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链防盗装置和拉链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2868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08: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拉链防盗装置以及具有该拉链防盗装置的拉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拉链防盗装置,用于双拉头拉链,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一卡合部相对于所述双拉头拉链的第一拉头固定,所述第二卡合部相对于所述双拉头拉链的第二拉头固定;所述第一卡合部与所述第二卡合部相卡合,能够将所述第一拉头和所述第二拉头锁合至一起;所述第一卡合部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一卡合结构,所述第一连接部将所述第一卡合结构连接至所述第一拉头,使所述第一卡合结构与所述第一拉头之间存在第一距离,所述第二卡合部包括第二连接部和第二卡合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部将所述第二卡合结构连接至所述第二拉头,使所述第二卡合结构与所述第二拉头之间存在第二距离。

Zipper anti-theft device and zipp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zipper anti-theft device and a zipper with the zipper anti-theft device. The zipper anti-theft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used for the double zipper,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it includes a first clamping part and a second clamping part, the first clamping part is fixed with respect to the first pulling head of the double zipper, the second clamping part is fixed with respect to the second pulling head of the double zipper, and the first clamping part and the second clamping part are clamped with each other, so that the second clamping part can be clamped A pull head and the second pull head are locked together; the first clamping part includes a first connecting part and a first clamping structure, and the first connecting part connects the first clamping structure to the first pull head, so that there is a first distance between the first clamping structure and the first pull head, and the second clamping part includes a second connecting part and a second clamping structure,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part The connecting part connects the second clamping structure to the second pulling head so that there is a second distance between the second clamping structure and the second pulling he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拉链防盗装置和拉链
本技术涉及一种能够方便地卡合及解除卡合且防盗功能良好的拉链防盗装置和具备该拉链防盗装置的拉链。
技术介绍
在日常所用的箱包上会大量使用拉链制品,而对于箱包等产品而言存在防盗等问题,例如在将背包背在后背上时,希望箱包不太容易被不相识的人轻易打开。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拉链,具有闭拉头(21)和开拉头(22),在两个拉头上设有能将两个拉头联接成一体的联接结构(23、24),同时在拉链上设有解脱该联接结构的解脱结构(11)。两个拉头联接在一起且不接触解脱结构时,随意拉动拉头,两个拉头一起移动,拉链不能被拉开,只有将拉头拉动至接触解脱结构,解脱结构解脱拉头联接,然后拉动开拉头(22),拉链才能被打开。根据上述专利文献1的拉链,两个拉头在咬合状态下能够提供不错的防盗效果,但是由于在解锁时需要将拉头移动到接触解脱结构才能够解锁,因此在实际使用时不是很方便。另外,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拉链,具有第一拉头与第二拉头,所述第一拉头包括第一拉片,所述第二拉头包括第二拉片,所述第一拉片内设有第一磁片,所述第二拉片内设有铁片或第二磁片,所述第一磁片与所述铁片或第二磁片在靠近时相互吸引。通过这样的设置,在实际使用时,拉片在外侧,这使得卡合部没有隐藏性。并且由于拉片的主要功能为操作拉头的滑动,又兼任卡合部,虽然设置有磁片互相吸引,实际操作时还是不方便。而且仅通过磁片结合,整体的防盗能力一般。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ZL200610152537.5专利文献2:CN207236279U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地卡合及解除卡合且防盗功能良好的拉链防盗装置和具备该拉链防盗装置的拉链。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第一方案为一种拉链防盗装置,用于双拉头拉链,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一卡合部相对于所述双拉头拉链的第一拉头固定,所述第二卡合部相对于所述双拉头拉链的第二拉头固定;所述第一卡合部与所述第二卡合部相卡合,能够将所述第一拉头和所述第二拉头锁合至一起,所述第一卡合部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一卡合结构,所述第一连接部将所述第一卡合结构连接至所述第一拉头,使所述第一卡合结构与所述第一拉头之间存在第一距离,所述第二卡合部包括第二连接部和第二卡合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部将所述第二卡合结构连接至所述第二拉头,使所述第二卡合结构与所述第二拉头之间存在第二距离。