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2721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07:41
提供一种板式热交换器(2),该板式热交换器(2)包括第一端板(4)和第二端板(6)、从第一端板(4)朝第二端板(6)延伸的下杆(14、66),以及布置在第一端板与第二端板之间且在下杆上方延伸的热传递板(10)组(8)。板式热交换器的特征在于,下杆(14、66)包括凹槽(40、82),凹槽(40、82)具有平行于下杆(14、66)的纵向方向(l)延伸的长度轴线(L)以及垂直于长度轴线延伸的深度轴线(D)。板式热交换器还包括支承脚(42)。支承脚(42)的上部(56)布置成接纳于凹槽(40、82)中,且支承脚(42)的下部(59)布置成从下杆(14、66)延伸且接触地面(18),以使下杆保持在离地面一定距离处。支承脚(42)的上部(56)布置成能够在凹槽(40、82)中沿着长度轴线(L)滑动,以允许调整支承脚(42)沿着下杆(14、66)的位置。

Plate heat exchanger

A plate heat exchanger (2) is provided,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end plate (4) and a second end plate (6), a lower rod (14, 66) extending from the first end plate (4) to the second end plate (6), and a heat transfer plate (10) group (8)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end plate and the second end plate and extending above the lower rod. The plate heat exchanger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lower rods (14, 66) include grooves (40, 82), the grooves (40, 82) have a length axis (L) extending parallel to the longitudinal direction (L) of the lower rods (14, 66) and a depth axis (d) extend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length axis. The plate heat exchanger also includes a support foot (42). The upper part (56) of the support foot (42) is arranged to receive in the grooves (40, 82), and the lower part (59) of the support foot (42) is arranged to extend from the lower rod (14, 66) and contact the ground (18), so that the lower rod is kept at a certain distance from the ground. The upper part (56) of the support foot (42) is arranged to be able to slide along the length axis (L) in the grooves (40, 82), so as to allow the adjustment of the position of the support foot (42) along the lower rod (14, 6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板式热交换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板式热交换器,该板式热交换器包括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从第一端板朝第二端板延伸的下杆,以及布置在第一端板与第二端板之间且在下杆上方延伸的热传递板组。
技术介绍
板式热交换器PHE典型地由两个端板构成,多个热传递板以对准的方式(即,成堆叠或组)布置在两个端板中间。在一类型的众所周知的PHE(即,所谓的有垫片的板式热交换器)中,垫片布置在热传递板之间。端板和因此热传递板由某种紧固器件朝彼此压,由此垫片在热传递板之间密封。平行流通道形成于热传递板之间,一个通道在每对相邻的热传递板之间。通过入口供给到PHE/通过出口从PHE供给的最初不同温度的两股流体可交替地流过每隔一个通道,以用于将热量从一股流体传递到另一股,这些流体通过与PHE的入口/出口连通的热传递板中的入口/出口端口孔进入/离开通道。有垫片的板式热交换器的端板通常被称为框架板和压力板。框架板通常固定到支承表面(诸如地板),而压力板能够相对于框架板移动。通常,用于承载热传递板且可能还承载压力板的上承载杆紧固到框架板,且从其上部延伸,经过压力板且延伸到支承柱。