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丙烯(PP)粒子发泡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3535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1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丙烯(PP)粒子发泡设备,包括机壳、第一驱动机和第二驱动机,所述机壳的上端设置有活动盖,且机壳和活动盖之间的连接方式为铰链连接,所述活动盖的上端中间处预留有进料口,所述机壳的下端中间处预留有出料口,所述第一驱动机位于机壳的右方,所述连接板位于滚筒的内部右端,所述第二驱动机位于机壳的左方,所述转轴的上端两侧均套接有连接环,所述第二驱动机的上端设置有固定螺栓。该聚丙烯(PP)粒子发泡设备,通过滚筒的旋转,能够反复的将发泡剂液面上方的气体灌进发泡剂中,使得气体能够充分的混合进发泡剂中,进而加速发泡剂发泡,进而减少发泡聚丙烯的制备时间。

A kind of PP particle foaming equipmen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olypropylene (PP) particle foam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casing, a first driving machine and a second driving machine. The upper end of the casing is provided with a movable cover, and the connection mode between the casing and the movable cover is hinge connection. The middle part of the upper end of the movable cover is reserved with a feeding port, the middle part of the lower end of the casing is reserved with a discharging port, and the first driving machine The connecting plate is locate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shell, the inner right end of the roller, the second drive machine is located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shell, the two sides of the upper end of the rotating shaft are sleeved with connecting rings,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second drive machine is provided with fixed bolts. Through the rotation of the roller, the gas above the liquid surface of the foaming agent can be poured into the foaming agent repeatedly, so that the gas can be fully mixed into the foaming agent, and then accelerate the foaming agent, thus reducing the preparation time of the foaming polypropyle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丙烯(PP)粒子发泡设备
本技术涉及聚丙烯发泡设备
,具体为一种聚丙烯(PP)粒子发泡设备。
技术介绍
聚丙烯是由丙烯聚合而制成的一种热塑性树脂,其具有较低的热变形温度、低透明、低刚性和低光泽度等特性,聚丙烯是公认的最轻的通用塑料;发泡机是一种制作发泡塑料的机器,其工作原理是将空气引入到发泡剂溶液中。当前的聚丙烯用发泡机在设备在制备发泡聚丙烯时,搅拌效率低,导致聚丙烯发泡所用时间变长,因此我们提出一种聚丙烯(PP)粒子发泡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丙烯(PP)粒子发泡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当前的聚丙烯用发泡机在设备在制备发泡聚丙烯时,搅拌效率低,导致聚丙烯发泡所用时间变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聚丙烯(PP)粒子发泡设备,包括机壳、第一驱动机和第二驱动机,所述机壳的上端设置有活动盖,且机壳和活动盖之间的连接方式为铰链连接,所述活动盖的上端中间处预留有进料口,所述机壳的下端中间处预留有出料口,所述第一驱动机位于机壳的右方,且第一驱动机的左侧贯穿进机壳中,并且第一驱动机的左侧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位于滚筒的内部右端,所述第二驱动机位于机壳的左方,且第二驱动机的右侧连接有转轴,并且转轴的上面连接有搅拌杆,所述转轴的上端两侧均套接有连接环,且连接环之间连接有定位杆,所述第二驱动机的上端设置有固定螺栓。优选的,所述连接板和滚筒构成一体式结构,且该一体式结构和机壳之间活动连接,并且滚筒的形状为“C”形。优选的,所述定位杆的形状为“L”形,且定位杆和滚筒的内侧壁相贴合,并且定位杆和机壳之间构成拆卸结构。优选的,所述固定螺栓位于第二驱动机的上端,且固定螺栓贯穿机壳和定位杆。优选的,所述搅拌杆均匀的设置在转轴的前后两侧,且搅拌杆的外侧端口到转轴水平轴线的距离小于滚筒的内侧壁到转轴水平轴线的距离。优选的,所述连接环设有两个,且连接环和转轴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活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聚丙烯(PP)粒子发泡设备,通过滚筒的旋转,能够反复的将发泡剂液面上方的气体灌进发泡剂中,使得气体能够充分的混合进发泡剂中,进而加速发泡剂发泡,进而减少发泡聚丙烯的制备时间。