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件矫正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1506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0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件矫正工装,包括面板及从后到前依次通过螺栓连接于面板的上表面的气缸底座、定位支架及限位块,所述气缸底座通过螺栓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向前伸出的活塞杆的前端连接有仿形块,所述定位支架的上表面中部对应于工件形状设置有定位凸块,所述仿形块与所述定位凸块的后侧面相互正对,所述限位块的后侧面正对所述定位凸块的前侧面设置有硅胶片。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能满足需整形工件的形状要求,不易损伤产品,整形后形状稳定,可有效避免整形过程的二次损伤。

Plastic rectification toolin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lastic part straightening tool, which comprises a panel and a cylinder base, a positioning bracket and a limit block which are successively connected to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panel through bolts from the back to the front, the cylinder base is connected with a cylinder through bolts, the front end of the piston rod which extends forward of the cylinder is connected with a profiling block, and the middle part of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positioning bracket is corresponding to the shape of the workpiece The profiling block and the rear side of the positioning block are facing each other, and the rear side of the limiting block is facing the front side of the positioning block with a silicon film. The invention has reasonable structure, can meet the shape requirements of the workpiece to be reshaped, is not easy to damage the product, has stable shape after reshaping, and can effectively avoid the secondary damage in the reshaping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塑件矫正工装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整形工装,具体涉及一种塑件矫正工装。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塑胶产品金属嵌件(铜、不锈钢等材质)注塑应用越来越广泛,而由于金属件与塑料注塑后的收缩率不一致,成型品出模后常常有不同程度的变形,需要进行整形加工。现有的普通整形工装不能满足需整形品的形状要求,易损伤产品,整形后形状不稳定,易回弹。现有的普通整形工装在整形时会使产品受力后出现位移,导致整形后的二次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满足需整形工件的形状要求、不易损伤产品、整形后形状稳定、可有效避免整形过程的二次损伤的塑件矫正工装。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塑件矫正工装,包括面板及从后到前依次通过螺栓连接于面板的上表面的气缸底座、定位支架及限位块,所述气缸底座通过螺栓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向前伸出的活塞杆的前端连接有仿形块,所述定位支架的上表面中部对应于工件形状设置有定位凸块,所述仿形块与所述定位凸块的后侧面相互正对,所述限位块的后侧面正对所述定位凸块的前侧面设置有硅胶片。所述面板的上表面于所述气缸底座的后侧设置有限位支架,所述气缸底座的左右两端部设置有长条状连接孔,气缸底座连接螺栓穿过相应长条状连接孔与面板连接,所述气缸底座的后侧设置有直立的气缸底座连接板,所述限位支架正对所述气缸底座连接板设置有直立的限位支架连接板,所述限位支架连接板的中部设置有螺母孔,该螺母孔内设置有螺母,一限位螺丝穿过所述螺母及螺母孔向前伸出,所述气缸底座连接板的后端面设置有盲孔,所述限位螺丝的前端部伸入该盲孔内。还包括电磁阀、计时器及电源模块,所述气缸连接有气管,所述电磁阀设置于所述气管上,所述电源模块通过所述计时器及导线与所述电磁阀电连接。还包括调压阀,该调压阀的出口与所述气管的入口连接。还包括箱体,所述面板盖置于所述箱体的上端,所述面板通过铰链与所述箱体连接,所述电磁阀、所述计时器及所述电源模块均设置与所述箱体内,所述调压阀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外部侧面。