类似地,用于引导热传递板且可能还引导压力板(以确保它们适当对准)的下导杆紧固到框架板,且从其下部延伸,在离地面一定距离处,经过压力板且延伸到支承柱。典型地,承载杆和导杆是具有紧固板的中空杆,紧固板焊接到它们的端部,使得紧固板至少部分地闭合承载杆和导杆的开放端。承载杆和导杆借助于螺栓和紧固板来紧固到框架板和支承柱,螺栓延伸穿过框架板和支承柱中的匹配孔,紧固板焊接到承载杆和导杆。热传递板典型地在它们的上缘和下缘处具有凹部,凹部布置成接纳承载杆和导杆,以允许承载和引导热传递板。导杆可为重的,尤其是在导杆相对长的情况(这可为其中板式热交换器包含很多个热传递板的情况)下。导杆的重量可导致它变形,即,弯曲或下垂。而且,可由外部压力使导杆变形。例如,与板式热交换器的组装和维护有关,工作人员通常站在导杆上,这可导致导杆的持久或非持久变形。导杆的变形可使得热传递板的凹部不可能接纳导杆,且因此使得热传递板不可能与导杆接合。这可影响热传递板的引导且导致不适当的板对准,这继而可导致板式热交换器的故障。此外,如果导杆由于站在其上的工作人员而持久变形使得导杆与热传递板中的一个或多个之间不存在“重叠”,当工作人员走下时可出现问题且如果热传递板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凹部相对于导杆移位,导杆弹性回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标是提供一种解决上文变形问题的板式热交换器。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构思是提供用于从下方支承导杆以便防止导杆变形的支承器件。用于实现上文目标的热交换器在所附权利要求书中限定且在下文论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板式热交换器包括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从第一端板朝第二端板延伸的下杆,以及热传递板组。热传递板组布置在第一端部与第二端板之间且在下杆上方延伸。板式热交换器的特征在于,下杆包括凹槽,该凹槽具有平行于下杆的纵向方向延伸的长度轴线以及垂直于长度轴线延伸的深度轴线。板式热交换器还包括支承脚。支承脚的上部布置成接纳于凹槽中。支承脚的下部布置成从下杆延伸且接触地面,以使下杆保持在离地面一定距离处。支承脚的上部布置成能够在凹槽中沿着长度轴线滑动,以允许调整支承脚沿着下杆的位置。板式热交换器还可包括从第一端板朝第二端板延伸的上杆,且热传递板可在上杆与下杆之间延伸。然后,就像上文描述的承载杆一样,上杆可布置成承载热传递板且可能还承载第二端板。此外,就像上文描述的导杆一样,下杆可布置成引导热传递板且可能还引导第二端板。然而,替代地,下杆可布置成承载或部分地支承热传递板且可能承载或部分地支承第二端板。在此类情况下,可能可省去上杆。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可类似于上文提及的框架板和压力板,因为下杆附接到第一端板且第二端板能够相对于第一端板沿着下杆移动。上杆可从第一端板的上部延伸,且下杆可从第一端板的下部延伸。此外,上杆和下杆可基本上水平地且平行于彼此延伸。此外,上杆和下杆可延伸经过第二端板且延伸到支承柱。支承脚因此布置成在一端处与地面接合且在相反端处与下杆接合,以便在下杆与地面之间保持一定距离,该距离可由支承脚的下部的高度确定。由此,支承脚支承下杆且防止下杆变形。由于支承脚沿着下杆的位置是能够调整的,支承脚的位置可针对特定条件(诸如板式热交换器的尺寸)来优化。举例来说,包含许多热传递板的板式热交换器可具有最佳的支承脚位置,该支承脚位置布置在与包含相对少的热传递板的板式热交换器相比离第一端板更大距离处。因此,同一下杆和支承脚可用于不同的板式热交换器。凹槽可沿着整个下杆或仅下杆的一个或多个部分延伸。此外,板式热交换器可包括多于一个支承脚,这是有益的,尤其是对于包括许多热传递板和因此长下杆的板式热交换器。整个热传递板或热传递板的仅部分在下杆上方延伸。此外,如果存在上杆,整个热传递板或热传递板的仅部分在上杆下方延伸。因此,板式热交换器可使得下杆包括下部(下部包括凹槽)和上部,且热传递板各自包括在下缘处的凹部,该凹部接纳下杆的上部,下杆的下部和上部平行地延伸。然后,热传递板的仅部分在下杆上方延伸,而热传递板的其它部分在下杆的相反侧上延伸。此类实施例使得下杆的上部可能引导和对准热传递板,而下部可为了其它目的(诸如与第一端板接合和/或给予下杆所需要的强度和尺寸)来优化。下杆的上部和下部可整体地形成,这可减小板式热交换器的制品的数量。备选地,如下文将进一步论述的,下杆的上部和下部可分别地形成,这可允许上部和下部的不同材料和制造技术且可能允许改造现有的板式热交换器。然后,下杆的下部可包括用于接纳下杆的上部的腔体、凹陷、空隙、凹部、凹口等,其可便于改造。此类腔体可平行于下杆的纵向方向延伸。下杆的上部可同热传递板接触,且可能还同第二端板接触。该接触可损坏下杆的上部,尤其是在它由较小阻力的材料制成的情况下和/或在热传递板和第二端板擦过它的情况下(其发生可与板式热交换器的打开和关闭有关)。因此,为保护下杆,热交换器还可包括保护片,该保护片至少部分地覆盖下杆的上部。下杆的凹槽可设在不同位置处。根据一个实施例,它设在布置成面向地面的下杆的侧部处,这允许板式热交换器在机械上直向前的构造。支承脚的上部和下杆的凹槽可沿着整个凹槽或凹槽的仅一个或多个部分布置成在与凹槽的深度轴线平行的方向上联锁,以便防止支承脚在所述方向上与下杆分离。