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瓶滚动传输堆垛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1609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0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培养瓶滚动传输堆垛装置及其工作方法,该装置安装于相邻的第一仓体和第二仓体内,包括支架、传输机构及堆垛机构,第一仓体以及第二仓体连接于支架上,传输机构包括第一传输结构及第二传输结构,第一传输结构靠近第二传输结构的一端连接有过渡传输结构,第一传输结构包括第一滚动传输组件及第一底座,第一滚动传输组件连接于第一底座上;第二传输结构包括第二滚动传输组件以及第二底座,第二滚动传输组件连接于第二底座上;堆垛机构包括物品拿取组件以及储存组件,物品拿取组件以及储存组件设于支架上,物品拿取组件包括吸盘结构以及移动结构,吸盘结构与移动结构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细胞培养成功率,可以使得培养瓶整齐地存储和堆垛。

The rolling transport stacking device of culture bottle and its work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rolling transmission stacking device for culture bottle and its working method. The device is installed in the adjacent first bin and the second bin, including a bracket, a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nd a stacking mechanism. The first bin and the second bin are connected to the bracket.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includes a first transmission structure and a second transmission structure. One end of the first transmission structure close to the second transmission structure is connected with the other end The first transmission structure includes a first rolling transmission component and a first base, the first rolling transmission component is connected to the first base; the second transmission structure includes a second rolling transmission component and a second base, and the second rolling transmission component is connected to the second base; the stacking mechanism includes an article taking component and a storage component, an article taking component and a storage component The utility model is arranged on a bracket, the article taking component comprises a suction cup structure and a moving structure, and the suction cup structure is connected with the moving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improves the success rate of cell culture and enables the culture bottle to be stored and stacked order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培养瓶滚动传输堆垛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物品传输存储装置,更具体地说是指培养瓶滚动传输堆垛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在细胞制备过程中,需要保持每个操作环节对应的仓体环境。为保持各仓环境,培养瓶入料仓与相邻仓体之间有一个自动门。自动门开启时,需要一个机构把培养瓶传输到相邻的存储仓,如果使用传统传输结构如皮带机构,将空培养瓶传输到相邻仓,容易产尘,而且还会存在被灭菌剂腐蚀等问题,导致细胞培养失败等问题发生,且传输完毕后并没有对培养瓶进行整理,不便于后续细胞制备过程中使用培养瓶。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装置,实现将培养瓶从入料仓自动传输到相邻仓,该机构不仅能跨越两仓之间的门槛,还能减少产尘,而且不会被灭菌剂腐蚀,且采用简单的结构进行培养瓶的堆垛,提高细胞培养成功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培养瓶滚动传输堆垛装置及其工作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培养瓶滚动传输堆垛装置,安装于相邻的第一仓体和第二仓体内,包括支架、传输机构以及位于第二仓体内的堆垛机构,所述第一仓体以及第二仓体连接于所述支架上,所述传输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第一仓体内的第一传输结构以及位于所述第二仓体内的第二传输结构,所述第一传输结构靠近所述第二传输结构的一端连接有过渡传输结构,所述第一传输结构包括放置有物品的第一滚动传输组件以及第一底座,所述第一滚动传输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底座上;所述第二传输结构包括第二滚动传输组件以及第二底座,所述第二滚动传输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二底座上;所述堆垛机构包括物品拿取组件以及储存组件,所述物品拿取组件以及所述储存组件分别设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物品拿取组件包括吸盘结构以及移动结构,所述吸盘结构与所述移动结构连接;当进行第一仓体与第二仓体之间传递物品时,所述第一滚动传输组件工作,以带动物品移动至所述过渡传输结构,由所述过渡传输结构工作,以带动物品移动至与第二滚动传输组件接触,且由第二滚动传输组件工作以使得物品移动至第二仓体内;所述吸盘结构将物品吸取后,由所述移动结构驱动所述吸盘结构移动,以使得物品置于所述储存组件上方,所述吸盘结构松开物品,以使物品堆垛在所述储存组件内。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滚动传输组件包括第一动力源、第一驱动轴以及若干个第一从动轴,所述第一动力源连接于所述第一底座的一侧,所述第一动力源与所述第一驱动轴连接,若干个所述第一从动轴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滚动轮,所述第一驱动轴的一端连接有第一主动轮,所述第一主动轮与所述第一滚动轮通过第一同步带连接。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底座上设有若干个导向杆,所述第一从动轴以及所述第一驱动轴分别位于所述导向杆的下方。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过渡传输结构包括电动滚筒,所述电动滚筒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底座连接。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二滚动传输组件包括第二动力源、第二驱动轴以及若干个第二从动轴,所述第二动力源连接于所述第二底座的一侧,所述第二动力源与所述第二驱动轴连接,若干个所述第二从动轴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滚动轮,所述第二驱动轴的一端连接有第二主动轮,所述第二主动轮与所述第二滚动轮通过第二同步带连接。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二底座远离所述电动滚筒的一侧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有若干个接近开关;所述第二底座上设有限位导向架,所述第二驱动轴以及所述第二从动轴位于所述限位导向架的下方。