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插芯、光纤插芯对接装置和光纤插芯的成型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21608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05: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纤插芯,包括光纤、插芯和插芯基座,所述光纤包括光纤输出段和光纤尾段,所述插芯包括化学镀镍层和电镀镍层,所述化学镀镍层为通过化学镀镀在光纤输出段的外周,所述电镀镍层为通过电镀的方法镀在化学镀镍层的外周,所述插芯基座套设在插芯外侧,所述插芯基座的尾部与插芯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光纤插芯,大幅度提高了光纤耦合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光纤插芯对接装置,包括耦合器和两个包括所述光纤插芯的光纤连接器,耦合器的内部设有一体成型的V型槽,压板在V型槽内可上下滑动,插芯的位于插芯基座前的部分设置在V型槽内。本发明专利技术另外还提供了所述光纤插芯的成型方法。

A kind of fiber insert, fiber insert butt joint device and fiber insert mold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optical fiber inserting core, which comprises an optical fiber, an inserting core and a inserting core base. The optical fiber comprises an optical fiber output section and an optical fiber tail section. The inserting core comprises a electroless nickel layer and an electroplated nickel layer, the electroless nickel layer is plated on the outer circumference of the optical fiber output section by electroless plating, the electroplated nickel layer is plated on the outer circumference of the electroless nickel layer by electroplating, and the inserting core base cover It is arranged on the outside of the inserting core, and the tail end of the inserting core bas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inserting core. The optical fiber inserting core of the invention greatly improves the coupling efficiency of the optical fiber. The invention also provides an optical fiber plug-in butt joint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coupler and two optical fiber connectors including the optical fiber plug-in. The coupler is internally provided with an integral V-groove, the pressing plate can slide up and down in the V-groove, and the part of the plug-in located in front of the plug-in base is arranged in the V-groove. The invention also provides a forming method of the optical fiber inserting co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纤插芯、光纤插芯对接装置和光纤插芯的成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纤连接和传输
,尤其是涉及一种光纤插芯、光纤插芯对接装置和光纤插芯的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光纤互联节点(一般由光纤连接器对接实现)处的损耗分为光纤本征要素和非本征要素两类,光纤本征要素主要有光纤模场直径不一致、纤芯直径不匹配等光纤间的不同光学特性导致的因素;非本征要素则包括端面间隙、横向错位、端面倾角、变质层的折射率和厚度,以及外部的端接力等各种光纤连接器引入的因素。为了统一考量这些因素的影响,定义了插入损耗的概念,插入损耗是指光纤中传输的光信号通过光纤连接器后输出射光功率相对于入射光功率的比率分贝数。典型光纤连接器对接如图1所示,该对接方式是将光纤1’由光学胶固化于插芯2’的微孔内,然后插芯2’经过镜面研磨达到对接条件后,给予两插芯2’适当的对接力,使插芯2’在高同心度的套管3’内进行对中互联,通过适配器4’将套筒3’定位,套筒3’为陶瓷或金属套筒,插芯2’为陶瓷插芯或金属插芯,该类型单模连接器插入损耗的行业水平已经降低至0.1dB~0.3dB。目前,光纤互联采用的仍是光纤1’通过环氧胶固化在高精度的插芯2’的微孔内,然后通过套筒3’实现两插芯2’的对接互联。由于制造工艺的限制,这种方式不可避免的受光纤外径公差(约±1μm)与插芯内径公差(约0~1μm)的影响,会导致光纤对接出现横向错位的情况发生,对于芯径仅有9μm的单模光纤而言,这种错位最大将导致0.23dB的损耗;对于追求低损耗、低功耗的大容量信息网络及系统来说,这是比较严重的损耗。