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零件批量生产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3539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1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零件批量生产的模具,包括射料道、主流道、模具工位和分料道,射料道、拉料道与主流道相互垂直连接,模具工位通过分料道与主流道连接,述拉料道与主流道相互垂直连接,射料道与拉料道通过主流道平行且相对连接,利用该模具的改进,能够减少大量顶针在多次使用出现断针与弯针等异常,影响产品的质量,从而提高优品率。

A mould for mass production of part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old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mass production of parts, including a material injection channel, a main flow channel, a mold station and a material separation channel, wherein the material injection channel, the material drawing channel and the main flow channel are mutually vertically connected, the mold station is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flow channel through the material separation channel, the material drawing channel and the main flow channel are mutually vertically connected, the material injection channel and the material drawing channel are parallel and relatively connected through the main flow channel, and the material injection channel and the material drawing channel are mutually connected through the main flow channel The improvement can reduce the number of thimbles in the use of broken needles and bent needles and other abnormalities, affect the quality of products, so as to improve the rate of excellent produ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零件批量生产的模具
本技术涉及零件注塑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零件批量生产的模具。
技术介绍
在现代注塑生产部件工业里,有电子零件需要大批量生产,为了提高产品的品质,以及能够有效提升产品的生产效率,都会选用排列多组同样模具进行连通,然后统一进行注塑,再经过多个流程加工后便可批量的零件。目前,在零件注塑生产的领域里,由于前期开发为有设计顶针,用于将小的产品的顶出,产品上有很多针孔,顶针位空间就很小,只能设计直径为0.6mm的顶针,在注塑生产时,大量顶针较细且反复使用,会使较多顶针容易出现断针与弯针等异常,增加生产过程顶针的损失率,从而使产能降低,且普通的排版模具需要用顶针将单个模具工位逐一顶出,大大增加繁琐的工作量。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注塑模具,能便于提高产品的品质同时,还能够降低加工成本,提升产能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零件注塑生产的模具,该注塑模具主要是针对多种注塑工业等场合使用,既能便于提高产品质量同时,还能够降低差品率,提升产能效率,以满足相关产品的需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零件批量生产的模具,包括射料道、主流道、模具工位、拉料道和分料道,射料道与主流道相互垂直连接,模具工位通过分料道与主流道连接,拉料道与主流道相互垂直连接,射料道与拉料道通过主流道平行且相对连接,通过对射料道、主流道、模具工位和分料道进行连接,便于之后进行注塑,拉料道用于待产品固化后,将产品的射料道倒扣并扯住拉料道,拉料道脱离主模具,再配合顶针便可将产品从模具脱离出来。优选的,拉料道上设有顶针孔,顶针孔直径为0.6~1.0mm,通过顶针进入顶针孔,便可将产品从模具顶出。优选的,模具工位在主流道上设有多个,且所有模具工位在同一水平线上,便于多个模具工位批量生产与批量排版。优选的,射料道上设有进料口,便于胶料进行进入模具内部。优选的,射料道、主流道、模具工位和分料道内都有空腔且相互连通,通过将所有部位连接,便于胶料进入模具,并将模具所有部分充分填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减少多余操作,提高产品质量。通过改变模具设计,将产品一体化连接,使生产过程需要用对每个产品进行逐一顶出改为只需使用顶针与其中一个模具工位进行顶出一次的操作,便可将所有产品进行取出,以及能够减少顶针在多次使用出现断针与弯针等异常,影响产品的质量,从而提高优品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便于零件批量生产的模具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便于零件批量生产的模具的正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便于零件批量生产的模具的模具工位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便于零件批量生产的模具的模具工位仰视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便于零件批量生产的模具的仰视示意图。附图说明:1为射料道,11为进料口,2为主流道,3为模具工位,4为拉料道,5为分料道,6为顶针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实施例1结合图1~图5可知,一种便于零件批量生产的模具,包括射料道1、主流道2、模具工位3、拉料道4和分料道5,射料道1与主流道2相互垂直连接,模具工位3通过分料道5与主流道2连接,拉料道4与主流道2相互垂直连接,射料道1与拉料道4通过主流道2平行且相对连接,射料道1上设有进料口11。结合图1~图3可知,拉料道4上设有顶针孔6,顶针孔6直径为0.6~1.0mm,模具工位3在主流道2上设有多个,且所有模具工位3在同一水平线上。由于无需反复用顶针顶出同一个模具,才能将产品脱离模具,且能一次得到大量模具工位,便可进行快速批量生产。结合图1~图5可知,射料道1、主流道2、模具工位3、拉料道4和分料道5内都有空腔且相互连通。使用时,将胶料从射料道上的进料口进行注塑的操作,胶料依次流向射料道、主流道和拉料道,主流道通过分料道将胶料流入模具工位内,待模具工位内的部件模具和顶针孔模具完全填充后,再经过固化等流程结束后,将射料道垂直地面向上,并扯住拉料道向下,使拉料道缓慢脱离主模具,并配合顶针,用于顶着顶针孔,使模具内产品整体脱离模具,便可将整模产品拉出。以上内容仅仅为本技术的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显而易见的替换形式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零件批量生产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射料道(1)、主流道(2)、模具工位(3)、拉料道(4)和分料道(5),所述射料道(1)与主流道(2)相互垂直连接,模具工位(3)通过分料道(5)与主流道(2)连接;所述拉料道(4)与主流道(2)相互垂直连接,所述射料道(1)与拉料道(4)通过主流道(2)平行且相对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零件批量生产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射料道(1)、主流道(2)、模具工位(3)、拉料道(4)和分料道(5),所述射料道(1)与主流道(2)相互垂直连接,模具工位(3)通过分料道(5)与主流道(2)连接;所述拉料道(4)与主流道(2)相互垂直连接,所述射料道(1)与拉料道(4)通过主流道(2)平行且相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零件批量生产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料道(4)上设有顶针孔(6),所述顶针孔(6)直径为0.6~1.0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祥青
申请(专利权)人:博罗县康达盛五金塑胶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