所述箱体的左右侧面均设置有机箱拉手。所述箱体的前侧面还设置有电源灯、启动键及停止键。所述电源模块通过导线连接有电源插头。所述箱体的下端连接有平衡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能满足需整形工件的形状要求,不易损伤产品,整形后形状稳定,可有效避免整形过程的二次损伤。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在图中:1-限位块;2-硅胶片;3-定位支架;4-仿形块;5-气缸;6-气缸底座;7-限位螺丝;8-限位支架;9-电源插头;10-计时器;11-电源灯;12-启动键;13-停止键;14-电磁阀;15-箱体底座;16-平衡脚;17-调压阀;18-铰链;19-机箱拉手;20-电源模块;21-面板;22-箱体;23-定位凸块;24-长条状连接孔;25-工件;26-限位支架连接板;27-气缸底座连接板;28-盲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描述。如图1、图2所示,一种塑件矫正工装,包括面板21及从后到前依次通过螺栓连接于面板21的上表面的气缸底座6、定位支架3及限位块1,气缸底座6通过螺栓连接有气缸5,气缸5的向前伸出的活塞杆的前端连接有仿形块4,定位支架3的上表面中部对应于工件25形状设置有定位凸块23,仿形块4与定位凸块23的后侧面相互正对,限位块1的后侧面正对定位凸块23的前侧面设置有硅胶片2。工作时,气缸5驱动仿形块4前进压合到工件25需要整形的位置,进行整形,此时嵌有金属件的塑件被重新塑形。本专利技术能满足需整形工件25的形状要求,工件25较稳定的放置于定位支架3上,定位凸块23位于工件25中部空腔,与工件25侧面接触的硅胶片2及仿形块4均采用软质弹性材料,不易损伤产品,整形后形状稳定,还可有效避免整形过程的二次损伤。面板21的上表面于气缸底座6的后侧设置有限位支架8,气缸底座6的左右两端部设置有长条状连接孔24,气缸底座6连接螺栓穿过相应长条状连接孔24与面板21连接,气缸底座6的后侧设置有直立的气缸底座连接板27,限位支架8正对气缸底座连接板27设置有直立的限位支架连接板26,限位支架连接板26的中部设置有螺母孔,该螺母孔内设置有螺母,一限位螺丝7穿过螺母及螺母孔向前伸出,气缸底座连接板27的后端面设置有盲孔28,限位螺丝7的前端部伸入该盲孔28内。通过限位螺丝7可调节气缸底座6的前后位置。参见图1、图2,本专利技术还包括电磁阀14、计时器10及电源模块20,气缸5连接有气管,电磁阀14设置于气管上,电源模块20通过计时器10及导线与电磁阀14电连接。工作时,通过计时器10调节压合整形用时,当达到设定时间时气缸5后退完成整形动作。本专利技术还包括调压阀17,该调压阀17的出口与气管的入口连接。调压阀17设置有压力表,通过调压阀17可调节气缸5前进与后退的速度。本专利技术还包括箱体22,面板21盖置于箱体22的上端,面板21通过铰链18与箱体22连接,电磁阀14、计时器10及电源模块20均设置与箱体22内,调压阀17设置于箱体22的外部侧面。工作时,调压阀17的入口与供气管路连接。箱体22的左右侧面均设置有机箱拉手19,便于操作人员搬运。箱体22的前侧面还设置有电源灯11、启动键12及停止键13,按下启动键12,开始整形工作。电源模块20通过导线连接有电源插头9。箱体22的底部为箱体底座15。箱体22的下端连接有平衡脚16。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件矫正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塑件矫正工装包括面板及从后到前依次通过螺栓连接于面板的上表面的气缸底座、定位支架及限位块,所述气缸底座通过螺栓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向前伸出的活塞杆的前端连接有仿形块,所述定位支架的上表面中部对应于工件形状设置有定位凸块,所述仿形块与所述定位凸块的后侧面相互正对,所述限位块的后侧面正对所述定位凸块的前侧面设置有硅胶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件矫正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塑件矫正工装包括面板及从后到前依次通过螺栓连接于面板的上表面的气缸底座、定位支架及限位块,所述气缸底座通过螺栓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向前伸出的活塞杆的前端连接有仿形块,所述定位支架的上表面中部对应于工件形状设置有定位凸块,所述仿形块与所述定位凸块的后侧面相互正对,所述限位块的后侧面正对所述定位凸块的前侧面设置有硅胶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件矫正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的上表面于所述气缸底座的后侧设置有限位支架,所述气缸底座的左右两端部设置有长条状连接孔,气缸底座连接螺栓穿过相应长条状连接孔与面板连接,所述气缸底座的后侧设置有直立的气缸底座连接板,所述限位支架正对所述气缸底座连接板设置有直立的限位支架连接板,所述限位支架连接板的中部设置有螺母孔,该螺母孔内设置有螺母,一限位螺丝穿过所述螺母及螺母孔向前伸出,所述气缸底座连接板的后端面设置有盲孔,所述限位螺丝的前端部伸入该盲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塑件矫正工装,其特征在于: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言平张华荣
申请(专利权)人:万星塑胶制品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