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插芯、光纤插芯对接装置和所述光纤插芯的成型方法,消除光纤对接横向错位,能基本实现光纤无损耗互联。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纤插芯,包括光纤、插芯和插芯基座,所述光纤包括光纤输出段和光纤尾段,所述光纤尾段从外到里依次为涂覆层、包层和纤芯;所述光纤输出段从外到里依次为包层和纤芯;所述插芯包括化学镀镍层和电镀镍层,所述化学镀镍层为通过化学镀镀在所述光纤输出段的外周,所述电镀镍层为通过电镀的方法镀在所述化学镀镍层的外周,所述插芯基座套设在所述插芯外侧,所述插芯基座的尾部与所述插芯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光纤插芯,其中,所述纤芯和所述包层由玻璃纤维制成。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光纤插芯,其中,所述化学镀镍层和所述电镀镍层的外径分别为10μm±0.1μm和1.6mm±0.0002mm,所述电镀镍层的单边尺寸为0.74mm。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光纤插芯,其中,所述插芯基座为圆筒形,所述插芯基座的长度小于所述插芯的长度,所述插芯基座的尾部与所述插芯接触周围固定连接,所述插芯基座远离所述光纤尾段一端的外周设有凸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光纤插芯对接装置,包括耦合器和两个光纤连接器,所述光纤连接器包括上述所述光纤插芯,所述耦合器包括V型槽、压板、两个以上的固定弹簧、盖板和箱体;耦合器的内部设有一体成型的V型槽,所述V型槽贯穿所述箱体的两端,所述V型槽的上方设有压板,所述压板的的垂直板位于所述盖板的凹槽内,所述压板和所述盖板之间设有两个固定弹簧,所述固定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压板接触,另一端抵在所述盖板上,所述压板在所述V型槽内可上下滑动;所述插芯位于所述插芯基座前远离所述光纤尾段的一端设置在所述V型槽内。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光纤插芯对接装置,其中,所述V型槽的两端设有倒角;所述箱体位于所述V型槽的上方设有空腔,所述箱体位于所述V型槽两端的侧壁分别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的上端位于所述箱体的上表面,所述矩形槽的下端为所述V型槽的上部开口;所述压板包括平板和两个垂直板,两个所述垂直板间隔设置在所述平板的上部;所述盖板包括水平板和两个填充板,两个所述填充板分别设置在所述水平板的两端,所述填充板设置在所述矩形槽内,所述填充板的下端距所述V型槽的上部开口间隔有一定距离,所述固定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平板接触,另一端抵在所述水平板上,所述垂直板设置在固定弹簧和填充板之间。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光纤插芯对接装置,其中,沿所述V型槽轴向的所述箱体两端通过两个以上的连接孔分别装设有连接端口。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光纤插芯对接装置,其中,所述光纤连接器还包括连接器框体、对接弹簧、尾套和连接螺母,所述连接器框体的一端设有用于使所述插芯通过的圆孔,所述连接器框体的另一端通过螺纹与所述尾套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插芯基座设置在所述连接器框体与所述尾套构成的空腔内,所述空腔内还设有所述对接弹簧,所述对接弹簧的一端抵在所述插芯基座的凸缘上,另一端抵在所述尾套内;所述插芯基座及所述插芯位于所述插芯基座后靠近所述光纤尾段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空腔内;所述连接器框体远离所述尾套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端口通过插接活动连接;所述连接端口的外周与所述连接螺母的内螺纹连接。本专利技术另外还提供了所述的光纤插芯的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光纤端部剥除涂覆层:首先采用激光剥除的方式剥除光纤端部的光纤输出段的涂覆层;(b)光纤表面预处理将剥除涂覆层的所述光纤输出段在浓硫酸中浸泡10~15min后,用无水乙醇浸润的无尘纸擦拭4~6次,而后用去离子水冲洗4~6次,并用无尘纸擦拭干净后浸入预处理盐溶液浸泡10~15min;然后取出光纤预制品并浸泡在0.25~0.3g/L的PdCl2溶液中1~2min,至此光纤表面预处理完成;(c)光纤表面化学镀镍然后把步骤(b)中预处理好的所述光纤浸入镀液中约100min,得到化学镀镍层;所述化学镀液配比为:NiSO4·6H2O浓度18g/L~26g/L,NaH2PO4·H2O浓度22g/L~28g/L,C3H4O3浓度15g/L~20g/L,H3BO3浓度15g/L~20g/L,pH为4~5,溶液温度83℃~88℃;(d)光纤表面电镀镍:将步骤(c)中所述化学镀镍层接阳极,电镀液接阴极,电流密度0.6A/dm2,时间61.5h,得到电镀镍层;所述电镀液配比为:NiSO4·6H2O浓度160g/L~180g/L,NaSO4浓度60g/L~70g/L,NaCl浓度8g/L~10g/L,H3BO3浓度28g/L~36g/L,十二烷基硫酸钠浓度0.06g/L~0.07g/L,pH为5~5.5,溶液温度20℃~30℃;(e)光纤插芯磁流变抛光:将镀镍后的光纤插芯在光纤插芯磁流变研磨装置上进行磁流变抛光,首先配制磁流变抛光液,配制好的所述磁流变抛光液置于容器内,取标准镍棒固定在夹头上,所述转盘的转速为300r/min,施加电流使磁场强度达到200KA/m,磨削10min,取下标准镍棒,测试磨削量,并计算出磨削速度;而后根据所测得的光纤插芯的外径尺寸调整磨削时间,使光纤插芯的外径控制在1.6mm±0.0002mm,外圆粗糙度Ra小于0.2μm;(f)光纤插芯基座焊接:把经过步骤(d)中抛光后的所述插芯放入插芯基座,所述插芯基座设置在定位基板的固定孔