设置有缓冲机构,缓冲机构包括和机翼一体成型的支撑座,支撑座内部设有第一腔体和第三腔体,第一腔体内设置有伸出支撑座下端的第二空心杆,第二空心杆内设置有第二腔体,第二腔体内设置有伸出第二空心杆下端的第一空心杆,第一腔体内设置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支撑第一腔体顶部和第二空心杆上端面,第二腔体内设置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支撑第二腔体顶部和第一空心杆上端面;第一空心杆下端一体成型有支撑杆,支撑杆下端铰接有滚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缓冲飞行器降落时的冲击力,保护飞行器不受损坏,增加飞行器的使用寿命。

A landing buffer mechanism for tandem wing aircraf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landing buffer mechanism of a tandem wing aircraft, which comprises a front wing, a rear wing and a tail wing. The front wing and the tail wing are provided with buffer mechanisms, the buffer mechanism comprises a support seat integrally formed with the wing, the support seat is internally provided with a first cavity and a third cavity, the first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hollow rod extending out of the lower end of the support seat, and the second hollow rod A second cavity is arranged in the second cavity, a first hollow rod extending from the lower end of the second hollow rod is arranged in the second cavity, a first spring is arranged in the first cavity, two ends of the first spring respectively support the top of the first cavity and the upper end face of the second hollow rod, a second spring is arranged in the second cavity, two ends of the second spring respectively support the top of the second cavity and the upper end face of the first hollow rod; the first empty The lower end of the core rod is integrally formed with a supporting rod,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supporting rod is hinged with a roller; the utility model can effectively buffer the impact force when the aircraft lands, protect the aircraft from damage, and increase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aircraf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串列翼飞行器的降落缓冲机构
本技术属于无人飞行器
,具体涉及一种串列翼飞行器的降落缓冲机构。
技术介绍
无人机,顾名思义是无人驾驶的飞机。从20世纪初飞机的诞生起,由于考虑到驾驶飞机的安全性,当时的人们就已经提出了无人驾驶飞机的想法。直至20世纪30年代,英国费雷尔公司将一架“女王”双固定翼飞机改造成无人靶机,开启了无人机进入航空史的序幕。随着无人机技术逐渐成熟,制造成本和进入门槛降低,尤其是随着近几年国家政策的开放,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已经爆发,而民用无人机市场处于爆发前夜,无人机可以应用于航拍、植保、消防、快递等多个领域,已成为当下最炙手可热的发展方向之一,在现有的无人飞行器技术中,无人机的降落过程中往往受到一定的冲击力,长时间使用之后很容易损坏,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串列翼飞行器的降落缓冲机构,能够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串列翼飞行器的降落缓冲机构,能够有效缓冲飞行器降落时的冲击力,保护飞行器不受损坏,增加飞行器的使用寿命。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串列翼飞行器的降落缓冲机构,包括两个前机翼、两个后机翼和一个尾翼,所述前机翼和尾翼上均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分别设置在前机翼和尾翼的端部,缓冲机构分别从前机翼和尾翼的下表面向下延伸,缓冲机构包括和机翼一体成型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内部设有第一腔体和第三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设置有伸出支撑座下端的第二空心杆,第二空心杆内设置有第二腔体,第二腔体内设置有伸出第二空心杆下端的第一空心杆,所述第一腔体内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支撑所述第一腔体顶部和所述第二空心杆上端面,所述第二腔体内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支撑所述第二腔体顶部和所述第一空心杆上端面;第一空心杆下端一体成型有支撑杆,支撑杆下端铰接有滚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簧与第二弹簧采用相同材质的金属丝,第一弹簧的金属丝的直径粗于第二弹簧的金属丝的直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底端均设置有限位环,所述第二空心杆和第一空心杆的上端均设置有凸环,所述限位环与凸环大小相同。