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中型设备通用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2672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07: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船舶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大中型设备通用底座,包括横截面均呈L型的第一安装件、第二安装件、第三安装件、第四安装件以及四个支撑件,第一安装件、第二安装件、第三安装件和第四安装件依次首尾相连接形成矩形框架,矩形框架包括面板框以及内侧框,四个支撑件与内侧框的四个边角一一对应相连接,面板框朝向内侧框的外侧,便于在面板框上对螺栓进行安装,且利用内侧框对面板框起到一定的强度加强作用,保证安装大中型设备后的稳定性,支撑件保证通用底座的支撑强度,该通用底座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和通用性强等优点,能有效降低船舶上的大中型设备的安装难度。

A universal base for large and medium equipment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hip manufacturing, and discloses a general base for large and medium-sized equipment,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mounting piece, a second mounting piece, a third mounting piece, a fourth mounting piece and four supporting pieces with L-shaped cross section. The first mounting piece, a second mounting piece, a third mounting piece and a fourth mounting piece are successively connected to form a rectangular frame, and the rectangular frame comprises a panel frame And the inner side frame. The four supports are connected with the four corners of the inner side frame one by one. The panel frame faces the outer side of the inner side frame, which is convenient to install the bolts on the panel frame. The inner side frame is used to strengthen the panel frame to a certain extent to ensure the stability after the installation of large and medium-sized equipment. The supports ensure the support strength of the universal base, which has a simple structure It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stallation difficulty of large and medium-sized equipment on the shi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中型设备通用底座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制造
,特别是涉及一种大中型设备通用底座。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船舶设计制造方面不断发展,船舶上配备的各种电气的设备也越来越多,在一些大中型设备上均需要利用特定的底座来进行固定安装,不仅设计和制造工作量大,而且增加了船舶的整体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为大中型设备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和通用性强的通用基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中型设备通用底座,包括横截面均呈L型的第一安装件、第二安装件、第三安装件、第四安装件以及四个支撑件,所述第一安装件、所述第二安装件、所述第三安装件和所述第四安装件依次首尾相连接形成矩形框架,所述支撑件设于所述矩形框架上,所述矩形框架包括位于水平方向上的面板框以及位于竖直方向上的内侧框,四个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内侧框的四个边角一一对应相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撑件的顶面与所述内侧框相抵接,所述支撑件的直角与所述边角相对齐。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矩形框架上设有若干个横截面呈L型且沿着竖直方向设置的加强件,所述加强件的顶面与所述面板框相抵接,所述加强件的侧面与所述内侧框相抵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加强件位于相邻两个所述支撑件之间。作为优选方案,位于相邻两个所述支撑件之间的各所述加强件的朝向相一致。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撑件的底面和所述加强件的底面均设有圆形垫板。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安装件、所述第二安装件、所述第三安装件、所述第四安装件、所述支撑件以及所述加强件的横截面尺寸相一致。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安装件、所述第二安装件、所述第三安装件和所述第四安装件之间通过焊接进行连接形成所述矩形框架,所述支撑件、所述加强件与所述矩形框架之间通过焊接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安装件、所述第二安装件、所述第三安装件、所述第四安装件、所述支撑件、所述加强件和所述圆形垫板的表面均喷涂有防锈层。