中,采用激光焊接工艺进行焊接,所述插芯基座的尾部与所述插芯接触周围形成焊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纤插芯,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纤(1)、插芯(2)和插芯基座(3),所述光纤(1)包括光纤输出段(11)和光纤尾段(12),所述光纤尾段(12)从外到里依次为涂覆层、包层和纤芯;所述光纤输出段(11)从外到里依次为包层和纤芯;所述插芯(2)包括化学镀镍层(21)和电镀镍层(22),所述化学镀镍层(21)为通过化学镀镀在所述光纤输出段(11)的外周,所述电镀镍层(22)为通过电镀的方法镀在所述化学镀镍层(21)的外周,所述插芯基座(3)套设在所述插芯(2)外侧,所述插芯基座(3)的尾部与所述插芯(2)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插芯,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纤(1)、插芯(2)和插芯基座(3),所述光纤(1)包括光纤输出段(11)和光纤尾段(12),所述光纤尾段(12)从外到里依次为涂覆层、包层和纤芯;所述光纤输出段(11)从外到里依次为包层和纤芯;所述插芯(2)包括化学镀镍层(21)和电镀镍层(22),所述化学镀镍层(21)为通过化学镀镀在所述光纤输出段(11)的外周,所述电镀镍层(22)为通过电镀的方法镀在所述化学镀镍层(21)的外周,所述插芯基座(3)套设在所述插芯(2)外侧,所述插芯基座(3)的尾部与所述插芯(2)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插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纤芯和所述包层由玻璃纤维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插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镀镍层(21)和所述电镀镍层(22)的外径分别为10μm±0.1μm和1.6mm±0.0002mm,所述电镀镍层(22)的单边尺寸为0.74mm。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光纤插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芯基座(3)为圆筒形,所述插芯基座(3)的长度小于所述插芯(2)的长度,所述插芯基座(3)的尾部与所述插芯(2)接触周围固定连接,所述插芯基座(3)远离所述光纤尾段(12)一端的外周设有凸缘(31)。


5.一种光纤插芯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耦合器(6)和两个光纤连接器,所述光纤连接器包括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光纤插芯,所述耦合器(6)包括V型槽(61)、压板(62)、两个以上的固定弹簧(63)、盖板(64)和箱体(65);耦合器(6)的内部设有一体成型的V型槽(61),所述V型槽(61)贯穿所述箱体(65)的两端,所述V型槽(61)的上方设有压板(62),所述压板(62)的垂直板(622)位于所述盖板(64)的凹槽内,所述压板(62)和所述盖板(64)之间设有两个固定弹簧(63),所述固定弹簧(63)的一端与所述压板(62)接触,另一端抵在所述盖板(64)上,所述压板(62)在所述V型槽(61)内可上下滑动;所述插芯(2)位于所述插芯基座(3)前远离所述光纤尾段(12)的一端设置在所述V型槽(61)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纤插芯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槽(61)的两端设有倒角;所述箱体(65)位于所述V型槽(61)的上方设有空腔,所述箱体(65)位于所述V型槽(61)两端的侧壁分别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的上端位于所述箱体(65)的上表面,所述矩形槽的下端为所述V型槽(61)的上部开口;所述压板(62)包括平板(621)和两个垂直板(622),两个所述垂直板(622)间隔设置在所述平板(621)的上部;所述盖板(64)包括水平板(641)和两个填充板(642),两个所述填充板(642)分别设置在所述水平板(641)的两端,所述填充板(642)设置在所述矩形槽内,所述填充板(642)的下端距所述V型槽(61)的上部开口间隔有一定距离,所述固定弹簧(63)的一端与所述平板(621)接触,另一端抵在所述水平板(641)上,所述垂直板(622)设置在固定弹簧(63)和填充板(642)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纤插芯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V型槽(61)轴向的所述箱体(65)两端通过两个以上的连接孔(67)分别装设有连接端口(6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纤插芯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连接器还包括连接器框体(7)、对接弹簧(8)、尾套(9)和连接螺母(10),所述连接器框体(7)的一端设有用于使所述插芯(2)通过的圆孔,所述连接器框体(7)的另一端通过螺纹与所述尾套(9)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插芯基座(3)设置在所述连接器框体(7)与所述尾套(9)构成的空腔内,所述空腔内还设有所述对接弹簧(8),所述对接弹簧(8)的一端抵在所述插芯基座(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铭陆兆辉张志升孙亚斌李娜李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光纤光缆传输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