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空心杆与第一腔体之间、第一空心杆与第二腔体之间均为密封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腔体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第一连通孔,所述第二空心杆的上端设置有第二连通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通孔的个数为双数,且第一连通孔对称设置在第一腔体的外壁的上部将第一腔体和第三腔体连通,所述第二连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二空心杆上端中心位置,第二连通孔将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腔体与外界不连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设置有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细于第一弹簧,能够提供双层缓冲,具有缓冲效果好的优点;2、本技术中设置有所述第一腔体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第一连通孔,所述第二空心杆的上端设置有第二连通孔,所述第一连通孔连通第一腔体和第三腔体,所述第二连通孔连通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而第二空心杆与第一腔体之间、第一空心杆与第二腔体之间均为密封连接且第三腔体与外界不连通,使得本使用新型还能通过气压减震,具有更好的减震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减震机构截面图;其中,1、前机翼,2、后机翼,3、尾翼,4、支撑座,5、第一腔体,6、第二腔体,7、第三腔体,8、第一空心杆,9、第二空心杆,10、第一弹簧,11、第二弹簧,12、支撑杆,13、滚轮,14、限位环,15、凸环,16、第一连通孔,17、第二连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附图1-2,一种串列翼飞行器的降落缓冲机构,包括两个前机翼1、两个后机翼2和一个尾翼3,所述前机翼1和尾翼3上均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分别设置在前机翼1和尾翼3的端部,缓冲机构分别从前机翼1和尾翼3的下表面向下延伸,缓冲机构包括和机翼一体成型的支撑座4,所述支撑座4内部设有第一腔体5和第三腔体7,所述第一腔体5内设置有伸出支撑座4下端的第二空心杆9,第二空心杆9内设置有第二腔体6,第二腔体6内设置有伸出第二空心杆9下端的第一空心杆8,所述第一腔体5内设置有第一弹簧10,所述第一弹簧10的两端分别支撑所述第一腔体5顶部和所述第二空心杆9上端面,所述第二腔体6内设置有第二弹簧11,所述第二弹簧11的两端分别支撑所述第二腔体6顶部和所述第一空心杆8上端面;第一空心杆8下端一体成型有支撑杆12,支撑杆12下端铰接有滚轮13。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簧10与第二弹簧11采用相同材质的金属丝,第一弹簧10的金属丝的直径粗于第二弹簧11的金属丝的直径,使得第二弹簧11用于缓冲轻微的冲击力,而第一弹簧10能够缓冲较大的冲击力;所述第一腔体5和第二腔体6的底端均设置有限位环14,所述第二空心杆9和第一空心杆8的上端均设置有凸环15,所述限位环14与凸环15大小相同,能够形成良好的配合;所述第二空心杆9与第一腔体5之间、第一空心杆8与第二腔体6之间均为密封连接;所述第一腔体5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第一连通孔16,所述第二空心杆9的上端设置有第二连通孔17;所述第一连通孔16的个数为双数,且第一连通孔16对称设置在第一腔体5的外壁的上部将第一腔体5和第三腔体7连通,所述第二连通孔17设置在所述第二空心杆9上端中心位置,第二连通孔17将所述第一腔体5与所述第二腔体6连通;所述第三腔体7与外界不连通,使得第一腔体5、第二腔体6、第三腔体7内部气压一致,当第二空心杆9受到压力压缩第二弹簧11后能够使得第一腔体5、第二腔体6、第三腔体7内部的空气被压缩从而产生气压差缓冲冲击力。本技术在实施时:当飞行器降落时,由于缓冲机构设置在前机翼两端和尾翼一端,首先与地面接触大是滚轮13,然后在力的传递作用下,冲击力通过支撑杆12传递到第一空心杆8上,然后使得第二弹簧11被压缩,如果冲击力过大,第一弹簧10也会被压缩进行缓冲,此时由于第一连通孔16连通第一腔体5和第三腔体7,第二连通孔17连通第一腔体5与第二腔体6,因此第一腔体5、第二腔体6和第三腔体7中的气压始终保持一致且均被压缩,上述3个腔体内部气压的变化过程能够辅助本机构进行缓冲冲击力,而当冲击力消失后,在第一弹簧10和第二弹簧11的作用下,第一空心杆8和第二空心杆9回到正常位置。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串列翼飞行器的降落缓冲机构,包括两个前机翼(1)、两个后机翼(2)和一个尾翼(3),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机翼(1)和尾翼(3)上均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分别设置在前机翼(1)和尾翼(3)的端部,缓冲机构分别从前机翼(1)和尾翼(3)的下表面向下延伸,缓冲机构包括和机翼一体成型的支撑座(4),所述支撑座(4)内部设有第一腔体(5)和第三腔体(7),所述第一腔体(5)内设置有伸出支撑座(4)下端的第二空心杆(9),第二空心杆(9)内设置有第二腔体(6),第二腔体(6)内设置有伸出第二空心杆(9)下端的第一空心杆(8),所述第一腔体(5)内设置有第一弹簧(10),所述第一弹簧(10)的两端分别支撑所述第一腔体(5)顶部和所述第二空心杆(9)上端面,所述第二腔体(6)内设置有第二弹簧(11),所述第二弹簧(11)的两端分别支撑所述第二腔体(6)顶部和所述第一空心杆(8)上端面;第一空心杆(8)下端一体成型有支撑杆(12),支撑杆(12)下端铰接有滚轮(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串列翼飞行器的降落缓冲机构,包括两个前机翼(1)、两个后机翼(2)和一个尾翼(3),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机翼(1)和尾翼(3)上均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分别设置在前机翼(1)和尾翼(3)的端部,缓冲机构分别从前机翼(1)和尾翼(3)的下表面向下延伸,缓冲机构包括和机翼一体成型的支撑座(4),所述支撑座(4)内部设有第一腔体(5)和第三腔体(7),所述第一腔体(5)内设置有伸出支撑座(4)下端的第二空心杆(9),第二空心杆(9)内设置有第二腔体(6),第二腔体(6)内设置有伸出第二空心杆(9)下端的第一空心杆(8),所述第一腔体(5)内设置有第一弹簧(10),所述第一弹簧(10)的两端分别支撑所述第一腔体(5)顶部和所述第二空心杆(9)上端面,所述第二腔体(6)内设置有第二弹簧(11),所述第二弹簧(11)的两端分别支撑所述第二腔体(6)顶部和所述第一空心杆(8)上端面;第一空心杆(8)下端一体成型有支撑杆(12),支撑杆(12)下端铰接有滚轮(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列翼飞行器的降落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10)与第二弹簧(11)采用相同材质的金属丝,第一弹簧(10)的金属丝的直径粗于第二弹簧(11)的金属丝的直径。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峰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畅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