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梯系统的驱动轴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72699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07:36
一种用于电梯系统(5)的驱动轴(1),该驱动轴包括:‑支撑轴(2);‑牵引轮(3),其具有至少一个牵引面(32),以用于驱动电梯系统(5)的牵引机构(8)、特别是驱动带;‑连接件(4),其用于将驱动扭矩从支撑轴(2)传递到牵引轮(3),牵引轮(3)具有与支撑轴(2)分离的构造,牵引轮(3a、3b)通过内引导面(33)保持在支撑轴(2)的外引导面(23)上,连接部(4)包括至少一个轴向突出的牵引轮侧周向止动件(43),牵引轮侧周向止动件(43)与支撑轴侧周向止动件(41、42)形锁合式接合。

Drive shaft for elevator system

A driving shaft (1) for an elevator system (5) includes: a supporting shaft (2); a traction wheel (3), which has at least one traction surface (32) for driving a traction mechanism (8) of the elevator system (5), in particular a driving belt; a connecting piece (4), which is used for transmitting the driving torque from the supporting shaft (2) to the traction wheel (3); the traction wheel (3) has a structure separate from the supporting shaft (2), and the traction wheel (2 The wheels (3a, 3b) are kept on the outer guiding surface (23) of the support shaft (2) through the inner guiding surface (33), the connecting part (4) includes at least one axially protruding traction wheel side circumferential stop (43), and the traction wheel side circumferential stop (43) is locked with the support shaft side circumferential stop (41, 4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电梯系统的驱动轴
技术介绍
EP2574584A1公开了一种电梯系统,在该电梯系统的情况下,轿厢由驱动带形式的支撑装置来驱动。具有电机和驱动轴的驱动器驱动轿厢。驱动轴包括支撑轴和牵引轮,并且可以与牵引轮成单件式或多件式构造。如果支撑轴具有与牵引轮分离的构造,则将在它们之间设置非转动(例如,形锁合的)连接部。在传统的榫舌/凹槽连接的情况下,连接配合件中一者的强度在此被凹槽削弱,以便提供驱动面。然而,在带驱动的情况下,需要尽可能小的部件;于是,不再可以接受通过凹槽的进一步削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驱动装置。本专利技术所基于的目的通过根据主要权利要求所述的驱动轴和电梯系统来实现;优选的改进由从属权利要求和说明书产生。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电梯系统的驱动轴包括:-支撑轴,-牵引轮,其具有至少一个牵引面,以用于驱动电梯系统的牵引机构、特别是驱动带,-连接部,其用于将驱动扭矩从支撑轴传递到牵引轮,牵引轮具有与支撑轴分离的构造,牵引轮通过内引导面保持在支撑轴的外引导面上。该连接部包括至少一个轴向突出的牵引轮侧周向止动件,牵引轮侧周向止动件与支撑轴侧周向止动件形锁合式接合。由于使用轴向突出的止动件,因此可以省去使用径向突出的止动件。这使得能够尽可能高效地利用径向安装空间,这特别在具有非常小的直径的驱动轴的情况下是有利的。牵引轮的形心优选相对于一个转动轴线同心地布置。特别地,牵引轮的所有牵引轮侧周向止动件布置为使得其共同形心布置在转动轴线上。避免不平衡是重要的,特别是在牵引轮相对较小的情况下,这是由于牵引轮的转动速度非常高。在一种改进中,支撑轴侧周向止动件径向突出到外引导面之外。在一个改进中,牵引轮侧周向止动件布置在牵引轮的端侧。因此,牵引轮上的径向切口是过时的。在一个改进中,支撑轴侧周向止动件布置在连接件上,该连接件具有与支撑轴分离的构造。在组装期间的困难可以通过分离构造来避免。在进一步的改进中,支撑轴侧周向止动件与支撑轴构造成单件。内引导面可以在其轴向长度上仅具有圆形横截面,和/或外引导面可以在其轴向长度上仅具有圆形横截面。由于仅为圆形横截面,因此面在各种情况下都没有凹槽或其他削弱点。内引导面和/或外引导面可以具有圆柱形或圆锥形构造,特别是可以具有完全圆柱形或完全圆锥形构造。牵引轮侧周向止动件与驱动轴线具有间隔,该间隔不小于支撑轴的外引导面的直径的0.3倍或0.5倍,牵引轮在该外引导面上在牵引面的区域中被轴向引导。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系统包括上述类型的驱动轴。此外,电梯系统可以包括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具有径向支撑装置直径,牵引面具有牵引面直径,牵引面直径与径向支撑装置直径的比率T/d至多为40。牵引轮为套筒状构造;这意味着牵引面的最大径向壁厚至多为牵引面的轴向长度的0.3倍。在牵引面之间的周向腹板的区域中,壁厚可以具有明显更大的构造。制动扭矩也可以经由驱动轴传递。牵引面基本可以具有略微凸出的曲率。这里,径向牵引面直径可以沿着牵引面产生几毫米的变化,然而,该变化在当前情况下是可以忽略的。特别地,牵引轮的牵引面具有至多20cm的直径T。在牵引轮如此小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尤其显示出用处,这是由于在此小的部件尺寸和大的机械载荷之间的矛盾非常高。特别地,牵引轮相对于支撑轴同轴地布置。特别地,牵引轮的壁厚与牵引面的轴向长度L的比率W/L至多为0.5,进一步优选至多为0.3。在这方面,因此产生牵引轮的套筒状结构。