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大中型设备通用底座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将横截面均呈L型的所述第一安装件、所述第二安装件、所述第三安装件和所述第四安装件依次首尾相连接形成矩形框架,使得所述矩形框架形成面板框以及内侧框,所述面板框朝向所述内侧框的外侧,便于在所述面板框上对螺栓进行安装,且利用所述内侧框对所述面板框起到一定的强度加强作用,保证安装大中型设备后的稳定性,再四个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内侧框的四个边角一一对应相连接,保证所述通用底座的支撑强度,所述第一安装件、所述第二安装件、所述第三安装件、所述第四安装件和所述支撑件的长度可以根据所需安装的设备的大小进行确定,该通用底座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和通用性强等优点,能有效降低船舶上的大中型设备的安装难度,并降低船舶的整体制造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优先实施例的大中型设备通用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优先实施例的大中型设备通用底座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优先实施例的大中型设备通用底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安装件;2.第二安装件;3.第三安装件;4.第四安装件;5.支撑件;6.面板框;7.内侧框;8.加强件;9.垫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及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的提供了一种大中型设备通用底座,包括横截面均呈L型的第一安装件1、第二安装件2、第三安装件3、第四安装件4以及四个支撑件5,所述第一安装件1、所述第二安装件2、所述第三安装件3和所述第四安装件4依次首尾相连接形成矩形框架,所述支撑件5设于所述矩形框架上,所述矩形框架包括位于水平方向上的面板框6以及位于竖直方向上的内侧框7,四个所述支撑件5与所述内侧框7的四个边角一一对应相连接。基于上述技术特征的大中型设备通用底座,通过将横截面均呈L型的所述第一安装件1、所述第二安装件2、所述第三安装件3和所述第四安装件4依次首尾相连接形成矩形框架,使得所述矩形框架形成面板框6以及内侧框7,所述面板框6朝向所述内侧框7的外侧,便于在所述面板框6上对螺栓进行安装,且利用所述内侧框7对所述面板框6起到一定的强度加强作用,保证安装大中型设备后的稳定性,再利用四个所述支撑件5与所述内侧框7的四个边角一一对应相连接,保证所述通用底座的支撑强度,所述第一安装件1、所述第二安装件2、所述第三安装件3、所述第四安装件4和所述支撑件5的长度可以根据所需安装的设备的大小进行确定,该通用底座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和通用性强等优点,能有效降低船舶上的大中型设备的安装难度,并降低船舶的整体制造成本。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5为呈夹角为90°的折边型材,所述支撑件5的L型顶面与所述内侧框7相抵接,所述支撑件5的直角与所述边角相对齐,使得所述支撑件5与所述内侧框7相对应抵接,支撑强度更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矩形框架上设有若干个横截面呈L型且沿着竖直方向设置的加强件8,所述加强件8的L型顶面与所述面板框6相抵接,所述加强件8的侧面与所述内侧框7相抵接,对所述矩形框架进一步起到支撑作用,其具体数量和间距可根据承载的设备重量大小进行确定,保证具有足够的支撑强度,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支撑件5的开口朝向基座的内侧,所述加强件8的开口朝向基座的外侧,错落有致确保了支撑受力强度的均匀分配。进一步的,所述加强件8位于相邻两个所述支撑件5之间,确保所述加强件8和所述支撑件5的受力更加均匀,位于相邻两个所述支撑件5之间的各所述加强件8的朝向相一致,使得所述通用底座的外观更加美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5的L型底面和所述加强件8的L型底面均设有圆形垫板9,起到保护作用,避免所述支撑件5和所述加强件8对船体的甲板造成损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件1、所述第二安装件2、所述第三安装件3、所述第四安装件4、所述支撑件5以及所述加强件8的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中型设备通用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截面均呈L型的第一安装件、第二安装件、第三安装件、第四安装件以及四个支撑件,所述第一安装件、所述第二安装件、所述第三安装件和所述第四安装件依次首尾相连接形成矩形框架,所述支撑件设于所述矩形框架上,/n所述矩形框架包括位于水平方向上的面板框以及位于竖直方向上的内侧框,四个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内侧框的四个边角一一对应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中型设备通用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截面均呈L型的第一安装件、第二安装件、第三安装件、第四安装件以及四个支撑件,所述第一安装件、所述第二安装件、所述第三安装件和所述第四安装件依次首尾相连接形成矩形框架,所述支撑件设于所述矩形框架上,
所述矩形框架包括位于水平方向上的面板框以及位于竖直方向上的内侧框,四个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内侧框的四个边角一一对应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中型设备通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的顶面与所述内侧框相抵接,所述支撑件的直角与所述边角相对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中型设备通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架上设有若干个横截面呈L型且沿着竖直方向设置的加强件,所述加强件的顶面与所述面板框相抵接,所述加强件的侧面与所述内侧框相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中型设备通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位于相邻两个所述支撑件之间。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春华李春明刘苏粤蔡皓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