本技术的第二方案为一种拉链防盗装置,用于双拉头拉链,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辅助构件和第二辅助构件,分别用于固定至所述双拉头拉链的第一拉头和第二拉头,所述第一辅助构件具有第一卡合部和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底板用于设置在所述第一拉头的下翼板的外侧,所述第二辅助构件具有第二卡合部和第二底板,所述第二底板用于设置在所述第二拉头的下翼板的外侧,所述第一卡合部与所述第二卡合部相卡合,能够将所述第一拉头和所述第二拉头锁合至一起,所述第一卡合部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一卡合结构,所述第一连接部将所述第一卡合结构连接至所述第一底板,使所述第一卡合结构与所述第一底板之间存在第一距离,所述第二卡合部包括第二连接部和第二卡合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部将所述第二卡合结构连接至所述第二底板,使所述第二卡合结构与所述第二底板之间存在第二距离。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连接部是第一竖直部,所述第一竖直部的第一端固定至所述第一拉头的下翼板的底面或所述第一底板的底面,第二端朝向远离所述第一拉头的下翼板或所述第一底板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卡合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竖直部的第二端上;和/或,所述第二连接部是第二竖直部,所述第二竖直部的第一端固定至所述第二拉头的下翼板的底面或所述第二底板的底面,第二端朝向远离所述第二拉头的下翼板或所述第二底板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卡合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竖直部的第二端上。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卡合结构包括自所述第一竖直部的第二端横向延伸的横向部和设置在所述横向部末端的钩部,所述第二卡合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竖直部第二端的突起部,在锁合状态下,所述突起部与所述钩部彼此卡合。优选的是,所述钩部的外侧设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二竖直部的第二端设有第二斜面,在所述第一卡合部和所述第二卡合部的锁合过程中,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互相接触以提供运动引导作用。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竖直部中设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二竖直部中设有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中的一者中设有第一磁体,另一者中设有第二磁体或铁质体,以便被所述第一磁体吸合。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竖直部具有第一长度,所述第二竖直部具有第二长度,所述第二长度小于所述第一长度,并且大于所述钩部与所述第一底板的底面之间的最小距离。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卡合结构的宽度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拉头的下翼板的最大宽度尺寸的一半。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辅助构件包括第一固定安装结构,用于将所述第一辅助构件固定至所述第一拉头,以使所述第一底板位于第一拉头的下翼板的外侧;和/或,所述第二辅助构件包括第二固定安装结构,用于将所述第二辅助构件固定至所述第二拉头,以使所述第二底板位于第二拉头的下翼板的外侧。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固定安装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底板左右边缘的侧板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底板前侧边缘的立柱,所述侧板和所述立柱上分别设有第一卡扣,用于卡接第一拉头的上翼板;和/或,所述第二固定安装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底板左右边缘的侧板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底板前侧边缘的立柱,所述侧板和所述立柱上分别设有第二卡扣,用于卡接第二拉头的上翼板。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固定安装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底板后侧边缘的第一后限位部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底板前侧边缘的第一前限位部,所述第一后限位部和所述第一前限位部上分别设有第三卡扣,分别用于卡接第一拉头的下翼板和连接柱;和/或,所述第二固定安装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底板后侧边缘的第二后限位部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底板前侧边缘的第二前限位部,所述第二后限位部和所述第二前限位部上分别设有第四卡扣,分别用于卡接第二拉头的下翼板和连接柱。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固定安装结构的立柱中设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二固定安装结构的立柱中设有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中的一者中设有第一磁体,另一者中设有第二磁体或铁质体,以便被所述第一磁体吸合。本技术的第二方案为一种拉链,包括第一拉头和第二拉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拉链防盗装置。技术效果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案的拉链防盗装置,由于第一卡合部与第二卡合部相卡合,能够将第一拉头和第二拉头锁合至一起,因此能够方便地将拉链锁定。