这里,涉及整个支承脚,其意指该实施例不排除支承脚的细节(detail)可在所述方向上与下杆分离。该实施例防止支承脚与下杆意外断开,例如与板式热交换器的运输有关。如下文将进一步描述的,此类实施例可便于锁定支承脚的位置。凹槽和支承脚的上部可沿着整个凹槽或凹槽的仅一个或多个部分布置成在旋转方向上联锁,以便防止上部相对于下杆围绕深度轴线(即,在垂直于深度轴线的方向上)旋转。这里,涉及支承脚的整个上部,其意指该实施例不排除上部的细节可相对于下杆旋转。如下文将进一步描述的,此类实施例可便于调整下部的高度和/或锁定支承脚的位置。支承脚可包括用于锁定支承脚沿着下杆的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板式热交换器(2),所述板式热交换器(2)包括第一端板(4)和第二端板(6)、从所述第一端板(4)朝所述第二端板(6)延伸的下杆(14、66),以及布置在所述第一端板与所述第二端板之间且在所述下杆上方延伸的热传递板(10)组(8),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杆(14、66)包括凹槽(40、82),所述凹槽(40、82)具有平行于所述下杆(14、66)的纵向方向(l)延伸的长度轴线(L)以及垂直于所述长度轴线延伸的深度轴线(D),所述板式热交换器还包括支承脚(42),所述支承脚(42)的上部(56)布置成接纳于所述凹槽(40、82)中,且所述支承脚(42)的下部(59)布置成从所述下杆(14、66)延伸且接触地面(18),以使所述下杆保持在离所述地面一定距离处,其中所述支承脚(42)的上部(56)布置成能够在所述凹槽(40、82)中沿着所述长度轴线(L)滑动,以允许调整所述支承脚(42)沿着所述下杆(14、66)的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426 EP 17168161.21.一种板式热交换器(2),所述板式热交换器(2)包括第一端板(4)和第二端板(6)、从所述第一端板(4)朝所述第二端板(6)延伸的下杆(14、66),以及布置在所述第一端板与所述第二端板之间且在所述下杆上方延伸的热传递板(10)组(8),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杆(14、66)包括凹槽(40、82),所述凹槽(40、82)具有平行于所述下杆(14、66)的纵向方向(l)延伸的长度轴线(L)以及垂直于所述长度轴线延伸的深度轴线(D),所述板式热交换器还包括支承脚(42),所述支承脚(42)的上部(56)布置成接纳于所述凹槽(40、82)中,且所述支承脚(42)的下部(59)布置成从所述下杆(14、66)延伸且接触地面(18),以使所述下杆保持在离所述地面一定距离处,其中所述支承脚(42)的上部(56)布置成能够在所述凹槽(40、82)中沿着所述长度轴线(L)滑动,以允许调整所述支承脚(42)沿着所述下杆(14、66)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热交换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杆(14、66)包括下部(34、70)和上部(32、68),所述下部(34、70)包括所述凹槽(40、82),且所述热传递板(10)在下缘处各自包括凹部(22),所述凹部(22)接纳所述下杆(14、66)的上部(32、68),所述下杆的下部(34、70)和上部(32、68)平行地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式热交换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杆(14)的上部(32)和下部(34)整体地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式热交换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杆(66)的上部(68)和下部(70)分别地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式热交换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杆(66)的下部(70)包括用于接纳所述下杆的上部(68)的腔体(72)。


6.根据权利要求2至权利要求5中任一项所述的板式热交换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式热交换器(2)还包括保护片(36),所述保护片(36)至少部分地覆盖所述下杆(14、66)的上部(32、68)。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板式热交换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杆(14、66)的凹槽(40、82)设在布置成面向所述地面(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梅林
申请(专利权)人:阿法拉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瑞典;S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