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吸盘结构包括吸盘安装板以及若干个吸盘,若干个所述吸盘分别连接于所述吸盘安装板上,所述吸盘安装板连接于所述移动结构上。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移动结构包括竖直移动结构以及水平移动结构,所述竖直移动结构连接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水平移动结构连接于所述竖直移动结构上,所述吸盘安装板连接于所述水平移动结构上。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储存组件包括储存底座以及若干个立杆,所述储存底座连接于所述支架上,若干个所述立杆间隔布置于所述储存底座上,且若干个所述立杆围合形成有若干个供物品放置在内的储存空间,所述立杆的上端设有圆锥段。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培养瓶滚动传输堆垛装置的工作方法,包括:当进行第一仓体与第二仓体之间传递物品时,第一滚动传输组件工作,以带动物品移动至过渡传输结构,由过渡传输结构工作,以带动物品移动至与第二滚动传输组件接触,且由第二滚动传输组件工作以使得物品移动至第二仓体内;吸盘结构将物品吸取后,由移动结构驱动吸盘结构移动,以使得物品置于储存组件上方,吸盘结构松开物品,以使物品堆垛在储存组件内。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传输机构以及位于第二仓体内的堆垛机构,借助过渡传输结构带动物品进行移动,并使得物品的瓶盖与第二滚动传输组件接触,由第二滚动传输组件带动物品移动至第二仓体内,可实现将培养瓶从入料仓自动传输到相邻仓,不仅能跨越两仓之间的门槛,传输完毕后,关闭第二仓体的门,减少产尘,而且采用不锈钢材质的轴进行传输,不会被灭菌剂腐蚀,提高细胞培养成功率,结构简单,成本低,且可以使得培养瓶整齐地存储和堆垛。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培养瓶滚动传输堆垛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培养瓶滚动传输堆垛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去除第一仓体和第二仓体);图3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传输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传输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传输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去除第一密封罩以及第二密封罩);图6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第二传输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第二传输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堆垛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堆垛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储存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储存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培养瓶滚动传输堆垛装置,安装于相邻的第一仓体和第二仓体内,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传输机构以及位于第二仓体内的堆垛机构,所述第一仓体以及第二仓体连接于所述支架上,所述传输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第一仓体内的第一传输结构以及位于所述第二仓体内的第二传输结构,所述第一传输结构靠近所述第二传输结构的一端连接有过渡传输结构,所述第一传输结构包括放置有物品的第一滚动传输组件以及第一底座,所述第一滚动传输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底座上;所述第二传输结构包括第二滚动传输组件以及第二底座,所述第二滚动传输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二底座上;所述堆垛机构包括物品拿取组件以及储存组件,所述物品拿取组件以及所述储存组件分别设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物品拿取组件包括吸盘结构以及移动结构,所述吸盘结构与所述移动结构连接;当进行第一仓体与第二仓体之间传递物品时,所述第一滚动传输组件工作,以带动物品移动至所述过渡传输结构,由所述过渡传输结构工作,以带动物品移动至与第二滚动传输组件接触,且由第二滚动传输组件工作以使得物品移动至第二仓体内;所述吸盘结构将物品吸取后,由所述移动结构驱动所述吸盘结构移动,以使得物品置于所述储存组件上方,所述吸盘结构松开物品,以使物品堆垛在所述储存组件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培养瓶滚动传输堆垛装置,安装于相邻的第一仓体和第二仓体内,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传输机构以及位于第二仓体内的堆垛机构,所述第一仓体以及第二仓体连接于所述支架上,所述传输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第一仓体内的第一传输结构以及位于所述第二仓体内的第二传输结构,所述第一传输结构靠近所述第二传输结构的一端连接有过渡传输结构,所述第一传输结构包括放置有物品的第一滚动传输组件以及第一底座,所述第一滚动传输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底座上;所述第二传输结构包括第二滚动传输组件以及第二底座,所述第二滚动传输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二底座上;所述堆垛机构包括物品拿取组件以及储存组件,所述物品拿取组件以及所述储存组件分别设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物品拿取组件包括吸盘结构以及移动结构,所述吸盘结构与所述移动结构连接;当进行第一仓体与第二仓体之间传递物品时,所述第一滚动传输组件工作,以带动物品移动至所述过渡传输结构,由所述过渡传输结构工作,以带动物品移动至与第二滚动传输组件接触,且由第二滚动传输组件工作以使得物品移动至第二仓体内;所述吸盘结构将物品吸取后,由所述移动结构驱动所述吸盘结构移动,以使得物品置于所述储存组件上方,所述吸盘结构松开物品,以使物品堆垛在所述储存组件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瓶滚动传输堆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动传输组件包括第一动力源、第一驱动轴以及若干个第一从动轴,所述第一动力源连接于所述第一底座的一侧,所述第一动力源与所述第一驱动轴连接,若干个所述第一从动轴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滚动轮,所述第一驱动轴的一端连接有第一主动轮,所述第一主动轮与所述第一滚动轮通过第一同步带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培养瓶滚动传输堆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上设有若干个导向杆,所述第一从动轴以及所述第一驱动轴分别位于所述导向杆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培养瓶滚动传输堆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传输结构包括电动滚筒,所述电动滚筒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底座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沐芸熊超杜祥熙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赛动生物自动化有限公司个体化细胞治疗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深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