(1)设有机壳和活动盖,机壳和活动盖之间铰链连接,当需要对机壳内部进行清洗和维护时,可以打开活动盖对其内部进行维护即可;(2)设有第一驱动机、连接板和滚筒,第一驱动机能够带动连接板和滚筒旋转,进而滚筒能够将发泡剂上端的空气反复灌进发泡剂中,进而加快发泡剂发泡,进而减少发泡聚丙烯的制备时间,而投进机壳内部发泡剂和水混合溶液的量不适宜超过滚筒高度的二分之一,避免滚筒不能有效的将空气灌进发泡剂中;(3)设有固定螺栓、定位杆和连接环,固定螺栓能够对定位杆进而固定,方便对定位杆进行拆卸,而定位杆能够在滚筒转动时,将滚筒内侧壁上面的发泡剂刮下来,避免发泡剂会滞留在滚筒内侧壁上,而连接环的设置,使得转轴能够对定位杆进行支撑,避免定位杆容易出现错位的情况;(4)设有第二驱动机、转轴和搅拌杆,第二驱动机能带动转轴和搅拌杆旋转,进而对发泡剂进行搅拌混合,使得发泡剂可以快速发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连接板和滚筒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定位杆和转轴位置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机壳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壳;2、活动盖;3、进料口;4、出料口;5、第一驱动机;6、连接板;7、滚筒;8、定位杆;9、固定螺栓;10、第二驱动机;11、转轴;12、搅拌杆;13、连接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聚丙烯(PP)粒子发泡设备,包括机壳1、活动盖2、进料口3、出料口4、第一驱动机5、连接板6、滚筒7、定位杆8、固定螺栓9、第二驱动机10、转轴11、搅拌杆12和连接环13,机壳1的上端设置有活动盖2,且机壳1和活动盖2之间的连接方式为铰链连接,活动盖2的上端中间处预留有进料口3,机壳1的下端中间处预留有出料口4,第一驱动机5位于机壳1的右方,且第一驱动机5的左侧贯穿进机壳1中,并且第一驱动机5的左侧与连接板6固定连接,连接板6位于滚筒7的内部右端,连接板6和滚筒7构成一体式结构,且该一体式结构和机壳1之间活动连接,并且滚筒7的形状为“C”形,连接板6和滚筒7能够被带动旋转,进而能够将空气灌进发泡剂中,进而加快发泡剂发泡,第二驱动机10位于机壳1的左方,且第二驱动机10的右侧连接有转轴11,并且转轴11的上面连接有搅拌杆12,搅拌杆12均匀的设置在转轴11的前后两侧,且搅拌杆12的外侧端口到转轴11水平轴线的距离小于滚筒7的内侧壁到转轴11水平轴线的距离,使得搅拌杆12和滚筒7之间互不影响,转轴11的上端两侧均套接有连接环13,且连接环13之间连接有定位杆8,定位杆8的形状为“L”形,且定位杆8和滚筒7的内侧壁相贴合,并且定位杆8和机壳1之间构成拆卸结构,定位杆8的设置,方便将滚筒7内侧壁上面的物料刮下来,连接环13设有两个,且连接环13和转轴11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活动连接,连接环13的设置,使得转轴11能够对定位杆8进行支撑,避免定位杆8容易错位,第二驱动机10的上端设置有固定螺栓9,固定螺栓9位于第二驱动机10的上端,且固定螺栓9贯穿机壳1和定位杆8,固定螺栓9的设置,方便对定位杆8进行安装和拆卸。工作原理:在使用该聚丙烯(PP)粒子发泡设备时,可以将机壳1利用支撑杆支撑在地面上,然后将发泡剂和一定比例的水通过活动盖2上面的进料口3投进机壳1中,而投进机壳1内部发泡剂和水混合溶液的量不适宜超过滚筒7高度的二分之一,避免滚筒7不能有效的将空气灌进发泡剂中,此时可以通过外界的控制面板打开第一驱动机5和第二驱动机10,第一驱动机5会带动连接板6和滚筒7,进而能够将发泡剂液面上端的空气反复灌进发泡剂中,进而加快发泡剂发泡,而第二驱动机10带动转轴11和搅拌杆12旋转,也能够通过转动混合的方式加快发泡剂发泡,而定位杆8能够在滚筒7转动时,将滚筒7内侧壁上面的发泡剂刮下来,避免发泡剂会滞留在滚筒7内侧壁上,连接环13的设置,使得转轴11可以对定位杆8进行支撑,避免定位杆8错位,而固定螺栓9的设置,能够对定位杆8固定的同时,又能方便定位杆8拆卸,当需要对机壳1的内部进行维护时,可以将活动盖2打开维护即可。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丙烯(PP)粒子发泡设备,包括机壳(1)、第一驱动机(5)和第二驱动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的上端设置有活动盖(2),且机壳(1)和活动盖(2)之间的连接方式为铰链连接,所述活动盖(2)的上端中间处预留有进料口(3),所述机壳(1)的下端中间处预留有出料口(4),所述第一驱动机(5)位于机壳(1)的右方,且第一驱动机(5)的左侧贯穿进机壳(1)中,并且第一驱动机(5)的左侧与连接板(6)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6)位于滚筒(7)的内部右端,所述第二驱动机(10)位于机壳(1)的左方,且第二驱动机(10)的右侧连接有转轴(11),并且转轴(11)的上面连接有搅拌杆(12),所述转轴(11)的上端两侧均套接有连接环(13),且连接环(13)之间连接有定位杆(8),所述第二驱动机(10)的上端设置有固定螺栓(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丙烯(PP)粒子发泡设备,包括机壳(1)、第一驱动机(5)和第二驱动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的上端设置有活动盖(2),且机壳(1)和活动盖(2)之间的连接方式为铰链连接,所述活动盖(2)的上端中间处预留有进料口(3),所述机壳(1)的下端中间处预留有出料口(4),所述第一驱动机(5)位于机壳(1)的右方,且第一驱动机(5)的左侧贯穿进机壳(1)中,并且第一驱动机(5)的左侧与连接板(6)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6)位于滚筒(7)的内部右端,所述第二驱动机(10)位于机壳(1)的左方,且第二驱动机(10)的右侧连接有转轴(11),并且转轴(11)的上面连接有搅拌杆(12),所述转轴(11)的上端两侧均套接有连接环(13),且连接环(13)之间连接有定位杆(8),所述第二驱动机(10)的上端设置有固定螺栓(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丙烯(PP)粒子发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6)和滚筒(7)构成一体式结构,且该一体式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庭
申请(专利权)人:咸阳威迪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