这里,外引导面被理解为是指牵引轮的外轮廓的与牵引面轴向重叠的轴向区域。外轮廓的在所述轴向重叠部分的轴向之外的其他区域不称为外引导面。周向止动件是能够相对于另一部件的周向止动件提供形锁合驱动连接的元件,该元件在周向方向上作用。原则上,一个或多个牵引轮可以布置在支撑轴上。附图说明在下文中,将在附图的基础上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在附图中:图1以立体图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驱动轴,图2以分解图示出了根据图1的驱动轴,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有根据图1的驱动轴的电梯系统,并且图4示出了沿转动轴线的穿过合适的支撑装置和牵引轮的两个截面。具体实施方式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系统5。电梯系统5包括轿厢6,轿厢6可以借助于驱动电机7移动。轿厢6通过驱动带8形式的牵引机构保持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驱动轴1上。在所述图中,示出了四条驱动带8;然而,驱动带8的确切数量并不重要。驱动轴1连接到驱动电机7。将基于图1和图2更详细地描述驱动轴1。这种类型的带驱动使得使用相对较小的牵引轮成为可能,这又使得使用相对较小的电机成为可能。然而,因此也需要小的驱动轴的轴直径,这导致对其强度要求较高。这是因为,除了传递驱动扭矩之外,驱动轴还必须支撑尤其轿厢6、支撑装置8和配重(未示出)的大部分重量。将在下文中共同描述图1和图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驱动轴1包括支撑轴2,支撑轴2经由更详细地描述的连接部连接到驱动电机。两个牵引轮3a、3b布置在支撑轴2上,这些牵引轮3a、3b通过轴承9在空间上彼此分离。第一牵引轮3a布置在第一外引导面23a上。第二牵引轮3b布置在第二外引导面上。第一牵引轮3a布置在第一外引导面23a上。第二牵引轮3b布置在第二外引导面上。在这种情况下,牵引轮3a、3b相对于彼此具有相同的构造,因此在进一步的描述中将仅描述牵引轮3。牵引轮3包括三个牵引面32,这三个牵引面32通过周向腹板34彼此分离。在每个牵引面32上,恰好一个驱动带8(图3)被引导。牵引轮3具有套筒状构造;这意味着牵引面32的最大径向壁厚W至多为牵引面32的轴向长度L的0.5倍。在周向腹板的区域中,壁厚可以具有明显更大的构造。为了使支撑轴2和牵引轮3都具有尽可能小但又尽可能稳定的结构,牵引轮的内引导面33和支撑轴2的外引导面23都具有完全圆柱形的构造,特别是在牵引面32的高负载轴向区域中。这意味着内引导面在沿着转动轴线A的所有横截面中都没有偏离圆形形状,否则这可能导致强度削弱。在已知的这种类型的驱动轴的情况下,用于轴向榫舌和凹槽连接的驱动扭矩径向地形成在引导面之间,然而,这导致所提到的在支撑轴和/或牵引轮的情况下的削弱,这取决于凹槽设置在何处。根据本专利技术,然后设置为,分别经由牵引轮侧周向止动件43引入扭矩,该周向止动件43从牵引轮3的端侧31轴向突出。所述牵引轮侧周向止动件43与通过支撑轴驱动的第一或第二支撑轴侧周向止动件41、42接合。这里,本专利技术提供两种可能的构造。第一牵引轮3a与支撑轴2的第一连接部4a包括径向支撑轴突出部22。相应的第一支撑轴侧周向止动件41布置在所述支撑轴突出部22上。支撑轴突出部22固定地连接到支撑轴2以便与支撑轴2一起转动,并且特别地与支撑轴2构造成单件。在这种情况下,支撑轴侧周向止动件41布置在凹槽中。牵引轮侧周向止动件43通过轴向突出部形成。第二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梯系统(5)的驱动轴(1),所述驱动轴包括:/n-支撑轴(2),/n-牵引轮(3),其具有至少一个牵引面(32),以用于驱动所述电梯系统(5)的牵引机构(8)、特别是驱动带,/n-连接件(4),其用于将驱动扭矩从所述支撑轴(2)传递到所述牵引轮(3),/n所述牵引轮(3)具有与所述支撑轴(2)分离的构造,/n所述牵引轮(3)通过内引导面(33)保持在所述支撑轴(2)的外引导面(23)上,/n其特征在于,/n所述连接部(4)包括至少一个轴向突出的牵引轮侧周向止动件(43),所述牵引轮侧周向止动件(43)与支撑轴侧周向止动件(41、42)形锁合式接合。/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410 DE 102017206131.61.一种用于电梯系统(5)的驱动轴(1),所述驱动轴包括:
-支撑轴(2),
-牵引轮(3),其具有至少一个牵引面(32),以用于驱动所述电梯系统(5)的牵引机构(8)、特别是驱动带,
-连接件(4),其用于将驱动扭矩从所述支撑轴(2)传递到所述牵引轮(3),
所述牵引轮(3)具有与所述支撑轴(2)分离的构造,
所述牵引轮(3)通过内引导面(33)保持在所述支撑轴(2)的外引导面(23)上,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4)包括至少一个轴向突出的牵引轮侧周向止动件(43),所述牵引轮侧周向止动件(43)与支撑轴侧周向止动件(41、42)形锁合式接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轴(1),
其特征在于,
所述牵引轮(3)的形心相对于转动轴线(A)同心地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轴(1),
其特征在于,
所述牵引轮(3)的所有所述牵引轮侧周向止动件(43)布置为使得其共同形心布置在所述转动轴线(A)上。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驱动轴(1),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轴侧周向止动件(41、42)径向突出到所述外引导面(23)之外。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驱动轴(1),
其特征在于,
所述牵引轮侧周向止动件(43)布置在所述牵引轮(3)的端侧(31)。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驱动轴(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雅库布·罗森塔尔
申请(专利权)人:蒂森克虏伯电梯股份公司蒂森克虏伯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