另外,由于第一卡合部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一卡合结构,所述第一连接部将所述第一卡合结构连接至所述第一拉头,使所述第一卡合结构与所述第一拉头之间存在第一距离,第二卡合部包括第二连接部和第二卡合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部将所述第二卡合结构连接至所述第二拉头,使所述第二卡合结构与所述第二拉头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拉链防盗装置,用于双拉头拉链,其特征在于,/n包括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n所述第一卡合部相对于所述双拉头拉链的第一拉头固定,所述第二卡合部相对于所述双拉头拉链的第二拉头固定;所述第一卡合部与所述第二卡合部相卡合,能够将所述第一拉头和所述第二拉头锁合至一起,/n所述第一卡合部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一卡合结构,所述第一连接部将所述第一卡合结构连接至所述第一拉头,使所述第一卡合结构与所述第一拉头之间存在第一距离,/n所述第二卡合部包括第二连接部和第二卡合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部将所述第二卡合结构连接至所述第二拉头,使所述第二卡合结构与所述第二拉头之间存在第二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链防盗装置,用于双拉头拉链,其特征在于,
包括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
所述第一卡合部相对于所述双拉头拉链的第一拉头固定,所述第二卡合部相对于所述双拉头拉链的第二拉头固定;所述第一卡合部与所述第二卡合部相卡合,能够将所述第一拉头和所述第二拉头锁合至一起,
所述第一卡合部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一卡合结构,所述第一连接部将所述第一卡合结构连接至所述第一拉头,使所述第一卡合结构与所述第一拉头之间存在第一距离,
所述第二卡合部包括第二连接部和第二卡合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部将所述第二卡合结构连接至所述第二拉头,使所述第二卡合结构与所述第二拉头之间存在第二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部是第一竖直部,所述第一竖直部的第一端固定至所述第一拉头的下翼板的底面,第二端朝向远离所述第一拉头的下翼板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卡合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竖直部的第二端上;和/或,
所述第二连接部是第二竖直部,所述第二竖直部的第一端固定至所述第二拉头的下翼板的底面,第二端朝向远离所述第二拉头的下翼板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卡合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竖直部的第二端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链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合结构包括自所述第一竖直部的第二端横向延伸的横向部和设置在所述横向部末端的钩部,所述第二卡合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竖直部第二端的突起部,
在锁合状态下,所述突起部与所述钩部彼此卡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链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钩部的外侧设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二竖直部的第二端设有第二斜面,在所述第一卡合部和所述第二卡合部的锁合过程中,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互相接触以提供运动引导作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链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竖直部中设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二竖直部中设有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中的一者中设有第一磁体,另一者中设有第二磁体或铁质体,以便被所述第一磁体吸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链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合结构的宽度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拉头的下翼板的最大宽度尺寸的一半。


7.一种拉链防盗装置,用于双拉头拉链,其特征在于,
包括第一辅助构件和第二辅助构件,分别用于固定至所述双拉头拉链的第一拉头和第二拉头,
所述第一辅助构件具有第一卡合部和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底板用于设置在所述第一拉头的下翼板的外侧,
所述第二辅助构件具有第二卡合部和第二底板,所述第二底板用于设置在所述第二拉头的下翼板的外侧,
所述第一卡合部与所述第二卡合部相卡合,能够将所述第一拉头和所述第二拉头锁合至一起,
所述第一卡合部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一卡合结构,所述第一连接部将所述第一卡合结构连接至所述第一底板,使所述第一卡合结构与所述第一底板之间存在第一距离,
所述第二卡合部包括第二连接部和第二卡合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部将所述第二卡合结构连接至所述第二底板,使所述第二卡合结构与所述第二底板之间存在第二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拉链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部是第一竖直部,所述第一竖直部的第一端固定至所述第一拉头的下翼板的底面或所述第一底板的底面,第二端朝向远离所述第一拉头的下翼板或所述第一底板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卡合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竖直部的第二端上;和/或,
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荷刚
申请(专利权)人:吉田拉链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